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喀斯特地貌与苗族文化的 “人地”关系研究
2012-08-15杨罗
杨 罗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 安顺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与苗族文化概述
安顺市地处贵州高原中部,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端向北盘江和乌江倾斜,南部和西北边缘为山地峡谷,中部为平地丘陵,北部为洼地丛峰。全市以岩溶丘陵地貌为主,石灰岩广布,岩溶发育充分,江河峡谷纵横交错,峰丛石林、森林湖泊、暗河泉水星罗棋布,1200多个地表溶洞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立体画卷,是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最成熟、最典型的地带。
安顺市现有苗族人口38.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4%,居少数民族人口第二位。苗族是境内世居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今在安顺市的六个县及安顺技术开发区都分布有苗族人口,这些地方也是喀斯特地貌分布的主要区域。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安顺苗族迁来最早的已有2000多年。在这一特定地域内,喀斯特地貌通过影响苗族人民的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形成了该地特殊的民族文化圈。
安顺市苗族文化受当地喀斯特地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喀斯特复杂的地形地貌,影响到聚落的布局和格局,带有明显的自然痕迹和地域特色,喀斯特景观的地域分布是聚落文化差异产生的背景和主导因素。因此在进行安顺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划分时必须首先要遵循地域分异规律。除聚落分布外,由于喀斯特这种特殊的环境形成了苗族传统的生育文化、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与民居建筑,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文景观和受地域环境影响形成的民间文学、传说等等。
二 安顺喀斯特地貌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一)生计方式与迁移
生计方式是人们的一种生存模式,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在喀斯特地区生活的苗族人民,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如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喀斯特山地、坝地等,从而形成了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 “生计方式”。
喀斯特地表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是山高林密,坡度陡峭,岩多土少。“刀耕火种”成为苗族人民传统耕种的主要方式,由于土层薄,平地有限,石缝地多,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多是砍刀、挖锄、翻锹、摘刀等等,用牛耕地的土壤有限,更不用说使用机械化生产了,这尤以安顺中部的麻山地区最为突出。山多,道路崎岖导致了人们在耕种和收获时多采用肩挑背驮的方式搬运,这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这里的人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与该地的地形地势和劳作方式是分不开的,这也进一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喀斯特地形使苗族人民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耕种模式,同时也为该民族在历史上不停地迁徙做好了铺垫,并使这一民族始终保持向南迁徙的方向。在历史上,苗族人民在进入中国西南的大山之后,这里纵横交错的崇山峻岭和繁茂的植被是“刀耕火种”农业理想的耕作环境。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在提到苗族——“仡佳”时谓之 “焚山而耕,所种粟豆而已”。同时代的朱辅和朱熹分别在《溪蛮丛笑》和《记三苗》中言及苗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其经济生活主要以刀耕火种和狩猎采集为主。苗民每到一个地方居住的时间并不会太长,这是因为这种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对土地的利用是相当有限的,当土地不能够向人们提供足够的食物时,一小部分人会留下,大部分人的迁徙又开始启动了。因之,苗族遍布贵州各地。而留守下来的人们通过民族交往与自身的文化调适,改变不适应的耕作方式,从而得以世代经营这些土地。
(二)聚落分布和民居建筑
安顺喀斯特地区苗族人民的居住分布和民居建筑,由于喀斯特地形的大面积分布、深度发育和高原、山地、峡谷特征,使其深深打上了喀斯特的印迹,从而体现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按照喀斯特环境分布类型,当地的苗族形成为不同的居住聚落:峰丛洼地、峰丛谷地——沿洼地、谷地边缘布局——小聚居,几户或十几户;喀斯特山地——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几十户到上百户;峰林洼地、坝地——逐溪而居——聚族而居,上百户;丘原盆地——沿主要交通线布局——村寨密集分布;天然岩洞——依洞而建——小聚居,几户或十几户。
在安顺紫云县的水塘镇还有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这是一个苗族小村寨,寨子里总共有18户人家80多位村民居住,过着 “现代洞穴人”的生活,也因此被誉为 “亚洲最后的穴居部落。”据当地居民反映,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整整61年,他们曾经是在下面的山洞居住,由于闹土匪的时候,那里地势较低,不利于观望外面的动静,常遭抢劫,洞里人才集体搬迁到现在居住的洞里,这个洞是这座山的最高处。该洞深215米,宽115米,高50米,这里修建了十几间木房,比较简陋、矮小,每间房都不用盖房顶。洞里曾经还有一所小学,于2008年被废弃。
苗族村寨在房屋建筑的取材上,离不开碳酸盐岩构造优良、节理发育成薄片状的岩块,那是天然的建筑材料。例如在安顺市五里外的石头寨,十之八九都是石房墙。从安顺去紫云县的路上,沿路有很多石板房,所谓石板房就是用石头砌成房,厚石代砖砌墙,薄片为瓦盖顶。当地居民的生活用具也取材于石,例如家里的石桌、石凳、石磨、石槽等,这导致了很多苗族村寨以石命名,如石头寨、石板镇等等。
(三)丧葬风俗
安顺麻山地区的苗族不仅在洞穴安家,还将死者安葬在洞穴里。这种将死者安葬在山洞中的葬式在当地称为洞葬或崖葬。当我们来到格凸河考察时,就发现在河岸悬崖的溶洞中有很多悬棺。
据当地老人说,悬棺葬是有讲究的,首先各家族的安葬区位不一样,不能混淆。对于安葬在什么地方,按照什么方式和规格下葬,要取决于家庭条件和死者的遗愿。不管是悬棺葬或是崖葬都要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如“假葬”、“办冷丧”、“洗骨”、“二次葬”等,经过了这样的程序,死者的灵魂才会自由,死者才会入土为安。对于这些安放死人的遗址,并不会花时间精心维护,每年烧一些纸钱就可以了。
(四)人文景观
安顺地区由于喀斯特发育而形成的喀斯特山景、水景和洞景形成了独有的自然景观,与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相结合而产生了该地区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其中重要的景观有险峻秀美的喀斯特峰林峰丛,如安顺宁谷;雄伟的石林和造型奇特的怪石,如安顺邻县的兴义泥凼石林;谷深流急的喀斯特峡谷,如安顺坝陵河大峡谷;壮观的喀斯特瀑布、迭水和飞泉,如黄果树瀑布;神奇的喀斯特洞穴,如最后穴居部落中洞、龙宫等。
