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4-03-30杨春梅
杨春梅
(凌海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凌海市植物保护中心 辽宁 锦州 121200)
玉米病毒病是威胁玉米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有“玉米癌症”之称。自然环境下有50 多种病毒能够侵染玉米,其中有数种病毒会造成玉米减产。近年来,受气候条件变化、玉米长期连作重茬、缺乏高抗或免疫玉米病毒病品种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病毒病发病日趋增多,种类主要有矮花叶病、粗缩病和玉米条纹矮缩病等3 种,严重威胁着玉米生产安全。为此,笔者总结了玉米病毒病的发病特点、田间症状、发病规律、爆发原因,并提出科学防控玉米病毒病的具体措施,供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玉米种植户在玉米生产中参考。
1 传播途径及发病特点
1.1 传播途径。玉米矮花叶病毒一般通过蚜虫进行传播,多种蚜虫都能传播,茎叶间摩擦也可通过汁液进行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只能通过灰飞虱进行传毒,且灰飞虱一旦携带病毒可终生持久性传毒,但毒源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玉米条纹矮缩病病毒也通过灰飞虱持久性进行传毒,携带病毒的灰飞虱和带毒的冬小麦感染病毒的植株为第2 年春季第1 代毒源。
1.2 发病特点。玉米病毒病一般春玉米发病较重,而夏玉米发病较轻。播种较早的春玉米粗缩病发病较重,而晚播的春玉米矮花叶病发病较重。采用杂交种子种植的玉米田发病较轻,而常规种子种植或杂交制种的父母本发病较重。田块边缘,特别是靠近菜田、果树地、公路和草地的地块以及地势低洼的地块发病较重。田间杂草较多、土壤肥力较差、植株长势弱的地块发病较重。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易感病品种是玉米病毒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
2 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2.1 玉米矮花叶病
2.1.1 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幼嫩叶片的叶脉间有褪绿斑点出现,为不规则形状,整体形成虚线状的条点花叶;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步扩大,整个叶片出现实线状的条纹,为黄绿色,但叶脉依旧为绿色,叶肉整体变黄;病情严重时,整个叶片全部变黄,叶尖和叶缘呈红紫色,之后叶片逐渐干枯死亡;染病植株根系生长受到影响,生长后期有萎缩腐烂现象发生。苗期感病后,植株矮化明显,雄穗分枝数量明显减少甚至退化,雌穗短小,出现秃尖或整个雌穗无有效结实,个别植株出现早衰死亡。拔节期以后感病植株会出现一定的矮化现象,抽穗吐丝期前后感病植株的株高基本不受影响,植株最上部叶片有褪绿现象,对产量影响不大。
2.1.2 发病规律。玉米出苗到抽穗前都可能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春播玉米相对发病轻,一般夏播玉米发病较为严重。夏播玉米7 叶期左右是感病高发期,夏玉米播种越晚发病越重。玉米生长期遇降雨充沛,能够抑制蚜虫发生,减轻蚜虫传毒危害,发病明显减轻。
2.2 玉米粗缩病
2.2.1 症状。初发病时,嫩叶的中脉两旁有褪绿且透明的斑点呈虚线状排列,随着病情的发展透明点线变多,最后叶片主脉背面出现长短不齐的白色或褐色甚至黑褐色突起。病株的叶片较厚,较正常叶片稍宽,叶色呈深绿色;茎秆节间变短,植株高度一般在正常植株高度的一半左右;根系不发达,数量少,长度短。严重发病的植株雄穗不能正常抽穗或抽穗后不能散粉,雌穗不能结实或缺粒严重。幼苗期染病,植株矮化,甚至病株嫩叶不能展开,造成部分植株呈现鞭杆子状。拔节期以后染病,病株中上部节间变短,雄穗变得短小,雌穗籽粒减少;而大喇叭口期以后染病,只是茎秆上部的1 ~2 个节间变短,能够正常授粉结实,但籽粒重量较轻,有一定幅度的减产。
