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共生设计策略研究

2024-03-28张樱贝王峰

艺术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共生理论设计

张樱贝 王峰

摘要:目的:动态雕塑因其运动性、互动性等特点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成为凸显城市空间艺术氛围和人文特色的潜力元素。文章针对当下城市公共空间动态雕塑设计的趋势,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中动态雕塑的设计策略,旨在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首先阐述城市动态雕塑、共生理论的概念与研究现状,然后基于社会学的共生理论成果,分析公众、动态雕塑、城市公共空间三个共生单元中各类物质元素之间的共生关系;最后基于共生理论的适用性,构建出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生系统,引出与功能共生、与城市空间共生、与公众协同共生三大设计策略,并将其应用于相关城市动态雕塑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探讨。结果:对城市空间中的动态雕塑、共生概念进行阐述和分析,构建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生系统,总结出与功能共生、与城市空间共生、与公众协同共生三大设计策略。结论:城市动态雕塑具有多样化和创新性的设计趋势,设计应关注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变化,以满足公众对美学和体验的需求;共生概念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动态雕塑设计提供了综合性的设计策略,可以帮助多元协同,提高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以促进公众、动态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及各物质元素的融合与互动。

关键词:共生理论;动态雕塑;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5-00-04

0 引言

动态雕塑不仅是场所精神和城市文化的重要呈现,还渗透有关场地和环境空间的构建,其运动形式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觉“窗口”,有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创新人们的思维。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探索雕塑艺术的形式及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朱缘[1]重点探讨动态雕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方式及其在营造过程中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宋旋在《交互技术介入动态雕塑的设计方法》一文中提出数字时代的雕塑以技术为支撑,交互技术的介入为动态雕塑设计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学者王鹤立足国情开展深入调研发现,城市雕塑问题的本质可归结为监管机制建设滞后、优质生产资源稀缺、创作规律与施工过程不协调、教育资源滞后等多方面的矛盾[2]。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引入共生的思维方法,可以拓展作品创作深度,明确城市空间的独特个性与文化魅力,增强作品在城市空间的应用性与融合性。

1 动态雕塑发展概述

动态雕塑(Kinetic Art)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艺术形式,其依靠电机系统设备或自然能源产生的表现运动来实现物理运动。20世纪以来,实际运动、运动学成了动态雕塑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众多艺术家如纳姆·嘉宝(Naum Gabo)、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亚历山大·考尔德 (Alexander Calder)都是现代动态雕塑的先驱[3]。经过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包豪斯学院设计、极少主义等不同时期艺术家的探索与创新,动态雕塑得到系统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国外公共空间动态雕塑的研究和创作已经相对成熟,城市雕塑配套设施逐渐完善。直到西方现代雕塑艺术和公共艺术介入,国内才开始积极推动艺术学科的建设、动态雕塑的理论研究以及公众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富有新理念及美学价值的动态雕塑作品,随着奥运会、国际论坛峰会等国际文化活动的举办,大型动态雕塑作品《风之舞》《雪舞·2022》等得以参与到场馆和景观艺术建设中。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青岛2022·中国当代动态雕塑展等主题性艺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推动了大型户外动态艺术的发展,动态雕塑在大型广场、公园、名胜景区、社区公共空间、新城区等公共空间环境中落地。2020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4],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愈发受到关注,因缺乏系统设计体系及规范的管理模式,一些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存在尺度过大、质量不高、主题不适宜、与区域环境空间不协调及文化认知偏差等问题。归根结底,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是一种协同共生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动态雕塑的设计水平,须基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现状的深刻理解,建立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因此,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展开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动态雕塑设计的研究,从实践、策略等维度为城市动态雕塑设计提供研究思路。

2 共生理论的适用性

共生最開始是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生活,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现象,后经学者们的不断演绎发展,共生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等学科中。国内学者袁纯清从共生理论的系统论出发,提出共生关系包含三个基本因素: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和共生界面[5]。共生单元是维持稳定共生关系的基础构成单元;共生界面在共生单元间扮演媒介和通道的角色,共生单元通过共生界面进行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换;共生模式是描述共生单元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共生环境是维持共生关系稳定的外生变量。

