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习惯养成的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策略探究

2024-03-25辛甘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第一学段

辛甘

写字(书法)教学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在每个学段都提出了写字方面的要求,引领学生学会用硬笔和毛笔书写,体会汉字的优美,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为深入贯彻纲要精神,落实课标要求,“本期话题”聚焦典型课例,研讨书写实践策略,以期探索出一条提升写字(书法)教学实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要立足第一学段的书写要求、书写现状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分析诊断学情,明晰教学的落脚点;厘清书写要求,落实写字的基本功;搭建实践平台,保证习惯的持续性;实施过程评价,提升写字的规范性”出发,帮助学生加强规范写字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为第二、三学段的写字教学打好基础。

【关键词】第一学段;写字习惯;写字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中都对写字习惯提出了要求。由此可见,写字习惯的养成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第一学段是学生正式学习写字的起始阶段。如何基于学段特点,做好幼小衔接?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通过写字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笔者就此展开了实践探索。

一、分析诊断学情,明晰教学的落脚点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写字不一定是“零起点”。学情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为了精准地落实写字教学,笔者对班级里45名学生入学初的写字现状作了一番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问卷调查,从写字态度、写字坐姿、握笔姿势、书写的规范性、书写的正确性、书写的整洁性和家长的重视度七个维度着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诊断,了解班级学情。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班学生中,4%学生的家长入学前给孩子报过写字培训班;36%学生的家长在家里自己教,比较关注字写得正确与否,不太了解笔顺和写字姿势;40%学生的家长让孩子自己“依样画葫芦”;还有20%学生的家长表示孩子入学前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此外,家长均希望孩子能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表示会配合教师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通过观察发现,全班掌握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的学生不到10%。不正确的坐姿主要表现为歪着头写、低着头写、胸部紧贴桌沿、双腿交叉使力等;不正确的握笔姿势主要表现为手指叠加、手指合握、离笔尖过高或过低等。有的学生写字时过于拘谨,也会使双姿不够正确。在课堂上,学生大多能认真写字,但无法坚持,对写字的兴趣不高。有的学生表示,家里爸爸妈妈总让自己写很多字,为了尽早写完,自己常常写得很快,会写错字。

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10分钟的书写,对书写的规范、正确和整洁程度进行观察。无错别字的有20人,写得端正的只有18人,出现涂改导致卷面不整洁的有30余人。

经诊断,培养第一学段学生的写字习惯要从根源“双姿”的正确性抓起,搭建多元化平台,激发学生写字的内驱力,同时要家校协同,形成合力。

二、厘清书写要求,落实写字的基本功

依照《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学生在写字时,要做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指向学生写字基本功的锤炼。教学时,要立足教材,落实上述要求。

(一)立足教材,梳理写字要求

综览统编第一学段教材,就能发现,教材在编排时,在不同的板块,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了写字的要求:在入学教育板块“我上学了”中,以插图的形式展现了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在首个识字单元中提示学生“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此外,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板块在第一学段共出现了12 次,凸显了对学生在写字姿势、书写顺序、间架结构等方面的规范意识的培养。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写字姿势方面,一年级要求“注意坐端正,握好笔”,教给学生正确的姿势,到了二年级,则要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凸显了对书写姿势的重视。此外,教材还进一步提醒学生“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在书写顺序方面,主要在一年级予以细化,明确了汉字基本的笔顺规则,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等,确定了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的优先级,符合由易到難、逐步提升的规律。在间架结构方面,主要在二年级予以细化,针对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以及偏旁的书写等进行了说明。这些“书写提示”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架。

(二)趣读规则,纠正书写姿势

第一学段学生年龄小,不易接受抽象的规则。为此,教师可以把关于写字姿势的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反复诵读,牢牢记在心里。

坐姿儿歌我会背:头正肩平挺起胸,双腿并排脚放平。身子稍微向前倾,自然大方坐端正。

握笔儿歌我会背:手腕向前伸着,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五指向后藏着,笔尖向前倾着,笔杆向后躺着。

写字儿歌我会背: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写字要领记心间。

开始书写前,教师可让学生诵读坐姿儿歌、握笔儿歌、写字儿歌,起到辅助书写的作用。通过对这些趣味儿歌的诵读,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书写姿势,初步建构起规范写字的意识。

