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作底色 传统文化润童心

2024-03-29陈远亮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德育教育传统文化

陈远亮

摘 要:教师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德育教育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营造学校的德育氛围,在课堂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三全育人”;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能为青少年成长提供精神营养,继承并发扬这些优秀文化,青少年才能立正德、行正道、做正人,才能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找准传统文化的落脚点

汀根小学创办于1947年,以“汀根村”之“汀根”为校名。汀根村坐落于山明水秀的大夫山旁,近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乡村”和“广州市美丽乡村”,村内宗祠林立,粤剧文化氛围浓厚,拥有大量的粤剧爱好者,当地积极推进的“粤剧进校园”活动,粤剧文化深入校园之中。汀根龙狮团秉承岭南文化和南师技艺,以精湛的技术赢得国内外享誉,龙狮文化进校园为学校培养一批批的龙狮传承人。汀根小学德育从“全员、全程、全方位”出发,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秉承“务本厚基,养正成人”的育人理念,经历“发现—探究—感悟—传承”四个发展过程的探索,坚持走“务本厚基,养正成人”的“三全育人”生态德育工作理念。“务本教育”即回归教育本源,坚守生命本质,探寻教育真谛,追求精真品质。让学生做最真实和最好的自己,“养正成人”即重视培养“身心和谐、学力健劲、品行纯正、个性活美”的新时代学子,呵护和激扬学子茁壮成长,让他们成为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脚踏实地、顶天立地的人,成为守正务本、敢为人先的人。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又符合学校发展的“粤韵风华、龙狮腾舞、传统节气、优秀家风”四大育人特色主题校本课程。

叶澜先生曾说:“基础教育需要致力于‘三个底,即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形成‘底蕴,认清‘底线。”其中,底蕴包括对外部世界、生存能力、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培养,也包括对自我的意识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融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学校德育体系不仅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特色文化找准落脚点,也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和形成人生的“底蕴”。在建构德育体系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对“粤韵风华、龙狮腾舞、传统节气、优秀家风”四大元素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德育教育相结合,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理念和育人观念。

二、定位校本实施的立足点

(一)营构场域,让育人环境会说话

学校传统文化生态德育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以文化德育为抓手,全面落实学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工作,从组织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心理育人、网络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努力构建传统文化生态德育一体化格局,形成有实效、可推广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经验,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提升。为了让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会说话,学校德育在氛围的营造上因地制宜,形成了营构外在之美、培养内在之美、塑造气质之美的实施路径。

建立文化展示场域。学校德育立足“孝德立本,礼仪养正”的理念,对校园内的文化环境进行了以本土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改造,主题浮雕“务本求真”以孝敬父母、文明礼仪为主题,展现了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和价值追求;学校在走廊嵌入了丰富的古代蒙养名句,使得师生在校内时刻鞭策自己反思进步,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传统校本文化“粤韵风华、龙狮腾舞、传统节气、优秀家风”四大元素为主题,对学校的“场文化、廊文化、室文化”进行统一规划布置,使整个校园既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身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感扑面而来。“務本教育”扎根传统开创未来的文化氛围,使汀根小学自身文化建设厚积薄发,开放出独具魅力的人文色彩。

定期举办文化周活动。学校文化场域的布置是看得见的,定期举办一次文化周活动就是让人去感受的。传统校园文化周以传统节气为时间节点,集中展示本地的传统文化、艺术、风俗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以每期不同的节气设计不同的主题,组织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表演、手工制作、文化讲座等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气——立春”文化周,学校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学生“游园迎春、诵读咏春、彩墨留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公园或田野踏春感受春天的气息,收集和诵读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再用书法或水墨画的形式把自己看到、想到、感受到的春天记录下来。这样的文化周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在活动中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爱国情怀和增强文化自信。

组织本地传统开笔礼。传统国学熏陶,传承良好家风。《礼记》云:“礼义值始,在于正容体。”作为中国古代人生的首次大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每学年开学第一周,汀根小学一年级全体师生身穿汉服,在师长和父母的见证下,正衣冠、拜师行礼、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迈向人生求学新阶段。本地传统开笔礼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的开始送上美好的祝愿,激励全校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

通过具体场域的传统文化渲染,让本地传统文化“会说话”,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和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文化场域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扎根课堂,让育人阵地显活力

中华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基和关键,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接受能力,通过观察生活、收集信息、分享交流、引发感悟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在文化的意义上深化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1. 校本課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学校用项目式学习活动为抓手、打破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整合德育活动,与美术、音乐、语文、劳动等学科深度融合,开发出适合学生的项目式课程资源,如南狮腾舞、传统美食、粤曲风韵、广彩艺术、飘色探秘等项目式校本课程。通过项目式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知识面更广了,思维更活跃了,学习的内驱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蕴含在文化背后的精髓。

