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培育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路径研究
2024-03-29蒋晶
蒋晶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61)
近年来,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国家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2019 年1 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明确提出要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同年,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202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1 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内涵解析
新商科指的是“商业3.0”数字经济时代对商科专业人才的新要求,需要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课程,开展综合性的新型商科教育,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字分析能力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新商科的发展需要学科专业建设立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具有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Katzenbach J 指出“团队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3]教学团队具有共同的团队工作目标,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优势互补,使得团队创造的总体效能远远大于教师个体总和。因此,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可以描述为: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新商科人才为目标,围绕新商科某一专业或专业群创新教育教学任务,由知识技能互补、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的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团队[4]。其特征主要包括4 个方面。一是团队拥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新商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远景目标。二是团队的组建强调优势互补。结构化团队的构成是多元的,团队中应有来自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及行业专家。通过对团队成员合理化角色分配,可以有效提升团队整体工作绩效[5]。三是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创新团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有效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促进知识技能的交互性以及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断为团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四是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能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优化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实现团队的价值目标[6]。
2 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组建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教学创新团队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
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考虑了专兼结合、校企合作,但是学校和企业、行业之间人才流动不通畅,企业技能人才以及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行业专家很难真正参与团队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大多是由校内专任教师组成,企业技能人才及行业专家数量有限,且无法有效在团队中发挥优势[7]。
2.2 资源整合和使用有待加强
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要提高专业水平,进行创新,激发内在潜力,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并未科学地整合校内外资源,例如未挖掘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团队和行业企业的交流不顺畅,不利于教师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8]。
2.3 运行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与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全方位提升教师的能力,但现有的运行机制无法保障团队教师的切身权益和能力提升需求。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创新团队在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方面未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不通畅,团队教师的企业实践得不到优先保障,难以对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持续深入地学习,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提升较为困难,导致部分团队建设流于形式,建设成效达不到预期目标[9]。
2.4 考核激励机制欠缺,建设成效难以评价
教学创新团队现有的考核多以教学类成果指标作为衡量标准,未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效果、社会服务、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创造的隐性价值。教学创新团队在考核时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评价轻评议的问题,对考核的最终结果缺乏必要的反馈交流,对团队的未来发展未做出前瞻性的指导[10]。这些导致创新团队建设成效难以评价,建设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创新团队建设无法有效落地。
3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培育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路径
3.1 完善团队结构,提高团队适应性
结构合理的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包括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团队负责人,专业水平较高的高级职称教师、行业企业专家、青年骨干教师等,团队的发展应大于所有成员个体增值的总和。团队负责人需要在团队创新发展、专业素养提升、各类教科研活动组织、绩效分配等方面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增强顶层设计能力和教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影响力[11]。团队成员是保障教学团队创新性的主要力量,需强化其主体作用,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紧跟行业前沿发展,将企业的优秀文化、工作规范等引入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实现团队持续化的知识、技能积累与创新。团队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还应适时对成员结构进行调整,对于工作不尽责、没有达到考核目标的成员予以清退,提高团队的适应性[12]。
3.2 精准培养,推动团队专业内涵建设
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接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通过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组建由高职院校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等组成的校企合作团队,共同研究新商科专业发展的路径及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商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有效支撑[13]。
3.3 开展交流合作,提升团队社会服务能力
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专业教学能力上,还需要团队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企业实践活动,制定规范的团队成员进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通过灵活的实践形式促使教师积极与现代产业学院的行业、企业专家交流学习,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技术服务指导能力,对成员参与实践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评比、奖励,提高团队服务行业企业工作的积极性[14]。
3.4 健全团队运行机制
优秀的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需要高效的运行机制作保障。首先,在建设中应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教学合作和交流沟通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引起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师个体的能力素质已无法适应这一系列变革,应建立完善的团队学习机制,包括协调教师教学与实践的矛盾,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支持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实现团队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交流学习;鼓励团队骨干教师参与专业的学术交流,提升教科研水平;团队成员之间定期召开研讨会,开展互助学习等[15]。
3.5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评价应遵循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企业5 个评价主体来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团队协作程度、团队创新业绩、教学质量提升、参与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将团队的建设任务予以量化,根据成员的工作量赋予贡献值,给予相应的激励政策,检验团队建设绩效。另外,教学团队应及时分析和处理评价反馈信息,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
4 结束语
为了培养符合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商科人才,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于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视,在团队对接产业、企业方面能给予更多的支持。虽然目前新商科职业教学创新团队在建设中存在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资源整合和使用有待加强、运行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等问题,但是随着产教深度融合的推进,团队可以依托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为团队的创新发展孕育机会、创造条件,提升团队整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