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卧床 如何避免压出“疮”伤

2024-03-24孔令红

保健与生活 2024年5期
关键词:软垫卧位尾部

孔令红

前些日子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家中老人近期生病卧床,好好躺着啥活没干,竟然还躺出了毛病。前几天老人骶尾部皮肤仅仅是发红,现在却出现了水疱,问我是咋回事,如何处理。我告诉朋友,老人家这是长期卧床,皮肤出现问题,造成了压疮(压力性损伤)。长期卧床,如何避免压出“疮”伤,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压疮,又称“褥疮”,是皮肤和皮肤软组织的局部损伤。临床上经常用“烂苹果理论”来比喻压疮,它就像一个看似完好的苹果,表皮上只有一个颜色发暗的小点,但是切开来,却发现苹果里面已经大面积腐烂了。压疮是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老年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老年人的痛苦,也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卧床老人的皮肤护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预防压疮形成,即消除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压疮一般是长时间没变换体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全身营养不良等原因所致,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减轻长期卧床老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减压、翻身、气垫床

压疮好发于长时间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如枕骨、耳郭、肩胛骨、肘部、背部、椎体棘突、髋部、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足内外踝、足跟等处。对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的老人,应做到局部减压、勤翻身、躺卧气垫床,督促和协助卧床老人经常更换卧位,一般2小时1次,必要时1小时1次。在骨骼隆突和皮肤与皮肤相接触的部位垫软枕,尤其是双膝关节和双足内外踝及足跟处。长期坐位休息者,每15~20分钟抬高臀部1次,每次抬高1分钟以上。

2.避免摩擦

搬动卧床老人时应避免拖、拉、拽、扯动作,防止摩擦损伤皮肤,可在老人背部及臀部下垫1米×1米软垫,翻动时可利用软垫抬起老人,采取软垫与床单之间的移动变换老人的体位,减少对老人皮肤的摩擦损伤。

3.避免不良卧位

平卧位床头抬高30°时就会产生剪切力,再加上老人体重产生的压力,可在骶尾部产生较大的损伤。因此,床頭抬高30°以上的卧位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骶尾部受压过久出现压疮。侧卧位也尽量选择30°侧卧位。

4.避免潮湿

大小便失禁、汗液刺激可导致皮肤浸渍而形成压疮。在潮湿环境下,发生压疮的风险会增加5倍。对于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卧床老人,家人应及时帮他们擦洗身体,清洗会阴和肛周部,必要时涂爽身粉或氧化锌软膏;及时更换衣物、床单,做到床铺勤整理,保持清洁、干燥、平整。另外,老人的皮肤不能直接接触塑料布或橡胶制品。

5.按摩

按摩可用于无发红的皮肤,不主张对已发红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因为软组织受压变化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分钟可退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须按摩。如果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有损伤,摩擦会加重损伤程度,应禁用按摩。长期卧床者,照护者应每日对其进行被动肢体锻炼,尽可能地维持关节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压疮处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6.新技术应用

随着近年来创面护理新概念的推广和应用,各种新的创面处理敷料及技术也纷纷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有足跟帖、骶尾贴、压疮保护膜及各种液体敷料等,可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柔软的保护膜,既保护皮肤不直接受压,又可阻碍外界水分和渗透液接触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可以根据卧床老人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7.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压疮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营养状况对压疮的预防和愈合有重要作用。不能进食的老人应尽早采取留置胃管鼻饲,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满足老人营养需要,增强抵抗力。

8.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经历严重的疼痛、瘙痒或受压部位皮肤发生感染、涉及深部组织无法自行处理、持续恶化或不愈合,表现为红肿、渗液、发热、恶臭等情况,患者应尽快就医,寻求医疗帮助,避免延误病情。

做好长期卧床老人的皮肤护理,重视压疮预防是关键。只有医护人员、老人及家属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长期卧床老人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软垫卧位尾部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一种实用新型底盘装配支撑结构的开发
跟踪导练(三)(4)
意大利为“低头族”设警示软垫
A New Species of Euphlyctis (Amphibia, Anura, Dicroglossidae) from the West Coastal Plains of India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