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CSCD 草学期刊发文分析
2024-03-28苏日娜
李 岩,苏日娜
(1.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083;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 北京 100010)
草学是研究草与草地属性、功能及其合理利用的学科[1]。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草学始于20 世纪30 年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草原学、草坪学、饲料学、草地保护学和草业系统学等学科方向[2],积极地为我国草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研支持[3]。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发布、共享的重要载体,在草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尚无专门的草学学术期刊。1979 年,中国草原学会(现中国草学会)成立,草学学科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同年,我国第一种草学学术期刊《中国草原》(现《中国草地学报》)正式创刊[4]。此后,多本草学学术期刊陆续创刊,截止2021 年底,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共收录9 种草学学术期刊,以及多种包含草学的畜牧类及综合性学术期刊[5]。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某一领域学术论文发文情况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6]。此前已有学者针对不同领域做了相关研究[7-11]。草学方面,任永宽等[12]以《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来源对我国草坪学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李进等[13]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为统计源,对近40 年披碱草属植物研究及草地遥感研究热点进展进行了研究。杨鑫等[14]以CNKI 及WOS 对草地遥感研究热点进展进行了统计分析。草学期刊方面,路红霞[15]以《全国报刊索引》为数据来源,分析了1997-2001 年5 年间草学科技论文刊文状况。谢炳和于兰生[16]、于兰生和谢炳[17]及李建伟等[18]从引文、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及文献关键词共现等角度对《草业科学》的刊文状况进行了分析,但大都不够全面。目前我国共有7 个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虽遴选标准有所差别,但各核心体系中所包含专业信息的数量及质量均较好,受到社会的认可,关注度也较高。因此,对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刊文状况进行计量分析能较好地反映国内学科的发展现状及科研水平。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21-2022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中收录的5 种中文草学核心期刊,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期刊发文规律,总结草学学科发展现状,为草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及研究机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本研究以CNKI 为数据来源,以“文献来源”对2021-2022 年度CSCD 中收录的5 种草学期刊《中国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草地学报》《草原与草坪》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1979 年1 月1 日-2021 年12 月31 日,时间跨度为43 年。由于部分期刊存在更名情况,则以其曾用刊名再次检索,而后将检索结果以refworks 格式导出。检索结果经人工去重,剔除会议通知、广告、征文启事、人物介绍等无关文献后,共得到25 419 篇文献。
利用CiteSpace 软件(版本号6.1.R2) 构建草学核心期刊文献数据知识图谱,分析发文机构、作者合作情况以及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在知识图谱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机构或作者,节点大小代表其发文数量;节点之间连线表明机构或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合作关系越紧密,连线越粗;节点年轮及连线颜色表示其发文及首次合作的时间,颜色越深则发文或合作时间越早;当某一节点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 ≥ 0.10 时,该节点外缘呈紫色,紫色环越厚,中介中心性越高[19],中介中心性的大小表明了该节点在网络结构中的重要性。同时利用CiteSpace 中的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功能将文献中具有相互联系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当聚类图谱模块值Q > 0.30,平均轮廓值S > 0.50 时表明聚类结果显著且可信,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以明晰期刊发文方向[14]。由于数据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因此以10 年为切片(2019-2021 年为3 年)生成知识图谱,在进行聚类时利用pathfinder 对聚类网络进行裁剪以使图谱更加清晰。利用Origin 9.0 制作折线图。
2 结果及分析
2.1 文献年际分布
