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说“理”之区域地理中的哲学观
2024-03-28张娥张艳
张娥 张艳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到“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其中,“解释地区特征”表明地理研究的单位是区域。“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表明地理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这种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正是哲学中所描述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区域地理问题暗含诸多哲学观点,如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等,以下通过3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
一、案例1: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观
《辞海》中提到“流域是指地表水及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的总称。习惯上常指地表水的集水区域”。很明显,流域中最主要的要素是水,但流域又是一个集水区域,因而还应包括从源头到河口的水的汇集空间、空间内的气候、植被、地质地貌、生物和矿藏等。同时,由于任何水体都依赖于源区的水流,受制于水的流向,流域内的各要素在物质和能量的迁移上具有联系性和方向性,河流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流域中的各自然因素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人类在流域内的活动与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又构成了一个复合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系统内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和资金、人员、信息等的交流,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整个流域都会受其影响。
结合以上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既要联系流域的自然背景(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还要联系流域内的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城市、文化、农业、工业、交通等),要从全局出发,制定有利于全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为了更好地加强流域内各区域间联系、实现流域内不同行政区的协调发展、更科学地进行统一开发和治理,许多国家还设立了专门机构。如美国政府1933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法国政府1931年成立了“国立罗讷河公司”;我国政府1980年成立了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近些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全流域的联系和协调发展。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强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协作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全局战略随之出炉,流域内多措并举,各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大格局正在形成。
本案例充分體现了哲学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观。“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事物内部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运用联系观综合开发某个流域(区域)至关重要。
二、案例2:地膜覆盖效应——矛盾观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进行地膜覆盖一般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作用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方面。但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地膜发挥的主要作用不同。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其主要作用是
A.保持养分 B.防除病虫草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保水保温
2.山东胶东地区的有些果农夏季时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第1题:地膜覆盖区域——华北;时间——春季。华北地区一般4月份开始春播。此时该区域虽气温回升较快,但地温仍较低;雨带未至,正值春旱期,蒸发旺盛,土壤较干燥。故农田此时的地膜覆盖主要作用应为保温保水,因此选D。此时农田中病虫草少,平原地形为主,养分不易流失,所以防除病虫草、保持养分等皆为次要作用。
第2题:地膜覆盖区域——山东胶东地区苹果树下;时间——夏季。此季节苹果树已长成,覆盖在其下的地膜可以将太阳光照反射到苹果的背光面,使浓密树叶下的苹果着色均匀,品相和口感更好,可提高果农收入,因此选C。本题中因为地膜覆盖的时间为夏季,气温和地温都较高,所以保温、增温不是其主要作用。
另外,地膜覆盖栽培虽然好处多,但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例如,多年覆盖地膜,若残膜清除不净,易造成土壤污染;由于覆膜后的保温增温作用,使有机质分解快,作物吸收快,肥料如补充不足,土地肥力就会下降;覆盖地膜管理不当经常也会造成早熟不增产,甚至减产的现象。因此,对于地膜覆盖效应需辩证看待。
综上所述,学生在分析区域中某地理现象时要善于运用矛盾观。首先,既要运用综合思维全面分析,又要分清主次、把握主要矛盾;其次,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事物共性(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其个性(特殊性),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最终实现“大概念”学习(大概念就是对科学事实和科学探究更为宏观和概括性的认识,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的普适性的规律);最后,要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辩证地看待某种地理事物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三、案例3:汾川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发展观
本文中的案例1“流域的综合开发”侧重从联系的角度分析全流域的统一开发和协调发展。本案例则侧重从更小的区域(支流流域)出发,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该流域的生态治理之路。案例分析如下。
汾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当我们为人类的绿化工程点赞时,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表。
从表中可看出,该区域7月份前四次累积降水量已超过300 mm,其中第四次降水强度已较大(36.6 mm/天),但汾川河一直未出现明显洪峰。这充分说明该区域多年来的生态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第五次降水强度变大且为本月内最大,为45.35 mm/天,河流开始出现小洪峰;第六次降水强度虽然比第五次小,为27.2 mm/天,但河流却出现极大洪峰,这又是为什么?笔者分析如下。
前四次降水,本区的植被和土壤蓄水已接近饱和。第五次降水时,植被、土壤仍然涵养了部分水源,但蓄水渐渐达到过饱和,因此降水强度虽极大却只出现小洪峰;第六次降水时,降水强度虽比第五次小,但因土壤蓄水早已达到过饱和,重力已较大,且地表有大量的植被覆盖及枯枝落叶等增大了其整体重力,所以本区的黄土坡极易发生滑坡、垮塌和黄土泥流,降水也极易将大量含水的土体及覆盖物冲走,因而河流出现极大洪峰,同时可推测河流含沙量也应较大。
从以上地理现象中我们不得不反思: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不是万能的,人类需要正确认识植被的减蚀作用。如果没有第五、第六次降水,汾川河流域7月份的产流产沙是很少的,植被的减水减沙功能也会继续突显。但本月的后两次降水,使得植被和土壤的蓄水功能出现瘫痪,导致了累积性的水沙大爆发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流域的生态治理仅仅靠植树造林种草是不够的,应采用多种手段加以辅助(如打坝淤地、修建水库、改坡为梯和坡体加固等)。汾川河流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生态治理的措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检验治理措施的合理性,使其日臻科学和完善,以达到人地协调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便是在这种不断的自我肯定与否定中持续发展的。
本案例充分体现了哲学中的发展观。事物的發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逐渐累积直到发生质变。流域的生态治理便是从最初的某些措施(如植树造林)开始,在发展中既要保留有效措施,修正不合理措施,又要积极探索新措施,才能最终实现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需要大智慧,而哲学正是智慧之学。学生在分析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学会运用哲学观,深入把握地理问题的实质和内涵,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提升,才能更加自如地谈“地”说“理”,让“理性”之花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