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文物古迹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理论逻辑

2024-03-22赵振焕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

[摘要]器以藏礼,物以载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疆文物古迹作为新疆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既是认识和传承新疆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教育功能,对加深社会记忆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影响。文物古迹作为学习历史和传承文化的资源,能够增强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激发设身处地的情感共鸣,培养反思能力和历史意识,塑造社会价值观和公民意识。因此,只有通过历史文化教育的熏陶感染,深入认识历史上的新疆,才能深刻理解当代新疆,并为创造新疆的美好未来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智慧支持。

[关键词]新疆文物古迹;历史文化教育功能;社会记忆;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1—0130—08

[作者简介]赵振焕,男,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宗教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社会越现代化,人类就越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2]历史文化是国家独立自主的标识象征,也是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文物古迹作为其重要表征和传承载体,是文明和历史的见证,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深刻认识文物古迹的内涵特征,更好地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精髓与特色。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3]千百年来创造和延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是新疆人民历史传承的民族基因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新疆历史文化在文物古迹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相互映衬。

一、文物古迹的定义与价值

文物古迹是文明的见证,也是理解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4]

(一)文物古迹的概念

文物古迹是文明发展的标志,记录着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承载了人类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记忆,蕴藏着思想智慧和科学技艺,既体现出其中更深层次的理念与信仰,也代表了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将“文物古迹”解释为“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不仅包括常见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还有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及其附属文物,文化景观、线路等遗产也在其中。[5]

(二)文物古迹的价值

所有文物古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6]及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7],在塑造和培育正确价值观过程中有深远影响。文物的作用是文物价值的具体体现,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为科学研究提供价值的作用。[8]文物古迹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印证史实、订正谬误和彌补缺失等功能,也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立足厚重历史文化财富,并加以重视、研究和保护传承,才能从中汲取前人经验,提升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在繁荣的文化土壤生发丰硕的成果。

文物古迹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及科普教育生动形象的教材。[9]在以史育人、以文化人教育中,通过认识了解、参观学习,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全社会的进步和创新。同时深入理解历史文化渊源,激发创造性思维和艺术灵感,并推动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不同文物古迹反映各自所处的社会阶段,共同构成时间线索和文化脉络。通过研究天山南北文物古迹了解新疆变迁。历史上文明间相互影响,如古代丝绸之路为东西方交流搭建了桥梁,新疆文物古迹是典型代表。历史古迹与当地文化传统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文物古迹为历史演变提供脉络线索,还原过去真实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历史由抽象概念成为可见实体,它的存在证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进程,为我们认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规律。文物古迹还代表了特定文化的成就,是文化传承发展的珍贵遗产,体现了人类创造力和审美追求,有助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它是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身份的象征,承载着社群记忆和集体认同,能够加深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并增强自信心。它是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深入了解思想史和价值观,提升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它对当地文旅发展和经济繁荣具有积极作用,经济收益还推动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顺利开展。

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针对作为文物古迹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指出,这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文物古迹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塑造未来,对研究历史、传承文化、发展教育和经济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护、研究和传承文物古迹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使命。

二、新疆历史文化遗产及价值

(一)新疆文物古迹现状

新疆文物古迹是历史发展的成果与见证,含有较高价值的信息,在新疆乃至全国各领域都有重大学术意义。文物古迹以物质形式将历史文化元素凝结的社会价值传递给大众,表达出新疆人民的文化情感和精神认同。[10]

截至2022年底,新疆保存有9545处不可移动文物[11](含世界文化遗产6处)、13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0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2座博物馆(其中一级博物馆2座)、馆藏文物45万件、古籍文书超55万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汉文文献35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70部和其他文字古籍1部);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历史文化名镇、4个历史文化名村、2片历史文化街区及17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12];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7处。

文物古迹具有无可替代性。新疆文物古迹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而遭到破坏,甚至丧失。如何加强保护并推广历史文化价值,使人们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疆文物古迹和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理念有紧密联系,它们互相支持,共同构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道路。

