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回归的城市街区空间更新研究
——以上海愚园艺术生活街区更新为例
2024-03-27曾贞
曾 贞
1 城市街区空间更新概述
街区是由若干道路围合而成的城市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风貌和文化各异的街区,尤其是高密度主城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街区更具特色。这些街区空间紧凑,界面丰富,类型多样,是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记忆载体。
市民的日常生活多以街区空间为中心展开。过去,街区是人们谋生、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它比城市中的其他空间更加平等、开放和便捷。而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街区的功能更加丰富多变。街区的大部分使用者在此居住,其工作和学习也以街区为中心展开。对于他们来说,街区是用于人际交往、休闲娱乐、日常生活和购物消费的场所。除了在地使用者,街区也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非在地使用者,如外来游客等。他们在街区中停留、休息、观光游览、购物消费、工作、学习及聚会社交等。街区的使用者不但是街区的体验者,也是街区景观意象的组成部分。
城市中的街区历史悠久,往往存在交通系统混乱、街道狭窄拥堵、配套设施落后及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影响了街区空间的体验感。良好的街区空间应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具备充足的活动场地。拥有良好的社区空间,营造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才能提升街区的生活幸福指数和城市的软实力。
2 日常都市主义和生活回归理念提出及渊源
20 世纪末,《日常都市主义》的作者玛格丽特·克劳福德将“日常”与“都市主义”相结合进行城市研究,主张从微观局部的视角看待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并观察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自主性营造、自发性设计和空间异用等居住者主导的城市空间实践[1]。她在日常生活和城市可用公共空间中,寻找空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空间更新方式,探索对已有事物进行生长性更新的意义[2]。
人既是生理的存在,也是心理的存在。人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马斯洛提出的五大基本需求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活包含人从出生到死亡,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3]。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一书中写到,生活的最终目标是生活本身。街区空间更新也应该回归生活本身,不仅仅是简单的美化空间,而且要体现出街区的生活属性,打造与居民生活方式相匹配的街区空间。
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导致每个人对精力和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当街区空间难以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要时,他们会自发改造和更新空间,推动街区生活空间的演变。街区更新应回到生活中,挖掘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既要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又要更新陈旧的基础设施,保留珍贵历史底色,还要创造多样的空间形态,促进空间布局和社会结构的有机融合。
3 愚园路的历史概况
愚园路位于上海市区西部,横跨静安和长宁两区,全长2775 m,宽15.0 ~18.1 m,车行道宽9.9 ~11.0 m。此路始建于1911 年,因其东端的园林愚园而得名愚园路。彼时的愚园路还处于郊外偏僻之地,沿途与多条小河交汇,一派水乡景致[4]。从1918 年12月15 日测量绘制的《上海地图》中可以看到,当时上海市的主要交通路网、街道建筑和公共设施,黄浦江畔的城市格局初见规模,但愚园路建筑群落还未形成。1918 年,愚园路修筑完成,连通兆丰公园(今上海中山公园)和静安寺,逐渐成为交通要道。
愚园路的历史建筑大多建造于1919—1941 年,建筑风格各异,包括英国哥特复兴式风格、英国独立式花园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美国装饰派风格以及英国乡村别墅式风格等[5]。这些留存至今、意义重大的历史建筑与后来不同时代的里弄住宅、新式弄堂和现代建筑共同构成雅俗共存的街道格局,见证了上海的百年变迁。愚园路的文化特质,是不同时代历史文化的沉淀。2007 年,上海市将64 条历史文化风貌道路列为永不拓宽道路,其中就包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筑种类多样和街巷空间丰富的愚园路。近年来,愚园路定位目标更加明确,通过梳理和记录街区的不同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和历史痕迹,谨慎地对其进行修复和更新,以再现百年愚园路的地方文化内涵和风俗人情[6]。
2015 年,愚园路开始进行多维度城市更新工作,包括修复建筑、注入文化空间、还原街区历史风貌、调整业态、打造生活圈以及组织社区活动。尤其是愚园路的江苏路至定西路段,在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为街道注入了新的活力。愚园街区更新作为城市特色街区的更新实践,对街区综合更新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以此街区为例,分析基于生活回归的街区更新策略。
3.1 尊重街区原有肌理与文脉
愚园路街道尺度适中,街道两侧为风格多样的花园洋房和古朴的旧式里弄,路旁种植有梧桐树。街区更新依托愚园历史文脉,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延续传统里弄的空间肌理,并将主街向两侧和纵向延展,以提高空间层次感和交通安全性。通过更新改造,使老建筑焕发活力,并赋予消极空间新的使用功能。
愚园百货公司曾经是施蛰存的故居,具有独特的气质和良好的地理位置。因此,保留了壁炉和罗马柱等建筑细部,将其打造为多形态、多主题的品牌集合店。“孤立保护”的单幢建筑,往往无法保留生活痕迹。将其融入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区中,才能更好地承载当地的历史文脉。
