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医医院治疗中风的内服中药用药特点探析 *
2024-03-27刘邦平薛彩红
刘邦平 薛彩红 滕 明
(南宁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医的受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并在众多疾病的治疗当中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中药的应用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具药方将多种药物进行配伍,然后熬制内服,起到治疗的效果。中风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在生活当中总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情景,一个人突然倒地不起,口吐白沫,说话不利索,让人一眼看上去较为害怕,这便是中风。近几年,中药内服治疗中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以南宁市中医医院数据为基础,探析临床内服中药治疗中风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南宁市中医医院脑内科在中风高发季治疗中风患者时,中风1 号方和眩晕1 号方中各饮片的使用频次作为研究数据。中风1 号方所使用到的饮片有茯苓、天麻、白术、当归、红花、姜半夏、川芎等17味。眩晕1 号方除了茯苓、天麻、白术、当归、红花、姜半夏、燀桃仁、赤芍、石菖蒲、炒僵蚕、胆南星与中风1号方一致外,又使用了其他饮片。在使用频次当中,中风1 号方和眩晕1 号方均是茯苓、天麻、白术、当归、红花、姜半夏居多。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汇总,并上报有关部门,获得批准。
1.2 方法将中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中风1 号方、眩晕1 号方,统计两个处方中所使用配伍药物的频次,制作成相关表格并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5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中风的临床常用中药有茯苓、天麻、白术、当归、红花、姜半夏等,茯苓和天麻的配伍使用率最高(见表1)。治疗中风的临床核心药物组合,以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之类为主(见表2)。
表1 冬夏中风高发季南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中风1号方、眩晕1号方中各饮片使用频次 (次)
表2 冬夏中风高发季南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使用中药饮片的药物分类及数量统计 (次)
3 讨论
3.1 中风的临床表现与特点“中风”二字属于中医名词,因发病快速如风、如矢之中的而得名,属于西医脑卒中范畴[1]。现代医学[2]将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出血性主要是凝血功能障碍,脑血管出血过多导致;缺血性主要因供应脑部的血管、血管壁发生病变或血流动力学障碍,血液无法及时供给脑部,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形成组织局部坏死。然而有研究[3]表明,二者在病理基础、病因病机方面具有一致性,不宜割裂开来,尤其是治疗方面,二者名虽可分但实不可离。中风的危害是巨大的,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其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当今的医学界把中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癌症划分在同一个行列。中风最早见于我国著名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沿用至今。其病机在中医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已有所介绍,即主要是人体阴阳不平衡,气血紊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中风的临床表现在中医上也有分类,以经络脏腑为依据,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较轻,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能力都还具备,以无法进行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或者面部神经损伤(即面瘫)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发出声音但是言辞不清晰,旁人无法听清,但是意识存在。中脏腑的临床表现较严重,除了行为能力受到严重的损伤外,意识也出现了问题,比如昏迷、外界无法叫醒。中脏腑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的,根据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主要指患者昏迷,行为能力丧失;脱证则见较为虚脱的表现,患者意识丧失,但是嘴可以动,双手能够张开。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但是近几年其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中风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季节性。虽然其在全年都会发病,但是以冬春更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冬春两季气候变化较明显,对患者的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从而诱发中风。
3.2 对中风发病的认识在常人的认知中,中风的发生往往是突然性的,可能前一秒还好好地站着,但突然就倒地不起。其主要是因个人的身体机能处于极度亏损的状态,当受到诱因的影响时,就会出现中风。中医对此运用了正邪说进行解释。正虚指个人生活中不注重健康,暴饮暴食、不锻炼等,导致身体积压潜在的危险因素如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等。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慢慢演变成慢性疾病,存在于体内。概括地说,就是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夹痰、瘀血上壅脑窍脉络。前期研究[4]发现,感染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能增加其发病概率。所以说,如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又怎么会出现正衰的表现。对于部分天生体质就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如果在后天不注重增强体质,又怎么能怪疾病找上自己呢。邪实指人的身体处于一种极度虚弱的状态,邪气较盛。这个“邪气”主要来自外部,如不健康的饮食、过度吸烟、心情抑郁、不注重运动等,都是造成人体内邪气过实的外在因素。
3.3 对中风先兆的认识中风往往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突然而至,大多因为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不够重视。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一些中老年患者出现下列四种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及时预防中风的发生。