(三)重视范写,开展书写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较高的表现欲,特别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所以,好的榜样对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通过范写,开展书写指导。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中的“请”时,书写指导可这样展开。

步骤一:观察“请”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写字前先观察生字:“‘请字非常有礼貌,让我们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好,看看它是什么结构。”学生发现“请”是左右结构。教师提醒学生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步骤二:范写新笔画。教师引导学生书空:“‘言字旁里有一个新的笔画,下面请跟着老师一起书空。”等学生学习了“横折提”后,教师提醒学生看看“言字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宽窄。

步骤三:整字范写。教师边写边说口诀:点在左上格,记住横折提,三横间距要均匀,‘月字起笔撇变竖。

步骤四:学生练写,展示反馈。

步骤五:示范修改。教师拿笔在学生写得不够规范的汉字上进行修改,让学生比较修改前后的字,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在书写指导中,从新笔画的范写到整个字的范写,再到修改时的范写,向学生展示扎实的基本功,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功效。

三、搭建实践平台,保证习惯的持续性

写字,仅靠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枯燥的书写作业容易消磨学生的兴趣。学生为写而写,体验不到写字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对此,教师应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为书写习惯的养成“续航”。

(一)制订习惯养成计划,持续激发兴趣

写好字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断地练习。坚持做一件事情,一般21天之后会形成习惯。基于此,教师可通过21天写字打卡行动,助力学生养成写字好习惯。此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促进家校双向互动,构建一个协同互动圈。家长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同陪伴学生,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持之以恒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我爱写字”21天好习惯养成计划

要求:

1.每天有固定的时间练习写字。

2.每天都能主动书写10个生字,并能时刻关注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3.书写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愿意向老师、同学或家人展示写好的字,并能听取他们的建议对写好的字加以修正。

温馨提示:

1.完成任务后请在方格内打“√”,如果未能完成则不填。

2. 21天后,若如期完成打卡任务,可到老师处领取“小兔写字章”一枚。少打卡一天,需通过两天的努力补上,以此类推。

3. 21天后,挑选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贴到班级板报上进行展览。

(二)创设练写任务情境,形成内在动力

为了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可以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在日常书写中增加学生的练字意识,提高学生练字的效果。教师可创设练写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写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如:开展“亲子写字比赛”,让学生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写字,并以家庭为单位,在班级里展览和评选写字作品,以赛促练;开展“好字书签”赠送活动,让学生在书签上端正地书写,并将书签赠送给同学或老师,营造练习的仪式感;开设“大拇指点赞书写专栏”,张贴书写规范的写字作品,让学生体验写字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从而积极落实规范书写。

(三)统整多学科书写要求,拓宽练写途径

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并不局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协同其他学科教师,共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意识。比如,针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师教学用书建议教师要把写好数字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学写数字时,学生须掌握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并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不难看出,语数学科的书写关键能力是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持续跟进,了解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书写情况,及时获悉学生的动态,进行有效反馈。

四、实施过程评价,提升写字的规范性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提出,学龄期(6~12岁)孩子面临勤奋与自卑的冲突,人格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科学积极的评价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因此,可以利用自主评价、教育者(家长和老师)评价等方式,落实过程性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意愿。

(一)在常练中融入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化被动为主动。如设计“每日一练”作业,把评价规则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书写时针对写字习惯展开自我评价。这样,通过每日的規范强化,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在教学中融入正向评价

教师正向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动力。比如,课堂上开展写字评比活动,从最基本的书写要求开始,逐渐提高标准,看看哪些学生最先完成任务。在批改作业时,可写上激励性、肯定性的语言,如“你的卷面非常整洁,让人赏心悦目”“正确的书写姿势,带给你书写的大飞跃”等,改变原本单一的打星式评价方式。

(三)在家校协同中融入双向评价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需要家校协同。教师可以把书写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熟悉标准,并为家长提供方便操作的评价表(见表1),使其参与评价,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写字习惯的重视,从而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学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探寻汉字之美,习得书写之法,努力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让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写字,为之后书写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第一学段
以“语”为点 以“图”为径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读题百遍 其义自见
方寸之间 独具一格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数学第一学段综合素质评价
第一学段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以俗解雅 由表及里 因“迹”施教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寻求更适合一年级的语文教学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解读及设计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