草学期刊发文量年际分布表明,自《中国草原》创刊以来,草学核心期刊年刊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尤其在进入21 世纪后发文量快速增加。10 年年均刊文量由236.9 篇(1979-1988 年) 上升至1 013.6 篇(2012-2021 年),呈阶梯式上升,出现1980-1986 年、2002-2009 年两个快速增长期及1987-2001 年、2010-2021 年两个平稳发展期。两个快速增长期内刊文的年均增速分别为56 和55.5 篇,增长率分别为61.76%和13.14%,分别高于平稳发展期的0.21% 和0.98%,这与我国草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基本吻合[20]。1978-1986年,我国草学研究生教育处于发展初期,此期间只有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新疆八一农学院、四川农学院设立了硕士招生点,招生规模很小;1980 年后《草原与草坪》《草业科学》的创刊为学术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更多的平台[4],但限于学科规模,虽年发文量增速较快,但发文总量仍较少,1986 年发文量仅为412 篇。1998 年,草业科学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21],2005 年草业科学本、专科专业数量增至29 个,较1998 年增加3 倍多[22]。与本科发展情况相似,此阶段内我国草学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硕士招生点,其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机构的空间分布也逐步由草原省份向其他省份扩展。截止2010 年,我国的草学硕士点及博士点分别为38 个和19 个,较2000 年之前分别增加了28 个和15 个。草学核心期刊的发文量在2009 年达到了1 018 篇,并在此之后趋于稳定。
图1 CSCD 草学期刊年发文量Figure 1 The amount of annual publication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journals from CSCD document sources
2.2 机构发文状况
通过分析草学核心期刊中机构发文量、发文量占比及合作情况可以明晰机构在草学学科中的研究实力,发文量前10 名机构如表1 所列。前10 名机构共发文11 856 篇,占总发文量的45.66%,其中排名前5 的机构发文均超过1 000 篇。发文量与发文机构下草学院及草学相关科研院所的设立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甘肃农业大学于1992 年成立国内第一个草业学院,兰州大学则是在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后,于2002 年成立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及中国科学院下也设有相应的植物、草业或畜牧研究所。此外,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在2018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后,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依托自身教学科研特色,相继成立草业学院。
表1 CSCD 草学期刊发文量前10 名机构Table 1 Top 10 institution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journals from CSCD document sources
基于CiteSpace 中合作网络分析功能,生成草学核心期刊发文机构分布及合作网络图谱(图2),在合作网络中将发文量前10 的机构名称列出。经过43 年的发展,草学核心期刊发文机构已经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网络,其中合作数量最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共与108 个机构有合作关系(图2a),其次为中国科学院及甘肃农业大学,分别与101 个及95 个机构有合作关系(图2a);中介中心性方面,发文量前5 的机构中介中心性均 ≥ 0.10。表明这些机构在持续产出科研成果的同时,也积极寻求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是草学核心期刊中的重要发文单位。
图2 CSCD 草学期刊发文机构分布及合作网络Figure 2 Institutional distribution and cooperation network (IDCN)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journals from CSCD document sources
不同时期机构合作情况可以看出,2009 年之后的机构合作网络密集程度(图2e,f) 要远高于之前的时期(图2b,c,d)。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方面,20 世纪国内开设草学学科的院校数量少,学科规模小[22],机构之间合作的机会相对也较少;另一方面,早期研究中的基础性研究较多,机构之间的合作需求也较少。随着草学学科规模的扩大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在研究中需应用更为先进的理论及方法从不同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因此机构较之前更加重视合作以共同产出更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2.3 作者发文状况
作者是期刊发文的主体,通过对草学核心期刊中作者的发文数量、发文量占比、篇均被引量、h 指数及合作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科中的核心团队及作者。其中h 指数由美国统计物理学家赫希(J.E.Hirsch)于2005 年提出,其内容为某一学者有h篇论文至少被引用了h 次[23],统计结果如表2 所列。同时,在CiteSpace 中构建作者合作图谱,由于合作网络较为密集,为清晰展示合作关系,将发文量前10 的作者按排名在合作网络右侧列出(图3)。
表2 CSCD 草学期刊发文量前10 名作者Table 2 Top 10 author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journals from CSCD document sources
发文量前10 的作者共发文1 818 篇,发文占比为7.15%,每位作者发文量均超过100 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师尚礼自1990 年起便有发文,表明其研究具有连续性。篇均被引量及h 指数方面,韩建国及任继周篇均被引量分别为41.88 和39.39,h 指数分别为57 和42,两项指标均高于其他作者,表明两位作者的发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其发文内容对草学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作者的中介中心性结果中也得到了体现,两位学者的中介中心性分别为0.11 及0.13,均大于0.10,是作者合作网络中的关键作者。
