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2024-03-31刘炜

中国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学习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炜

【摘 要】“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与思政教学一体化具有内在联系,其育人内涵与价值体现在课程改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包含意识共同体、场所共同体、学者共同体、阶段共同体和形式共同体。在教学实施中,要做到激活价值意识,形成主体能动互补;构建互助关系,实现核心价值思辨;突破实践空间,促成教学领域延伸;深化纵向衔接,加强一体化设计整合;拓展生活圈层,唤醒道德内隐体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一体化 学习共同体

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思政课程和德育课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简称“三进”),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目标和要求。

一、“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意蕴

传统思政教学所呈现的以知识为主体、空洞讲解、简单说教、忽视学生与文本情感的融合、限制生活应用、学生被动接受等一系列问题,均是教育或教学中对德育本质缺乏深刻理解和对学生成长规律缺乏准确把握所致,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与学的融入中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1]那么,在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也不能没有生命、没有意思,需要“大思政”理念的有力支撑。

当前,国内不少学校及专家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已经有了不同层次的学术探讨,基本有以下两类:一是理论型研究,从现实意义和教材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阐释了实施的重要性,提出在教材编写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呈现要显性和隐性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遵循知识逻辑、生活逻辑和教育逻辑;二是实践型研究,从教学设计、内容重构、过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究,提炼了一些经验,也指出了诸如提炼缺乏深度、方法单一、观念陈旧、重讲解轻践行等问题。这些研究既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重大意义,也向当前研究抛出了新的课题。那么,在一线教育实践中,如何总体设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的顺序性、衔接性和进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进展中面临哪些困难,该怎样进行引导和推进?对此,课题组利用思政中心教研组平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问卷调查,结合当下的现状和突出问题,基于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改革实践,尝试探索“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式一体化教学,并结合“大思政”理念和德育课程性质,构建了意识、场所、学者、阶段、形式五个共同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彰显浸润性、开放性和融通性,在形成有机整体的基础上最大化发挥育人作用,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学习共同体与思政教学一体化的联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演变的过程。它是在对传统教学不断扬弃的进化中应运而生的,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其发展伴随着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等一系列哲学思想的不断兴起。同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陶行知的“活教育”等思想,都是学习共同体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现实的角度看,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学习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交往中产生的,因此必须在社会交往、合作中完成,这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初衷不谋而合,更加强调凸显儿童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发展意识,采用体验、分享、探究、协作等丰富的教学方式,润泽儿童的生命,促进儿童的成长。

从发展的角度看,立德树人是教育、教材、教师的根本任务,“大思政”视域下的价值观塑造,就是为了实现道德学习的进阶性与连贯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紧密相连又有差异,而思政学习共同体的思路也是将课程改革、学校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融为一体,在强调“共同”的同时更加看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正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差异,才使得一个共同体中的成员相互促进,互助互学,形成全员、全程、全领域的“大思政”实践样态。

2. 学习共同体的育人内涵与价值

课改层面: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有利于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课程体系转向教学体系,从价值认知走向价值认同,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行为与未来之志中;有利于整合育人要素,将学习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经验、线上与线下等要素无缝对接,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有利于顺应学生教育周期和发展规律,以成志教育的价值引领为核心,纵向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实现课程进阶,指向学生一生成志的远大目标。

学生层面:“互相学”的学习形态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思辨与真实体验增强内心对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发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潜意识中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自觉把小我融入大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互相学”的课堂主流形式,建立在师生、生本、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基础之上,更加倾向学生的平等對话和无障碍思考,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会在群体意识主导中形成,与国家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融合也会更为真实、更切实际。

教师层面:学习共同体引领下的“互相教”思想并非狭义的,它包含师生、师本、师师之间的联系,突破学校与社会、自我与家国之间的屏障,有利于引领、推动思政课教师将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学科专业成长的必备要素,全面理解和健全教师的精神谱系,深化育人内涵,扩大育人外延。

学校层面: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促成学校由内而外的课程改革、课堂改革和教育改革,实现内外的“双推进”。这有利于扩大铸魂育人阵地,构建国情、社情、校情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完善育人体系。

二、“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融合与学习教育,将共同体分为意识共同体(知识、价值观、意识与能力)、场所共同体(家、校、社区)、学者共同体(学习者、助学者)、阶段共同体(学段、年龄段)、形式共同体(协作、互学、网络),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彰显浸润性、广泛性、生活性、融通性和开放性。

