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香运河

2024-03-29顾小平

躬耕 2024年3期
关键词:碧螺春阿福洞庭

顾小平

苏州洞庭东西两山宛在太湖怀中,两山茶叶随着运河的源源流淌而香漂运河沿线。

被太湖滋润的东西两山靠水衔接,大小岛屿五十余座,主峰莫厘峰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第二大峰,海拔293.5米。其山脉鱼龙脊背状,气势雄伟。大运河从它的外围流过,运河与太湖在这里交汇,交汇后的运河打了个招呼,继续向东,再转向南直奔浙江而去。被太湖包围了的东西两山通过运河与外界了有联系、交换、交流。运河流过,洞庭东西人想到的是,运河贯通南北,通过运河可以走出去,带进来,于是便有了与“徽商”“晋商”齐名的“洞庭商帮”。

天与地之间,有了人,有了山,便有了“仙”,有了“仙”便有了传说,大约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洞庭东山有一个叫朱元正的果农,家境非常贫穷。这一年因为少缴了租子,地主逼债上门,到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实在无奈就躲进了茫茫大山里,靠吃野果度日子。一年秋季,朱元正在半山腰摘野果,突然一场秋雨,凉风阵阵,冷雨点点,只苦了朱元正衣着单薄,腹中饥饿,头晕眼花,倒在了半山腰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下了多长时间的秋雨,迷迷糊糊中从东南方传来一声尖厉的鹤鸣,把朱元正惊醒了,见一只洁白的仙鹤在半山朝着他啼鸣,然后又在他头顶上方飞了三圈,张开嘴落下三颗青褐色枇杷核大小的种子后就飞走了。朱元正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上前把三颗青褐色的种子捡起一看,也不知道是什么种子,以野果为生的朱元正,便随意将三颗茶籽种在了山腰上。

到了第二年春天,山腰上长出了一簇簇青青的茶苗,日复一日,茶苗越长越大,越长越多。从此后,朱元正就靠这茶树为生,并且独创一套焙制茶叶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茶叶味道醇美清香。一片茶叶,挽救了朱元正。

几百年来,太湖流域的水煮着朱元正的茶叶香萦绕飘,随着运河南来北往的通道,香飘运河两岸人家,有事没事喝茶,很多老人、文人雅士闲坐的时候,或者来了朋友,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嘴唇凑近杯沿,舌头卷过水皮,轻呷细嘬,一股热气流由唇入嘴,由嘴入喉,暖肺暖心。唇齿间,回旋着幽幽茶香,茶客们豌豆眼眯成一痕,惬意舒坦,好像在品味着人生,好像有了茶便可了卻烦恼,茶如人生啊。刘禹锡写了《尝茶》:“生拍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嫡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在运河江南段,茶的风俗渗透到了每一个人家。清晨,天还未亮,上了年纪的老翁就起身徒步到镇上茶馆喝茶,谓之早茶;午饭后,壮年人、老年人到茶馆泡上一壶新茶,边喝边聊,称作下午茶;入夜,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宾客在堂屋中饮上一个晚上,名曰夜茶。每年清明前,文人雅士,携朋呼友带上一锅子到茶山上,依山避风搭一石灶,舀一锅山泉,捡一些干柴将水煮沸,然后从茶树上采一大把青茶,抛入沸水中,满锅顿时一片碧绿,清香四溢,喝起来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称为“喝仙茶”。

茶与生活已经分不开了,成了“开门七件事”之一。茶与水分不开的。洞庭东西山山水秀丽,水润万物,有水便有生命,有水便物产丰饶,连绵叠翠蜿蜒群连,漫山遍野的花木果树,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果树和茶树根脉相连,枝桠相通,树叶相互碰触,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天长日久,茶叶的香味可不得了,尽管这片绿叶给生活带来了诗情画意,可是一直没有“正名”,只是传说香得“吓煞人”。

相传在很久很久之前的一个春天,一群姑娘上山采茶,正当她们在银铃碰银铃的笑声中谈笑时,突然,狂风四起,紧接着一场春雨潇潇而下,而且越下越猛。刚摘下的新茶嫩芽淋了雨,那是要影响到茶叶的品质的。这下可急坏了这群姑娘们。有些蹲下放在茶树下,可是无济于事。一位聪明的姑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见她解开上衣纽扣,把竹篮里的新茶嫩叶放入怀里。其他姑娘一看这样特别有效,也纷纷仿效,谁知新茶嫩芽在姑娘怀中,得到体热的蒸发,茶受到热气后,慢慢地收缩卷曲,随后,异香忽发,散发出一阵诱人肺腑的清香,姑娘们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吓煞人香”。带着姑娘体香的茶氤氲开来,不少百姓闻到那股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一下子可传开了,从此,东西山原先没有名称的茶叶,就被叫着“吓煞人香”了,这个俗名大家都乐意接受。这个名称直接点出了茶的品质,还有一种人间烟火的气味,更是亲近了自然的乡土与乡音,表达了苏州人的忠厚纯朴的情怀。乡民们起的名虽不雅,但是实在,踏实。

