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2024-03-28曹娇娇贾乐宾于欢
曹娇娇 贾乐宾 于欢
摘要:目的: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对滨海城市地域性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基于滨海城市整体风貌和文化内涵的公共设施设计导向。方法:主要以设计学重塑研究的方法开展基础研究,界定相关概念,紧扣滨海特色,总结出城市公共设施在可视层、递进层、内涵层三个层面的塑造方法,并运用案例研究法和3D打印技术,进行滨海城市公共座椅设计实践。结果:依托地域文化开展公共设施设计,从产品的形、色、质、人文关怀入手,为人们提供全新的设计思路,使公共座椅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形成更具地域特色的海洋风格。结论: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是以城市公共设施为载体,展现城市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塑造城市形象,营造和谐共生、服务智能的城市发展理念。
关键词:地域文化;公共设施;滨海城市;设计;塑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3
0 引言
我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并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在国家倡导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地域文化建设成为滨海城市的工作重点。在城市空间建设中,公共设施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可以很好地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然而,就目前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而言,依然存在设计形式千篇一律、缺失城市文化特色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滨海城市公共座椅设计为例,研究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 滨海城市地域性特征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态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滨海城市地域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无法直接挪用这些特征,需要对其进行提取、转化和再设计。因此,设计前期要挖掘滨海城市特色,寻找能反映城市风貌的标志性特征。
1.1 自然特征
滨海城市的自然特征包含城市气候、自然生态风貌、地形水文特点等。我国滨海城市主要位于中国东海岸线上,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因此城市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普适性和现代性要求也较高[1]。在滨海城市的自然特征表现中最常见的形态即海洋文化形态。
1.2 人文特征
滨海城市在历史古迹、民俗艺术文化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魅力[2]。作为中国的对外门户,滨海城市一直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其公共空间基础建设也相对完善,但在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其常常忽视地域性与适用性,公共设施存在与城市文化割裂的问题。应适地适景考虑地域性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实现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个性化。
2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2.1 可视层视觉传递
造型是公共设施设计中最直观的视觉化语义传達,滨海城市水系发达,水是其代表性符号。心理学分析表明,流线和曲面能带来更加舒适的视觉感受,更易体现城市的包容性。在产品可视化层面,富有动感和节奏感的流线更容易营造出多样化的视觉体验。因此,选择流畅的曲线作为滨海城市公共设施的形态设计,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和谐包容、现代智能的城市文化内涵[3]。
色彩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具有较强表现力,不同色相、纯度和明度的色彩能带给观者不同的美学感受。蓝色是滨海城市的色彩基调,视觉感受清爽。在东部滨海城市公共空间采用海水蓝和浪花白作为主色调,在局部设计中加入邻近的青绿色系和浅灰色系,有利于设施融入城市自然景观,使滨海地带整体色调协调且富有变化[4]。除此之外,为突出海水质感,一般选用明度和纯度较低的蓝色,以便更好地突出现代时尚、科技智能的城市定位。因此,要深入挖掘滨海城市色彩文脉,彰显滨海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
材料在产品的可视层上呈现出多样的质地、肌理和色泽,可以强化观者的视觉感受,不同材料能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设计美学和情感特征[5]。在滨海城市的公共设施选材中,应采用具有可塑性以及可融入自然环境的竹木、天然石材等。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防水、防潮性能。为了更好地体现城市海洋文化,一方面可以选择透光性强的玻璃、PVC板材等,营造轻盈通透的海洋风貌;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PVC材料,制造仿渔船漆视觉效果,赋予公共设施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滨海城市公共设施可视层重塑转化层面,从造型、色彩、材质三个方面对城市地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以海洋风貌为基础的地域特点反映了滨海城市的显性表现,水文化是保持其独立特色及价值体现的根本。因此,通过以线赋形、借色达意、添材传质的方式,打造造型突出、内涵丰富的海洋化视觉形象是滨海城市特色公共设施设计的要点。
2.2 递进层功能强化
在滨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递进层功能强化层面,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效能性和功能体验性,注重用户的需求和感受[6]。如根据用户的视域范围设计易于理解的标识、适应不同语言的信息;或添加与城市地域色彩一致的LED灯管等辅助配件,以满足用户在夜间环境下的使用需求;还可以为孕妇、老人、残障人士等提供无障碍设计,提高适用人群率。海花岛公园公共设施功能设计围绕环保、节能展开,呼应了城市生态性和现代性的定位,将功能体验转化成使用者对城市的文化印象。其他滨海城市在公共设施功能层设计中,可以通过直接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在用户与公共设施进行交互时,借助功能体验引发身体和心理上的联合反应,加深用户对城市的印象[7]。
2.3 内涵层文化嵌入
公共设施要配合景观与建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细节,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8]。挖掘滨海城市地域特征中深层次的内涵语义性在公共设施中的文化表达,能加深人们对海洋文化内涵的理解。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遗迹,其民俗艺术包含渔村文旅建设、祭海民俗节、对外通商口岸等元素,可将这些元素中的水流、浪花等符号以曲线、波纹的形态展现到公共设施中。
