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马拉松”的跑道上不断超越
2024-03-29方观生
方观生
编者按:田小华老师从荆楚大地湖北黄冈来到南粤侨都广东江门,他扎根杏坛爱生奉献,励兹青年,蔚为伟器。钻研传道技艺,慢溯授业教法,探索解惑路径,绵延的大别山和奔腾的珠江水赋予他以厚重和深沉,厚积薄发,交融创新,他推崇大山一般沉稳有力的进步和江海一般推进有序的冲浪。道法自然,经由文化土壤的浸渍,他一直在奔跑中自我交棒,在交棒中自我接力,在语文的“马拉松”中不断自我超越。不断自我超越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田小华,广东省江门市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广东省(第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研训入库专家,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辅导、培养大批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出版专著两部,主持省、市和县级课题8项;主编、编辑出版教辅15本;在包括《语文建设》《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内的期刊、报纸发表文章260多篇。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肇庆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门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江门市十佳教师。从农村普通高中到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从普通教师到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岁月流转,春秋代序,他在语文的跑道上不断超越,守望的麦田在汗水浇灌中从青青走向金黄。
一、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997年,湖北大学毕业,带着初为人师的期待与懵懂,田小华老师来到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长冲高级中学任教,在这所大别山城郊的一所农村高中,开始了他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涯。
从一名学生变成一名教师,田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去,在激情四溢的教学中展现青春活力和对教学、学生的爱,开始了教学取经、磋磨与朝圣之路。学校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居住在土坯宿舍里,自来水都不能充分供应,试卷是用铁笔在蜡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的,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他苦行僧般的教学钻研:翻看教参,研究考点,原创命题,听课模仿。此时的他,奉教参为圭臬,重视每一篇课文,不落下每一个知识点,从读音注释到段落大意,从文章内容到主旨思想,他一一讲解,教案写得比课文还长,课本上满是红绿颜色笔的圈圈点点。
累并快乐着,但田老师发现教学效果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转折点出现在一次吴伯箫的散文名篇《难老泉》的公开课评课上,当他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地根据教参列举要点讲解完山西煤炭、工业景象、典故传说和描写手法后,听课的特级教师王矜学问:“小华,你讲了这么多,学生能消化、吸收多少呢?课堂是你的还是学生的?”这给田老师当头棒喝,让他醍醐灌顶,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時间里,他重新审视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苦苦的反思:教学一味遵循教材就会失去自我,要走王羲之的书法之路,“自有我体”;教材就是个例子,学生是知识的受众与落点,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做一名优秀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学习。
教学以来,田老师早读晚修从不缺席;每篇课文,他先自我阅读用心体会,寻找自己感悟最深的触点,再翻看教参,研究考点,确定教点;每篇作文,他甄选试题,原创命题,篇篇必改,次次必评,力争写作与能力点紧密结合;除了校、县公开课外,他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以学生的视点切割、组合自己的课堂内容;他坚持订阅《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写作》等刊物,从中间汲取先进前瞻的教学理念与有效的教学方法;他不断修改自己的课堂教案,有些教案写了两遍甚至多遍……田老师向教学学习之路的更深处慢溯,他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甚至周末还要“打补丁”,无数个日日夜夜汇成跳跃不止的教学音符。跋涉、摸索、攀登,五年磨一剑,人瘦了,但大脑充实了;脸黑了,但思维灵活了。苦心学习结出了硕果,他所带的班级教学成绩一跃名列校、县前列,高考成绩突出,连续3年获得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被评为“英山县高考先进个人”和“湖北省香港澳门回归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经常出现别班学生带着凳子到他的班级后面或走廊上听课的现象……五年磨一剑,学校一位叫黄金玉的资深老师对他说:“田老师你教书真刻苦,就像读高三的学生一样。”
站好讲台初为人师,做一名学生一样的学习型教师,这是田老师当时教学的写照!
二、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于漪说:“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在2023年来到广东省开平市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开侨中学后,田小华老师发现,自己的教学技巧虽有所提升,但依然缺乏个人系统独立的教学理念与理论建构,很多时候,还是要借用教参解读来“依葫芦画瓢”,并不是自己独立的见解与个性化呈现,教学是“东一锄头西一榔头”,教学时间越长,教学困惑越多,很多教学问题亟需教研解决:每篇文章、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究竟从哪些角度择选定点?长文如何短教、短文如何长教?如何实现文本阅读与解读价值的最大化?教材内容的取舍需要遵循什么原则?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一个教点与用一种教学手段完成多种教点有什么区别?怎样提高作文写作思维?……
湖北省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为田老师开了一扇窗,他如饥似渴地研读他的“余映潮课堂教学50讲”以及“板块式教学”。2011年,田老师在广州培正中学亲身观摩他的阅读课并当面向他请教语文教学。在开侨中学,田老师以教研作为飞翔的隐形翅膀,以教学推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尽管教研非常辛苦,但他从未懈怠教研上的追问与求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具性”“人文性”……广泛钻研叶圣陶、宗白华、于漪、钱理群、钱梦龙、魏书生、余映潮、王土荣、李镇西、程红兵、黄厚江、郑桂华、熊芳芳、王君、肖培东等名家、新秀的著作、论文、课例,并以之为参照,反思自己的教学,立足自己个人教学厚实的土地上,记录教学反思,撰写教研论文,力促自己从一名教书匠向教研型教师转化。