茶在南方,春分清明时节,成片成片涌起绿浪,山坡上一层一层的,一行一行绕山向上生长,就像层层梯子,根在泥土里,叶子送到天上去,吸收天地之灵气和精华,再回到人间,让人们品茗,畅谈,把人带到“草木之间”,享受着绿水青山乐趣,从而融入大自然。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曰:“茶者,南方之佳木也,一尺,二尺至数尺……”春天,和风日丽行走在洞庭东西两山,满眼浓绿、葱绿、翠绿,再放眼望去,太湖依偎在身旁,白云悠闲地在蓝天飘浮,行走在茶园,顿觉心旷神怡。

洞庭东西山,茶已不仅仅是喝,是交友,是沟通,更是一种情怀。还有舍身救郎的姑娘。洞庭东山有一个青年叫阿福,他勤劳朴实,武艺高强。洞庭西山有一位姑娘叫碧螺,长得眉清目秀,歌声悠扬动听。阿福与碧螺互相爱慕,情深意长。一日,一条恶龙挟风带雨而来,要这里人们每日供奉,还要强娶碧螺姑娘为妻,若不答应,就踏平东西两山,让洞庭百姓家破人亡。阿福为了救碧螺和乡亲,与恶龙奋战七天七夜,一直战到筋疲力竭,自己身受重伤,昏倒在山崖。大家将阿福抬回。可他遍体鳞伤,生命垂危。

碧螺姑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救阿福,踏遍洞庭山寻采草药。一日,在阿福昏倒的山崖上发现了一棵茶树,天气虽冷,没有到采茶的时候,茶树却已绽放出了芽苞。在姑娘精心呵护下,茶树果然抽出了新芽,长出了嫩叶。阿福喝过茶水,睁开了眼睛。碧螺终日守在阿福身边喂以茶水,阿福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很快恢复了健康。可是碧螺却一天天憔悴,因为她的精气神都用在茶树的嫩芽上了,最终碧螺离开了人世。有情有意的洞庭东西山人将这位可爱的姑娘葬在她亲自种的茶树旁,并将茶山称为“碧螺峰”,洞庭东西山茶叶从此叫做“碧螺春”。

美丽的传说,弥漫着生活烟火气的场景,更是乡民们对美好的追求,这是古老的乡村向现代社会传递出它的声响,这是在安静的大背景下的鲜活的人生。

一片茶叶,将一段忠贞与凄美的爱情故事紧紧连在一起,茶叶已经不是茶叶了,茶彻底地超出茶本身的功能,人们对它寄托着美好的梦想与希望。茶叶有情,有意。茶叶用天地之气把人融在草木之间。茶成为了美好的象征,成为了人们的梦想。在洞庭东西山,适龄儿童上学前,头天早晨,家长常泡一碗碧螺春茶,要孩子连喝三口,然后背起书包上学,意为将来连中三元,称为“状元茶”;迎亲时,新郎的岳父母头趟上门,要把双亲请到新房中,然后泡一杯碧螺春端到两位老人手中,称为“迎亲茶”;谁家遇到不吉利的事,即去讨七姓邻居的新茶喝,相传能消灾延寿,逢凶化吉,平安无事,意思是七家帮助,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称为“神茶”;除此,民间造房正梁上挂袋茶叶,名之发茶;老一辈做寿,晚辈前往祝寿送上一斤新茶,称为寿茶……美好愿望,通过茶连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洞庭东西两山集镇上常年开着茶馆,茶有单卖的,也有兼开书场的,一般上午品茶,下午开书。服务员冲茶,用两个手指半揭壶盖,长嘴点三点,使茶叶在开水中翻滚加速泡开,称为“凤凰三点头”。向别人敬茶倒至七八成即可,茶溢出茶盅则属不礼貌行为。洞庭人喝茶时很注意茶壶放置的位置。他们认为,壶嘴对外表示对人蔑视,因此一般壶嘴要向内,如果两个人友好,壶嘴交错,称为“和气茶”。如果要去办事,又恐服务员收壶,只需把壶盖翻转,回转仍可饮用。

