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深度学习”策略的建构与实施
2024-03-31王荣
王荣
【摘 要】深度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经之路与关键举措。本文从美术课堂“深度学习”的构想出发,提出确立高阶目标,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重组课程内容,构建知识关联,引导学生深度认知;借助媒体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关注持续评价,反馈学习进展,引导学生深度反思四种策略,以探索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途径。
【关键词】深度学习 美术课堂 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强调以任务和问题解决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方式和策略展示学习成果。《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习任务是艺术实践的具体化,是学生在现实生活或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完成的项目、解决的问题等”。为此,教师可以以学习任务为切入口,在“深度学习”的美术课堂构建中做出如下尝试。
一、确立高阶目标,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在当前的美术课堂中,教师习惯于机械陈述教学目标,并试图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实现“三维目标”,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突破“三维目标”分类陈述的限制,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例如,在执教五年级美术课“未来的建筑”单元主题时,教学目标聚焦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围绕三个层面层层递进。一是让学生了解未来建筑的相关知识,建构未来建筑的创意表达,学会运用绘画和设计方法绘制未来的城市建筑;二是通过真实情境的再现,信息技术、现代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学习任务的设置,完成未来建筑的设计;三是通过对未来建筑的认识和设计,增强对未来科技和航空航天事业的认同、理解和喜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当下,学生的学习大多停留在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将高阶思维的发展作为完成教学目标的一条暗线,伴随课堂教学的始终,将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要素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当然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一定要基于基础性的记忆、理解、应用,而不是在空中建造楼阁。
二、重组课程内容,构建知识关联,引导学生深度认知
“深度学习”强调基于问题解决的多维知识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时,全面深入挖掘,灵活整合教材,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将知识以整合的、情境化的方式存储于记忆中。
“未来的建筑”单元主题主要对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梦幻的城堡”和五年级上册“太空新居”等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例的实施,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很好地了解城堡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畅谈自己对未来城市建筑的构想,感知未来建筑的特点,学会用多种媒材和不同表现形式绘画或设计,并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在执教“未来的建筑之梦幻的城堡”一课时,通过运用视频欣赏,对比城堡与小区建筑的区别,以问题推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认知城堡的基本形体与建筑风格。问题设计如下:“你见过城堡吗?城堡与我们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城堡建筑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征?城堡建筑风格又有什么特别之处?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建筑文化?”教师通过问题链的牵引,组织共同体展示、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事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思考、发现问题,从城堡建筑的结构、色彩、装饰、造型等方面分享城堡的创意表达,感悟自由组合基本形体可以进行梦幻城堡的设计创作。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深度感知城堡建筑的特点,教师侧重学生学习体验,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学习关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城堡的作用、结构、造型等特点以及创作立体城堡的方式。通过互动探究的形式,利用白板课件呈现,创设自主学习氛围,以问题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讨论、归纳、总结城堡的相关知识,例如,在“找一找,分一分”环节,学生通过已有经验进行学习活动,找出城堡建筑的基本形,并通过生生互动归纳认识城堡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媒材,采用剪、折、镂、绘等方法设计创作梦幻的城堡。在示范环节,教师运用微课结合板画,引导学生学习立体城堡的绘制方法,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基本形组合城堡,并结合不同折法呈现梦幻的城堡,让学生感受城堡高矮错落的前后关系,以及節奏美感和色彩变化。在板画引导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总结创作步骤,并思考如何运用基本形创意组合出有个性的城堡造型,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用板书示范,启发学生发挥想象。
三、借助媒体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深度理解
“深度学习”强调迁移与运用,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学生不仅要理解学习内容,还要深入理解学习情境。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融合学科间的知识丰富课程内容,借助视频和动画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使学生在沉浸式参与中获取新知识,学习新内容。
比如,在执教“未来的建筑之太空新居”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畅谈各自对未来建筑的构想,策划太空新居,教师在课程伊始出示了一张动态图片让学生识读了解,从图中感知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第三颗行星,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随着人类扩张及资源开发,地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类需要探寻一个适合未来居住的星球。如何理解未来的太空新居设计?教师适时播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视频,让学生从中感知浩瀚的太空,与地球上的建筑相比,未来的建筑位置不同、环境不同,功能也不同,太空新居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从太空新居的整体外形、功能、用途、材料上进行思考,发表各自的想法。
教师借助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介,融入航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从自身的认知角度发表设计构想,小组间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未来的太空新居,首先应从用途上考虑是否适合未来人类居住;有的学生认为,还要从功能和材料上考虑未来太空新居的建设,由于环境不同,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考虑采用耐高低温、耐老化、耐腐蚀的材料;还有的学生从建筑造型上分享了自己的构想,认为未来太空新居的建筑造型可以采用方体、圆柱体、球体等进行设计,这样简洁的、富有现代感的太空新居更适合未来的人类工作、生活。
以问题为导向,生生、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学生对如何设计制作太空新居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未来的太空之城将会是一座造型奇特、材料新颖、功能齐全、用途广泛的富有科技感的环保型新城市。通过深度学习方法的引领,学生在思考中建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对知识本质的把握。
四、关注持续评价,反馈学习进展,引导学生深度反思
持续评价、及时反馈是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身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改进学习策略,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达到预期学习目标没有”,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比如,在执教“未来的建筑之太空新居”一课时,学生初次体验制作形体,教师借助范例提出问题:“你知道老师的这座太空新居是怎么做成的吗?选用了什么材料?采用了哪些方法?请小组讨论。”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观察讨论后发现,教师的太空新居选用富有现代科技感的银色瓦楞纸设计制作,采用了折、剪、插接、卷等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发现给予充分肯定:“没错,就是用我们之前所学的方法制作而成的。现在请同学们也尝试选择一种几何形体,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瓦楞纸,动手试一试。”在学生尝试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完成了基本形体的制作,也有一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为了让不会的学生了解基本的制作方法,教师调整了教学策略,利用视频微课播放几何形体建筑的制作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材料选择、制作方法的掌握,并通过板书归纳知识:建筑特征—功能、造型、选材;制作方法—折、剪、插接、卷,使学生能够通过说、看、做,初步掌握太空新居主体建筑形体的制作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而且能使学生在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的同时,促进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如何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写反思日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对“梦幻的城堡”“太空新居”等未来的建筑这一单元学习后的知识理解、想法和不足,分享认知感受和创作心得。
除此之外,教師还可以适时地借助学业质量监测,考查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制订“未来的建筑”主题单元教学质量监测方案,依据单元学习监测要点,多角度监测学生对已学“未来的建筑”主题单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确定“把学生引到哪里”。只有全面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才能使课堂教学实现有的放矢。
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深度学习”,活动与体验是关键。“深度学习”的美术课堂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科的本质,包括对美术学科思想、学科思维方法的理解,迁移应用所学美术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设计丰富有效的活动,把教学内容、学习活动与学生发展深度关联、高度统一,还课堂的时间、空间于学习主体,让“深度学习”在美术课堂真实发生,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培养、提升自身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