作者合作方面,合作网络中共有2 875 条连线(图3a),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网络,不同年代间作者的合作情况有所差别。如1979-1988 年阶段内就已经形成以任继周为核心的作者团体(图3b),而其他作者之间却鲜有合作。20 世纪90 年代后,作者之间的合作数量逐渐增多,合作关系逐渐紧密(图3c,d,e);与机构合作网络不同的是,作者之间首次合作时间要早于机构首次合作的时间,同一时间内的作者合作数量也多于机构合作数量(图3b,c,图2e,f),表明早期作者合作主要是机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随着草学学科发展,合作关系逐步由机构内部合作向外延展进行跨机构、跨区域的合作。
3 发文内容分析
3.1 不同时期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发文内容的提炼和总结,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可以认为是该领域或学科在一段时期内研究的热点主题。以10 年为一阶段(2019-2021年为3 年),经合并同义关键词后,草学核心期刊在不同时期发文前15 的关键词频次如表3 所列。从各时期关键词出现频次可以看出,草学核心期刊发文热点与国内草学科研发展及社会需求相契合。
表3 CSCD 草学期刊不同年代出现频次前15 关键词Table 3 The top 15 keyword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journals from CSCD document sources in different periods
1979-1988 年的阶段中,关键词“初步研究”的频次较高,与之相关的发文主要对草地资源分类[24]、草地植物生物学特征[25-28]、抗逆性[29-30]、放牧管理[31-32]、草地动物及昆虫种群[33-34]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其结论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草地作为畜牧业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草学核心期刊在各时期内均有较多与牧草栽培利用及饲料加工相关的发文。关键词“牧草”以及各类优质牧草如“ 三叶草”(Trifolium)、“ 羊草”(Leymus chinensis)、“苜蓿”(Medicago)等在不同时期内出现的频次均较高,其他与饲料生产及加工相关的如“产量”“饲料单位”“青贮料”“生产性能”等关键词出现频次也较高,其发文内容主要围绕牧草培育、改良以及其利用技术展开。1999-2021 年的3 个阶段中,关键词“苜蓿”的频次一直位列第一,其中又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研究居多。紫花苜蓿因其适应性强、高产质优,被誉为“牧草之王”,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量种植,作为优质饲草及生态作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当中。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政府从提高基础饲料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奶业振兴计划[35],关于紫花苜蓿相关产业的科研投入也快速增加,关键词词频也反映了这一点,2008 年之后“苜蓿”出现的频次远多于之前。20 世纪80 年代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生物量”等有关草地生态学的关键词词频开始增多,其发文内容围绕草地生态结构功能、草地生态系统评价[36-39]等方面展开。进入21 世纪,尤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我国进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阶段,草地生态保护进一步受到重视。2018 年,草原监理职责由农业部划转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后,草原管理由以畜牧业生产为主逐步向自然资源统筹管理,加强草地生态保护转变。2019-2021 年的阶段中,关键词“荒漠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出现的频次较高,有关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观测[40-44]以及草地生态修复[45-47]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旨在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2 关键词聚类及代表性文献综述
利用CiteSpace 将文献中具有相互联系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含有20 个类团的聚类图谱(图4)。聚类图谱模块值Q = 0.645 4,平均轮廓值S = 0.805 6,聚类结果显著且可信(Q > 0.30,S > 0.50)。通过检索聚类标签,结合主题相关性及被引频次进行进一步归纳总结后,共梳理出草学核心期刊发文的8 个主要研究方向:1)草地资源调查与功能评价:聚类5 涉及此研究方向。早期的发文主要围绕我国草地资源的分类展开,多位学者将自己之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发表。贾慎修[48]依据植被特性和生境因素对草原进行分类,提出类(亚类)、组、型(变型)的草原分类方法,并将中国草原分为18 个类。任继周等[49]提出了气候-土地-植被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并编绘了“任-胡氏检索图”草原类检索图,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苏大学[50]根据1980-1990年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结果和1 ꞉ 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的面积量算结果,对中国草地资源的区域分布、组成结构、产草量、载畜量及等级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之后的发文中对1 ꞉ 400 万中国草地资源图的编制内容进行了解释[5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技术逐步应用于草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当中,王兮之等[52]利用RS 及GIS 对甘南藏族自治州高寒草甸草地植被类型与种类进行了分析,并对草地生产力进行了估测。张连义等[53]利用RS 技术,分析了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的关系,比较分析了3 种植被指数的应用范围并建立了草地牧草产量模型。