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学艺术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以“国粹京剧之美”为例
2024-03-26马宏艳
马宏艳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吉林 长春 130012)
一、研究背景
(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戏曲传承方兴未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指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指这个国家的文化实力[1]。京剧作为中国国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2006 年5 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 年11 月16 日,京剧作为四大国粹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8 年3 月14 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京剧进中小学课堂”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质,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前提和根本标志就是全民普及、人人热爱[2]。时代的呼唤、民族的发展、文化的赓续,都在迫切地需要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需要在普通的民众中获得支持与理解,从而不断地延续与推进其辉煌的国粹地位。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深入地走进京剧,难以获得共鸣。京剧走进小学的艺术课堂,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距离遥远、知识艰深、技能高难、关联割裂……京剧所涉及的那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技能能否进入儿童的认知世界? 如何拉近儿童与京剧的距离? 这些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艺术课标沐风而行,综合课程应运而生
艺术课程在各国均有实施。美国于2014 年颁布了《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对“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媒体艺术”五大学科艺术课程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规划[3]。法国于20 世纪70 年代初开始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开放课程资源体系,艺术课程包括音乐、造型艺术、电影、艺术史、戏剧、舞蹈、马戏[4]。我国曾在2000 年设置了“艺术”这门新的综合课程,但是未能加以推广[5]。2022年,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重新回到教育的视野,增加了戏剧(戏曲)、影视内容,并提出更多可操作的策略。纵览各国艺术课程可以发现,艺术课程突出了审美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更强调艺术姊妹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并进,核心素养、课程综合化、跨学科主题性学习等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关键词。
未来的教育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2022 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注重关联,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也突出课程综合,强化艺术学科内部、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而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上,小学阶段的音乐、美术课程中有机地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课程的内容[6]。这些都标志着课程不再是学科孤岛,而是知识大陆;学习不再是微弱烛火,而应该是串联灯泡。
(三)核心素养亟须落地,理论丰满实践骨感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关于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对于人的审美素养培养提出了美好的愿景。然而,京剧所派生出来的不同艺术形式,又分别成为几个独立的艺术研究门类。如何将这些碎片化的艺术门类串联起来,如何有效地明确各个学科的学习任务,探究更加适切的教学策略,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地区对如何实施京剧课程进行了探索,但有的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偏重欣赏感知,而缺少了体验实践的机会;有的教师偏重于某个学科,使京剧的学习体验过程不够完整,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综合学习的理念……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核心素养的落地。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立足新课改精神,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指导,根据京剧艺术的综合性特点,本研究设定的核心问题为:以“国粹京剧之美”为例,探索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策略。此核心问题可以拆解为若干子问题:单元目标如何设定? 涉及哪些学科的融合? 需要发掘哪些课程资源? 如何创设学习境脉? 课程框架如何构建? 在具体实施中单元又划分为哪些板块? 有哪些研究收获?
