加拿大整体教育对我国“五育融合”实践的启示
2024-03-31程琳
程琳
整体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是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结合整体论、永恒主义、进步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思想发展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范式。当代整体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北美兴起的整体教育思潮运动,提倡教育应培养完整的人,促进学生身体、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整体性发展。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国诸多学校将整体教育作为其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笔者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访学期间,就整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希望对我国当下倡导的“五育融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加拿大整体教育的理念与特色
整体性意指人的多维性和经验的相互关联性,整体性发展并非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上面面俱到,而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均衡、整体发展,培养完整的人格。加拿大许多省份的课程纲要都融入了整体教育的理念,致力于以整体课程培育完整的人,培养人的整体性。
整体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科课程的平衡性、包容性与关联性。平衡性体现为课程中阴阳元素的平衡,如个人竞争与团队合作、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内容与过程、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教与学、教学技艺与教学愿景等在课程教学场域中的平衡。包容性主要是指教学方法的多元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信息传递式教学、互动对话式教学和启发转化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课堂参与环境。关联性意味着整体课程寻求从教育的碎片化走向整体化,试图建立相互关联的认识观,重视学生逻辑思维与直觉、身体与心理、学科与学科、人与社群、人与地球、人与自我六个不同维度的关联,学生在这种关联的课程学习环境中形成更完整的自我认知,并学会与自然、社会及他人和谐共处。
二、加拿大整体教育的实践探索
加拿大整体教育示范学校—均点学校(Equinox Holistic Alternative School)是当代整体教育理论奠基人约翰·米勒教授受多伦多学校委员会和当地教师、家长的委托,指导建立的一所具有典型性的整体教育公立学校。这所学校如今已成为加拿大公共教育系统发展整体教育的先进示范学校。均点学校认为,成长中的孩子除了智力技能之外,还需要发展身体、心理、情感、人际、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潜能,如此方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均点学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中将多门学科知识关联在一起,以帮助学生培养整体性的认识观和思维。其中一种方法是基于多学科内容关联的课程学习,即教师在某一学科课程教学中,关联其他学科知识,如音乐教师教学生唱法语歌曲时融入历史、艺术、语言方面的知识,科学教师通过科学故事和自然材料展示介绍数学概念,体育教师在舞蹈、运动、游戏活动中渗透一些数学技能和物理概念。另一种方法是基于项目或主题的交叉课程学习,即整合两三门学科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探究,这种基于项目或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主要针对独立性较强的小学高段学生和初中生,如学校常常将高年级的社会、环境科学、地理和历史学科合并成一个综合课程进行单元主题式教学,学生在土著文化专题单元中学习加拿大的地理地貌、土地权利条约、自然环境资源、人类原始文明和北美政治制度等方面知识。不论是多学科课程学习,还是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本质在于弥合工业社会教育的碎片化、知识传播的割裂化,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的知识视野和更丰富的创造性学习体验。
均点学校在满足安大略省儿童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基于土地的户外活动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土地上的动物、植物,探索自然,感恩大地,从而尊重土地,尊重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动植物,进而建立儿童与土地、自然以及其他生命体之间的互爱关系。每天上午9时,学生开始晨圈活动。每个班级在户外草坪围成一个圈,学生自由分享故事、唱歌,师生一起讨论、计划上午的活动安排。教师每周必须有两天上午带领全班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或峡谷开展活动,将知识教学渗透于户外活动过程中。比如,带领学生去峡谷溯溪时,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形态和水生动植物,普及与水有关的词语和知识,讨论分享各自对水的看法和联想;组织大家在草坡上玩滚南瓜的游戏从而学习有关重力的知识。放学回家之前,各班师生会在学校户外草坪的树桩旁围成一个圈举行类似于“謝幕”的放学仪式,大家一起唱歌,分享自己的心情,表达对同学、朋友、教师的感谢,总结反思自己这一天的学习体验,并畅想明天的学习计划和愿景。
除此之外,均点学校每年通过举行丰富的节庆、仪式活动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共同体,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学校社区,学生在社区性学习活动中逐渐理解学习对于自我和社会的应用意义,同时发展自身社会情感能力、社会交往技能和社会行动能力。例如,学校在开学季举行仪式欢迎幼儿园新生和新教师;在亡灵节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每个人描述纪念自己逝去的亲人朋友;在冬至日联合社区街道举办灯笼游园会和音乐会;在圣诞节组织冬季路演活动,家长和学生一起表演、唱歌。教师每周都会给家庭发一封邮件,分享班级发生的事情,以及即将举办的活动,家长和监护人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同时,学校通过社区服务学习、社会变革计划等活动与周边的社区建立联系:邀请社区艺术家进学校表演、教授艺术知识;招募社区民众作为志愿者协助学校开展举行日常活动;在社会研究课程中引导学生从社会正义学习转向社会正义行动,组织社区环保活动。
三、加拿大整体教育对我国“五育融合”实践的启示
均点学校在整体教育实践和整体课程开发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为我们推进“五育融合”和“全面育人”带来了积极的审思与启示。
1. 以整体育人观关注学生的“五育融合”发展
整体教育思想致力于人的整体、全面发展,旨在纠正近代工业社会教育领域存在的机械化与功利化倾向,改变现代学校教育对一元知识论和社会效率的固守,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对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复兴。均点学校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学校不追求标准化、完美的学生,而是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孵化、成熟,并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一切、包容他人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大脑、身体、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的复杂性、成长性和自主性,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的整体性、情境性和开放性。有效落实“五育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树立整体的育人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精神、心灵等内在方面的体验。
2. 以跨学科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均点学校十分重视学科课程的整合实施,通过融合多学科的整体课堂教学和交叉学科的项目学习让学生看到知识的统一和相互关联性,学会以整体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灵活解决现实问题。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尤为强调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对此,我们可借鉴均点学校的整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落实新时代的课程改革要求。均点学校成功实施跨学科课程学习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自身的“整体性”,教师基本具备多学科学识背景,且接受过跨学科整合性的教学技能培训,能够胜任跨学科的课堂教学。可见,要想深入推进跨学科学习,离不开教师自身的“整体性”发展。因此,我们可尝试探索“整体教师”的发展机制,并加强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协同合作,共同研发、设计跨学科课堂教学方案。这样的融合性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此外,可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或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即打破学科边界,以某一研究问题或主题为核心,整合运用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综合学习活动。
3. 以实地化学习融合学生的具身认知和审美意识教育
均点学校通过户外实地化学习让学生用身体感知当地自然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的经验知识,真切地感受自然之美,生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实感和归属感,进而建立与地球、自然的情感关联和美感意识,并最终形成將自身课业求知与保护生态、社会发展问题相结合,参与建设生态文明,追求并守护美丽家园的自主能动性。置身于大自然的户外实地学习能够综合促进学生身体意识和美感意识的形成,中小学可尝试增设户外自然学习活动,或者优化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尽可能地让学生有更多与大自然相处的机会,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体育价值和美育价值。
4. 以家校社融合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和劳动能力
均点学校倡导以实践开放的心态和联动的关系,促进每一名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完整的自我,让学生学会妥善处理各自的日常事务和社会关系。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普遍偏重学生的认知技能发展和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均点学校的成功经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互融共建,协同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合作联动机制,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的集体互动,以提升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积极创造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活动机会,以真实的社会学习情境锻炼学生适应社会、为人处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生存能力。
加拿大整体教育理念与实践探索,给我国“五育融合”教育改革实践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参考借鉴,以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培育更多立志报国、全面发展、堪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