上海市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中强调要对12 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进行整体保护。城市街区风貌的更新,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地缘和民俗风情,系统地保留整个街区风貌及居民的生活习俗,延续街区肌理文脉和建筑风格,并注重整合文化艺术与生活服务功能[7],让街区既有清晰的历史文化识别度,延续街区生活中的年代记忆和温情体验,又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过渡,形成在地使用者可参与的魅力街区。凯文·林奇曾这样描述地域文化的传承:“地方特色就是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是生动和独特的,可以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
3.2 全员全过程共同参与
愚园路街区更新的成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2019 年,愚园路故事商店采用共创共建的形式,以生活艺术文化为主题,定期组织社区活动。2023 年,街区成立了愚园艺术生活街区联合体,发布了“愚园梦想家”计划,激发多元共治能量,以创业投资和自治项目联动区域资源,助力街区协同更新。此外,“社趣更馨”服务社联合公益性组织,开展“艺术家驻地计划”,用各类主题地图串联街区。通过有趣的活动,满足了使用者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使街区关系更融洽。
使用者是街区的主体。每个城市街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涉及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需用不同的手段,鼓励使用者参与街区更新的全过程。以专业规划师的引导,让使用者全程参与街区更新,从规划理念定位、更新方法比选和场景建构重塑,到街区生态治理和生活圈营建。
设计前要对使用者进行调研,更新完成后邀请他们对更新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全过程参与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只有政府和企业联动、不同专业密切配合、社会鼎力支持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才能发挥社会共创作用,解决街区的复杂问题,从多维度进行街区更新,创造更有价值的街区空间。
3.3 多尺度和多维度营造
多尺度构建街区空间是指在打造街区空间时,要考虑空间构成要素与街区调性的匹配度,从整体风格把控到局部细节处理,多尺度优化街区空间,提升街区品质。愚园路许多老旧建筑内部空间拥挤,生活设施落后,而且缺乏室外活动空间。在愚园路街区更新过程中,对1293 弄、1407 弄和1423 弄等进行由点及面的改造,改造内容包括非成套改造、厨卫改造、房屋内外修缮和违章搭建拆除等。
多维度营造街区空间是指从不同维度打造街区空间,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通过老旧管网改造、线网入地和停车设施更新,完善街区基础设施。通过缩短路口间距、调整围墙界面和增强区块联系,形成以步行为主的街区慢行系统。通过安装扶手、设置地面导视系统和优化室外照明,构建适老化系统。通过安装儿童活动设施和运动休闲设施,优化街区休闲空间。通过改善消极绿化、增加垂直绿化和设置口袋公园,打造街区绿化系统。
3.4 时空叠合业态平衡
对于空间紧张的历史街区,可以采用时空叠合的方式,将空间功能叠加,让其在不同时间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以此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通过设置底层商业和提高界面的透明度,可以塑造出居住与商业穿插的空间格局,进而提升街区活力。街区业态的平衡至关重要。纵观整个愚园路,咖啡店、时尚品牌、中华老字号、便民商店、艺术画廊以及产业园区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街区商业空间。街区业态以文创艺术、观光购物和餐饮娱乐为主,既保留了街区记忆,又能够吸引年轻人。街区业态更新要围绕使用者,关注他们的使用感受,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消费和文娱需求,使街区商业具备生活和艺术的多重属性,成为街区的活力源泉。
在改造愚园路的街区风貌时,一方面要保留市井气息,另一方面要引入贴合街区气质的当代艺术。此外,还要增加公共空间和街区绿地,以拓展局促的街区空间。通过设置艺术装饰和公共空间,将广场、公共建筑以及道路有机连接,进而完善街区空间(图1)。拓宽少儿图书馆前的人行道路,并设置与周边建筑风格统一的休闲靠椅。靠椅与块状绿化构成了半围合空间,作为街区“客厅”。愚巷产业园区延续了传统花园洋房精致优雅的建筑形态,又穿插了当代工业元素,打造出有独特海派气质的体验街区。尤其是创邑SPACE,将其前身上海长征制药厂门口大于380 m2的停车场改造为耐踩踏的开放式草坪,横向扩展了街区尺度。沿街长椅与两侧的历史保护建筑围合出的公共空间,供人们举办咖啡文化节、露台音乐会、街头艺术表演、艺术家驻地活动、本地采购市集、美好生活节及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文化专题活动,为居住者和游客提供休闲活动和拍照打卡的场所。
3.5 自发生长与动态留白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街区将面临更多考验,需要不断进行迭代和更新,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要在街区中设置充分的留白空间。留白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留白,更是权利空间的释放,让使用者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例如,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的宠物乐园曾经是一片观赏绿地,由于人们经常在此处遛狗和交流,在二次更新时就将其改造为爱宠活动空间。
“菜市场美术馆”的设计者何志森认为:要观察生活并理解普通人如何利用手头材料创造空间,才能盖出真正连接人和社会的建筑,因为生活中许多自发的“智慧”都是源于对社会模式的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很多设计师或者沉迷于物理空间的形式,或者忙于研究伟大的哲学命题,对于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兴趣[8]。但是,街区空间更新,不是简单的社区美化和装修,要从街区使用者的内在需求出发,考虑他们的尊严、感受和体验。
4 结语
生活空间的演变充满多样性,街区空间是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场所。有趣的街区能满足人们的爱好,文艺的街区能增添文化气息,温暖的街区能抚慰人们的心灵。人是城市活动的主体,生活是城市最真实的“风景”,街区的细枝末节中蕴含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城市街区中的每个人都是街区的建设者,都值得被看见和尊重。在进行街区更新时,应回归生活本身,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发掘街区的文化内涵,拓展休闲活动空间,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