3.3.1 头痛头晕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甚至恶心、呕吐时,需要引起高度注意。而就头痛的表现来说,这种头痛往往是持续性的,且部位较为固定,与其他头痛有所区别。
3.3.2 运动障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走路跌倒、拿东西不稳或者突然无法张口说话等表现,却往往不以为意,总认为是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了。运动障碍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先兆,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3.3 感觉障碍感觉意识是人体重要的外在表现,口、舌、肢体、耳朵等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当中风发生时,这些器官往往会出现麻痹的感觉。
3.3.4 性格行为异常例如情绪突然反复无常,可能前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变得愤怒;不具备正常的判断能力;有时候坐着突然就哭或笑起来;整天昏昏欲睡等。
当出现上述四种情况时,家属就要秉持怀疑的态度,及时送医确认,采取及时的治疗。这个阶段往往都有治愈的可能。如果患者突然中风,倒地不起,这个时候家属要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并且少搬动患者,让其头部偏于一侧,避免患者呕吐时出现气道阻塞,从而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即使处于救护车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也要及时送医,因为中风救治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3~6 h,要尽量保证在这个时间段内送医。
3.4 中风的治疗在过往的救治中,人们第一选择是西医,但是往往所取得的效果较差。随着对中医重视性的提高,部分人选择了中药治疗,通过长期的调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中医也成了许多中风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中药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天然产物和人工培育。有些药物是无法直接使用的,需要先通过炮制,制成与疾病相适应的饮片。中药往往以内服最为常见,一般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将各种饮片根据疾病的特点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进行配伍,形成药方。患者把配伍好的药材拿回去,只需要按时煎药服用即可。药物的配伍不仅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还要兼顾药物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出真正疗效,对疾病起到救治作用。每味中药都具备自身的药性特点,往往根据药性特点进行划分,如四气五味等。不过为人熟知的分类方式是以药物的功效进行划分。当下配伍药物时,中医也更注重以其功效进行划分。
3.5 治疗中风的内服中药用药特点目前,治疗中风的中药配伍的药材较多。可能不同的中医给同一个患者开具的药方是不同的,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因为不同的中药可能发挥出来的功效是一样的。根据本研究药类频数分布情况显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利水渗湿药使用频次较高,与前期中风主症研究结果有类似之处[5,6]。
(1)补虚:补虚药的使用频次为15 433 次,可见其重要性(见表2)。中风患者虚证较多,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气虚。气虚而血不足,血不足则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表现。所以补虚是十分关键的,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是也不能过度,物极必反,否则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平肝息风:平息肝风药的使用频次为12 554次,仅次于补虚药(见表2)。中风有一部分原因是肝肾不足,肝阳过亢,化火生风,故卒倒无知而半身不遂;治疗不外乎平肝息风、清火化痰、补虚之类,总之是泻有余、补不足。在无外邪的情况下,一定慎用辛温升散之品,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平肝息风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3)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使用9836 次(见表2)。中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供应脑部的血管、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血液无法及时输送到脑部,通过活血化瘀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血管的情况,让血液能够及时输送到脑部,保证脑部血液的正常流通。
(4)化痰止咳平喘: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9630 次(见表2)。咳、痰、喘、炎四大症经常出现在急慢性老年性气管炎和肺气肿中。脑卒中偏瘫前后往往合并咳喘,咳喘导致的缺氧也加重了中风的发生,给治疗带来困难。为了促进中风的早日康复,也应十分重视对兼有的咳、痰、喘、炎进行治疗。治疗的关键一是减少痰的产生;二是促进痰液的排出;三是清除咳、痰、喘、炎四大症并避免其反复出现。风痰乃现代中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从风痰论治对于现今临床诊治中风具有借鉴意义[7]。
(5)利水渗湿:利水渗湿药使用8441 次(见表2)。冬季寒冷,血管收缩帮助身体保存热量,致使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引发中风。此外,秋冬季天干物燥,若补水不及时,身体可能产生脱水现象,导致血液黏度增高,形成血栓。所以利水化湿有助于补充人体内缺失的水分,从而有效避免血栓形成。
(6)理气:理气药使用5274次。中风的先兆研究[8]发现,其好发于气虚体质的中老年患者,理气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治疗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而理气与补虚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作用于中风患者的根本所在。
综上所述,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是一门十分深厚的学问,不仅需要从中医的角度去辨证,还需要对中药的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只有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够把中药的功效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