深层次挖掘滨海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可视层、递进层和内涵层对其公共设施进行重新塑造,使产品造型和城市语言相结合,设计构思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解决城市公共设施外观单一、形象趋同的问题,加深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与记忆,以延续城市地域
文脉。
3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海城市公共座椅设计实践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座椅数量较多,因此对公共座椅进行设计,有助于美化城市风貌[9]。公共座椅设计实践要从视觉可视层、功能递进层和文化内涵层三个层面展开,使人们在“公共座椅”与“城市形象”之间形成认知转换。
前期分析人们对不同类型座椅的需求,得出公共座椅设计须注重审美性、地域性和环保性,更具城市地域特点的造型设计可以使用户产生更好的情绪反馈。因此,滨海城市公共座椅设计实践,需要依据产品设计重塑研究的方法,紧扣滨海特色,从形、色、质、人文关怀四个方面进行。
3.1 形的塑造
根据滨海城市地域文化特征进行公共座椅设计实践,水文化是城市地域风貌的显性表现,海浪则是滨海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公共座椅造型设计可以海浪为样本,搜集海浪素材构建样本数据库,依据视觉易识别性和造型韵律美两点进行线性概括,对海浪的整体造型进行初始因子提取,通过形态简化、抽象变形重塑成新的线条[10]。
从中选取线性样本开展设计实践,运用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对海浪线性提取后的图案进行排列,实现滨海地域文化重构,生成最终的公共座椅造型。该公共座椅造型简约,外观为抽象的海浪形象,将滨海城市地域特征与现代都市气质相结合,体现滨海城市的独特魅力。
3.2 色的凝练
多种配色方案有助于产品适应更多的使用环境,色彩搭配与造型、质感等外在形式要素要做到统一而不单调、对比而不杂乱,人性化的色彩设计可以赋予公共座椅更强的生机与活力[11]。滨海城市公共设施的主色调应选用能体现城市地域特征的蓝色和白色,顶部遮阳棚采用海水的蓝色调,而底部座椅则采用浪花的白色调。同时为符合更多场景的使用需求,色彩搭配应多样化,可以增设沉稳、质朴的木质配色和具有科技感的金属配色。
3.3 质的共融
应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增加公共座椅的细节变化。滨海城市公共座椅由顶部的遮阳棚、中部的支架和底部供人休憩的座椅三部分组成。顶部遮阳棚采用半透明的浅蓝色亚克力板来增强采光性,突出海浪蔚蓝的特质。支架部分大多采用钢化材料,在增强稳固性的同时避免腐蚀。底部座椅选择重复构成的方式,用“片状”代替“面状”,看起来更加轻盈灵动。底座部分采用镂空的形式,在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节省了用材。设计整体采用弧线外观,改变了传统公共座椅呆板、厚重的感觉,流畅的曲线使座椅在视觉上更富动感和节奏感。
3.4 人文关怀
公共座椅设计既要考虑公众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又要关注大众精神需要的满足,让他们在使用公共座椅的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愉悦。滨海城市作为国家的对外窗口,公共座椅设计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还要考虑城市的特殊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为了更好地突出滨海城市特点,需要做到科技与审美同步,功能与体验并存,兼顾座椅设计的体验性、关怀性和审
美性[12]。
同时,滨海城市公共座椅设计,也要满足不同空间需求。公共座椅可以通过多角度旋转以及多种拼接组合方式,在公园、商场、学校等不同场景应用。除此之外,座椅上还应搭配应急报警、快速充电等辅助设施,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4 结语
本文分析滨海城市的地域性构成要素,深入挖掘城市地域文脉,对公共设施的海洋地域特征进行诠释。从产品可视层、递进层、内涵层多维总结重塑路径,借助元素提取、打散重构等设计手法,从产品的形、色、质、人文关怀四个方面设计滨海城市公共设施,并据此指导城市公共座椅的设计实践。
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丰富,和谐多元的城景空间交融设计将在公共设施中有更多的表达,日益朝实用性和审美性、文化性和传承性兼具的人性化方向发展。本文依托地域文化进行的公共设施设计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全新的设计思路,有利于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综合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鑫,李鎬崇,席智慧.地域文化特征的海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以釜山市为例[J].设计,2022,35(10):66-69.
[2] 孙媛媛,张小开.地域文化符号对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公共设施的塑造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22):275-279.
[3] 苗兵兵,曾蕾,罗洁如,等.基于西固地域文化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2):16-18.
[4] 韦婧雯,刘健,鞠紫薇.地域文化的视觉表达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2,12(1):42-45,50.
[5] 刘雪丽,翁威奇.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改造研究[J].工业设计,2022(10):116-118.
[6] 卜颖辉.“泉·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公共设施设计导向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6):340-344.
[7] 代蕾.人性化视角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J].包装工程,2020,41(12):337-340.
[8] 楊丽娜.基于地域文化的哈尔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思考[J].住宅科技,2014,34(2):14-17.
[9] 赵思毅.保护城市传统与文化的重要元素:论城市色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1):159-160.
[10] 冯兴保.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符号研究[J].美术大观,2018(11):102-103.
[11] 符睿.地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22(24):92-94.
[12] 段金娟,李飞霞,李鹏,等.基于津派文化的特色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22):176-182.
作者简介:曹娇娇(1999—),女,山东德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贾乐宾(1980—),男,山东泰安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交互设计与适老化设计。
于欢(1999—),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服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