2.2.2 发病规律。玉米出苗后到抽穗期均能感染玉米粗缩病。东北春玉米种植区,玉米粗缩病病毒一般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或灰飞虱体内进行越冬。北方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和1 代若虫的盛发期为5 月上旬~6 月下旬,正值春玉米出苗至拔节抽穗期,因此春玉米发病较重而夏玉米发病相对轻。土壤水分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过低,肥料施用不合理,会造成玉米生长不良、抗逆性较差,也会加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冬季和早春气温高,田间灰飞虱数量大,田块内和地头的杂草多,有利于灰飞虱的生长繁殖,会造成玉米粗缩病加重。玉米各品种间的抗病能力差异较大,硬粒型品种抗粗缩病能力较强,中间型品种稍差,马齿型品种抵御粗缩病能力最弱。
2.3 玉米条纹矮缩病
2.3.1 症状。玉米感染条纹矮缩病后植株节间短,株高降低。发病前期上部叶片硬度稍强、叶片沿着叶脉有连续或间续的条纹,呈淡黄色。发病后期,叶脉条纹部位出现灰黄色或土红色的坏死病斑,最后病叶枯死,病株的上部茎秆出现倾斜。
2.3.2 发病规律。低洼地块或灌溉、降雨后土壤湿度大,田间杂草较多,会造成灰飞虱大量发生,加重玉米条纹矮缩病的发病。
3 玉米病毒病大发生的原因分析
3.1 品种及栽培管理因素。目前市场上基本上没有高抗、高耐病毒病的玉米品种,田间管理较差的地块杂草较多,为蚜虫和灰飞虱发生提供有利条件;施肥不合理、有机肥缺乏造成土壤盐渍化、板结严重及中微量元素缺乏,都是玉米病毒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
3.2 气候条件。近年来,南北方气候普遍变暖,这有利于传毒的蚜虫、灰飞虱等昆虫的越冬,北方春玉米生长前期又经常发生春旱现象,有利于传毒昆虫的加速繁殖,却抑制了玉米苗期的生长,造成苗期生长偏弱,抗病毒病能力减弱。夏季降雨量多造成玉米遭受水涝灾害,延长了植株的染病期,有利于病毒病的感染发生。
4 防治措施
4.1 推广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因地制宜,减少抗病毒能力弱、耐病毒病能力弱的玉米品种种植面积,支持科研部门研发高抗、高耐病毒病玉米品种,及时审定并进行广泛推广普及。推广种子包衣技术,播种前采用杀虫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对玉米苗期防治传毒昆虫效果较好。
4.2 优化田间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植株整体抗病毒能力。首先,推广覆膜栽培技术,大面积种植地块做到播种期、生育期大体一致;合理水分管理,做到干旱及时灌溉、遇强降雨及时排涝;利用深翻、深松等技术增加有效耕层厚度,通过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磷钾肥施用量,抑制植株徒长、增强植株抗病毒能力和耐病病毒能力,减少病毒感染机会;在夏玉米种植区,玉米矮花叶病发病严重地块要尽量提早播种或改为种植春玉米;通过合理调整播期、早定苗等措施,使苗期避开传毒昆虫的盛发期。其次,做好田间日常管理工作,玉米播种前和生长期要对田间地头杂草经常性及时清除,通过消除传毒昆虫的栖息繁衍场所来减少传毒昆虫的繁殖发生。最后,要做到玉米健身栽培,做好病虫防治,通过喷施玉米增产套餐等措施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4.3 化学药剂防治。玉米种植后要尽早对灰飞虱、蚜虫等传毒昆虫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推荐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阿维·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等药剂进行均匀喷雾,一般玉米定苗后喷施1 ~2 次,施药间隔期7 d 左右。玉米苗期喷施病毒抑制剂,可增强染病植株的耐病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