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得完整”走向“学得充分”

2024-03-25柴燕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习内容语文教学

柴燕萍

【摘   要】当前语文教学普遍追求“教得完整”,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教学安排也十分紧凑。然而,“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具体而言,教师可从“学习内容必须‘精、学习时间必须‘足、学习过程必须‘透”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切实推动语文教学从“教得完整”向“学得充分”转变。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内容;学习时间

当前语文教学普遍追求“教得完整”:从内容上看,小到字词句段和修辞手法,大到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面面俱到,生怕忽略了某个知识点;从时间上看,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得十分紧凑,绝不浪费一分一秒。然而,如此教学真的有必要吗?“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只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充分学习,学有所得,教师的教学就有了最大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学得充分”?笔者基于薛法根老师的研究,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三个维度,尝试探索让学生学得充分的策略。

一、要学得充分,学习内容必须“精”

一篇课文有很多知识点,但不是每一个内容都有必要教。教师教学时,只要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特点、语文要素等,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部分足矣。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要精准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教师须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基于此,教师将《牛郎织女》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默读课文,根据内容有理有据地归纳牛郎、织女、哥嫂、老牛及王母娘娘等角色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其余内容则可以忽略不讲或一笔带过。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精确

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地精准,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可以大胆地舍去。比如,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有很多生字、新词,但为了集中力量精准教学,让学生学得更充分,教师教学时只安排了“写、诗、串”三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新偏旁,且只要求学生会写“雨”字,读准儿化音“雨点儿”和虚声词“淅沥沥、沙啦啦”。如此安排,既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充分,又不至于遗漏教材要点,一举两得。

(三)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精巧

阅读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往往会先预设一些问题。然而,现在很多教师设计的问题多且零散,缺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多是浅尝辄止,表面上看似很“热闹”,实际上学得并不充分,学生的所得也十分有限。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精巧的中心问题?一般来说,需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中心问题的覆盖面要广,要能覆盖全文;二是中心问题的答距要长,至少需要用一半的课堂时间来解决;三是中心问题能分解成若干个层次不同、梯度不一的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的解决,促成中心问题的解决。

如针对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教师设计了“当师卫生部长请求白求恩同志离开小庙时,白求恩该不该离开”这一中心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一些学生认为,白求恩应该离开小庙,因为课文三次写到小庙周围情况危急,而且一次比一次危险。而白求恩“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要是再不离开小庙,就会有生命危险。另一些学生认为,白求恩不应该离开小庙,因为课文一开始就说“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如果不马上做手术,这些伤员就会有生命危險。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白求恩怎么能离开小庙呢?再者,白求恩觉得他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请来的客人,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白求恩选择离开,你觉得他是从谁的角度考虑的?如果他坚守小庙,又是从谁的角度考虑的?”通过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最终明白:白求恩最后坚守自己的手术台,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伤员,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至此,作为一名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二、要学得充分,学习时间必须“足”

要想让学生学得充分,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其与文本进行深度接触。

(一)朗读时间要“足”

读,从性质上看,有上课开始时的初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精读、研读、创读;从形式上看,有集体读、个别读、小组读和分角色读;从方式上看,有自由读、齐读、默读和朗读。具体运用哪种,必须结合课文的特点、上课的进程等进行合理选择。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时,教师开展了情境朗读、体验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短短二十个字就花费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李白这位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风格与魅力。

(二)思考时间要“足”

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安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尤其是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再次回到文本中,与文本开展深度的接触与对话。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时,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出示学习任务:“再次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片中这只搭船的鸟,说说作者对鸟的哪些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默读与思考后,一致将目光聚焦到了“彩色”“翠绿”“蓝色”“红色”这一系列描写颜色的词语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又是如何观察到这些颜色的?”带领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学生充分思考后,相继回答:“我发现作者先观察整体,再观察部分。文中的‘彩色是小鸟整体的色彩,而‘翠绿‘蓝色‘红色是小鸟不同部位的颜色。”“我发现在观察小鸟时,先观察大块的色彩,再观察小块的色彩。羽毛上的翠绿是大块的,而翅膀上的蓝色只占部分,长嘴上的红色则是最少的。”在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入地思考后,教师总结:“是的,观察不仅要关注看了什么,还要注意看的方法和顺序。”