旧时茶馆、书场、商店,往往将泡过的剩茶叶复煮过后盛在缸里,专供过路无钱购茶的穷人饮用解渴。每当夏天,也有行善积德的人,烧上茶水,备了茶缸放在大路上或山道上的歇凉亭里,或放在街沿、桥洞下,任过路行人消暑解渴。为了引起行人注意,还特意在茶缸旁写上“过路君子歇息地,行人客商用茶处。”

洞庭山人把一片茶叶几乎做到了极至,做出了真善美,还迸出了爱的火花。清代龚自珍对洞庭山碧螺春有“茶以洞庭山碧螺春为天下第一”的赞誉。洞庭山名茶碧螺春和地方经济、茶农利益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素有花果“十八熟”的美称,如橘子、杨梅、枇杷、桃子、栗子、石榴等等,碧螺春对于果农来说是主要收入,也更能代表洞庭山的品牌,不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主要的是碧螺春茶所蕴含的百果花香味,喝起来清甜,提神醒脑,而且碧螺春茶又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一叶三鲜”,色、香、味俱全,“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果香味,鲜爽生津。”

一片叶子,给洞庭东西两山人带来了生命的光彩,带来了名誉。洞庭山云雾缭绕,弥漫着团团水雾,滋润着草木林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风物,特定的区域气候与环境,那就是独一无二的温床,再加上特定的人群对它的忠爱,给它以温暖,给它以保护,茶香入心亦醉人,散发着浓浓的民俗香味来。

洞庭山碧螺春茶声誉鹊起,当然就会带来经济效益了。产量、销售虽然年年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炒茶手便成了香饽饽了。一座茶屋,不遮不掩立在溪边,茶屋是船,山坞是港湾。阿春是炒茶能手,他每到茶叶开采期,船便泊在村口,忙完白天采茶,又忙晚上炒茶。

灶堂里噼噼噗噗燃着松枝,茶灶上安的铁锅慢慢地烘热了。每当这时,阿春先将茶芽洒进去杀青,迅速用双手在锅内上下左右翻动,鲜嫩的茶叶经不住热锅的作用,便很快干瘪下去,青色也渐渐地变淡了。却听得阿春吩咐烧火者让火势弱一点,就开始搓茶了,揉、搓、捏终于使茶芽条束紧结,卷曲成螺,最后用微火焙,看他的手轻柔多了,完全是漫不经心地反复沿锅壁兜转。约半个小时,茶出锅了,浓郁的茶香弥漫了屋里屋外。茶屋有多香,这山坞就有多香。

在茶屋里,阿春除了炒自家茶,大多时间替村里的乡亲炒,谁不知他有一手好技艺,炒的茶常常是优级优价。每次炒茶,只见他守在茶灶旁浑身大汗淋漓,身上的衣衫湿透了,手掌也被铁锅烫红了。有人劝他歇歇手,阿春摇摇头,拿起灶角的茶壶咕咕地喝几口。村里人觉得过意不去,提着酒和肉上门,却被他一律拒之门外。

山村的大嫂大婶当然要为他牵根红线,一日,山香嫂带着娘家的一位侄女,连同她娘一起相亲来了,见面之后,侄女娇羞,倒是侄女她娘直夸阿春:“会炒茶真好!”从此,阿春炒茶越发有精神了,想着早点儿把媳妇娶回家。

阿春有一段时间闷闷不乐,常常独自坐着出神,晚上炒茶拼命地干,连灶角上的茶壶也不捧了。

原來山香嫂说,这根红线让侄女娘掐断了。侄女受她娘指使,趁晚上送来几十斤青头。站在茶灶旁的阿春抓过一把,看出那青头不是洞庭山上采摘的,一问才知那是外地收购来的。以外地的茶炒制假碧螺春,对阿春来说,心理上无论如何难以接受。那姑娘慌了神,想请山香嫂通融通融。阿春认真地说:“这不能造假,万万不可毁掉碧螺春的声誉。”山香嫂听后,二话没说走了。

当然,对这件事阿春不在乎,仍然守在茶灶边帮一家家炒茶。脸庞还是热得红红的,汗水还是不住地淌。采茶姑娘玉梅赶紧凑了过去,快言快语安慰他一番,又递上一杯新泡的碧螺春让他喝,那笑声也是甜甜的。

