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应用三维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

2024-03-25章晓芹庄冰冰陈伟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8期
关键词:抢救室成功率护理人员

章晓芹,庄冰冰,陈伟鹏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抢救室,厦门 361004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其发病突然、进展快,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头痛、突发性昏倒为主,一旦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出现意识障碍、脑疝、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1]。院前急救是关键,以期改善脑部血供,避免梗死、出血范围继续扩大,降低致残率、致死率[2]。当前常规护理干预已不适应院前急救的发展,无法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便捷性、高效性,容易错过最佳时间窗口,亟待寻求一种新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模式[3]。三维管理模式包括三个维度: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通过三个维度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思维能力、时间意识、知识储备,为患者提供的更好的院前急救护理服务,使患者从护理中获益,实现预后的提高[4]。为了验证三维管理模式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2022 年8 月1 日至2023 年7 月31 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154 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 年8 月1 日至2023 年7 月31 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154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X 线等各项检查确诊;②首次发病;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出血由脑外伤造成者;②出现心脏骤停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长期服用镇痛药、镇静药、抗抑郁药者;⑤智力低下、精神异常、视听说功能障碍者;⑥配合度不高,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n=75 例)和观察组(n=79 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收到急救中心发出的急救信息后,护理人员随车出警,到达现场后,按照既定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详细的查体,协助急救医师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气道、循环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询问病史,同时给予心肺复苏、清洁呼吸道、止血、吸氧等,必要时建立静脉通路,做好补液,然后快速把患者转运到医院急诊抢救室进行更专业、更全面的急救。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维管理模式:①逻辑维:做好带教,定期开展情景模拟演练,重点进行思维能力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逻辑思维,明确院前急救的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并鼓励其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身的判断能力。同时鼓励护理人员勇于发现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鼓励护理人员进行创新,消除逻辑思维上的盲点,扩展其护理服务能力和素养。对于经验少的护理人员,告知做好院前急救护理的前提是保持冷静、沉着,只有这样才能思维才清晰、护理操作才精准、目的才明确[6]。②时间维:对院前急救护理的整个流程和步骤进行分解,指导护理人员反复练习和模拟操作,充分利用急救时间,尽可能缩短每一项操作、每一个步骤所需的时间,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时间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在开始转运患者时,即可通知抢救室到院时间,并通报患者的具体情况,方便做好通道、电梯等急救准备。对于清醒的患者,在急救及转运期间告知医院的检查项目、治疗方法、并发症、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提升其依从性,避免不必要时间浪费。③护理人员的知识维:在带教教学、日常培训、情景模拟演练中,注重护理人员重症院前急救知识的学习,增加学习的深度,扩宽学习的广度,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比如除了疾病一般性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护理人员学习人文医学法、心理学、交通法、伦理学等,使得护理人员的知识覆盖院前急救的各个方面[7]。同时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院前急救中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下列指标,包括:

(1)急救成功率。

(2)呼救后接诊时间、呼救后急救时间、住院时间。

(3)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于护理前后使用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

(4)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于护理前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所有数据纳入SPSS 26.0 软件中处理,性别、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率(%)表示,数据比较用χ2或Fisher 检验,年龄、JOA 评分等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 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154 例患者,两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及疾病类型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75 例患者,急救成功62 例,成功率为82.67%;观察组79 例患者,急救成功74 例,成功率为93.67%。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更高(χ2=4.514,P=0.034)。

2.3 两组呼救后接诊时间、呼救后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呼救后接诊、呼救后救更快、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见表2。

2.4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后,两组HR、SBP、DBP、MAP 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2.5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后,两组Fbg 水平降低,TT、PT、APTT 水平升高,且观察组Fbg 水平更低、TT、PT、APTT 水平更高(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卒中发病后6 h 是急性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急救时间越早,临床预后越好,因此对于卒中发病后的急救非常关键[8-9]。常规护理干预以执行院前急救医生的医嘱为工作重点,内容简单、方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人才培养[10-11]。

本研究显示实施三维管理模式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这是因为随时三维管理模式的实施,院前急救的带教教学、日常培训、情景模拟演练更有重点和目的,重视护理人员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的培训与教学,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12]。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越高,急救成功率就越高[13-14]。观察组呼救后接诊、呼救后急救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因为在三维管理模式中,逻辑维管理使得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时间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意义,尽快来到现场、尽快施救,而逻辑维、知识维,使得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救治流程及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院前急救效果,为临床实施卒中急救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为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救治和康复机会[15]。护理后,观察组HR、SBP、DBP、MAP 水平相比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均P<0.05)。这是因为在三维管理模式中,各知识维度管理使得护理人员认识到快速纠正HR、SBP、DBP、MAP 对急性脑卒中的意义,而逻辑维管理、时间维管理使得更早、更有效地开展相关干预措施,从而快速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16-17]。经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Fbg 水平更低、TT、PT、APTT 水平更高(均P<0.05)。提示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三维管理模式护理,可改善凝血功能指标。三维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提高了护理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工作过程,使得临床急救工作开展得更有效率,从知识维上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效率和急救质量。院前急救越专业,越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18-19]。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三维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

猜你喜欢

抢救室成功率护理人员
这样运动直接进了抢救室,还要切肠子,必须警惕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