2. 主题课程

学校以班会课作为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好城区班会课资源开展活动,各班每月选一个地域传统文化主题开展班会课,如六1班的“从祠堂文化,看优秀家风”;六2班的“细数番禺文化瑰宝”;五2班的“探究‘番禺非遗华光诞”,课后填写反馈表,形成教学反思。开展校内班会课教研联盟,由同级教师组成联盟,联盟组集体备课、青年教师上课磨课、全体成员听课评课的研训一体式教研联盟,力求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过程、有实效。

3. 思政课程

扎根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小学《道德与法治》有17个课题与传统文化有关,涉及49个话题内容。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传统节日、传统美德、当地风俗、民族团结、古代科技、古代文明、汉字演变等。这些内容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在各个学段。学校思政备课组在开发二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时,结合当地风俗“开门大吉”,大年三十到邻居家贴挥春、讲贺年的祝福语,邻居给孩子派发利是的习俗,把这些本地传统习俗融进课堂中,由于都是学生共同经历的事情,激发起他们极大的参与热情。

四年级下册“多彩的民间艺术”课堂上,教师发现班里面有一位男生是粤剧社团的学员,在课堂上,教师抓住即时生成的机会,请这位男生为大家唱了一段粤剧,全班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教师利用该生的特长,编排了讲述新中国成立前几位共产党员与汉奸斗智斗勇、警恶惩奸的少儿粤剧《活捉八老虎》。粤剧表演既让该男生在剧中一展特长,也让台下观众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春到岭南花不小,众芳丛里识英雄。”执教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探寻被人们称为“一门双杰”的沙头王氏兄妹英雄故事。哥哥王明伟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死鹰岭战斗中牺牲,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妹妹王丽珍参加工程兵援越抗美医疗队,从事医疗工作十分出色,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引导学生感悟沙头“一门双杰”不怕牺牲、奋发图强、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的安定繁荣献出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从而明白正因为王氏家族崇文重教、勤学上进、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家风家训,才有王氏兄妹广为传颂的英雄事迹,鼓励他们向本地的人民英雄学习。

在思政课育人阵地讲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有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利于培育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协同育人,让美德生态能持续

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家校合作秉承“共育”为目标,以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双方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建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氛围,赢得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共赢”局面。“校—家—社”共育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子系统在有机衔接、共生共长中发挥育人合力。

为构建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大环境,我们采取了“校—家—社三级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在学校层面,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通过开设文化课程、举办文化讲座、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在家庭层面,我们倡导家长注重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健康向上的文化习惯。通过亲子阅读本地英雄故事、传统节日家庭文艺演出、村风村貌文化游学等方式,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文化的氛围,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开展“校—家—社”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制作灯笼和月饼、粤语儿歌童谣表演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在社会层面,我们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建设。通过与村史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的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展示、参观交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从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通过“校—家—社三级联动”,让本地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更紧密衔接,创造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既有利于学生的持续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四)搭建微平台,让文化能量可传递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可以拓展平台,让本地传统文化“可传递”。学校成立“务本关爱行动小组”,节假日在汀根文化广场开展“敬老慰问”“村文化广场参演”“挥春(春联)义卖”“岭南建筑摄影展”等活动,与村委会协同联动传播本地传统文化。

拓展平台是让文化“可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学校可以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文化机构等的合作,搭建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本地传统文化,并且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其次,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将传统文化资源整合起來,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机会。学校根据校本特色,开设了“汀泽人文”传统文化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学校在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特色的创新举措,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三、指向未来发展的评价点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里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数,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所谓素养就是沉淀在人身上,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人文底蕴”是综合表现6大素养之一。通过“三全育人”为导向的传统文化浸润的学校德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发展性德育评价,将会使学生收获幸福的人生。

以“三全育人”为引领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通过“务本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落实。该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积孝义章、诚信章、友爱章、乐学章、敏健章、悦读章、守纪章、环保章、劳动章、创新章共十项争章为载体,根据学生年段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点滴的进步可以获得“基础章”,7个“基础章”可以换“务本达人卡”,任意两张“务本达人卡”可获得“务本美德少年”称号。获得两次“务本美德少年”,学校颁发一级“务本美德嘉奖令”。以此类推,荣获“务本美德少年”越多,学校颁发“务本美德嘉奖令”的等级越高。“务本美德少年”在学校层面,还以明德先进班、雅行小组、岗位明星等评价方式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拓展未来发展空间。采用一榜(务本美德光荣榜)、一道(星光大道)、一墙(明德少年墙)、一号(务本教育公众号)的表彰形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出色表现。每月的“光荣榜”发布、走“星光大道”红毯、“光荣升旗手”是学校本地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评价表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务本美德少年”的评价注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用十个维度评价学生品行发展的方方面面。评价中注重发挥学生自身、同学、教师、家长在过程中的协同作用,通过多元化、多角度的过程性、激励性评价,突出学生的闪光点,有效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牢立本根须畅茂,不施巧结看真形。”汀根小学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从地域文化出发,从学校传统出发,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育人理念化为培育希望的厚土,搭建着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我们相信,莘莘学子在“务本教育”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下终将孕育出内外兼美、德行兼修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

[3]郭忠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向探索[J].教育家,2020(41).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德育教育传统文化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