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业高校学科平台建设:问题与对策
2024-03-30杨团团
杨团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四川广汉 618307)
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包括开展学术活动所必须的场所、设施、设备及手段等,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的重要依托。一般而言,学科平台包含了高校中的教学实训、科学研究平台,从重点建设层次上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院级,从建设主体与管理关系上可分为校级平台和院级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探索建设开放性、共享性、集约性学科平台,让不同学科的师生共享平台建设与发展的成果,也为学科汇聚、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土壤[1,2]。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地方行业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落后于中央部属高校,学科平台建设相对迟缓,难以有效推动高校科技发展与拔尖人才培养。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地方行业高校因地制宜、做好学科平台建设的关键。
一、高校学科平台建设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学科平台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保障
学科是现代大学的细胞,包含人、物、信息等要素。对学科具有信仰的一群人聚集起来,构成了学科存在的基础与主体,学科平台所承载的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相当于从事学术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尤其是理、工、农、医等实验型学科,对“提出构想-设计实验-实践验证”这一研究路径依赖性非常强。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是现代学科认识世界普遍规律的基本方法。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传统的依靠个人兴趣开展的“模式1”已逐渐被应用驱动研究的“模式2”所取代,服务于社会需求的有组织科学研究已成为主流。从科技发展模式的历史变迁来看,从小学科到大学科再到超大科学已经是必然的趋势[3],科技难题越来越复杂、科技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科技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必然要求高投入、高效率、高利用率的“集约型、智能化”学科平台作为支撑。
(二)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
学科平台是体现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杆之一。从学科评价的视角切入,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评估还是社会机构推出的评估,对支撑平台的考察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从高等教育实践中也能发现,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一流学科一定依托于一流学科平台,一流学科平台是一流学科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的有力支撑,一流平台又持续吸引、汇聚、培育更多高水平学科团队和学术大师。
学科平台是人才集聚的“梧桐树”。良禽择木而栖,高校引智引才的关键就在于筑巢引凤,为吸引高水平人才打造过硬的软硬件设施。优秀人才通常具有很高的成就驱动动机,往往将学术发展、长期职业生涯规划置于短期的利益和待遇之上。有学者在研究多所高校人才引进工作时发现,科研性因素是专业人才选择高校岗位的核心因素,如果高校没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发展空间,空有规范、待遇和保障政策,引才引智体系也难以发挥效用[4]。对南京市省属高校的研究也表明,部分高校由于区位优势和竞争性的引进政策,短时间内的确能吸引人才,后续部分人才的流失和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原因就在于学校提供的科研平台不够[5]。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平台的凝聚、辐射作用,让人才引进来后有“武器和弹药”,才能在科研的战场上“攻坚克难”,让人才有发展,才能将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三)学科平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运行顺畅的学科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生是科研实践的生力军,是学术实践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无论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是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学科平台的支持。创新性学术研究活动需要学科平台提供的实验设施与软硬件环境。高校许多大型高端实验设备的实际操作者是在校的研究生,一方面,能够提升研究生对于科研仪器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科平台的建设、发展和完善,研究生与学科平台相互作用、共同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四)学科平台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阵地
开放性学科平台是不同学科汇聚、交流的关键场所。国内外许多一流高校的办学实践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如麻省理工学院打造了包括跨院系研究中心和虚拟平台两种类型的跨学科平台,其中实体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是科研项目和科研组织运行的重要依托,虚拟平台是实体平台的重要补充,通过设立特定的组织目标、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将多个学科组织联结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和互补,提高了大学组织对外界的适应性和灵活性[6]。浙江大学凝练实施了一批多学科交叉的重大实验平台和项目,以大项目大平台带动学科交叉汇聚发展,为师生提供实验资源融合共享、知识综合应用和实践的机会[7]。随着交叉学科门类正式进入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学界掀起了探讨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交叉学科建设的热潮,开放性学科平台正是打破传统学科资源壁垒的必要条件。
二、地方行业高校学科平台建设的问题
(一)资源短缺且分散,投入缺乏统一规划
