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2024-03-29樊绮君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双减政策

樊绮君

摘 要:在深化教育机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阐述、总结了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路径。研究认为:体育课程与教学存在“课程低级重复,学生教不会、学不乐”等困境,可通过“教会、勤练、常赛”优化课程体系和“体育走班制教学”更新教学模式对体育课程与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双减”政策;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体育走班制教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的出台,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早在2018年全国青年的近视率高达53.6%,而2019年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显示我国6~22岁学生仅有23.8%的学生体质健康为优良水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已迫在眉睫。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出臺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如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有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为“双减”政策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落实方法,而“双减”政策的出台则为学校体育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实通过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进而实现“学校育人、教师教学、家长安心、学生健康”,这体现了教育对体育的期待和凸显了学校体育的价值张力。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教学如何呈现系统性、衔接性、趣味性,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探讨体育课程与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改革的路径,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和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由于长久以来各界对体育学科的研究与认知不足,导致课程设置出现了“学五学时田径再学五学时足球,然后再学五学时篮球”现象,使体育课“低效无趣、低级重复、蜻蜓点水”;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评价是“12年义务教育学生没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学生的感受是“学不会、学不乐”。对于家庭、社会的强烈批评和学生不好的学习体验,不仅困扰着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们,还严重阻碍了“健康中国”和“终身体育”的落实。

然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体育课程实施目标不一致,尽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均提出了“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体育培养目标,但却没有给出具体的实现措施或具体的项目,导致课程的实施目标不一致;第二,课程教学条件参差不齐,体育学科的课程开展需要有特定的场所,但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所拥有的资源不一样,导致了体育学科在课程内容安排与衔接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双减”政策下,如何破解“课程低级重复,学生教不会、学不乐”将会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难题之一。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均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熟练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的要求。然而,“教会、勤练、常赛”则是实现“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

(一)“教会、勤练、常赛”是解决课程“低效无趣”的有效方法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低效无趣”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所指出的“教会、勤练、常赛”是有效的方法。第一是“教会”: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结构化教学为主,确保课程强度达140~160次/min、运动密度75%以上,教师需通过学生情感体验和动机激励来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例如在设计排球课程时,先学“发球+接球”,再学“发球+垫球”,最后进行课堂比赛,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而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第二是“勤练”:在完成国家课程大纲基础上增加校本课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重新设计练习方式,在早操、大课间等时间中以“勤练”课堂内容为目标。例如,学校通过成立各项运动的体育俱乐部或社团并形成特色校本课程,每天下午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特色活动,有效地拓展学生体育学习空间。第三是“常赛”:课堂内容以“学+练”为主,课外体育活动以“运动竞赛”为主,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学生举办体育运动节、体育运动周等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巩固和深化课程内容,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体育的趣味性。例如,为提高学生在校运会的参与度,学校的田径运会可以由原本的1—2天延长至1个月,每人限参加2个项目变成多个,从而扩大赛事规模,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意识。

(二)“体育走班制教学”是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走班制教学”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不会、学不乐”等问题。具体而言,“体育走班制教学”方法在课程安排上打破了原来行政班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根据每个年级具体的学生人数和学校实际的场地情况,按年级和按兴趣划分,如相同年级、相同兴趣的学生将安排在同一时间上体育课。但是由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体能基础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可以按照行政班的方式开展学校体育教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和以基本体育素质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基础。而三年级或四年级开始,学生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可以开始进行“体育走班制教学”,开始进行技能较为复杂的项目活动,学习项目技能。

三、结论

“双减”政策是国家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对吻合,为体育课程与教学提供重要的改革机遇。本研究主题创新、研究视角新颖。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先阐述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再从“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两方面阐述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路径。然而,推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对于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实现“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是当前及未来的重要研究议题。本文试图通过以上探讨进行抛砖引玉,以期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改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4-01-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54511.htm.

[2]毛振明.新中国70年的学校体育成就与新时代的发展方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06).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