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实践研究
2024-03-28刘金俭
刘金俭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引,是育人理念的源泉,是教学路径的依据,是学习评价的准绳。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制定发布和修订完善,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近年来教学研究的热点。“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渗透着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地理教育教学的灵魂,是众多一线教师实践研究的重点。
一、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解析
1.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要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指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秉持正确价值观和必备人格,其主要由三个维度和四大观点共同组成。三个维度指“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地协调”,四大观点指资源观、发展观、人口观和环境观[1]。拥有良好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类更加全面、科学、灵活地认识、分析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引导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开展生产生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2.人地协调观的内在逻辑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其共同作用于学生个体,主要外显在知识认知、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四方面[2]。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应的是人地协调观,并且人地协调观能深刻影响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相互渗透和彼此交融的,共同对应的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两种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体现了地理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强调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都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经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寻找、探索和解决。因此,地理核心素养是在人地协调观的统筹下,在真实情境中利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两种基本思维方法反复探索,处理和解决人地矛盾问题,其先后经历地理环境决定阶段、人类改造改善阶段和人地可持续发展阶段的三个过程,最终形成良好且和谐的人地关系(图1)。
二、农业开发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教学阐释人地协调观立足于真实情景,注重区域认知;分析区域要素,体现综合思维;讲究区域调查,彰显地理实践。农业作为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大地理要素的重要纽带,其开发过程也要立足真实情景,经过综合分析,不断开展实践探索,寻找适合本地区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因此,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区域农业开发的研究具有极为一致的内在逻辑联系。本文以阿克苏沙雅县农业发展历程为例,开展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实践研究。
1.沙雅县人地关系三个阶段概况
近30年来,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疆沙雅县自然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图2)。
(1)自然环境主导期
自然环境主导期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状态,沙雅县地处39°31′~41°25′N,81°45′~84°47′E,位于天山中段以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塔里木河中游,海拔946~1 050 m。沙雅县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气候干燥、风沙频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夏季干热、冬季干冷的特点,加上东、南、西三面被沙漠和荒漠包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气候的变化必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2000年之前,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性因素没能得到有效治理改善,当地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低植被覆盖率情况下的严重风沙问题、盐碱化严重的土壤贫瘠问题都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使得具有优势的热量、光照和病虫害等自然条件无法有效发挥,致使当地早期农业发展停留不前,农业生产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图3)。
因此,沙雅县在自然环境主导期间的农业生产表现为灌溉设施缺乏、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严重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对粗放和自给自足的农业发展阶段。
(2)人类积极改造期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西部地區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此后,沙雅县自然地理环境改造方面得到了积极投入(表1),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原有限制性的自然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截至2020年左右,沙雅县各级渠道总长度达3 980千米,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9%增长到2020年的7.14%,植被覆盖率大有提高;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77.84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240万亩,荒漠化和盐碱化得到有效治理。沙雅县代表性农作物产量取得了大幅地增加(表2),农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
(3)人地关系和谐期
虽然2000年至2020年沙雅县的自然地理环境比之前大有改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和非降解地膜的大量使用,土壤的污染问题也在凸显。与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2020年左右沙雅县进一步提升生产技术,做好土地平整工作、引洪渠定期清理,修建拦洪坝,推动滴灌和喷管的普及。每亩实际用水比2017年减少82立方米,渭干河灌区引水总量减少2 200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由项目实施前的0.49提高到0.68。农业生产节省的水资源,优先用于新增人工生态林和自然生态灌溉,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沙雅县森林资源总面积533.33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为491.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1%,湿地资源56.96万亩,野生动物资源178种,野生植物资源294种,塔里木河上游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不断得到加强。
2.课堂教学人地协调观流程实践
根据沙雅县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真实情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序整合,形成如下教学环节来落实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表3)。
三、人地协调观素养落实深度思考
人地协调观反映出基于區域认识,重于综合思维,落于地理实践的不断对发展提升的认知过程。师生应该基于真实的地理情境,加强地理区位条件的分析,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区域环境和问题的认识,再逐步调整和完善措施,最终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相处。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与落实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地理环境的基础性影响
地理环境的基础性影响,即强调区域认知的重要性。区域地理环境是人地协调观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将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地协调观。因此,区域认知在区域环境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突出人地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立足区域,围绕核心主题开展主题探究,让学生在体验、亲历的过程中探究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地理事物选址等评价合理性与不足,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出区域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决策提供基础性保障[3]。
2.人类活动的能动性作用
人类活动的能动性作用,即强调综合思维的重要性。地理综合思维是梳理人地关系的重要方法,其综合思维能力水平的差异将影响区域认知的程度,从而影响人地协调观的不同。因此,综合思维在区域环境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突出人地关系具有关键作用。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综合思维的作用,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开展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人文地理要素之间以及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符合教学主题的人地关系思维导图,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出区域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决策提供基础性保障。
3.因地制宜的实践性思考
因地制宜的实践性思考,即强调地理实践的重要性。地理实践是人地协调观在现实中的应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加深区域认知、引发深度思考,从而总结区域生产生活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合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不断反思进行深度实践探索,灵活辩证理解相关学科知识,培养人地协调观[4]。
参考文献:
[1] 夏丽娟.高中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J].浙江考试,2023(3):18-21.
[2] 张素娟.地理学科本质问题解析与中学地理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 唐塘颖.高中地理学科区域认知素养的考查[J].浙江考试,2023(3):26-29,34.
[4] 朱龙高,巩天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实验教学探讨——以“暴雨洪水的成因”为例[J].地理教育,2022(S1):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