城市雕塑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小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其中包括人、艺术事件形式、空间载体三大组成要素,这些不同的要素相互关联与制约,共同推动空间发展[6]。共生理念也同样适用于理解人类社会各物质元素之间内在的价值逻辑关系,因此在城市动态雕塑的共生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人—物—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在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中,动态雕塑、公众、城市公共空间三者形成共生发展的逻辑关系:雕塑不能脱离公共空间单独存在,而要以一种共生的方式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动态雕塑艺术可以为城市赋能,通过城市空间能更好地表达动态雕塑的美学特点,其中公众作为艺术受众必然成为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共生关系中重要的单元之一。不同学科领域的共生理论引导城市动态雕塑共生设计方法的生成,不仅能够对动态雕塑进行造型把控,还能在作品落地过程中协调多方的关注点,以增强城市动态雕塑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 城市动态雕塑共生系统及策略构建

社会学中的共生系统是一个描述相关事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工具,基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几个要素,可深入分析城市动态雕塑共生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共生单元主要分为公众、动态雕塑、城市公共空间三个子系统,在单元融合渗透的基础上,以城市的文化、政策、空间环境为共生发展环境,建立城市与动态雕塑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形成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生发展系统,可为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生设计策略制定确立更理性的认识导向(见图1)。

3.1 与功能共生

动态雕塑的内在逻辑及美学价值源于表现形式、技术运用的协同作用,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动态雕塑单元内部共生的机制。

3.1.1 表现形式的运用

动态雕塑通过材料质感、空间形状、颜色搭配、光影、动态韵律等多种元素展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7],其创新与发展依托技术层面的改进与整合,在科学、艺术和技术的携手发展下形成了兼具形态美学与技术性的空间动力作品。动态雕塑表现形式需要与所处环境相结合,对其所处空间的格局与肌理进行梳理、整合,以确保其体量、造型、色彩、材料、落位和基座等方面的设定与特定环境空间的要求相契合,从而保障相适性和整体性。因此,可以对动态雕塑具有象征性的形式、图案、地标性点位等元素进行保留或优化,进而推动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推广。

3.1.2 技术的应用

深层次的运动是技术和艺术之间的纽带,技术限制或延伸了媒介的可能性,构成运动空间中的叙事序列[8]。数字化产业发展下,动态雕塑设计可以通过动态驱动装置、控制和传感器、LED、数字显像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雕塑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互动化,让动态雕塑成为随时间、环境空间和观众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艺术。此外,VR/AR/M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为动态雕塑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切入点,能够帮助设计师提高设计和制作效率。

3.1.3 生命周期及动态演变的关注

公共空间是一个动态演变的环境,需要将时间维度引入城市动态雕塑设计的范畴,在设计前期细致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动态作品的属性,更好地体现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之间的动态性和演变性。以其在城市空间中存在的时间长度与生命周期来分类,可将动态雕塑分为长期性动态雕塑和短期性动态雕塑。针对长期性动态雕塑设计,设计方需要关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空间格局变化、文化流变,探索动态雕塑生命周期规律,探讨如何利用动态雕塑重新定义城市形象,增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和美观性,使动态雕塑作品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针对短期性动态雕塑,设计方需要考虑动态雕塑作品的可调性和适应性,针对主题性文化活动、纪念活动或多变的城市空间实用需求,增强动态雕塑作品的创意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以满足公众在特定节日、展览上的短期使用需求。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对城市动态雕塑的规划和管理,同时能够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2 与城市空间共生

环境空间设计与艺术作品创作之间存在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共通性,二者协同共生成为可能。城市公共空间动态雕塑设计需要考量不同的环境因素,与城市空间共生,要针对动态雕塑与特定场域的环境空间、地域文脉的关系提出设计策略,使动态雕塑与城市空间的结合达到理想状态下的互惠共生模式。

3.2.1 空间协调及生态性体现

城市现代化发展始终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和雕塑等元素都应结合人类活动需求和自然生态要求来实现生态可持续性。中国自古就有对自然本真生命意识的理解,如“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等,人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空间和文化归属。因此,在动态雕塑的表现形式方面,需要结合人对自然空间的感受和空间意境营造进行理解,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为公共空间注入更多活力。就动力方式进行分类,动态雕塑主要有两种类型——自然动力雕塑和机械动力雕塑。无论采用何种动力来源,都应坚持生态性原则,采用新能源、环保技术、生态材料及生态工艺,助力城市动态艺术设计。