三 构建和谐人地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地貌是苗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造就了他们的民族文化,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也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山高林密、坡度陡峭、岩多石少的的特征导致了民族聚居区 “喀斯特贫困”的原因。为促进该地区人地关系和谐持续发展,不以破坏土地为前提,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是人地能够持续发展的有利模式。
(一)因地制宜,结合苗族传统文化发展生态农业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区,地表破碎,土石混杂,土层覆盖少并缺水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在安顺境内,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导致土地不能再续利用,如何持续发展,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安顺麻山地区的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熟知喀斯特山区应该如何种植和保护,针对石漠化有配套的经验和技术,有利于开展生态建设。
为了在种植中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的永续利用,当地的农民多实施农作物的复合种植,且将农、林、牧、狩猎、采集有机地整合起来。在不翻动表土的情况下,针对耕作区土石结合的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播种方法,达到确保收获的效果。当地苗族民谚就说:“刀耕火种种小米”,“种小米”这一过程的特点就是不翻动表土,首先把杂草和灌木砍放在土层上,等柴草彻底干透后就点火烧,并确保烧透土石。大火烧尽后,土层、岩石和柴灰转凉时,就把小米撒播到土灰上,等待一场大雨下来,小米就会发芽。这样的种植过程既不会导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很好的固土作用。
在苗族的传统生计中很注重农牧兼营。由于峰丛谷地、峰丛洼地处处可见,人们就可以实行开放或半开放式放养,把家畜赶进山丛地带后,再围上栏杆,因地形所限,它们几乎不会乱跑,也不担心家畜丢失,从而使家畜肉质鲜嫩,在市面上能卖上好价钱。除此之外,还可以形成一条有机生态链,把种植和放养融为一体,在农田收割后转化成牧场,把牲畜放进农田里吃杂草。牲畜排放的粪便可以作为难得的有机肥,为土地增肥,加快农作物生长,从而发挥保水固土的作用。
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他们过日子非常地精细,会把所收获的东西利用到极致,不会轻易乱丢弃。比如说一种在当地被称为 “天星米”的野生植物,在四月份至七月份期间,该植物的嫩叶成为苗家人的家常菜。七月以后,长老了的叶、杆可以采摘来作为牲畜的饲料。到十一月左右,被割掉顶端的 “天星米”照样可以结米粒。这时候,苗族村民会把成熟的穗线采割下来晾晒,再收集籽实,作为粮食储存。脱粒后的穗线用作家畜的饲料,割掉果穗后的残株,可以被农户放进柴堆里作为烧饭的燃料。这样既做到了物有所用,也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
(二)喀斯特景观与独特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发展旅游
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在喀斯特地区长期居住的苗族拥有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民族人文资源,如果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当地人增收,改善当地落后的经济条件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喀斯特地貌是苗族文化的摇篮,影响了世居苗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千百年来,自然界所创造的有形文化景观和蕴涵于文化景观中淳朴的民风民俗,使这块原生态土地渗透着浓郁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气息。安顺境内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极高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价值。
安顺地区喀斯特民族文化可按:原生态兼神奇性的自然风光、遗址遗迹 (屯堡)、建筑与设施、民族服饰、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攀岩文化等方面去开发利用。
安顺地区的旅游开发必须统筹规划,不能零零散散的像 “一盘散沙”。安顺地区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非常丰富,但是各个景点却相隔较远,而且交通也不怎么方便,没有向外界展示该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现况,只是各个景点各自宣传似乎互不干扰。该地区的旅游如果能很好地把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开发将会有效地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1]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2]贵州省安顺市政协宣教文卫体民宗社联委员会编.安顺市文史资料——安顺苗族百年实录[Z].内部资料,2006.
[3]杜芳娟,熊康宁.贵州省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风格的旅游开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4]吴育忠.贵州喀斯特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5).
[5]廖婧琳.贵州喀斯特洞穴文化特征及其旅游开发建议[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5).
[6]赵 星.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J].中国岩溶,2010,(4).
[7]彭贤伟.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贫困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4).
[8]白 平.贵州省黔南州发展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的思考[J].文化旅游(学术版),2010,(3).
[9]王国栋.喀斯特环境与民族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0]曹晓燕.喀斯特石漠化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贵州民族究,2004,(2).
[11]王仕佐,杨 明,李 波.喀斯特文化与贵州旅游业研究[J].软科学,2003,(5).
[12]杨庭硕.苗族生态知识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的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3]杜 微.穴居、悬棺葬、免耕与生态适应[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4]罗康隆.麻山地区苗族复合生计克服“缺水少土”的传统生态智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