如何正确处理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穷性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永恒命题。客观上,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办学资源上与部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大学扩招,跨越式发展,大幅增加学科与学院数量,导致“饼子越摊越大,资源越摊越薄”,资源短缺矛盾更加凸显。由于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地方行业高校学科平台往往数量少、层次低,由于其长期面向行业的办学历史,整体学科门类偏少、学科同质化较强。面对这样的现实基础,许多此类高校在资源投入上缺乏立足长远目标的顶层设计,资金分散地投入到不同学科的建设中,不同学科在行政管理上又隶属于各个二级学院,从而导致了相近学科资源割裂、重复建设和低利用率。
(二)专职实验技术人才不足
相对于高水平大学所拥有的完善的专职实验技术管理队伍,地方行业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一是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缺乏。由于实验资源分散在各个学科,乃至各个课题组,能够进行统一管理的最小单元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持专职人员的发展,从而难以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以及相应的系统管理机制和技术资料体系。在科研平台实际运行过程中,实验设备、技术信息仅靠教师兼职管理、甚至是研究生之间的口口相传,难以形成高水平的技术积累。许多仪器购置后缺乏必要的安装环境、专业的维护和保养而逐渐闲置,导致严重资源浪费。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经验对于高水平实验设计、精准的实验数据获取至关重要,长期稳定的实验管理人员的缺位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一大短板。二是实验技术队伍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弱。实验技术队伍长期处于教学科研人员的附属地位,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晋升发展等方面处于弱势,导致实验技术队伍难以引人、难以留人,最终使得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管理制度上,对实验技术队伍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考核内容偏向论文、项目,偏离实验室工作实际,导致该序列人员发展缺乏正确的“指挥棒”,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受限。
(三)平台管理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
地方行业高校学科平台管理规章体系不完善,更多停留在“人治”的阶段。一是对实验室规划、设备采购等缺乏系统论证,存在如突击采购、各行其是等问题;二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缺乏集中管理,对使用频次、维护保养等均无有效监管,对实验安全、三废处理等也缺乏统一管理标准;三是缺乏共享机制,许多地方行业高校尚未建立起线上公共实验平台,无法将资源公开、共享供全校师生获取,资源利用率低。
(四)科研基础薄弱,平台层次低
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在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学科平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8],而地方行业高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科研力量较为薄弱,缺乏学术领军人物,难以支撑重点平台申报。高水平学科平台需要长期培育,以切实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而许多地方行业高校科研与实际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能够有效转化、产生较大效益的成果不多。
三、地方行业高校学科平台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以学科建设带动学科平台体系建设
平台建设与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应相互衔接,平台建设若脱离了学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应立足特色、面向未来,首先做好学科规划,凝练学科方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再具体到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设备来支持。决策过程不能仅凭领导的“个人英明”,而是通过有组织的专家论证,集中规划、集中管理、分别建设。平台建设要围绕科技前沿和国家、行业需求,依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创新性,提高平台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少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与发展需要,面向学科群进行学科平台的建设,如中山大学成立南海研究院作为大科研平台,面向海洋学科群,整合校内各学科的海洋研究力量,以南海研究院作为资源载体,以此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与界限[9]。
可由投资主体的不同分别规划建设校级、院级平台,校级平台要突出公共服务性质,以“整合资源、高效利用、科学论证”为根本,统筹考虑多个学科教学研究的主要需求,将使用频次高、投资大、支撑性强的主流大型设备纳入校级平台建设规划,由学校层面划拨经费进行建设并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重复、低效购置。而院级平台建设重点在于满足个性化需求,经费来源可由二级学院、项目负责人统筹。院级平台的管理主体虽然为各个二级学院,但也属于全校学科平台体系的一部分,仍然应对全校开放,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管理。
(二)加强实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服务保障