(二)新疆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西交通要冲和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丰富多样的新疆文物古迹不仅构建了新疆历史文化脉络,也证实了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辉煌成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保护、研究和展示文物古迹,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疆,促进各民族的理解交流,并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新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喀什是古丝路上经济、文化集散地,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点;吐鲁番是亚欧大陆桥的交通枢纽;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特克斯县有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和保存完整、数量最大的乌孙古墓群;库车是龟兹文化发祥地;伊宁市是多元文明交汇的典范。

历史考古证实了新疆在丝绸之路上的关键地位。卓尔库特城址和尼雅遗址等地出土文物展示了中原文化对新疆的深远影响。石城子遗址和交河故城等防御设施揭示了汉朝统一中央王朝后的变化。焕彩沟汉唐碑刻记录了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历程。土尔扈特银印证实了新疆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这些文物凸显了新疆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丝绸之路对其的影响以及中原文化在新疆的传播和融合。

在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和人文底蕴中,新疆各族人民与中原在认同上表现出高度一致。从铜武士俑到彩绘木雕天王踏鬼俑,伏羲女娲画到唐代弈棋仕女屏风画,方格兽纹锦到烟色狩猎纹印花绢,都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藍地人首马身纹缂毛布技术影响了唐宋缂丝工艺,而阿斯塔那萨珊风格印花绢则体现了丝路多元文化。西旁景教遗址、佛教石窟寺群、艾提尕尔清真寺、昭苏圣佑庙等都是多民族聚居、文化交流和宗教并存的实物证据,见证了新疆多元融合的过程。

新疆长城以烽燧、戍堡的形式存在,修筑烽燧是中央政府经营西域的重要举措。克孜尔尕哈烽燧对研究丝路交通和军事通讯具有很高的价值,烽燧群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以深入研究古代边防体系、丝路交通保障和边防制度。昭苏平定准噶尔格登碑展示了清廷运用武力维护疆土完整的手段。伊犁将军府是清政府管理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对抵御外敌、巩固边防和捍卫领土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不仅提供了研究文化交流和汉唐艺术的资料,也见证了各族人民同心协力、保卫祖国边疆和维护统一大业的精神记忆。

坎儿井是西汉“井渠法”传入西域后适应自然环境形成的地下灌溉系统,对研究新疆经济、水利史和民族文化交流等有重要价值。保卫古丝路交通安全的唐公主堡城址是中央政府在早期管辖新疆及促进文化交流的实证。乌鲁木齐文庙是全疆唯一完整清代风格的庙宇建筑群,是研究清末民国初期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兵团军垦博物馆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治理、开发新疆的历史,也为研究新疆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研究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军事历史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和历史资源。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13]

新疆文物古迹记录了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展示民族文化多样性,加深对不同民族的理解、尊重和认同,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脉络。因此,保护、研究新疆文物古迹是一项艰巨任务。

三、文物古迹的教育功能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旨在运用历史文化教育的手段,全面培养和提升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文物古迹作为实物见证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一)历史与文化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民族和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汇总,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14]曾巩指出“盖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将剖析“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作为修史目的,还说明“周万事之理、适天下之用”的功能。因此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5]

广义的“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的总称。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内在本质的对象化。[16]人是社会性存在和历史性存在,文化经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造就,会影响人的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和社会的发展转型。马克思把全部人类生活视作文化,李大钊认为历史研究对象便是文化。[17]文化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人由历史积淀而成,是现实文化“客体主体化”的产物。以文化人是走向“真人”的必由之路,“人”与“文化”双向构建中,通过“人化”与“化人”的互动实现价值[18]。以文化人的根本目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

以文化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与使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以文化人。[20]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首提“以文化人”,指出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承载,培育、坚守、弘扬我国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须遵循以文化人规律,充分发挥文化的载道育人功能。[21]