2)草地与牧草区划:聚类3、5、14 涉及此研究方向。草地区划是在摸清草地资源底数及其分布规律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进行草地农业生产,根据自然环境和植物生长差异对我国各类草地进行区划。章祖同[54]认为草地区划应遵循自然因素、草地类型、草地经营与发展方向、行政区界等因素,并依据地区-地带-地段-地片4 个等级指标将我国天然草地划分为5 个区15 个亚区。刘兴元等[55]依据草地类型、利用状况、生态服务功能等将草地划分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生产功能区和适度利用功能区。徐丽君等[56]结合生态适宜性、牧草生物学特性及实际生产情况,初步明确了苜蓿属植物在中国生态范围内的分布区域,并提出了苜蓿生态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郭孝等[57]以2018 年河南省草地资源清查结果为基础,依据地形地貌 + 草地类将河南省天然草地分为4 个类30 个型5 个草地资源区。3)草地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及新品种选育:聚类1、4、7~11、14~16、18~19 涉及此研究方向。早期发文主要通过大田或盆栽试验,对比草地植物生理生化指标以筛选适宜品种进行推广,刘国道等[58]对‘热研5 号’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Reyan No.5’)的选育结果表明,‘热研5 号’柱花草在保持优质高产的前提下兼具早花、耐寒及抗病等优势,适宜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种植;孙铁军等[59]对10 种禾草苗期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抗旱性最强,紫羊茅(Festuca rubra)最差;韩瑞宏等[60]对紫花苜蓿抗旱性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抗旱性主成分为生物量因子、株型因子、根系因子及胁迫指数,‘陇东’抗旱性最强。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研究也逐步深入。李景欣等[61]、周自玮等[62]分别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及云南野生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核型进行了揭示。4)牧草栽培利用及种子生产:聚类1、3、7~8、10~11、13~16、18~19 涉及此研究方向。牧草生产是畜牧业的基础,其产量高低与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此方向发文在筛选适宜推广牧草品种的基础上,探究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下最优的种植制度,为牧草的质优丰产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实际生产中的经验逐步形成草地农业相关理论。孙洪仁等[63]对紫花苜蓿需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需水量和耗水量分别在400~2 250 和300~2 250 mm,在不同的田间管理方式下差别较大;曲涛和南志标[64]对牧草干旱胁迫响应机制进行了综述,表明作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受诸多因素影响,水分利用效率随作物产量增加而上升,但抗旱性不一定增加;马霞等[65]探究了施氮及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施氮及接种根瘤菌可以促进苜蓿生长,显著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种子产量;何玮等[66]对禾草不同混播比例、刈割次数及施肥量的研究表明,当刈割次数适当时,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产量及粗蛋白含量随施肥量和禾草混播比例增加而增加。刘振恒等[67]在阐述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以燕麦(Avena sativa)为支柱产业的可持续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思路和途径。孙启忠等[68]在总结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前提下,对我国苜蓿产业振兴提出了相关建议。5)饲料加工与贮藏:聚类2、19 涉及此项研究方向。作为牧草栽培的后续产业,采用适当的加工与贮藏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牧草适口性,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
图4 CSCD 草学期刊关键词聚类图Figure 4 Keyword cluster network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journals from CSCD document sources
重要手段[69]。此方向发文主要围绕收获饲草及农作物秸秆等的贮藏及加工方式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展开。裴彩霞等[70]对5 种牧草在不同刈割期及干燥方式下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随着生育期推进,牧草中的粗蛋白及粗灰分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及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 含量逐渐上升,最佳的干燥方式是直接烘干,直接晒干最差;郭旭生等[71]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定体系的综述中建议针对不同种类的青贮牧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田瑞霞等[72]对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pH 及营养物质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 ℃较20 和30 ℃更利于紫花苜蓿青贮;王莹和玉柱[73]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紫花苜蓿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明显的改善。6)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聚类3、5、14 涉及此研究方向。