强化育人意识,构建意识共同体,需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意识与能力的关系。面对“千人千面,百人百性”的教育群体,教师只有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成长困惑,才能将思政元素与学生的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的同频共振,达到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育人效果。

场所共同体是要打通教育的“隔断墙”,突破学习空间的局限,凝聚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有机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营造学习、体验和实践一体的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者共同体包括学习者和教师、家长、专家、社会各类人士组成的助学群体,是“道德规范的学习在社会交往中的实现”。社会情感、人际交往、经验学习、案例分析等更加接近学生的真实思维,有利于形成正面的认知取向,积极拥抱变化,迎接挑战。

顺应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阶段共同体根据目标与内容的需要上下衔接学段,依据认知与互动需要并避免因年龄差异大导致的学习能力差距而组合年龄段,“总—分—总”相结合,有效实现协同育人。

形式共同体的构建强调儿童立场,摒弃“台上讲,台下听”的一成不变的形式,按照儿童“感知—理解—接受—认同—内化—外化”的发展规律开展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与互学;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故事、游戏、情境、视频、时政等穿插其中;依托时代载体,借助邮件、论坛、聊天室、网络直播等形式填补课堂教育空白。

三、“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究

1. 激活价值意识,形成主体能动互补

“大思政”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时代学生的意识形态。具体实施中,要充分调动师生的能动性,形成主体能动的互补空间,实现主体性和主导性的深度结合,从而把知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变化,思考变化背后的理论精髓和实践伟力,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社会教育主体力量,促进多元化教学,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主体多元化,全成员参与、全过程落实、全方位育人的群体多元化,并营造国家重视、社会关心、行政支持的多元化育人环境。

2. 构建互助关系,实现核心价值思辨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实现教育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中,应借助教与学的联系,将不同人群、学习者与助学者联系起来,形成多性质、多层次的人人皆为生、人人也为师的“新型師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融入教育环境建设;深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做好学段目标设计与进阶;注重挖掘教材、拓展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时事热点、“国情”与“世情”、学科教育素材、微课开发等资源和途径,创设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例如,对学生提出的关于诚信和契约、校园欺凌和暴力等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教师要正确引导,辩证分析,多组织比较、讨论,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形成科学的判断,树立正确的方向,从而对社会发展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充满信心,进而积极投身实践中。

3. 突破实践空间,促成教学领域延伸

实践育人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场所、主题社会实践基地、校外活动场所等均是学生的思想浸润场。例如,在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兰州新区修建地铁的可行性研究、道路两侧绿植养护有新招的探索性研究中,笔者鼓励学生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报告,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提交到相关部门。学生对类似的社会性参与积极性很高,其中不乏一些独到、有创意的“金点子”。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领学生放眼社会,走出校园、走出课堂,在实践的基础上寻找融合点,勾画融合线,绘制融合面,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载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一体贯通的载体和平台,贯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联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互联网等多元组织共同参与,不仅在课堂上学,也在社会生活中练,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理论学习与价值内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补充、彼此贯通。

4. 深化纵向衔接,加强一体化设计整合

不同学段、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会逐年提升,结合“大思政”教学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也应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发展规律,确定各学段主要内容和载体,使各部分既有侧重,又有联系。一是明暗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顶层构建为明线,以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范围、认知范围、思辨范围为暗线,以主题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育,创建微型校级“大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并加强与其他各级各类实践基地的接轨;二是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创新、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三是统一性与进阶性相结合,分学段设计差异性主题,分年龄段确定载体及形式,整个过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5. 拓展生活圈层,唤醒道德内隐体验

系统设计,注重实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寻找价值观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对接点,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真实困惑来驱动其主动学习的需要。如采用定期参观和实地考察的形式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用军事夏令营和重走红军路的形式开展革命传统研学旅行,用讲座和演练的形式开展法治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展演、游戏和比赛等形式开展科普、艺术教育活动,用家务和实习等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借助网络媒体开展国防教育、国际和平教育活动,等等。另外,借助文艺表演、征文绘画、诗词诵读、仪式教育、公益服务、主题实践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激发学生的爱国志、报国行,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认知,在实践中加深理解与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专题研究重点课题“‘大思政视域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013)研究成果。

(作者系甘肃省兰州新区中小学研训基地教研员)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大思政学习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