穿过运河上的大桥,来到了洞庭东山的灵源坞,再次寻觅碧螺春的古迹遗址。东山镇杨湾上湾村,这是一条由青砖铺砌的人字形山径,面向西太湖,周围果树茂密,自然环境十分优雅。正凝神叹为观止时,果林中转出一人,当他得知笔者是来考察碧螺春古迹遗址时,纯朴而热情地介绍起来。他指着一块“碧螺春晓”的摩崖石刻,撩去茅草,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再从旁边的山道向上登去,穿过橘林,穿过一片茂密的茶园,在山之顶有一亭曰“碧螺亭”,旁边就是一块岩石石刻:“碧螺峰”。俯视群峰,葱翠苍绿,山中鸟儿鸣唱,茫茫太湖,波光粼粼,风光无限,荡漾整个村庄,茶香漫散着缕缕清香。

每到采茶季节,山坡上茶树一层层,像是云梯。如果正巧赶上村民采茶,那又可饱眼福了。

看姑娘、村妇采茶,就像看舞蹈似的,是一种享受。一般采茶动作都为兰花指,就是拇指和食指轻捏,其他手指翘起来,然后随着身体的款款摇摆从左到右做蜻蜓点水的动作,同时另一只手呈提篮状。期间,也可以穿插美女梳头、怀中抱月等动作!各个动作间的衔接要力争无缝覆盖、稳定顺畅,在快慢有序中体现轻柔舒展的意境。

有一出越剧,反映的是采茶生活,一群年青姑娘一边做着采茶动作,一边唱道:

姐姐呀,采茶好比凤点头,

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

采了一筐又一筐,

采来的茶叶扑鼻香。

唱得非常的好听,动作也非常的好看。姑娘们背篓采茶,俏影丽容赛过了梨花。笑语绵甜惊动了山上的鸟儿,鸟儿飞了一圈后,重又回到了枝头,它们也要听姑娘们的采茶歌呢,欢歌纵情破雾纱,艳唇云鬟迎晓日,红颊褶衣送晚霞。

采茶姑娘的一双手,上下飞舞,也真像娇凤频频点头,鱼儿跃出水面,很优美,很养眼。在树山村的大石坞成片茶林中,虽然没有那些越剧演员,但采茶的美,也是越剧演员比不上的。采茶的美,仍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自然与人关系,一个“茶”字,上面是“草”,下面是“木”,人在草木之间便是茶了,这是多么形象。在树山村采茶还有弥满空气的茶树清香,可浸透你的衣袂。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再看看那些点缀其间的农民住宅,粉墙黛瓦,就在眼前。现在呈现的是树山之境,却如同仙境了,仿佛是在梦中,似乎又是那么的缥缈,不真切。这就是树山村的自然,这是树山村的境界,游人都被这仙境般的境地迷住了。

无论是在近处观察,或者是站在半山腰的高处俯视,满眼都是绿色,有静的,也有动的,那些采茶姑娘早已把这山装点得勃勃生机了。当第一缕阳光照射过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更加鲜活起来。

放眼望去,山、雾、村庄、采茶人青布蓝花的头巾组成了立体的层次分明的树山美景。雾缠绕在山的腰间,或缥缈或慢慢散去,村庄在雾下边,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雾就全部散去了,如同戏中拉开了大幕,山、村、树、茶、人都在同一张画卷里面。

人置身于青山绿水中,看到美丽自然的风光,烘托了内心的宁静,在这里与自然相遇,细细品味和体会,会感受到绿水青山到底是什么,它是生生不息,年复一年的民间烟气的升腾。千百年的时光已经流逝,但是,生活仍在延续,茶树、果树仍在生长,在这里,昨天和今天,沒有违和感,没有丝毫的割裂感,它们是融合的,是一体的。是的,历史是安静的,现实是喧闹的,但是喧闹的现实没有割断历史的传承,一片叶子,在这里散出了它永不磨灭的光泽。

在我的眼前出现了昨天与今天这样的两幅图融合在同一个画面里了。一幅是洞庭东西山全景图,满镇春色,满镇茶香,随着来来往往的行驶在运河的帆船,装载碧螺春,满载着希望。一幅是风情长卷,一派生活的生动,一片民风民俗民情的烟火,展示这片土地物质和精神的富饶。

每当坐在书桌前,都有一杯碧螺春陪伴,一片片青叶缓缓展开,热气袅袅。“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那是因为水灵灵的采茶姑娘,艰辛操作的拣茶女子和铁骨铮铮的炒茶汉子,我似乎品出人生如茶的真谛。洞庭碧螺茶的香味明天将飘得更加悠远,更加醉人!

猜你喜欢

碧螺春阿福洞庭
阿福是条狗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阿福
洞庭谣
先割牛头后砸瓮
苏州碧螺春上市 产量同比增长超20%
吴都碧螺春 一嫩三鲜回甘浓
《星月一舡压洞庭》
最佳拍档
也说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