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程序方法在高校团体献血中的应用评价

2024-03-28彭德红吴晓毅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高校

彭德红 吴晓毅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45

【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程序方法在高校团体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献血的10 741名高校学生,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采集率、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非检测不合格率、检测不合格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200 mL血液采集率、非标示量比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00 mL、400 mL血液采集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73%,低于对照组的1.98%(P<0.05);观察组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初筛不合格率、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率、脂肪浆报废率、非实验室因素不合格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9%,高于对照组的94.21%(P<0.05)。结论  护理程序方法干预模式可提高血液合格率与较高剂量血液采集率,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程序;高校;献血;不良反应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145-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

《献血法》规定公民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高校学生年龄多在18~25岁,身体发育成熟、健康状态较好、献血后身体恢复更快,可作为献血主力群体。徐瑶瑶等[1]在2016—2018年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献血检查不合格率较低,初次献血者比例较高。可见,高校学生献血优势明显。高校学生生活相对自由,健康意识、生活习惯易受环境影响且差异较大,易诱发献血不良反应。杨俊鸿等[2]研究指出18~24岁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25~40岁及41~55岁献血者。因此,血站需探究合适的护理方式以降低高校团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献血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护理程序方法在高校团体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献血的10 741名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常規护理的4 850名参与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程序方法干预的5 891名参与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 427名,女性2 423名;年龄18~28岁,平均年龄(22.13±1.26)岁。观察组男性2 956名,女性2 935名;年龄18~27岁,平均年龄(22.41±1.3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相关要求;参与者身体健康,男性体质量≥50 kg,女性体质量≥45 kg;年龄在18岁及以上;医务人员已履行告知医务,献血者理解献血告知各项事宜同意献血。

1.2 方法

2组均由护理人员指导参与者完成献血。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献血者填写基本资料登记表,由医生进行健康征询、体格检查,抽血进行转氨酶(ALT)、血红蛋白等常规检查,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可以献血。常规消毒穿刺,取一次性血袋采血200~400 mL。观察献血者身体状况,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采血。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程序方法干预。(1)准备工作。由护理长组织对体采科的护理人员进行2~3次集体培训,要求熟悉掌握献血全流程,了解高校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情绪特点,掌握沟通技巧,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展工作。(2)护理评估与诊断。强化健康知识讲解,与高校负责人联系,获得相关单位批准,在校园内开展工作,并提前发放“无偿献血倡导书”;献血当天,由专人维持秩序,以10人为1组,护理人员发放献血知识单页,嘱参与者自行阅读,讲解献血禁忌及献血前后注意事项情况。细化健康征询项目,医生在常规体检基础上,还需讲解常见传染性疾病危害,了解患者近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情况,询问患者献血前1 d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等。增加初筛试验,采集参与者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基础上,对HBsAg和ALT进行初筛实验,排除ALT≥40 U及HBsAg初筛阳性者。(3)护理计划与实施。严格规范献血程序,提前安排献血活动,在献血各环节安排专人负责,安排5名志愿者,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加强人文关怀,采血环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献血者表现,给予称赞和鼓励;对于体验不合格者进行沟通,阐明原因。友好告别,献血结束后向参与者赠送慰问品,表示感谢;对未正常献血者,给予语言安慰和感谢。(4)护理评价。指导参与者扫描二维码,获得电子版“服务满意度量表”,指导独立完成,量表前言包括评估目的及评分标准。护理人员还需讲解评分标准,为无法进行线上评估者准备纸质版量表。纸质版信息需当日录入数据库。

