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筝在秦,与子同袍

2024-03-26杨新月

乐器 2024年2期
关键词:周延古筝艺术

杨新月

2022年至今,为纪念、缅怀一代古筝教育家、作曲家、演奏家、秦筝领军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代表性传承人周延甲先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委员会、陕西省秦筝学会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社会团体和音乐院校于各地精心策划组织了多场音乐会及学术活动。2023年12月14日晚,“秦筝归秦”——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纪念音乐会的第三站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本次音乐会是“秦筝归秦”主题活动继杭州、北京之后的“收官站”,是秦筝从“秦”出发,复归故里的原点。回顾2022~2023年举办的三场音乐会,得到业界多位专家、学者、同仁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活动前后汇集了指挥家王甫建、张列;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杨靖;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周望、樊艺凤、沙里晶、何秀琴、张晓红、张彤、焦力、尹群、薛莲、周展、周胜、苏畅、程皓如等;与秦筝第三代传人周本立、周思含及周延甲先生的多位嫡传、再传弟子共同携手南京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队轮番上演《秦桑曲》《姜女泪》《百花引》《倾杯情》《白桐曲》《新翻罗江怨》《绣金匾》《凄凉曲》《宫苑思春》等多首周延甲先生的代表作品,系列活动同时还得到乐海乐器有限公司、西安朱雀乐器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秦筝归秦”将多代际演奏家汇聚一堂,共话“天下筝人是一家”的美好图景,怀抱“饮水思源”之心,共同见证秦筝载誉归来。

三秦地域自古文脉不息、音声相传。秦筝正是“八百里秦川”乃至更广阔的文化土壤中盛开的一朵艺术之花。秦相李斯于《谏·逐客书》中提及的“歌呼呜呜快耳目者”即是秦人“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时所发出的“真秦之声”,这种击节唱和的“呜呜歌”正是秦人真性情拳拳之表达。1953年,周延甲先生来到陕西,他感慨于当时秦筝在陕西濒于绝响的窘境,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驱使他于1960年在他编订的《古筝迷胡曲集》中正式见于文字提出“秦筝归秦”。为建设这一系统性文化工程,他集创作、演奏、教学、乐器改革、理论研究为一体,主张复兴2700多年前的秦声秦韵,让民族之声回归到人民大众中去。周延甲先生为探寻“活体性”的声音记录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田野考察工作,记录了榆林筝人的一些小曲传谱,结合历史资料建立秦筝档案,尽其所能地厘清秦筝在陕西流变的始末,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有了立言的根本和出处。同时,他身体力行的抢救、保护文化遗产,成立“秦筝学会”“秦筝艺苑”;创办《秦筝》杂志,带领“秦筝”艺术被纳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后人更好地继承、发展、弘扬秦筝艺术做出最有力的关照。这三场音乐会及系列纪念活动是周延甲先生一生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其人文观念、审美意识、学术思想、艺术品格的回望。孔子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本文旨在重温并试图理解前辈对学术问题的所思所想,同时溯其源、观其流、明其理、知其意,为后来者明灯、指路。

循法守正的音乐创作观

“秦筝归秦”,贵在实践,作品是一个流派的“立身之本”。形成于一个地区的民间音乐,无论是戏曲、曲艺、丝竹或鼓吹,都有其深远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陕西地区丰富的传统音乐种类同样与秦筝作品有着血肉联系。周延甲先生的作品高度凝结人文环境中“人、事、物、场”要素,在得到民间音乐充分滋养的前置条件下,坚守根植传统的音乐创作观。他抓住流派建立中的本质问题,意识到器乐作品是依附于乐种而存在,如河南筝曲、山东筝曲分别脱胎于当地的大调曲子和山东琴书。为实现让秦筝说“陕西话”的愿望,周延甲先生于1958年以陕北民歌《绣金匾》为素材,将原本短小的乐曲结构加以扩充改编成为同名筝曲,为秦筝新作品的创作做出开拓性尝试。秦筝作品的孵化过程即是精度提纯秦腔、眉户、碗碗腔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腔腔调调”,将秦地戏曲中带有“腔韵”意识的特性腔节落地筝乐作品之中。同时,借鉴其他筝乐流派的演奏方法并加以修订和补充,融汇当前和以往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逐渐充实秦筝曲库。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座谈会在西安召开,周延甲先生所提交的《古筝迷胡曲集》中有16首作品被三榜定案选用为音乐院校筝专业必修曲目。自此,秦筝作品的创作打开新局面,相继涌现出曲云创作的《香山射鼓》、魏军创作的《三秦欢歌》、周煜国创作的《乡韵》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形神兼备的音乐审美观

