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2024-03-24郭东旭宋永强
郭东旭 宋永强
[摘 要]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十三辙”作为我国民族声乐知识之一,有着引入教育领域的积极意义。文章针对“十三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与路径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师需把“十三辙”融入声乐课程,注重传播传统音乐文化,鼓励学生创新,指引学生探析唱法,提升民族声乐作品赏析水平,并注重专项研究,继而提升民族声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 “十三辙”;民族声乐;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 J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3-0072-03
民族声乐教学有着拓展性以及民族性,为了使学生能展现出民族声乐作品的意蕴,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在声乐知识学习与运用进程中强化人文素养,教师要运用“十三辙”育人。有些教师存在未能有效运用“十三辙”的问题,出现了相关元素很难融入课程、学生未能掌握赏析方法等情况。基于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探索“十三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十三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在戏曲艺术创作进程中“十三辙”应用频率较高,人辰辙、遥条辙、梭坡辙等均属于“十三辙”。每个辙的韵字可分为平仄两声,亦可称为上下韵,各个音节能分出四声,即阴、阳、上、去,若平仄不明、韵脚不清、四声不准,那么传统戏曲作品就不能做到合辙押韵,丧失戏曲独有的韵味,很难打动人心。“十三辙”的诞生与发展并无文字记载,人们普遍认为它起源于明清时期,以曲艺为基础发展而来,在民间流传,助推说唱艺术发展。《中原音韵》著于元代,为元杂剧唱词设计提供依据,该著作以汉语为基础予以编纂,取消了“入”音,设置韵部共计19个,并分四声,此为韵书史的一大变革,在唱词押韵思想解放的条件下助力我国曲艺文化良性发展。《中原音韵》是曲艺人多年实践所得艺术结晶,包含着人们对合辙押韵的理解,是“十三辙”诞生的基础。近代出版了《中新韵》《洪武正韵》等书籍,均以《中原音韵》为依托。通过对“十三辙”发展历程加以分析可知,在曲艺艺术经验积累、繁简合并、持续改进的进程中“十三辙”出现了,并为民间音乐发展提供了养分。从理论上讲,“十三辙”亦可助力新时代民族音乐发展,基于此要在民间音乐教育中引入“十三辙”,一方面充实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借助“十三辙”将音乐作品、历史文化、创作思想等内容引入课堂。
有些教师在运用“十三辙”时存在下述问题,并未能提升育人水平:第一,“十三辙”与民族声乐课程的融合度有待加强,未能有效扩充声乐课程,同时教师对“十三辙”的讲解较为笼统,使之失去了教学功能;第二,部分教师未能探析“十三辙”背后的人文意义,造成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效果差强人意的后果。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传统文化可彰显德育价值,因为部分教师对“十三辙”的人文属性不够了解,所以出现了未能借助“十三辙”传播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情况;第三,有些教师在应用“十三辙”时仅重视声乐知识输出,并未指引学生创新,“十三辙”与学生创新思维的融合力度较小,学生不具备自觉学用“十三辙”的意识与能力。合辙押韵不仅出现在传统民族声乐作品中,押韵还是现代音乐创作要求之一,有些教师因为对“十三辙”了解得不多,所以出现了无法高效地讲解合辙押韵知识的情况;第四,“十三辙”在声乐唱法讲解环节运用的频率较低,有些学生很难在了解与学习“十三辙”的条件下提升歌唱水平,基于“十三辙”的教学质量随之降低;第五,声乐作品赏析属于民族声乐教学的重点之一,只有具备审美精神、审美思维活跃的学生才能发现乐曲之美,涵养高雅情趣,对美有主观且正确的理解。有些教师未在民族声乐作品赏析环节运用“十三辙”,影响学生对意蕴揣摩与解析的成效;第六,教师忽视专项研究,对“十三辙”的关注度不高,同时研究成果未能及时转变为教育动力,这不利于其规范、高效地运用“十三辙”[1]。
二、“十三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的路径
(一)融入声乐课程