专职实验技术队伍是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保障。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是学校和科研机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学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加强科技实践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在高水平科技论文中,向提供实验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员致谢,在科技领域已屡见不鲜,足可见实验技术对前沿高端研究的重要性。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健全实验技术职称评定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为实验技术序列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切实改变以往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的观念和做法,地方行业高校应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应完善实验技术序列的晋升机制,培育、引进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建设一支技术能力过硬、服务意识较强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指导意见》将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设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明确提出评价标准要突出实验能力和工作业绩,坚持破“五唯”倾向,对论文、专利数量不作硬性要求,注重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技术成果,注重实验创新意识和方法,注重一线实践工作经历。高校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详细的评价标准和发展序列,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分类发展,如天津大学将实验技术队伍划分为实验教学、公共技术服务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3大类,强化基于岗位职责的考核评价,完善流转退出机制[10]。
(三)完善平台管理机制,提高平台开放性
“软硬结合,虚实结合”,提高资源可用性。对于尚未建成信息化实验资源管理平台的地方行业高校,首要工作是理清现有家底,通过信息化平台整合现有设备、设施,使师生能够通过网络查询、预约设备,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接触到现有平台资源,盘活存量资源。利用大数据共享技术、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新兴技术,搭建完善的信息化实验管理平台,实现实验资源的动态化、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建立健全平台管理体系,完善信息管理、设备与耗材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形成崇尚规范、科学、安全的文化氛围。
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提高资源易用性。学科平台要以开放、共享为宗旨进行规划建设,实验平台需要管理也需要经营,为了使仪器设备得到更好地维护保养,可开放为校内外有偿使用,通过设置合理的价格,既能让缺少仪器设备的课题组、尤其是新教师能够用得起公共平台的服务,也能为仪器的备件购买、定期保养提供部分资金,实现平台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施培训与监督,提高资源利用率。依托平台,可定期组织仪器知识培训、实验安全培训、应急疏散演练,或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前沿技术讲座等,让学科平台成为知识交流、传播的纽带,成为观点碰撞、交叉融合的沃土。实现了专人管理,学科平台便能积累数据和经验,通过总结、复盘、分享而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科学研究与教学。加强学科平台管理,一是加强日常管理的规范性,对设备使用、维保记录建立台账,对实验耗材做好存储、发放及报废管理,尤其是压实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试剂的管理责任,杜绝安全事故;对关键设备使用率进行监控,结合前期论证报告,对使用率过低的设备进行分析或问责,要求提高设备使用率、减少故障率。为保障平台高效运转,学校层面应成立督导、检查专班,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平台运行情况进行摸排与通报,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并兑现奖惩。
(四)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建设,提升平台层次
地方行业高校应着力开展长板建设,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特色发展战略。地方行业高校虽然在整体实力上无法与部属高校竞争,但仍然可以彰显特色、实现错位竞争。通过着力发展自己的某一个或者几个特色学科,打造学科“高峰”,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地域资源与产业集群优势、政策优势,进行差异化建设,做到细分学科、细分领域的龙头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行业特色高校,行业是其立足的根基,应回归学术本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如华北电力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大“高峰”学科为核心,建设多学科交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围绕深地、深海、“一带一路”等领域,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构建“石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基础通用学科+优势学科、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的学科生态,搭建大平台、组建学科交叉型团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11]。
高校内部应打破学院与学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实施协同作战。汇聚全校优势学科资源,打造关键团队,凝练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同时通过引进、培育学科领军人物,为学科发展带队冲锋。地方行业高校要建设重点平台,仅靠自身单独打斗难以取得突破,要与科研院所、兄弟高校、行业企业等广泛开展实质性合作,贯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提升科研能力,聚焦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需求,不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加强跨领域协同创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层次学科平台的建设需要科学谋划、团结奋斗,也需要锚定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结论
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地方行业高校在学科平台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规划、专职实验技术人才不足、平台管理机制不完善、平台层次较低等问题。要建设开放、共享的学科平台,需要确定学科重点发展领域、做好平台规划论证,配置专职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及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集中力量提升平台层次,以学科平台建设带动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