1.3 观察指标

(1)血液采集率。统计2组200 mL、300 mL、400 mL血量采集率及非标示量。采血量处于标示量±10%范围内的血袋为达到标示量,反之为非标示量。(2)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献血不良反应为情绪紧张、焦躁不安、打哈欠,面色或唇色变白、轻微眩晕、出汗等。中度献血不良反应为献血者不仅表现情绪紧张、焦躁不安、面色或唇色变白,还出现胸闷、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眩晕更加明显。重度献血不良反应为除上述症状与体征外,血压下降,脉搏缓慢或快速、晕厥,抽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统计2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3)非检测因素不合格发生率。统计2组因脂肪浆、血液凝块、血浆颜色异常等原因导致的血液不合格情况。(4)检测因素不合格发生率。统计2组因ALT阳性、HBsAg阳性、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等原因导致的血液不合格情况,病毒检测方式采用酶联吸附试验。(5)服务满意度。以血站自制“服务满意度量表”评估,由献血者对本次献血中的知识宣教、献血环境及流程、护理人员专业性、整体献血服务等10个方面进行评价。每方面0~5分,满分5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45分及以上为十分满意,35~44分为满意,25~34分为一般,24分及以下为不满意度。满意与十分满意总占比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采集率

观察组200 mL血液采集率、非标示量比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00 mL、400 mL血液采集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非检测不合格率

排除非标示量后,观察组足量采血5 779名,对照组足量采血4 654名。观察组脂肪浆造成的不合格率及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2.4 检测不合格率

排除非标示量后,2组HIV阳性、TP阳性、HCV阳性及其他检测导致的不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sAg阳性、ALT阳性导致的不合格率及总检测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5。

3 讨论

无偿献血是带有轻微创伤性的爱心捐血活动,不仅要有奉献爱心的高尚精神,还需要一定的勇气。多数学生为初次献血,可能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初次献血体验会影响再次献血意愿[3]。常规献血护理干预易忽视献血者心理感受,影响献血者的献血体验。

护理程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一种整体化、流程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强调护理人员按照既定、完善、规范的护理流程开展工作,以满足服务对象身心需求[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300 mL、400 mL血液采集率高于对照组,非标示量占比及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程序方法干预可提高献血比例,还能降低献血不良反应风险。献血不良反应是影响献血者献血意愿的主要因素,嚴重反应会造成身体损伤,导致参与者对献血产生心理阴影[5]。本研究通过强化采血前充分评估,加强献血前健康知识宣讲,提高献血者的健康意识,指导献血者于献血前认真做好献血前准备,例如充足的睡眠、不空腹、不熬夜、不饮食高脂肪食物等,避免在献血中诱发献血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寻求高校负责人协助,提前散发“无偿献血倡导书”,于献血当天向献血者发放知识单页,通过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向献血者输送献血健康知识。护理人员现场进行讲解,可提高献血者健康意识,最大限度预防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影响血液质量的原因中,ALT阳性、HBsAg阳性造成的血液不合格占比较高,还存在HIV、TP等多种病毒检测阳性的情况[6]。有研究指出,ALT不合格与献血者近期饮食、体格等因素相关,病毒性检测为不合格者多数并未察觉自身患病[7-8]。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在献血前细化健康征询,详细了解患者身体状态及饮食种类,有助于降低ALT不合格占比。冯瑾等[9]研究指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和专业技术水平差是献血者不愿再次无偿献血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遵循护理程序方式,以护理对象为中心,通过提前集体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服务意识,指导护理人员在护理实施环节给予献血者人性关怀,对完成献血的与未完成献血参与者均给予慰藉,因人而异实施细节护理,可消除献血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其满意度。

综上可知,护理程序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还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促进高校团体献血的开展,为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未对二次献血情况进行分析,临床可开展专项研究分析护理程序对二次献血情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瑶瑶,冯晴,李春燕,等.高校团队在成分献血招募中的价值与应用实践[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7):700-703.

[2] 杨俊鸿,陈敏,何涛,等.我国全血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4):376-381.

[3] 李浩,马清杰.高校大学生初次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22,35(5):555-557.

[4] 李娟,高娟,李静.护理程序用于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11):1847-1848.

[5] 张蕊,陈妍,郭东辉,等.献血者在不同采血护理模式的献血不良反应及满意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90-92.

[6] 赵磊,杨森.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报废率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7):891-892,896.

[7] 黄应选,雷辛娜.青海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12):1351-1353.

[8] 张玲玲,尹文,肖凤静,等.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前血液筛查不合格因素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0,36(2):164-168.

[9] 冯瑾,洪缨,席光湘,等.成都市高等学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调查[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0,43(5):441-446.

(编辑:张兴亚)

作者简介:彭德红,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高校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