历史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文化作为历史投影,是特定空间发展的历史范畴,没有超越时空的文化。[22]同时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文化,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陈支平认为,超越历史真实性的文化认知更具历史文化的永恒价值。[23]

(二)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内涵与目的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具有典型的互文特征。人文熏陶是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教育,有潜移默化的特质。本质上的教育即是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过程。“文”“史”是核心,“化”“育”是途径,“人”是目的。面对历史文化,要秉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加以鉴别,扬弃地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4]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源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强调通过学习史料文献,提高思想境界和行为标准,并运用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社会治理。

历史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5]文物古迹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蕴含文明发展的深层意义和内在价值。“以史育人”通过文物古迹,对传承记忆,把握历史脉络,掌握变迁规律与发展趋势,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并应用于现实世界。文物古迹彰显思想文化内涵,“以文化人”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6]以文化为核心,理解并赋予新意义,激发创造性思维,推动创新性发展,在尊重差异中更好地融入多元社会,对保护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和现实价值。

通过以史育人和以文化人,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多元文化理解,进而加深对自身和他者历史文化的理解,以传承历史、塑造文化、激发思考和认同他者,形成独特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身份,产生深远影响。

(三)历史文化传承的教育功用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历史文化教育理念是跨学科交叉的理论研究体系。《易经·贲卦·彖传》早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论述,“人文”是建立在先秦经典教化基础上的文明社会。刘向《说苑·指武》指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27]强调文化等柔性统治手段始终优先于武力征服。[28]《中庸》中“参赞化育”价值论则强调人的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历史文化教育,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中坚力量。

1.文物古迹的教育文化生态。教育使人成为人,目标是人性的复归。[29]教育是提高整体素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新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源于历史交流,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有价值联系。通過教育教化可以增强对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共处,提升文化自信。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使人成为人的过程,本质是人的精神生成,宗旨是人性复归,即教育的人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是提高群众素质的主要途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复合体,新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源于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新疆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通过教育教化可以增强对民族、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共处,还能提升文化自信心。

人的生存环境带有历史传承机制和民族多样性。文化生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人类情感意识和行为的综合[30],揭示了教育与其他三者联系[31],具有认识论意义。教育通过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形成道德、行为准则,促进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承和发展。应当加强教育与他者的互动,于动态变化中分析、理解其价值意义。

文化教育人类学强调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的关系,哲学教育人类学强调借助教育使人具有社会属性。[32]教育历史人类学主张“多样性”“历史性”的结合,历史人类学认为特定时空的研究对象既是历史的他者,又是文化的他者。对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新疆地区做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教育研究,要客观、全面地将其置于国史大格局中理解。[33]

教育是历史文化的重组、转化和再创造,为了促进客观文化向主观文化转变,将个体主观世界导向客观文化世界,进而培养完整人格[34]。20世纪末,克里斯托夫·武尔夫(Christoph Wulf)等认识到文化取向的重要性,提出“教育人类学是一种历史文化人类学”主张。[35]历史文化教育是培养历史思维、意识的关键要素,能全面清晰的把握历史的复杂多样性,加深敬畏之情。

学校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所有教育场景中居主导地位,它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无法割裂,要协同参与到营造文化认同的生态环境中,否则必然造成传承和认同的危机。

2.传承记忆的文物遗产。文物古迹是过去的遗存,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它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人类社会的记忆和文化传承。记忆是构建认同的媒介,其社会意义在于整合个体与群体,社会记忆是历史的产物。在记忆形成、存储、提取和历史重现的线性逻辑过程中,文化起关键的桥梁作用。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的“集体记忆”向历史文化和社会学偏转,因超个体性、物质性与历史性等特点[36],而具有文化唤醒、社会动员和心理聚合功用,其最大价值在于同历史文脉相连接,为主体赋能并形成支撑和联系集体成员的前提。[37]