(三)讨论时间要“足”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与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观点,在辩论与交流中渐渐消除疑问。教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王戎的人物特点,教师提问:“王戎为什么知道这个李是苦的呢?”许多学生都觉得:有这么多李,却没有人采摘,因而可以推测这个李是苦的。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善于思考、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为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别的原因,教师又安排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提出了新的观点:“我觉得王戎推断这个李子是苦的,是因为他发现这棵李树明明长在道边却没有人采摘。如果李树不是长在道边,而是长在偏僻处,就不一定能推断出李子是苦的,或许别人没有看到。”由此,教师总结:除了善于思考,王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能细致观察。

(四)表达时间要“足”

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内涵深刻、语文要素多元的课文、段落更是如此。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花钟》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围绕“这段文字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学生充分阅读后,从写作顺序、段落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多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用词特别有意思,虽然都在写花开,但描写每种花开的词语都不一样。”“这段话有好多句子写得很形象、生动,用了拟人的手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个段落的特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要学得充分,学习过程必须“透”

要想让学生学得充分,还需要使用合适的策略,引领学生抓住关键,逐步深入文本。

(一)“透”,意味着学习时要聚焦细节

每篇课文中都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意义、感悟文本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学时,只要抓住了这些细节,往往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镜头,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句话,好好想一想从母亲的这个细节中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联系文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从“掏”字上读懂了母亲的钱并不多;从“揉得皱皱”四个字可知这些钱在母亲口袋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她一直不舍得用;从“龟裂”一词读出了母亲挣钱不易,工作非常辛苦,以致手指都裂开了。基于此,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中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段落(第七自然段),感受母亲挣钱的不易,体会伟大的母爱。

(二)“透”,意味着学习时要品读细腻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语言,感受文本的主要意思或人物特点,教师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带领学生细细品读课文语句,从而理解其中的内涵。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第三至第六句的学习,充分感悟红军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学生初步理解“逶迤”和“磅礴”后,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用简笔画来描述这两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通过朗读来体现五岭的“逶迤”和乌蒙山的“磅礴”。之后的几个句子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进行教学,由此在学生心中树立红军战士坚强不屈、不怕困难的英雄形象。

(三)“透”,意味着学习时要层层递进

学习的过程就像爬山,没法一步登天,而是要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层层递进,最终将课文读“透”。

例如,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的教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在初读全文,解决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教师提问:“院墙外的水泥道究竟美在哪儿?”引导学生阅读第六、第七两个自然段,通过“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平展”“有些凌乱”等词句,想象并体会水泥道的美。第二层次,在学生初步理解水泥道的美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抛出问题:“这两个自然段都在写水泥道的美,那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再次默读后回答:“第六自然段是粗略地看,第七自然段是仔细地看。”“第六自然段是遠远地看,第七自然段是走近了看。”“这两个自然段随着作者在水泥道上慢慢地走呈现了不同的美。”第三层次,教师归纳总结:“从这两段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出“观察事物要仔细”。第四层次,教师顺势而导:“看到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你开心吗?作者开心吗?”然后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八自然段,抓住“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等句子,体会作者当时激动、美好、愉快的心情,总结出观察事物除了要仔细,还需要“用心感受”。

由此,通过层层递进的反复品读,学生不仅充分学习了文本,习得了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还实现了由“阅读能力”向“写作方法”的进阶。

(四)“透”,意味着学习时要及时反馈

学习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得更深入、全面,甚至得出更好的答案,对学生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寻找家人与动物的相同点,把家人想象成各种各样的动物,从而写出家人有趣幽默的特点。学生初写片段后,教师有意挑选了三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即时讲评。第一篇习作只是简单地写出家人像哪种动物,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家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似点,只能得一颗“星”。第二篇习作不但写出了家人像什么动物,还写出了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但缺乏具体有趣的事例作支撑,能得两颗“星”。第三篇习作写得最好,不仅写出了家人像什么动物,还写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更有具体有趣的事例作支撑,且语言风趣幽默,能得三颗“星”,是学生可以学习的范本。由此,学生很快明白如何才能将家人的特点栩栩如生地写出来。

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到“教是为了不教”,再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无不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教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学才是最终的目标与宗旨。为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精”、学习时间必须“足”、学习过程必须“透”,从而真正实现由“教得完整”走向“学得充分”。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J].小学语文教学,2016(12):61-62.

[2]赵希斌.正本清源教语文: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4]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任伯年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内容语文教学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微课”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和谐快乐课堂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