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考古故事对外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2024-03-31吴海云

对外传播 2024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内容提要】中国考古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学科。向世界讲好中国考古故事有助于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外宣媒体开始重视考古题材的报道,并在内容、立意和风格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要更好地讲好中国考古故事,现有的模式和方法尚需升级。应加强新媒体手段、重视考古的科技层面叙事、将叙事升华为故事、设置有针对性的岗位与条线,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呈现得更为生动、立体和丰富,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考古 跨文化传播 文化转译 “第六声”

中国考古学作为一个诞生百年的学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强调:“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中国考古证实了中國古代文明在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上拥有独特地位,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素材库。

近年来,我国外宣媒体愈发重视对考古故事的报道,积极向世界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但与此同时,向国际读者讲好中国考古故事并不容易。考古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涵盖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文化研究、自然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此外,考古故事通常含有大量历史知识、传统文化、价值观等信息,这些都是跨文化传播中很难被准确转译的元素,值得总结经验,剖析策略。

一、中国外宣媒体考古报道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中国各级外宣媒体对于考古题材的报道进行了创新式探索,并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内容:加强深度报道

在内容上,外宣媒体的中国考古报道经历了策略转变:即从原先简单的信息发布,到如今多角度、综合性深度报道。在过去,与考古相关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基本信息的传递,比如一年一度“十大考古发现”的通告,或是重大考古发现的简讯。如今,多家外宣媒体都致力于将中国考古故事打造为引人入胜、富有深度的文化叙事,相关报道不仅是介绍考古挖掘工作及其成果,而是呈现出立体化、多样化的视角,揭示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脉络和社会背景。

以上海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中心旗下“第六声”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考古报道——对于四川广汉三星堆2021年新一轮考古挖掘工作的大型深度报道《重写中国历史的神秘古城》为例,其在发布的一周内就获得了20余万人次的点击量。文章不仅描绘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挖掘的工作现场,还梳理了该遗址带来的种种惊喜与谜团,罗列了不同考古学家基于各自学术流派提出的解释和观点,最终落脚到对于文明的讨论和反思。

此类深度报道不仅丰富了中国考古故事的叙事层次,也更好地满足了国际受众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与深度报道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适配性,因考古学横跨多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和专业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信息和细节,有足够的素材支撑、构建起一篇深度报道。

2. 立意:推动文明互鉴

在立意上,外宣媒体在讲述中国考古故事时往往格高意远,旨在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同时强调多元文化共融的价值观。

较为典型的案例有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于2023年6月推出的大型专题片《何以文明》。该片用国际化语言打造沉浸式中华文明之旅,以大量的考古证据全面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一经推出便引发海内外观众的关注与热议,在电视端和新媒体端多渠道获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 809 家媒体转载。②全片的主旨是中华文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把世界视为一个集体的人类文明而非一个充满分歧的战场,不仅能为中国、也能为全世界开创一个互利共赢的未来。

考古故事的报道能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向国际读者展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和而不同”。在考古学的实证之下,中华文明的特殊性、以及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都是不言自明的。因此,考古题材的报道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醒受众尊重多元文化,追求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存。

3. 风格:不断丰富多样

在风格上,各级外宣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定位与专长,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中国考古故事。这让中国考古故事的对外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近年来充分利用其遍布全球的海外分社这一巨大优势,发布了许多中国考古学家在境外考古、或与其他国家的专家联合考古的独家报道。比如,中国—肯尼亚联合考古项目、中国—突尼斯联合考古行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在玛雅文明腹地的考古工作,取得较大影响;以中国日报网为例,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多媒体平台,其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大而全”的考古报道。中国日报网在2017年便开辟了“文化遗产”(heritage)专栏,长期以来保持着每日更新的频率,打造了一个由消息、通讯、特别报道、图片集、视频等多重体裁构成的内容矩阵平台,产生了较大的规模效应;而像“第六声”等细分领域媒体,在报道中国考古故事时依旧延续其“小而美”的路线,尽量采取以人为本的叙事策略。例如“第六声”在2023年发布了一篇对于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的深度报道《中国的丝绸之路愿景如何影响考古学世界》,将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与中国考古界近年来开展的境外考古工作连接起来,用一种历史的纵横感对“一带一路”政策进行深度阐释。这样一个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人物类型,让读者可以把这篇相对严肃而深沉的报道置于一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中,引人入胜。

二、中国考古故事对外传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中国多家外宣媒体在进行考古题材的报道时,在内容、立意和风格上都有所突破,并在国际传播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考古故事的对外传播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为真正讲好中国考古故事,现有的模式和方法亟需提升创新。