在我国长期“以粮为纲”过度开垦草原,农业发展面临各种困境的情况下,草地农业的发展成为缓解粮食生产压力,促进农业发展及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任继周从发展草地农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有利影响方面做了论述[74-76],认为全面发展草地农业系统可以从多方面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贺访印等[77]按照现代草地农业系统的概念,对民勤绿洲草地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发展以苜蓿产业为主的节水型现代草地农业是干旱荒漠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赵云等[78]对粮草兼顾型畜牧业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将其与传统畜牧业对饲草的需求进行了比较,提出发展草地农业,进行广泛的系统耦合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手段。7)草地生态系统研究:聚类0、5~6、10~12、17 涉及此研究方向。发文通过对我国各类草地生态系统,尤其是退化草地的成因及草地资源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生态修复措施,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周华坤等[36-37]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及土壤退化特征的研究表明,随着植被退化,土壤退化愈发严重,重度退化时呈现初始沙化景观;安慧和徐坤[79]研究了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放牧可以改善土壤性状,遏制荒漠草原退化;龙瑞军等[80]分析了西部草地退化的成因,并提出通过草地改良、封育及人工草地建植对退化草地进行生态修复。周雪荣等[81]分析了高原鼠兔及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认为两个种群对生态系统的利害转变关键在于确定其致灾密度,从而维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平衡。8) 草学理论体系研究:聚类5 涉及此研究方向。钱学森[82]认为应重视草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利用新技术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创立中国式的现代化草业和草业系统工程。郎业广和赵惠琴[83]论述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关于草学的理论成就,认为建立草业对于生态平衡,造福后代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任继周和万长贵[84]认为草业生态系统具有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4 个生产层,各生产层之间通过系统耦合加以优化,以提高其生产力;任继周等[85]随后又提出草业系统界面论:草丛-地境界面、草地-植物界面及草畜-经营管理界面,认为对3 个界面的研究将全面揭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与机理。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2021-2022 年度CSCD 数据库中收录的5 种草学期刊发文状况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对主要发文方向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期刊年发文数量在进入21 世纪后有明显提升,发文总体变化规律与我国草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吻合。机构及作者之间的合作随着学科发展日益紧密,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农业大学是期刊中重要的发文机构,任继周、韩建国等作者的发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1979-2021 年这43年的时间里,学者们紧跟世界范围内的科研热点及国家政策方针,对牧草栽培利用及饲料加工进行持续深入研究的同时,在不同时期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形成相关理论;此外还努力探索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针下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发文主题方面,期刊中的发文方向涵盖了草学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反映出我国草学科研成果共享平台不断健全以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
我国是草原大国,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各类草地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与之相关的学科,草学承担着持续为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的重任。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总体仍较为脆弱,部分地区草畜矛盾仍较为突出,草原地区经济发展仍较为滞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国务院办公厅2021 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86]中对我国草原各方面工作均做了重要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于2020 年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87],其中包括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及北方防沙带等区域草原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工程。基于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持续加大对草地生态系统保护、退化草地修复及草原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究,为我国草地资源永续利用提供更多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