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
2024-03-25刘友珍
刘友珍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徐州 221000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等是女性多发妇科肿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但在临床治疗时,患者多伴有明显的负面情绪,研究表明约34%~44%肿瘤患者存在压力反应或情绪失调[1]。尤其是被诊断癌症时,部分患者出现慌乱的心理,寝食难安;在治疗时担心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加剧恐惧心理,不利于预后恢复。对此,临床工作中需通过心理干预改变患者痛苦思想,减少焦虑和抑郁产生的身体不适感[2]。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根据“评估-确定问题-制订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程序开展护理工作,使患者消除恐惧绝望感、焦虑多疑的心理,积极配合医护工作[3]。为验证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在妇科肿瘤干预效果,此次试验将90 例妇科肿瘤患者为试验样本。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2 年11 月至2023 年11 月期间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所纳入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伦理要求、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验确诊妇科肿瘤;患者能够并主动接受基线评估,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手术要求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研究过程中失访、配合度极差者。
1.2 方法 使用随机法将纳入研究的妇科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护理与一般护理。
对照组:一般护理:根据患者受教育情况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指导。同时,对消极情绪严重患者进行安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第一,拟定心理护理规范化程序,创建护理团队,护士长为组长,护理人员为组员,对其培训教育并考核,通过考核方可上岗。邀请患者填写不良情绪调查量表,根据结果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第二,实施:对于焦虑症状者采用倾听、合理发泄、解释等心理支持疗法增强护理信心;放松疗法如:音乐疗法、腹式呼吸,有利于改善失眠,提高睡眠质量。抑郁症状者采用理性情绪干预措施,引导其改正自我否定的思想,拒绝精神内耗,可尝试在手腕绑橡皮筋,当陷入胡思乱想时轻拉皮筋并让它弹回去,产生的疼痛感会被大脑记住,以提醒自己停止纠结过去,提升自我效能。建立疾病互助小组,便于患者分享抗癌心得、经历、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利于情绪发泄和疏导。每周1 周。发放宣传手册,便于患者学习妇科肿瘤相关知识、自我护理等,增强疾病认识并培养健康行为。出院前叮嘱患者保持乐观心情,避免生气、焦急,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作息、清淡饮食、营养均衡。
1.3 评价指标 对本研究下列指标进行观察研究:
(1)评价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心境状态得分。以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stes,POMS)为参照标准,分3 个分量表(紧张、抑郁、慌乱),共30 个问题,每个问题0~4分,分值越高表示心境状态越差。
(2)评价患者睡眠情况。以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为参照指标,共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4 个领域,总分0~21 分,以得分低者为佳。
1.4 数据处理 在评价指标基础上展开资料对比分析,使用 SPSS 25.0 软件系统。计量资料以描述,以t检验。若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一般资料 共纳入妇科肿瘤患者90 例,两组各45 例。观察组:年龄范围25~64 岁,平均(45.3±2.6)岁。其中,宫颈癌12 例、卵巢癌20 例、其他癌症13 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4~65 岁,平均(45.2±2.3)岁。其中,宫颈癌14 例、卵巢癌19 例、其他癌症12 例。90 例患者基本信息均衡,均P>0.05,有可比性。
2.2 评价两组心境状态得分 护理前,两组紧张、抑郁、慌乱等POM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POMS 得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紧张、抑郁、慌乱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评价护理实施前后患者心境状态得分(分)
2.3 评价两组睡眠质量得分 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评价两组睡眠质量得分(分)
3 讨论
妇科肿瘤病程久、预后差,因而多数患者精神压力过大,甚至有轻生的想法,无法面对现实,对疾病治疗产生抵触、消极情绪,严重影响预后效果[4]。针对患者的不良心境状态,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对消除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5]。此次研究中,基于高质量、优质护理条件下进行规范化心理护理,创建规范化的心理干预程序,创建专业的护理团队,综合评估患者不良心境并实施针对性干预,帮助消除悲观消极的心理,提高护理依从性,促进预后[6]。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以情绪引导和应激应对为理论基础,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原因并制订干预措施,使护理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应激刺激的不良影响[7]。研究认为:患者伴有紧张、抑郁情绪可能与疾病本身、认知差、家庭条件以及医院环境、预后效果等有直接关系,随着干预进程的延长患者心理情绪也将随之变化[8]。所以,心理干预应具有针对性,此项试验中在不同时期对患者实施心理评估,以便根据评价结果拟定并执行规范化程序,因而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奠定了基础[9]。根据试验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OMS 得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种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不良心境状态有积极影响。此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干预规范化程序实施不仅能够消除不良情绪,还利于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提升人文学科素养、社交沟通能力、心理学知识等,与患者交流时以饱满、热情的态度减轻患者精神恐惧,增强护理信心;同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消极情绪使神经内分泌失调,影响下丘脑对身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加快肿瘤生长,加剧病情[10]。因此,保持乐观心情、充足睡眠对抑制病情发展有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在妇科肿瘤患者的实施有显著作用,能够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