田老师的课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形成“灵动睿智、简约亲和”的教学风格。教法灵动,师生互动成为常态,课堂睿智有变,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习惯,学生思维明显活跃起来,主动性学习意识增强。他的语文课堂结构简约,亲切自然,学生喜欢上语文,语文课堂仿佛是他们的调剂,可以放飞大脑,自由飞翔。当了备课组长后,田老师经常承担面向各级公开课,将自己的写作理念呈现出来,供老师们参考。基于语文阅读、写作、课堂思考等方面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的教研硕果累累,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中文专业报刊。例如,《文本多元个性解读与微扰论建构——从刘兰芝悲剧说起》《氓女主人公心理解读——兼谈文本解读的立骨法》《孔乙己中小伙计承载的隐匿意蕴》《从劝谕的角度看“三拳”背后的“罪与罚”》《乱世下知识分子无助的悲鸣——叶灵凤美学解读》《引申:拓宽文本阅读的空间》《高考作文高效的储材和用材意识》《巧借排列组合指导高中生写作》《高考考场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让作文绽放性灵的花朵》《技术引领:让作文在追问中走向思维深处》《是毁灭,还是救赎?从别里科夫看文本阅读引导》《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课堂如何生成》《育人为本呼唤因材施教的公平课堂》……这些论文刊登在《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写作》《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作文》《语文知识》《广东教育》《优秀作文》《作文与考试》等中文专业刊物;田老师以副主编、编委身份参与主编,编辑、公开出版教辅15本,指导学生在《语文建设》《作文成功之路》《考试报》《作文报》《疯狂作文》《优秀作文》《创新作文》《语文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作文习作160多篇。教研立体丰实,见解独到,产生了良好的教研效应。
2021年9月29日《江门日报》以《开平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部语文教研员田小华向“教研型”教师转型》为题专题报道田小华老师的教科研引领示范事迹,他从学习型老师向教研型教师转化。
三、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2016年田小华老师调任广东省开平市中小学教研室担任中学语文教研员,2023年调任广东省江门市教育研究院担任中学语文教研员。新时期,教研呼唤“多岗位胜任”,需要支持学校课程供给的转型升级,需要支持基于评价反馈的实践性教学改进,教研员承担“立交桥”作用,在政策与课堂、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国际教育与本土教育之间发挥联结、转化作用,服务教师的分类、分科、分层发展。田老师深知责任重大,教研员不是一般教师,教研员需要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责,承担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教材、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教育、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指导教师等职能。为此,教研员必须成为一名教练型教师,再次突破,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熟悉教学理论,升华教学经验,在新时代充满未知变量的教学发展里把握教学规律,如此,才能成为一线教师的业务引领者,赢得他们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给他们有效指导、带领他们攻克教学难点,推动全市学科进步。
为此,田老师为自己进行了职业功能“画像”: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切入,关注教学指导与評价能力、资源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等十大素养。积极指导、引领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与教研,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责,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再次突破,努力成为一名教练型教师。
在新时代充满变化的教学发展里精准把握教学规律。“核心素养”“真实情境”“活动设计”“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大概念”“质量评价”,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维果茨基的认识发展理论、叶圣陶的“相机诱导”、黎锦熙的“设计教学法”、魏书生的“自育自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孙绍振的“文本细读”……田老师持之以恒地归纳、演绎。开展基于“双新”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与课堂研究,他如饥似渴地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同时,努力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夸美纽斯、杜威、叶圣陶、黎锦熙、朱光潜、钱梦龙、温儒敏……学习这些教育大家的教学思想,提升个人业务素养,让高中语文教研指导之路走得稳健而笃定。
田老师的语文教学观有了新改变,将经典阅读纳入时代视野,探讨以时代视角解读经典的教学尝试;在单元教学统筹下,以知识系统建构为依归,大胆对教材进行教学取舍,有所讲,有所不讲;以动态的知识树生成为引领,根据学情与教情对教学内容进行板块式选点教学;着手开展系统教学设计和知识迁移教学,浓缩化集约化教学内容,阅读与写作互动,追求教学价值最大化;让学生承担课堂大部分学习任务,点点落实,一课一得连缀成知识系统;语文教学是兼容地理、历史、政治甚至数学的大语文教学,教材不是封闭、孤立而是开放完整多向的,是教师、学生走向哲学、科学、人文知识的桥梁与纽带……“合成语文”思想逐步形成,“生本·生成·生长”理念日益成熟,赋予语文生命,激发课堂活力,开辟教学未来。
为了更好地指导老师们深入“双新”教学,田小华积极深入教研,开展讲座,拓展辐射。
田老师面向江门各市区、广州、惠州、中山、珠海、佛山、深圳、肇庆、乌鲁木齐等地老师开展讲座与示范课近100多场次。为了让新课程标准与一线教学更加贴近,他出版专著《写作思维研究与高中作文教学》《高中语文新课标下备课、上课、评课整体优化策略与实践》,全景式系统性梳理了写作教学的思维理论,呈现新课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指引,为一线教师提供写作教研参考,全力推进自己向教练型教师跃升。
“如果你觉得自己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教育家丹尼斯·韦特如此说。19年一线教师教学,7年教研员生涯,田小华老师从学习型教师、教研型教师向教练型教师一路奔跑,获得一系列荣誉:广东省(第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研训入库专家,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肇庆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门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江门市十佳教师,他还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育教学研究》杂志封面人物。
“我要打开四面的窗,接受八面来风,但我不会被任何一面风把自己吹走。”甘地的话经常回响在田小华老师耳边,他说:“2019年,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开平市金山中学作学术报告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不攀不比,超越自己,这对我很有启迪。”他回顾自己从事语文教育的历程,回顾走过的每一步,都时刻提醒自己:“生命不息,求索不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田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路径上摸索、探寻、漫溯,双肩厚重起茧,他于语文不是一位匆匆过客,而是孜孜以求的追寻,语文之于他不是惊鸿一瞥的风景,而是矢志不渝的坚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他全心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人民的教育奉献自己,不负时代、不负芳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向未来,他将献身教育,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勇于攀登,做一名优秀的语文“马拉松”选手,向远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