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价值、问题与对策

2024-03-29卓嘉敏梁煌君

中国德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思政学科评价

■ 卓嘉敏 梁煌君

高中思政课不是一门说教的课程,更不是一门脱离社会实践的课程。相反,高中思政课与社会实践融合度最高,它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这说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发挥理论教育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承担着传授常识性知识的重任,也应该将其重要形式运用到教学上,以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使高中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一、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价值

高中思政小课堂是通过传授思想政治课的常识性知识,引领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能够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好。“社会大课堂是思政小课堂以外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2]高中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仅彰显了高中思政课程的课程性质,而且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彰显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性质的必然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可见,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理论都指向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即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传统的高中思政课堂强调对课程内容的浅层记忆,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层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政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更应落实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教学。

(二)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然所需

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包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些也是高中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形式,尤其是对培育公共参与这一核心素养来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感性认识观察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再通过理性认识来感悟与体会其中的道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应用所学进行分析与解决。从育人价值上看,这一过程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与此同时,要想解决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还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容易出现方向或立场的错误,这也是培养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的基本要求。从课程的效果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理解教学内容要比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效果更好。因此,实现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与思考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养,以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三)落实高中思政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然所求

高中思政课涵盖的教学内容多且广,要学好这一门学科,需加强学生对各个领域的认知,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抽象的表述。为了让学生实现“做中学”,新课标在教学实施中提出了一大亮点举措,即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所谓活动型学科课程指的是学科内容以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4]教师作为主导,要设计好与高中思政小课堂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熟悉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真实情境,学生有话可说、敢于说话,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二、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高中思政课不是一门说教的课程,更不是一门脱离社会实践的课程。相反,高中思政课与社会实践融合度最高,它能够让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但目前的高中思政课仍然面临着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限制,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一)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新课标强调,“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5]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各个地区和学校陆续推进大小课堂结合的课程改革,但仍有一些教师不能较好地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进行合理设计,使得社会实践大课堂与高中思政小课堂两者的结合流于形式本身,造成硬结合和表面化的现象。如在讲述“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内容时,一些教师会从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很少用本土文化来举例,或者在引用本土资源开展教学时,主要选择图像和影像资料来开展教学,而不是选择利用当地的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等实地资源开展教学,使得本地资源的利用率大打折扣。

(二)课堂教学未能真正走向社会实践

新课标在课程结构设计上从以前的四本教材增加为七本教材,课程内容的增加使得课堂教学的课时安排更加紧张。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新高考改革的两大背景下,课程内容的增加意味着教师在研究与整合教材上花费的时间将会更多。对学生来说,对教材内容的消化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此外,新课标对于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并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更没有制度保障与资金支持。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落在了高中思政小课堂的理论教学上,忽略了社会实践。虽然当前大部分学校都会开展研究性学习、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但一般只是要求学生提供一份研究成果,很少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具体的指导、点评或者展示交流。

(三)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新课标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要评价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可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兼顾不同主体的评价。评价的关注点是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具体要看学习目标是否明确等行为”。[6]可见,目前国家对高中思政课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定提高,但在实践中,课程评价的形式与主体仍然比较单一。从课程评价的形式上看,高中思政课教师主要利用纸笔测试成绩和作业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或者课后的具体行为表现,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另外,教师作为有权威性的评价主体,容易忽略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其他主体的评价工作,导致评价的主观性比较强、标准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更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因此,只有协调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求和新高考改革对学生应试能力考察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改变当前单一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推动高中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真正结合。

三、解决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问题的对策

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打破思维定式,不断推动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将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各种有趣的形式和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使思政课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一)以教材为载体,寻找合适的社会资源

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要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资源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在运用资源时,应坚持以教材为主,以社会大课堂为辅。社会大课堂作为一种课外拓展,其形式选择要适宜,花费的时间也应适度,不可出现社会大课堂的内容重点盖过了思政小课堂重点的现象,也不能让社会大课堂的内容流于形式,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

其次,教师在选择资源时,要确保资源的有效性,要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围绕教学目标寻找和运用资源,不能单凭主观喜好。在资源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考虑本土化的资源、突出时代性的资源、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与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素养与能力。例如,在讲述“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或了解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深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

(二)以活动型学科课程为途径,真正走向社会大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以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为此,教师可以将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途径,让学生真正地走向社会大课堂。

第一,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或议题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以帮助学生真正走向社会大课堂。借助于真实的情境,教师可以开展议题式活动型课程,通过合作探究或者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例如,在讲授“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将广州本土的广州交响乐团的创立与发展作为情境,让学生理解与感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以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活动中。譬如,教师可开展探究类、体验类以及志愿服务类等活动,甚至是跨学科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不断提高时,他们就会对相关话题展开较为深刻的思考,并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例如,在讲授“科学立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为班级立班规”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班规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以此类比国家是如何立法的。

(三)以多元化评价为标准,肯定学生实践成果

为了真正实现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还需要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多主体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来全面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一方面,多元化评价需要评价主体多元化。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以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这容易造成评价主观性强的问题,既不利于学生发展,也容易造成师生矛盾。要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需要多主体参与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还可以是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员。譬如,在开展校外志愿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也可以让同学互评,还可以让其他社会成员参与评价。

另一方面,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并优化两者间的比例。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参与者,才能更好地实现高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例如,在评价中,教师应考虑不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与同组成员的配合情况、处理应急情况的心理状态与反应、与指导人员的交流程度、完成进度以及时间收获等因素。教师可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统计得出相应的分数,以此肯定学生的实践成果,使评价更具开放性。

猜你喜欢

思政学科评价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