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界面“预判式”交互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2024-03-28崔静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交互设计

摘要:目的:“预判式”交互设计是在自然交互、无意识交互、情感计算、隐式交互等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设计思维,能帮助用户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作出正确的决策。目前学术界对“预判式”交互设计还缺乏系统研究。文章旨在揭示“预判式”交互设计形成的机制,梳理“预判式”交互设计相关理论,系统总结其定义与特征,提出可指导设计实践的方法模型与应用策略。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对“预判式”交互设计进行定义梳理与特征分析,从感知提效与个性关怀、决策辅助与行为改变、信息超载与隐私失控三个角度,探讨其对用户体验的价值与影响。从用户目标、触发因子、行为逻辑等维度,提出“预判式”交互设计的方法模型。结果:拓展相关概念的理论范畴与研究视角,分析移動界面“预判式”交互设计中的用户需求与体验要素,提出挖掘用户潜在目标、洞察预判触发因子、行为逻辑拆解、设计预判交互方式的“预判式”交互设计方法模型,规范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结论: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出设计师可以随时调用的方法模型,致力于稳定输出设计结果,提升用户在“预判式”交互设计体验中正向评价的密度和程度,为实现降低用户决策成本与缓解决策疲劳这一目标提供助益,优化用户体验。

关键词:移动界面;  “预判式”交互设计;用户目标;触发因子;行为逻辑

中图分类号:TP31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3

1 “预判式”交互设计的含义

随着用户体验标准的转变、普适算法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移动界面中出现了诸多“预判式”的交互设计。“预判式”交互设计的研究源于国外,2015年设计师亚伦·夏皮罗创造了“预判设计”这一术语,他将其称为“比用户领先一步的设计”,并给出了更详细的定义:“代表用户作出和执行决策,目标不是用户作出决定,而是创建一个永远不会作出决定的生态系统,它会自动发生,无须用户输入。最终走向一个个性化、自动化的无决策时代。”[1]在夏皮罗的定义下,设计目标变为设计师尽可能多地消除操作步骤,并结合使用数据、用户先前行为和业务逻辑来让事情自动发生,甚至尽可能接近自动化。用户体验设计师乔尔万·博德格拉文认为“预判设计是一种围绕物联网、机器学习和用户体验设计的综合性设计模式”。湖南大学学者胡沙风从移动界面微交互这一微观视角切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定义与解读预判设计,指出“预判设计在广义上强调用户目标,为用户多想一步,缩短其行为路径;在狭义上,则强调通过数据量化的方法,对未来行为或需求进行预测,进而采取可实施的应对策略”[2]。

在应用方面,“预判式”交互设计最先应用于搜索领域,系统根据上下文数据挖掘用户意图,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目前移动界面中“预判式”交互设计的应用主要是基于用户行为与上下文信息提供的服务。“预判式”交互设计本质上是在分析用户行为的基础上干预用户决策,减少用户的决策数量,进而减轻用户的决策疲劳,并且改善整体决策质量,其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设计思维。对用户行为的预判不仅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决策模式,也会影响用户的情绪与体验。

2 “预判式”交互设计对用户体验的价值与影响

2.1 感知提效与个性关怀

人对情境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人类主要依靠眼、耳、鼻、舌、身等接收信息,感知世界。在界面设计中,用户最主要的感知渠道是视觉,受屏幕空间与信息理解成本的限制,人类的视觉感知能力降低,这会对人类的思考方式与思维能力产生极大影响。

“预判式”交互设计依赖于计算机设备的情境感知能力,设备通过感知、获取和分析用户情境信息,预测用户的行为意图并主动执行动作[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情境感知能力,提高了用户对界面信息的感知效率,同时减轻了用户面对情境分析时所承担的认知负荷。用户体验受用户自身情境感知能力与设备情境感知能力两方面的影响。“预判式”交互设计通过主动式的交互反馈,缩小了用户与设备在情境感知能力上的差距,达到了人机交互高度协同的效果。

在特定场景中“预判式”交互设计能给予用户更个性化的体验关怀。例如,电商平台系统往往根据用户的搜索记录与历史购买偏好给用户推荐相关商品,提高成交率,以免用户反感,基于特定的情境感知给用户带来轻量化与个性化的自然体验。