民族声乐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重视理实一体,坚持学用结合,在讲解声乐知识的同时就会指引学生实践,达到“唱中学”的目的。在声乐课程内有很多曲目,以女生必唱曲目为例,有《秋收》《三十里铺》《钗头凤》《包楞调》等,虽然不同的教材曲目有区别,但无论曲目如何改变,声乐课程的实践性不会变。基于此,教师要从民族声乐课程理论指导实践的维度着眼运用“十三辙”,将更多能够承载与传导“十三辙”的音乐作品引入课程,如《玫瑰三愿》《江河万古流》等,为教师应用“十三辙”育人奠定基础。教师还可将“十三辙”视为民族声乐课程的一部分,将姑苏辙、中东辙、梭波辙及其他的“十三辙”视为着力点建设课程,课程内容包括韵母介绍、举例分析、应用方法等方面。以一七辙为例,韵母包括er、iü、-i等,“龙戏浅水招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中的“戏”与“欺”就能展现出一七辙的典型特征,韵母为i。还有如:次、事、女等字为了使教师可以在民族声乐课程中有效地运用“十三辙”,需要从整体、部分两个维度出发规设课程,从整体来讲相关内容需渗入固有课程,从部分来讲,“十三辙”讲解应有体系性、专业性。
(二)传播传统音乐文化
“十三辙”与韵书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中的瑰宝,是值得继承的文化遗产,先辈用“十三辙”与韵书进行艺术创作,探究音轨韵律,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的建设添砖加瓦,许多唱段流传至今,百唱不厌。在先辈实践、积累、提炼、创新的过程中,“十三辙”与韵书持续优化,满足各个时代音乐艺术发展需求。诗经、乐府、元曲、京剧等均以“十三辙”为基础发展至今,同时有着时代印记,并能展现出“十三辙”的生命力。以京剧为例,很多剧目的唱词无尖团字音韵之别,这就是对传统音韵的创新与发展。学生了解“十三辙”不仅能体悟我国韵书文化,还能借助优秀作品了解京剧文化,接受唐诗、楚辞等国学经典文化的浸润,增强人文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心。新时代音乐处于国内外融合发展时期,音乐文化融合会造成部分民族音乐元素被轻视的后果,这不利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差异化、本土化、特色化发展。基于此,为了使学生能具备保护、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能力,应在民族聲乐教学中运用“十三辙”,使学生能认可它的文化价值,产生学习、利用“十三辙”助推传统音乐发展的想法。这不仅对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繁荣发展有利,还能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亦可在文化教育进程中加强德育[2]。
(三)鼓励学生创新
“十三辙”本身有着创新性,主要源于时代审美标准、地域性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对“十三辙”带来了影响,它是民众创作的艺术理论,是曲艺押韵工具,其中很多内容与现代语言一样,有着贴近现代、契合近代、流传范围广等特点。因为韵部宽,加之多年实践锤炼,所以它不仅可用来编创戏曲,还可用来创作以新体诗词为主的音乐作品。新时代的韵书将曲、词、诗视为发展的支点,用以助推韵书与时俱进,以汉语拼音为基准,满足现代民族声乐创编需求。创新是学生必备素养,学生声乐作品创新需有工具助力,以汉语拼音为基准的新韵就是学生声乐创作的得力工具之一。为了使学生能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十三辙”,教师需规设创新活动,活动有着多样性,可分为两类,其一为在天气现象、自然环境、油画、电影、书籍等元素的启发下运用“十三辙”创编民族音乐作品,其二为以中东辙、由求辙、遥条辙、怀来辙等“十三辙”为依托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使学生能强化创新意识,提升民族音乐创新能力,进而达成基于“十三辙”的民族音乐教学目标[3]。
(四)指引学生探析唱法
“十三辙”与唱法融合将东西方音乐歌唱技法区分开来。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将五个母音与“十三辙”灵活关联在一起,如i、u等。在应用“十三辙”时要将字拼合到一起,力度、速度对拼合后字的演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以《岁月悠悠》《小河淌水》中的“悠”为例,“岁月悠悠”是乐曲第一句,音乐旋律涌动,咬字拼合速度较快,行腔流畅,“水清悠悠”出现在《小河淌水》的第四句,处于乐段收尾处,有着情意绵绵之感,“悠悠”二字拼合较慢,同时有渐慢的特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强调字正腔圆,在此基础上声调准确、拼合到位,以“十三辙”理论为依托解决拼合与收音的问题,展现民族音乐风格,为了做到这一点还要强调以字带声、以字行腔,这就需要学生能做到“字领腔行”,在处理唱词时,每个字均需准确、细致,体现出“音韵声腔”之美。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十三辙”引导学生关注发声、归韵与收声,结合音乐作品进行练习,在练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乐曲旋律与主旨发声,而后口法一定,跟随音律转腔,虽然音有较多的变化,但口形与声音较为稳定且以气息为依托,不可随意改变声音运动轨迹。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演唱不同的音乐作品,助其归纳总结,例如有些学生会发现姑苏辙、梭波辙等“十三辙”并无韵尾,需要用到“直出无收”的演唱方法,若无韵尾的字出现在句末,那么要用到“截气”技法,咬字后无需考虑行腔长短、发声强弱并保持口型不变。例如,《木兰从军》中“织”为一七辙,有着“直出无收”特点,需用“截气收声”技法加以处理,要轻巧的咬字,唱出抛物线的感觉,线条清晰,声音干脆且圆润。不同的“十三辙”咬字、归韵等方式有着细微的差别,需要学生在长期实践、提炼、总结的进程中具备应用“十三辙”演唱的能力[4]。