回答以上问题,就要分析拆解京剧中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京剧融汇了各种戏曲的精华,受到汉调、昆曲、秦腔的影响,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推陈出新。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人物行当,在表演中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而京剧表演的背后也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美术文化的内涵,从脸谱、盔头、服饰到舞台设计等,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理念与文化寓意。小学的京剧学习不应是全盘灌输,而应让学生理解知识、体验技能,一点点潜移默化地浸润学习。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在借鉴与学习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京剧课程进行重新开发与设计,将此单元作为个案研究,来探寻艺术课程的实施策略,使核心素养更好地得到落实,使理论得到实践更有力的回应。
四、研究设计
结合研究问题的实际情况,可以分别从单元目标、设计脉络、课程资源、学习境脉、课程框架等方面进行设计。
(一)设定单元目标
我们把应达成的学习目标定位为感知体验,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掌握专业的知识技法,重在参与,激发兴趣,唤醒动机,将国粹京剧的优良文化基因种在学生的心中。因此,我们将本单元的目标设定如下:
1.通过欣赏京剧唱段,了解京剧的人物行当,体验唱、念、做、打的四功五法,并尝试绘制脸谱,制作盔头与服饰。
2.借助艺术家资源、博物馆资源来完善知识体系,依靠平板电脑来变革学习方式,布置京剧空间来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以个人模仿、小组探究、集体表演的教学组织形式展开多元学习。
3.通过感知体验京剧,体悟戏曲美感,参与艺术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二)梳理学科结构
艺术课标倡导跨学科综合学习。本单元借鉴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的相关要求,进行课程的重构组合,最终形成了以戏剧课程为核心,融合了音乐、美术、舞蹈、语文等学科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感受唱、念、做、打的四功五法,体验脸谱、盔头、服饰的美术造型,链接历史、语文等人物故事的相关知识(见图1)。
图1 “国粹京剧之美”涉及的学科
(三)发掘课程资源
树立开放的课程观,积极开发与利用博物馆、京剧团、学校音乐、美术教师等各类艺术资源,为本单元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做储备。
1.探访博物馆
为了更加精准地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教师赴北京欣赏学习,分别走访了京韵园、北京戏曲博物馆、梅兰芳纪念馆、天乐园大戏楼、梅兰芳大剧院等地,借助博物馆中的京剧资源梳理知识脉络,现场观看演出更加深了他们对京剧的了解。
京韵园据说是京剧的发源地,其中铭刻着富连成的科班训词:“……何况尔诸小子,都非蠢笨愚蒙;并且所授功课,又非勉强而行。此刻不务正业,将来老大无成,若听外人煽惑,终究荒废一生! ……”训词以浅显的大白话,告诫弟子们勤勉练功、修身自持、不得懈怠、莫入歧途。墙壁上展示着余三胜、程长庚、梅巧玲、梅兰芳、杨小楼、谭鑫培、王瑶卿、马连良、程砚秋等京剧名家的照片、生平事迹及故居所在地照片。
北京戏曲博物馆是北京市建成开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馆,也是系统了解京剧的一个必去之处。这里陈列着以京剧艺术为主的北京戏曲发展史,还可以在大戏楼观看京剧表演。
梅兰芳纪念馆则是从台前进入幕后,能使人感受伶人生活中的另一面。这里不仅保留了原有建筑与部分家居陈设,还呈现了很多珍贵的照片,介绍了梅兰芳先生一生的艺术经历与社会活动。
天乐园大戏楼是一所百年戏楼,现改造为京剧体验馆,集博物馆、驻场演出、教育培训、国风生活、主题餐厅、主题摄影等内容于一体,形成一座一站式京剧体验场馆。
在梅兰芳大剧院则可以亲眼见证国家京剧院的精彩演出,经常演出的经典剧目有 《大闹天宫》等,武戏折子戏有《盗银壶》《盗仙草》《三岔口》《挑滑车》《战马超》《起布问探》《艳阳楼》《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
2.充分利用艺术院校资源
邀请吉林省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的师生进校园表演,并与学校教师一起上京剧现场示范课,请他们讲解京剧基础知识,示范京剧基本技能,表演京剧经典剧目。这种真实情境下的具体展示与现场表演示范,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体验,给学生带来更新颖的学习体验,使京剧与学生的距离不再遥远,京剧的相关常识对学生而言也不再晦涩难懂,为学生的后续参与学习奠定基础。
Comparison of SVD and MEOF analysis on anomalous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3.整合学校教师资源
音乐与美术教师通力合作,学习京剧技能,发挥专业优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教师的专业基本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创设学习境脉
在课程伊始,结合本单元所涉及的京剧相关历史、知识与技能,合理设计音乐空间,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双重功能。文字部分,以简洁凝练的文字陈述京剧的诞生过程、历史沿革及专业技能;图片部分,直观生动地显示出京剧演员的扮相、人物的脸谱与经典剧目;实物部分,呈现比较丰富的盔头(头饰)道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京剧服饰之美;文创部分,在天花板上装饰京剧主题的纸伞与乐器模型,在展架上陈列京剧脸谱形象的折扇作品;角色扮演部分,制作与真人等大的京剧角色模型,供学生自由扮演拍照。四个京剧角色分别是包拯、赵云、诸葛亮、穆桂英,这些耳熟能详的角色能够吸引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构建课程框架
本单元可以划分为七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初识京剧,第二板块为探究京剧,此二者是京剧基本常识的普及学习,引导学生走入京剧学习的大门;第三板块为京剧家进校园,通过欣赏、感知、模仿,使学生享受感悟京剧的魅力;第四板块为唱京剧,第五板块为演京剧,由音乐教师向学生传授京剧演员的四功五法,使学生体验京剧的乐趣;第六板块为画脸谱,第七板块为做服饰,由美术教师引领学生创作京剧舞台美术作品,使学生参与体会京剧美术的学习过程。最后,学生进行单元汇报,表演京剧的唱、念、做、打,展示京剧脸谱、盔头、服饰(见图2)。
