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4-03-26杨晓翠
杨晓翠
(农安县第十中学,吉林 长春 130200)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知识点记忆和大量习题训练,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通常以课时为单位,教师往往以具体的章节内容作为教学设计的对象,导致学生所学习的地理知识点较为割裂,对于完整地理知识体系的建立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在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相关规律,从本质上理解其成因,最后形成指导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依据,践行人地协调观。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开展教学设计时有机融入系统性、整体性思想。大单元教学更加强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点,更要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大概念和子概念之间的关联,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将其融入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大幅度提升[2]。
一、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重要价值
大单元教学具有系统性、以生为本及科学加工的特点。所谓科学加工主要指教师科学处理教材内容,确保知识讲解的有序性,在适当增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大单元教学完整性和精准性的提升。将大单元教学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不断发展、地理知识体系的建立及地理实践的持续深入发挥促进作用[3]。
首先,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教学过程应当关注知识的连续性。应用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为学生地理思维逻辑结构的形成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链,更有利于学生研究重点,突破难点,从低阶思维逐渐转变为高阶思维。其次,单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较强,继续沿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原本系统的知识体系产生割裂,造成学生地理学习的碎片化,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4]。应用大单元教学方便教师在教学前更加系统地设计知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学科素养。最后,实践教学同样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有效整合本单元实践活动,留出更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完成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二、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特征
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将问题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完成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整体性的特征[5]。
1.在问题引领的大单元教学中,以主题问题为中心完成不同层次问题链条的设计,有逻辑地整合所学内容形成具备操作性的学习链条,在对单元问题进行解决时,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地理思维的角度,构建和问题具有密切联系的单元知识结构,可以更有层次性地分析、解决问题。
2.教师在设计单元问题前,会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储备量,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有效组织性质相同或存在内在关联的知识点,所设计的问题链具有关联性,比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中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和第三节“防灾减灾”中“防灾减灾手段”之间的内容关联性很强,在实际教学时便可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3.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对各类问题解决后再开展课程教学,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完成育人问题及认知问题的设计,更加深层次地分析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和基本学情之后,有效打破课时界限,确保大单元教学具有清晰的逻辑脉络[6]。
三、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整体设计思路
教师在以问题为引领开展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时,要先将教材内容有计划地分为多个单元,同时对教学时间做出规划,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订。之后,还要结合教学目标开展相匹配的检测及评价工作[7]。另外,各个单元教学目标也要进一步分解为小目标,如有必要还要进一步细分小目标,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所有的单元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同样要有系统性,要完成问题链及诸多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可以归纳如图1 所示。
图1 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二)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问题设计策略
将教材划分为不同的单元之后,要针对各个单元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单元问题主题[8]。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章节为例,在设计单元问题时,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既可以是相关论文,也可以是新闻报道,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入手,从资料带出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2023 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有关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会明显影响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同时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教师可以搜集损失严重、社会关注度高的灾害热点事件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待学生观看完上述资料后,提出本单元的主问题:“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单元主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设计相应的单元子问题,比如“我国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为什么频繁发生?”“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为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教师还可以在单元子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对应的课时问题,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带领学生在思考和解答各个问题的同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在核心问题、子问题及课时问题等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引领下,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还能够学以致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
(三)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设计
教师在规划和重组单元知识内容时,要对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单元核心问题,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要与自身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同样以“自然灾害”单元学习为例,相关课标要求为可以结合资料对常见自然灾害成因进行说明,这一单元的主问题为: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 要求学生可以在对自然灾害概念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和具体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要学会对我国常见地质灾害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完成该单元学习之后学生还应当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我国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价值,同时能够掌握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措施等。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清单时,可以为每一个课时设计相匹配的问题,并且为学生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提供相对应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本单元第一课时中,设计的课时问题为: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为学生提供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洪涝灾害分布图、干旱灾害分布图等。设计学习任务时,同样要从问题出发,先为学生设计阅读和思考任务,使其在阅读自然灾害事件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自然灾害概念及特点进行总结。另外,还可以为学生设计模拟实验任务及相对应的探究活动任务。在模拟实验任务中,教师可以应用拼插积木玩具提前制作模拟微型小世界,在课堂上让学生将一定量的水注入模型中,观察会发生怎样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对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而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和归纳。在其他课时同样可以采取以上思路完成学习任务清单的设计,有层次地带领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各个学习活动。
(四)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教学评价是以问题为引领的大单元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有效的评价对大单元教学成效进行检验,同时将教与学串联起来,构建以问题为引领的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进一步突出大单元教学优势。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偏向于完成教学工作之后的总结性评价,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及时调整和针对性优化,因此要对教学评价环节进行创新。可以将过程性评价、成果评价、师生评价及评价量规等结合在一起,构建动态化的、全面的评价体系,便于教师更加全面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并依据评价结果进一步优化后续教学工作。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评价指标:是否主动探究课时问题、是否主动完成课时任务。而结果评价的具体评价指标有:是否解决课时问题,形成自己的探究结果,完成课时作业并自主进行课时总结,是否对课时活动提出意见及建议,学生、小组和教师可以依据上述指标进行打分,最后汇总整体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表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性改进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对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适应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不同单元的评价量规进行明确,确定评价目标、评分任务,同时还能够细分可以评价学生具体表现的不同水平的评价量规。比如可以划分为A 级、B 级、C 级、D 级、E 级,其中A 级水平相对较高,而E 级则属于水平较低的一级。依旧以“自然灾害”单元为例,对于A 级的要求可以定位为:学生能够结合实例,对自然灾害进行介绍,同时还可以说出这一自然灾害会引发何种次生灾害。E 级只要求学生可以简单描述自然灾害,并且大概说出这一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等。通过不同评价层级的划分,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具体的学习成果,督促学生不断朝着更高的评价层级努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将大单元教学与问题引领式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地学习整体的地理知识。以问题为引领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整合单元内容的前提下,设计相应的单元主问题、子问题,对单元知识内容有效解构,由浅入深地完成各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