(五)提升民族声乐作品赏析水平
只有学生能发现民族声乐作品之美,才能解决“如何展现美”这个问题,这说明审美是民族声乐作品艺术化呈现的先决条件,缺乏审美精神的学生仅能机械化地按照乐谱、唱词表演,作品美感随之弱化。基于此,教师需重视在审美教育环节运用“十三辙”,用以启发学生,助其激活审美思维,积累审美经验,增强审美能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佳作中的语言、旋律、伴奏等方面均有独特性,语势、语气等方面有别于其他的音乐作品,可以展现出中华音乐韵味,亦可打造意境,有效抒发情感。字正腔圆属于民族声乐作品赏析要点之一,“十三辙”的运用效果对字是否“腔圆”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关注归韵收音方式,若归韵收音标准则可给人余音绕梁之感。教师以不同的“十三辙”为抓手引导学生鉴赏音乐作品,同时助其归纳总结,使学生能在分析、归类等高阶思维的加持下提升赏析水平。例如,学生会发现怀来辙、一七辙等用展辅技法收音,遥条辙、梭波辙等用剑唇收音,中东辙、江阳辙等用穿鼻形式收音,进而展现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音韵之美。音色属于教师带领学生鉴赏民族传统音乐的立足点之一,教师要将鉴赏活动、“十三辙”融合在一起,亦需引导学生多听、多唱、多比较。例如,学生会发现一七辙、发花辙等有a、i等音素的字呈展唇状,同时舌位靠前,音色较为明亮,梭波辙、姑苏辙等含o、u等音素的字舌位后移,唇部为圆形,音色较为暗淡,江阳辙字腹音素为a,舌位居中,展开双唇,能发出浑厚的声音,进而有效地利用“十三辙”赏析民族声乐作品,落实民族声乐审美教育目标。
(六)重视专项研究,为专业化、系统性教育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教师对“十三辙”的理解会影响其教学效果,只有教师对“十三辙”有全面、深刻的解析,才能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灵活运用“十三辙”。基于此,教师需注重专项研究,一方面将韵书与“十三辙”看做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将怀来辙、姑苏辙等视为研究的发力点,关注发声、唱法、气息等方面,亦需将“十三辙”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例如,教师可以把共鸣训练看做专项研究的支点,指引学生利用人辰辙、姑苏辙以及一七辙找到头腔共鸣位置,展开高位演唱练习活动,教师还可引领学生运用江阳辙进行胸腔共鸣训练,在演唱ang时需在胸腔发音,同时声音要明亮、宽广、宏大。为了使专项研究更具指向性,教师需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识别教育難题,受问题驱动提高研究专项性,进而用“十三辙”消除切实存在的民族声乐育人阻力[5]。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十三辙”,达到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扩充教材、指导实践的目的。基于此,教师需深度了解“十三辙”,能在唱法教学、审美鉴赏、艺术创作、常规训练等环节运用“十三辙”,使学生能具备专业技能、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素养,继而提升民族声乐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委.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合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3(08):89-91.
[2] 郑英.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23(18):117-119.
[3] 郭雪.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多元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四川戏剧,2022(05):161-163.
[4] 赵晨静.中国民族声乐教学近十年的发展概述[J].戏剧之家,2022(12):118-120.
[5] 杨福生.高校声乐教学中民族性的思考[J].音乐生活,2022(02):73-75.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