图2 《国粹京剧之美》课程框架
五、研究过程
选择五年级的三个平行班级进行三轮行动研究,由美术、音乐学科的9 名教师分别承担不同课时的实施。课时的设定上,利用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授课时间,不占用、不挪用其他学科课时。
(一)初识京剧,感受京剧魅力
欣赏不同角色的经典剧目片段,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师生同唱《卖水》,欣赏《定军山》《唱脸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学生表演丑角《报灯名》。作为本单元的初始课,让学生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并产生兴趣。
(二)探究京剧,掌握京剧知识
通过聆听多个剧目,认识京剧行当的演唱特点及表现形式。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平板电脑自主合作学习,自由选择欣赏《四郎探母》《三岔口》《定军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研究京剧在各个方面体现的美,填写学习卡片,然后面向全体展示汇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欣赏与思考,共同探究京剧之美。
(三)京剧家进校园,见证京剧实况
能够与京剧表演艺术家进行互动,通过亲身参与、体验,进一步了解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表演形式等。京剧团在校园里进行化妆、着装的过程,以摄像机记录下来,以备课程实施时使用。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的京剧演员依次登场表演,学生演员进行表演展示,引领现场学生共同学习虚拟“马鞭”和“开门、关门”动作,体验表演“文丑走矮”,师生共演“打把子”。学生通过与艺术家同台表演,亲眼见证、亲身体验,对京剧的了解更加深入一步。
(四)唱京剧,感受京剧唱腔
(五)演京剧,体验京剧动作
体验京剧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基本表现手法,并用动作表现。学生在表演示范中感受京剧的基本动作,归纳京剧动作的特点,尤其是男角与女角的动作区别。学生分成两个教室,分别学习表演《卖水》《三家店》京剧唱段。通过唱京剧、演京剧,使学生从分解到综合地体验京剧的学习步骤。
(六)画脸谱,实践京剧色彩
观看京剧演员的化妆程序,了解脸谱知识,尝试绘制京剧脸谱,并进行展示。在京剧人物行当中,净、丑使用脸谱,色彩代表人物性格,谱式造型代表人物身份。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京剧演员的化妆技术,尝试绘制感兴趣的人物脸谱。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京剧舞台上的色彩、谱式所代表的特殊含义,洞窥中国传统文化中视觉艺术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七)做服饰,设计京剧纹样
通过赏析京剧人物的盔头、服饰等,归纳总结造型特色,并运用绘画或手工的基本造型方式来设计创作。
(八)展览会,展评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进行京剧表演与京剧展览,学生大胆展示唱、念、做、打的表演,呈现京剧脸谱、盔头、服饰等美术作品。集中展览评价,并进一步装饰京剧空间。
六、研究反思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对本单元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初步形成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学艺术课程的实施策略,可以归纳为四个“走向”,即从艺术表现走向文化理解、从单个案例走向融合单元、从教材知识走向统筹资源、从浅层认知走向深度学习。
(一)从艺术表现走向文化理解
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都是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但是单纯的艺术表现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而应该达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理解。通过京剧单元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凝聚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遵循“守正创新”的传承发展理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吸收京剧的知识与艺术表现形式,从小学生的视角进行创意实践。
(二)从单科案例走向融合单元
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却又截然不同。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又不丢失学科本位? 京剧单元作为行动研究实验样本,探究艺术课程综合化的具体路径,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三)从教材知识走向统筹资源
了解学生对京剧的原始认知水平,根据他们的基础进行京剧知识与技能的重新架构,删繁就简,因势利导。走出传统教材的桎梏,借助博物馆资源、艺术家资源、教师资源,建构京剧认知脚手架,助力学生梳理京剧知识图谱,并引导他们积极投入京剧的感知体验中。
(四)从浅层认知走向深度学习
艺术素养来自耳濡目染的熏陶,也来自具体化情境化的沉浸。在探究体验感悟过程中,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锻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尝试知识迁移,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从欣赏了解到参与互动,从简单认知到艺术实践,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从“我认识、我了解、我感悟”到“我体验、我实践、我传承”,不断地进入高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