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实践
2024-03-29赵家孟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寨桂九年一贯制学校
赵家孟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寨桂九年一贯制学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要求教师在实施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还要提高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度。此外,新课标提出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要求丰富评价主体,以此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反馈等功能。依据新课标中给出的教学改革方向与实施建议,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审视教学评价中的问题,结合新课标内容实施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此提升教学评价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核心素养。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唯分数论”“唯成绩论”,只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基于这样的教育思想而实施教学评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除了教育思想不够先进以外,单一的评价主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只有教师实施评价,因此,学生学习结果的好坏由教师一人定夺,评价结果难免掺杂了教师的个人主观意识,存在片面性、垄断性等问题,难以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反映出来。此外,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还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评价形式单一。具体来说,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评价主要看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各个阶段的考试成绩,以书面形式的答题、测试结果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倦怠情绪,不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实践策略
(一)拓宽评价范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目的是改进数学教学以及激励学生学习。生本理念下,教师应摒弃“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的传统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教学评价,持续拓宽评价范围,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
1.评价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师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优良的学习品质等,将研究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却忽视了教学评价。实际上,教学评价举足轻重,发挥的影响力并不低于教学内容、方式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水平是教学任务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教学内容、方法的助力,还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评价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在实施评价时依然要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不可顾此失彼。一方面,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教材、课堂上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加深记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并据此展开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观察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运用情况。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考核评价时,不能只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效果,还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科学运用甚至是举一反三。例如,在学完“简单图形”后,教师要考核学生是否可以将解决简单图形问题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解决复杂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论是学习课内知识还是学习课外知识,最终都需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时,不能只看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是否理解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等。
2.评价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局限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数学承载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使命,要想充分实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其数学思维。从理论上说,学生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越多,思维能力越强。所以,在生本理念下,教师除了要考核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核、评价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以低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比较思想、有序思想等。教师应当以此为标准实施评价,帮助学生摆脱在学习中死记硬背的局面,激励学生积极发现、主动尝试、勇于质疑。
3.评价实践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困境:设置一道数学题,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但是一旦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很多学生往往无法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除了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还要评价其实践能力。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实践能力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实践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故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的知识后,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解决课本上关于方向与位置的问题,还要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好地区分东、南、西、北并且准确说出自己的方向与位置。只有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内在思维并且运用于实践,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应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学评价重点为:主动观察和感知身边数学的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主动联系生活经验,并且进行对比与思考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主动运用自己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学评价重点为:用数学思维和眼光分析事实、看待生活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理解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学评价重点为: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利率、打折、节能、环保等,并进行数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独立或合作完成实践活动小报、数学调查报告、数学分析日记的能力。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展开评价时,教师需将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可以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引导学生亲自操作、体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
4.评价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迫切需求的意识与能力,而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经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生本理念下,教师要认识到创新意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升到应有的高度,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摆脱一味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将创新意识纳入评价标准中,以此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落实。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应针对以下创新意识进行评价:课堂上乐于发言,学习上独立思考,能够用数学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对待他人所给的建议或意见能够认真倾听,及时修正自己的行动与想法。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应针对以下创新意识进行评价:对身边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好奇心;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具备多角度、多渠道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能够提出自己的疑惑并且与同学、教师共同讨论;不人云亦云,敢于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应针对以下创新意识进行评价:能够求同变异、大胆创新、质疑问难、主动探究;善于观察和想象,面对同一个问题学会改变思维角度,联想出多种结论,辩证性思考;学会立体思考,能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方法;能够摆脱思维定式,突破常规。
(二)丰富评价主体,反馈学生真实情况
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教学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无法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反馈出来。生本理念呼唤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其中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立足于现状,依据数学教学需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丰富评价主体,除了自身参与以外,还要将评价主体拓展到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等,确保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得到展现,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待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展示成果并进行自评、互评。以“圆柱体体积”为例,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发放相关的工具,要求各小组根据工具展开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圆柱体体积公式。各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完成任务。接着,教师要求各小组展示成果,由组长阐述探究过程,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展示成果完毕后,组长及其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其他小组向展示成果的小组提出问题,而被提问的小组则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这样就实现了学生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还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实现共同成长。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家长会等渠道让家长参与评价,以此提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优化评价形式,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一般为书面作业或测试。这样的评价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生本理念下,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等,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优化评价形式,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真实水平得以展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竞赛活动,营造紧张的氛围,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以“异分母分数加减”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式子,在课上用多媒体逐个展示,要求台下的学生举手抢答,答对者获得相应的分数,最终以分数的高低进行排序,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调研活动,以调研报告为载体实施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迁移应用能力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评价目的应体现质性
质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综合观察和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生的各种特质,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实施的评价。简言之,教师在实施评价时不是以数学分数的高低为目的,而是需关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质性评价有更强的灵活性,有利于教师发掘出课程的潜在价值。生本理念下,教师应实施质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以及主体的参与性,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评价主体体现多元化
从理论上说,参与评价的主体越多,得到的评价结果就会更加客观、全面,并且能够反映教学实际情况。因此,生本理念下,教师应不断丰富评价主体,以此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等功能。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评价主体,学生、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提升评价的客观性,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生的互评与自评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使得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能力。
(三)评价标准体现开放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标准化的数学试题、答案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换言之,“一刀切”的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效果,有时甚至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这个基础上合理地调整指标,把握好评价的“度”,使教学评价更加个性化、弹性化。此外,教师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时,不能只以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唯一评价内容。例如,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虽然掌握的数学知识并不多,但是从横向上来看有明显进步,或者在其他方面如学习态度、创新思维等方面有闪光点,教师也需要实施积极评价,以此增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与自信心,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评价领域体现拓展性
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通常会对照三维目标,并以此为基准线,忽略了对学生的现实性考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然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需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只看这一点,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学习方法、产生的情感体验等。若是只关注学生某一个方面并以此为载体实施评价,会对学生心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评价时,需要不断拓宽领域,既要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看学生学习与掌握课外知识的情况;既要针对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还要看学生的其他能力,如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