2.2 决策辅助与行为改变

信息时代,人类陷入认知过载和决策疲劳的处境,席克定律指出人们面临的选择越多,作出选择需要耗费的时间就越长。从决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用户在移动界面中作出决策时,主要受界面满意度、可获性、决策疲劳等因素的影响,“预判式”交互设计能够辅助用户作出更优决策。满意度包含满足与满意两个维度,“预判式”交互设计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用户对界面反馈达到满意的程度。用户在移动界面中会快速简略地浏览内容,当看到与自身需求有关的内容时,会本能地点击进入下一步操作。因此,“预判式”交互设计一般会为用户建立满意的心理预期,从而成功地使用户接受决策辅助。从可获性的角度来看,用户在界面中首先往往会注意到最先出现在视线中的且能够快速勾起回忆的信息或内容模块。因此,“预判式”交互设计要能引起用户注意,使用户能低成本且轻松高效地完成任务。从决策疲劳的角度来看,过多的决策选项会让用户面临较大的理性思考压力。在界面设计中,用户往往需要在连续的页面跳转中不断完成操作决策,过长的操作流程会使得用户的决策质量下降,而“预判式”交互设计善于抓住用户决策质量较优的触点,一击即中。

交互设计本质是设计用户的行为,行为改变理论是从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解释、预测和干预人的行为的科学[4]。从过程的角度来看,“预判式”交互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改变用户行为的设计,它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作出决策,在提升任务完成效率的同时,削弱了用户对界面的能动性与掌控感。好的“预判式”交互设计应该把握好用户决策的“辅助”与“替代”之间的度,积极引导用户行为。在提供个性服务的同时,保证用户对自身行为的掌控度,避免用户在决策中过度依赖系统预判。

2.3 信息超载与隐私失控

“预判式”交互设计不断地聚合和更新用户信息,而用户占有的认知资源有限,反而可能引起信息超载。研究发现,用户平均每天收到60条通知,虽然信息快捷通知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信息预判用户使用偏好,但是“推荐式”预判过度也会打扰到用户。同时“预判式”交互设计借助人工智能获取了海量、多元和实时的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在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采集与储存用户的隐私信息。以贾开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基于大数据的自我训练过程形成规则集,并应用于不同场景下的感知和决策,已摆脱对人类表达能力的依赖而实现了自我生产,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给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5]。“预判式”交互设计通过收集用户信息与行为数据的大数据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性的“反客为主”,虽然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但未经用户同意的或不在用户预期内的预判会使用户产生被监控感与隐私失控感,用户会因为不信任预判设计而主动隐藏自己的行为痕迹,以避免被监视。因此,“预判式”交互设计对用户行为的预判与干预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给用户带来负面体验。

3 “预判式”交互设计的方法模型

3.1 挖掘用户潜在目标

用户目标是交互过程产生价值和意义的前提,以用户目标来重构设计过程,能够有效判断用户面临的操作任务中,哪些是可以收入后台自动完成的,从而简化用户的整个交互流程。在“预判式”交互设计的初始阶段,应挖掘用户行为背后的潜在目标,当用户目标不清晰时,“预判式”交互设计就失去了其设计用户行为的意义。

挖掘用户潜在目标可从用户先前行为、历史数据、使用场景等角度切入。场景不同,用户需求不同。环境与硬件场景是从外部直接影响用户动机与行为的因素。时间、地理位置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导致用户行为的差异。硬件场景下的系统数据与状态也会对用户的潜在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如在当前场景哪类信息是能被用户及时获取的、何时获取与录入、用户希望系统自动完成还是自己完成等。同样是对当前页面进行操作,用户截屏与用户在页面停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用户截屏可能是想将当前页面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对当前页面内容存疑,有向后台反馈问题的行为趋向。因此,平台在监测到用户的截屏操作后,当用户点击输入框时,便自动将刚才的截图以小图的形式进行提示,省去了用户打开相册寻找截图的步骤,而电商平台、金融产品等交易型应用在检测到用户截屏操作后,推测用户可能是想找客服反馈,直接提供浮标反馈引导入口,是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后的贴心设计。设计师在预判用户潜在需求时,需要结合用户的行为数据与场景因素,具备全局性设计思维和对系统运作方式的结构性认识。

3.2 洞察预判触发因子

预判设计的触发因子是指用户与系统发生特定的互动或发生互动时触发了特定条件,触发因子既是预判开始的标志,也是预判的依据。典型的触发因子包括用户行为、外部环境、用户输入或接收的内容、系统数据或状态等。其中用户行为包括截屏、持续晃动鼠标等即时行为与用户习惯、偏好设置等长期行为两类;外部环境是指时间、地理位置,还有声音、光线、天气等环境因素,如在本地生活服务类产品中,用户当前定位与上次所选位置不符时,系统会主动询问是否切换到当前定位的城市,将用户与系统交互时的时空信息切换前置完成,前置满足用户不易察觉的潜在需求,保证了后续操作的有效性;用户输入或接收的内容是指内容里的关键词、选项、文件属性等;系统数据或状态是指缓存、系统“异常”数据等。对触发因子的洞察需要结合场景下用户的核心目标进行有效筛选,当出现多个因子时,应进行优先级的排列与取舍,避免用户在体验过程中产生困惑感。