3.2.2 文化的传承

城市文化与动态雕塑相互影响,被视为共生环境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传承和共享的价值观、知识、信仰、行为方式、艺术表达的总和。动态雕塑除了在材料与语言形式上有所突破,更多的是将艺术家对文化内涵或时代特色的思考用一种解构再重构的方式呈现于作品中,通过一种符号去表征一种文化、精神或时代特色[9]。社会资源与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有着紧密的关系,公共空间和动态雕塑可以成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从文化的审美符号来看,公众很容易将具有强识别性的动态雕塑视为城市空间符号。因此,可以对动态雕塑进行象征化符号设计,保留或优化具有象征性的形式、图案、地标性点位等元素,更好地塑造与宣传城市形象。与此同时,艺术创造者应该具有文化自主意识,要加深对地域文化的溯源与理解,以动态雕塑彰显区域文化魅力,通过创新的雕塑语言形式传播精神理念,助力地方文化弘扬与传播。

3.3 与公众协同共生

3.3.1 互动下的感官体验

公众与动态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共生单元,动态雕塑的美能带给观众超越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存在感,对城市空间中各类物质元素的互动性与公众性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与普及,动态雕塑日益趋向于与公众的互动。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与动态艺术作品的交互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为公众的感官体验和精神反馈创造了全新的模式。动态雕塑的“动”,能使观众不论处于什么状态,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感受到其所传达的和谐、变换、律动、平衡的视觉效果,这种互动能为观者带来独特的体验。与此同时,艺术家通过新技术、新材料以及创新表现手法,展现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使观众获得强烈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自2009年起,纽约时代广场每年都会展示情人节主题的艺术设计雕塑,不同造型的装置雕塑有不同的互动方式,包括触摸、观看、敲击、捶打等。动态雕塑与公众协同共生的设计策略,能使人们通过与动态艺术的互动感受城市空间传递的文化价值及精神力量。

3.3.2 多元协同规划的探索

在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共生系统中,公众单元是指参与共生系统的各个成员所组成的单元,其包括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实际使用者和动态雕塑观众的公众群体。同时,动态雕塑的监督者和管理者等相关群体也属于公众单元的范畴。主导城市艺术发展的职能部门、学术界、艺术界对城市景观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强调以规划手段促进城市动态雕塑与公众协同共生,主要从宏观层面建立城市动态艺术与公众的互动关系。

(1)开展社会调查和需求评估。通过社会调查、市民参与和相关机构的協助等方式,了解和分析当地居民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审美倾向、意愿和期望等,以便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

(2)加强公众参与。动态雕塑与群众的互动建立在公共性之上,需要邀请公众、政府机构、规划单位等相关群体参与设计,开展沟通活动,了解各方需求和期望。

(3)匹配建设群体,构建合理有效的协同程序,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城市动态雕塑的规划制定、资金筹措、确定选址、方案设计与筛选、规划许可、项目施工、项目验收、维护保养、拆除迁移等环节[10]都离不开建设行为主体与监管机制,因此需要针对城市动态雕塑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督管理等环节制定合理的工作路径,收集公众意见并整理和反馈,进一步促进动态雕塑与公众的协同共生。

4 结语

城市动态雕塑作为一种新兴的雕塑形式,对彰显城市文脉、营造空间氛围具有特殊价值。动态雕塑以其独特的造型美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通过机械动力、自然动力和人为驱动力的转换,与所处的公共空间紧密互动,使空间环境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但单对动态雕塑的起源、发展脉络及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无法兼顾城市公共空间、公众、作品之间发展的协调性。本文基于共生理念构建动态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共生的系统模型,通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总结出与功能共生、与城市空间共生、与公众协同共生等策略,从多个方面理解共生关系,以提升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朱缘.试论动态雕塑在营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独特性[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

[2] 王鹤.关于中国城市雕塑的调研与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1-10.

[3] 郭强.动态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认知与体验[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22.

[4] 朱子瑜.加强城市雕塑管理,塑造美好城市人居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解读[J].城乡建设,2020(21):18-19.

[5]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0-104.

[6] 吴文婷.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20.

[7] 李霞.动态元素在当代雕塑艺术表现及观念传达中的运用[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22.

[8] 宋璇.交互技术介入动态雕塑的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2.

[9] 贾丽丽,余添.景区公共空间引入动态雕塑可行性研究[J].艺术研究,2022(1):98-102.

[10] 陈桂秋,丁兰馨,陈鼎文.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多元协同再创作思考[J].城市规划,2020,44(S1):100-105.

作者简介:张樱贝(1999—),女,河南许昌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王峰(1975—),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展示设计、城市公共艺术。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江苏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媒体介入下公共艺术创新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YSB00

猜你喜欢

城市公共空间共生理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重要性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必要性研究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浅析模块化展览型温室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