“秦筝”之谓,其来久矣,“秦”字已说明了这件乐器最早形成和流传的地区。若进一步探寻历史的声音,会发现乐器或人声原本就有其历史人文属性,而区域性文化现象的背后往往承载着一个族群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认同。诗乐本同源,历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对秦筝艺术特色的描述,是秦地文化现象的一个侧面。岑参的《秦筝歌》中写道:“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圆圆传》中:“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诸如此类的感性描述为秦筝作品定下天然基调。秦筝作品之所以呈现厚重、哀婉的风格,和他对当地多种艺术语言的化用密不可分,“先声夺人”的艺术语言加速了演绎者和聆听者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对于艺术形象的建构,呈现的强烈“氛围感”是有别于其他筝乐流派的最大特色。周延甲先生创作的《秦桑曲》取材于李白《春思》中的诗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标题性音乐体裁的使用将美学意蕴贯穿始终,将诗词格律中的分片结构、长短句式、平仄字声、协韵方式化用为筝乐语言来塑造作品的“神、气、骨、血、肉”,以筝乐的“形體张力”点描中国文化之“神韵”。这种领先于当下的“文化赋能”现象凸显出周延甲先生深厚的学养和极大的学术敏感,是筝乐作品以古典诗词歌赋为文化依托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典范。

兼收并蓄的艺术育人观

关于“秦筝归秦”的字面含义,周延甲先生曾做出阐释:第一个“秦”字,说明筝的发祥地,筝所弹奏的秦声秦韵。“归”是针对秦始皇“退弹筝”而言。第二个“秦”字,是指陕西是秦人聚居的地域,西安音乐学院建在陕西,首先要为陕西人民服务。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率先开设了古筝教育专业,不同于民间的传承方式,新时代以院校为依托的教育环境必然要有科学、规范的体系作为支撑。筝的传统演奏法右手主音、左手掌韵,这种演奏模式长时间服务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线性旋律的音乐形态。周延甲先生在长期从事秦筝研究、教学工作中生成了完备的秦筝演奏应用技巧,如右手“夹弹”“托劈”、左手“大指按弦”“欢、苦音”等。同时,他借鉴钢琴、竖琴的演奏理念,在探研“中西乐器演奏法”之异同的过程中萌生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演奏理念——解放左手演奏意识并着重开发双手弹奏能力。此项技术的开发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亟待优化的状况,为尝试解决筝无法便捷转调的问题,周延甲先生领衔研发、制作16弦和25弦踏板转调筝,编写一系列适应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音乐教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专业学科的发展,而以上多重理念的重要意义也在多年后乐器演奏技巧和乐器研制的革新中得到充分印证。

清代郑燮《新竹》有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周延甲先生一生教授专业院校学生200余人,业余爱好者难计其数。其门生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成为各专业院校、师范院校中传道受业的“中流砥柱”,而教育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春日细雨,先生的治学理念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民族音乐界的几代学子。

与时俱进的音乐发展观

“秦筝”中的“秦”字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秦”指代“三秦大地”,广义的“秦”是在更大时间范畴内的华夏印记。当我们拉长镜头回顾历史,会发现对于一个族群来说,需要持续性保持危机与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它要求人们广开言路积极纳谏、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是为其不断注入新活力并完成进化的思想革新。若将镜头聚焦到微观的音乐世界,秦筝既要在当下向历史的回望中“继传统”,又要在历史走向当下的革弊中“求发展”,还要在新时代的文化坐标中“立潮头”,与时俱进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观念。1983年,为了进一步探寻研究秦筝历史和复兴秦筝艺术,周延甲先生团结联络筝界同仁和理论家成立“秦筝学会”,整理、创作一系列史论和筝学理论文章,创办《秦筝》杂志并任主编。作为筝界唯一的专业理论期刊,《秦筝》中收录了众多筝乐流派的作品曲谱、理论争鸣、人物传记,从“秦”出发,北上南下,将学术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文化疆域,逐步成为筝乐艺术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后盾,为一个流派乃至筝乐艺术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

还有太多的人和事没有写进这篇序章式的文字里,前辈们超拔的人文思想、崇高的艺术品格带领后来者不断穿越困境,抵达繁星,时时回首,灯塔林立。今日筝界同仁如何在新时代的民族音乐视域下更好地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首先便是要破除介于“围墙内外”之间的一扇门,沿着前辈奋斗过的足迹,用包容开放的视野面对今日的文化格局。风雨同舟,久久与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猜你喜欢

周延古筝艺术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周延《虞原璩江心寺诗》
大山里种幸福
纸的艺术
第一次弹古筝
为百姓着想
古筝
我的古筝之旅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