1.充分利用新兴媒体

新媒体对于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作用是业内广泛认可的。具体到考古报道,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为内容提供新颖的表现形式,还能让故事中的历史文化元素避开一些文化转译的难关,在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建立联系和桥梁。有鉴于此,多家外宣媒体都积极利用数据可视化、多媒体产品等手段,以求让中国考古的故事“活起来”“炫起来”。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外宣媒体在新技术的摸索和实践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较少意识到自身在这方面的薄弱。如果将目光越出国界,我们会看到已经有外媒做出了令人惊艳的、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新媒体产品。比如,《南华早报》在2019年底推出的视觉产品《紫禁城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he Forbidden City)。如果将目光越出行业,我们又将发现一些非传统的内容生产者,在用新媒体诠释和传播传统文化上明显具有更为大胆和灵活的思路,比如游戏《原神》与三星堆博物馆从2023年年底开始的跨界联动。③

目前,部分考古内容媒体从业者仍将新媒体视为一种锦上添花的辅助性手段,而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数字文明正在重构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传播的结构性变动,文物、艺术品与历史文化叙事理应嵌入当代的技术语境和文化网络。④我国考古外宣媒体人应更加注重提升在新媒体运用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制作出具有表现力、创新性、艺术感的新媒体考古故事,让更多国外受众能够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历史文化。

2.重视科技层面叙事

一般来说,考古报道通常围绕两个关键词展开,即“历史”和“文化”。但在数字时代,还应引入第三个关键词,即“科技”。

强调考古工作的科技层面,首先是出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考古本身就是一项涵盖十几个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而中国的科技考古已居世界领先的水平;其次,从文化转译的角度来考量,科技内容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较不容易产生误解、偏差或失真,适合对外传播;再次,从业者可以借用考古这样一个本身比较“吸睛”的题材,引导国际受众关注科技相关的内容。中国近年来在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璀璨的成果,然而,科技报道是行业内公认的、难啃的“硬骨头”。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古故事可以成为外宣媒体介绍中国科技发展的有效载体。

3.着力讲好考古故事

根据美国著名作家、编剧麦基的阐释,“叙事”(Narrative)是对事件的一种平淡、乏味并且重复的描述,像白开水一样在受众脑海中一晃而过;“故事”(Story)则是一系列由冲突驱动的动态递进的事件,充满价值、层层递进,叩开受众的心扉。⑤以此为标准,严格来看,目前中国外宣媒体对于考古工作的报道,大部分依然停留在叙事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故事的水准。

从叙事上升到故事可以极大提升传播效果。故事具有可以超越国界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穿透力和冲击力,能够有效降低跨文化传播的难度。幸运的是,考古是非常适合写成故事的,因为它天然包含新奇、悬疑、探险、解谜等引人入胜的元素。考古挖掘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侦探破案的冒险之旅:为了揭示过去的真相、解开历史的谜团,考古学家需要细致地研究遗迹和文物的每个细节,用大胆的想象和缜密的推断建立起一道完整的逻辑链条;而不同的考古学家对同一现象往往会有不同的猜想和解读,彼此之间会产生充满张力、乃至戲剧性的分歧。

外宣媒体在报道中国考古故事时,应有构建一个精彩故事的意识。为了提升考古报道的吸引力,采编人员可以学习借鉴一些优秀的考古、文博、历史类图书,比如李硕的《翦商》、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失落的文明》系列等。采编人员还应该掌握一些重要的非虚构写作技巧,尤其是那些能在不同文化中产生普遍共鸣、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电影等艺术创作领域的故事结构。

4.培养专业领域人才

只有拥有专业的考古采编人员,媒体才能以稳定地频率产出高质量的中国考古故事。培养专业的考古采编人员是媒体频繁产出高质量中国考古故事的保障。新华社、CGTN、《中国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已有相关探索的经验;然而,对于类似“第六声”等中小型的媒体,深耕考古这一报道领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专业人才,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深度。

以考古为条线的采编人员,首先必须具备通用的新闻专业技能和素质,包括调研、采访、信息梳理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要熟悉考古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并同时具备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才能保证报道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在我国,考古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学科,记者和编辑等从业人员还需持续关注业界的动态,并与考古文博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和维系密切联系;此外,媒体管理者对于考古这一题材不仅要有观念上的重视,还要有针对性的岗位和条线上的设置,甚至成立专门的工作室。

三、结语

在当今的国际传媒环境中,讲好中国的考古故事不仅是重要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我国外宣媒体应致力于打造更为精彩的考古故事,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呈现得更为生动、立体和丰富,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吴海云系上海报业集团主任记者、“第六声”首席编辑

「注释」

①《习近平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1-10/17/c_1127966372.htm,2021年10月17日。

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何以文明〉用国际化语言打造沉浸式中华文明之旅》,《电视研究》2023年第7期,第7页。

③2023年12月,米哈游发布《原神》与三星堆博物馆的首个联动内容,即有中、英、日、韩四国语言配音和15种语言字幕版本的《仰观千秋,俯察万象》,全球玩家都能随着“岩王帝君”钟离的脚步,“仰观”Ⅰ号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青铜太阳轮,“俯察”陶三足炊器等三星堆经典文物。

④姬德强、白彦泽:《沉浸化、剧场化、互动化:数字技术重构下的中华文明认知与体验》,《对外传播》2023年第10期,第12-15页。

⑤[美]罗伯特·麦基、托马斯·格雷斯:《故事经济学》(陶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2页。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