3.3 行为逻辑拆解

交互设计是研究行为的设计。辛向阳指出交互设计中的决策逻辑主要采用行为逻辑。“预判式”交互设计需要进一步探索用户行为逻辑,通過拆解与优化用户操作逻辑,从而在交互细节上实现与用户最理想目标路径的契合。要根据用户的行为逻辑推敲用户的潜在目的,适度删减或者隐藏用户重复、低效的操作环节,减少用户烦琐的输入操作与判断环节,提升任务完成效率与体验满意度。从用户行为逻辑的角度进行“预判式”交互设计,需要识别用户多个行为间的关联性,判断不同行为间的强弱联系。例如,用户在复制地址类信息后跳转至菜鸟裹裹寄件页面,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是想要输入刚刚复制的信息,因此会自动弹出弹窗,提示用户可一键使用信息。在未使用“预判式”交互设计方法的链路中,用户看似“复制—粘贴”的简单行为,需要经过“复制地址信息—寻找地址输入框—长按输入框—选择粘贴按钮”的烦琐操作流程,设计师洞察到了复制—粘贴两个行为间的强关联性,将流程简化为“复制—一键粘贴”,不仅提高了任务完成效率,更让用户获得了贴心的体验。

用户行为受场景、情感、社会等因素的影响[6],因此,“预判式”交互设计对用户行为逻辑的分析并非刻意寻找用户行为流程中机械性的联系,而是强调将用户的行为作为设计主体,同时考虑流程简化的合理性与用户体验。对用户行为逻辑的推理不仅要遵循用户当前的行为逻辑,还要动态预测用户行为逻辑的变化规律[7]。

3.4 设计预判交互方式

“预判式”交互设计呈现给用户时,要有具体的交互方式,目前常见的方式包括流程步骤的简化与联动行为的提示。流程步骤的简化是在拆解用户行为逻辑的基础上,将部分交互环节收入系统后台自动完成;联动行为是与主行为相关的系统联动行为,如系统主动发起询问或自动完成的联动操作。设计师要将系统预判的联动行为以合理的交互方式触达用户,一般来说,根据预判向用户展示一个触发器,就代表即将触发系统的联动行为,如超链接、对话框、提示气泡等。飞书内置的百科知识库具备解释相关名词和系统关联的功能,在IM消息中如果出现了相关词条,即会被高亮为超链接,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达入口,缩短路径并自然衔接流程。

“预判式”交互设计是系统对用户行为的预测,所有系统给出的联动行为都应是可选项之一,而不是唯一选项,剥夺用户的选择权。对于系统发起的操作,用户可以选择不回应,系统自动完成的操作不会产生关键性影响。联动式的行为响应需要设计师选择恰当的交互反馈形式,使其在用户最需要的节点出现,温和而不打扰用户。

4 结语

随着产品功能的增多,用户体验日趋复杂,传统的被动式交互设计流程已难以满足用户需要,“预判式”交互设计是对现有交互设计实践的一次优化,也是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的一次深化。从用户潜在目标、预判触发因子、行为逻辑拆解、预判交互方式等角度掌握“预判式”交互设计方法,可以有效衔接用户潜在需求与系统能力,让交互设计更加高效和个性化。因此,完善“预判式”交互设计的概念框架、构建其方法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沙风,王宝升.大数据时代的预判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12):186-190.

[2] 胡沙风.移动应用微交互中的预判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7.

[3] 陈点滴,秦宪刚,李霞,等.移动情境感知服务中的人机情境感知协同模式探索[J].装饰,2018(8):98-101.

[4] 于润湉,邓嵘.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策略[J].设计,2022,35(5):138-141.

[5] 章文光,贾茹.人工智能的社会伦理困境:提升效率、辅助与替代决策[J].东岳论丛,2021,42(8): 92-100,192.

[6] 魏东,张安琪,陶晋.内强迫心理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分析[J].包装工程,2018,39(24):189-193.

[7] 邓力源,蒋晓.基于行为逻辑的隐式交互设计研究[J].装饰,2019(6):87-89.

作者简介:崔静(1997—),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信息交互与体验设计。

猜你喜欢

交互设计
浅谈交互设计流程中的视觉因素
超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绘本动画艺术在互动多媒体领域的探索与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莆田电子商务界面设计的艺术研究
基于国内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智能手机移动应用交互框架研究
虚拟纺织博物馆中交互展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