历史具有保存集体记忆的功能,同时培养民族认同感,通过制度化的历史教育传递集体记忆[38]可以保留“历史记忆”,强化“历史认同”,并由此产生“国家认同”。[39]标志性建筑等文物古迹作为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被称作“凝固的记忆”,拓展了史学研究领域,将历史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引向深入。文物古迹是文化记忆的聚集地和媒介载体之一,但因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时间差,需要通过文物遗产来佐证和强化文化记忆。文物古迹的文化意义须通过诠释才能被理解,文物保护活化是对记忆新诠释的动态过程,记忆过程中不断被选择和塑造。德国学者简·奥斯曼(Jan Assmann)认为文化记忆的反思性可用于教化社会中人[40],文化记忆在交流互动中建立集体记忆而使之传承。[41]集体记忆不是客观地承传,是有选择性地诠释、建构和重塑[42],族群的发展重组靠结构性失忆和强化新集体记忆而达成,凭借“文化亲亲性”[43]在再认识、再学习过程中重构有益当下的证据,增强文化身份认同的凝聚力。记忆场重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为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养分。[44]

3.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同化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文化适应。[45]文化适应过程中既要主动向外传播自身文化情感,又要接受并内化异文化中的文化情感[46],可以更好应对跨文化交流中的挑战,加强和推动文化间的互动理解与和谐发展。人的历史性决定了文化的历史性与传承性,文化传统是其具体体现[47],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文化传承通过亲身参与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依靠代际相承得以保留。因此,教育要在文化变迁中发挥引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文化适应、文化传承和文化变迁势必发生文化选择。[48]文化选择的前提和目的是认同,共生是必然走向,表现为教育变迁中选择主体的文化决策和文化认同。高度重视国家和民族文化在各类教育的结构性体现,对文化选择的文化重构、民族认同及国家认同有现实意义。[49]文化符号存在于人的历史记忆中,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和标志。新疆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全的省级行政区之一[50],各民族在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同时,应当了解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尊重、包容他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借助新疆文物古迹这一重要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文化为“经”、历史作“纬”,提高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共生、增强文化认同[51],引导新疆各族人民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新疆文物古迹对历史文化教育的作用

活化利用文物遗迹等考古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文物古迹背后包含历史故事。“物”“史”“文”相互交织,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借助新的手段、活的方式融为一体,使沧桑冰冷的文物古迹焕发生机,讲述新疆历史文化故事,达到以物存证、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效果。

文物古迹的教育功能对历史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其重要作用包括促进文化多元和谐、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培养跨文化视野和创新力等。通过深入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历史渊源、特点和精髓,文化遗产的教育性传承可以帮助个体增强文化认知和自信心,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提高审美水平。它强调个体对所属文化的独特理解与认同,加强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了解文物古迹的背景和价值,唤起个体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为传承保护贡献力量。此外,此类实践教育丰富了审美意识,培养了鉴赏能力,助推了文化繁荣。最终,通过认识古代科技智慧和发展路径,激发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在文化遗产传承中,历史文化教育为构建和谐多元的文化社会贡献积极力量。

新疆各民族文化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印记。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要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新疆的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52]我国古代文学史的咏史、怀古等题材,借文物古迹寄情抒怀,总结历史教训、突出现实价值[53]。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两度出塞,其诗文涉及自然风光、社会风俗等情景,反映了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的经营史[54],为研究唐代新疆提供了重要素材。[55]清代边塞诗内容愈加丰富,歌颂爱国军民维护统一。纪昀《杂诗》通过民俗制度、民族关系等展现西域生活,林则徐《回疆竹枝词》记录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有历史学、民俗学价值。[56]

新疆的文物古迹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影响文化身份认同,激发情感共鸣,培养历史反思能力以及塑造社会价值观和公民意识,扮演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教育角色。

历史认同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的基础与前提。[57]必须深刻认识到“五史”的重要地位,坚定历史自信,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通过文化自觉清晰地认识到所处的文化生态及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只有学习和思考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为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指导。

第八批国保遴选原则强调文物古迹的“优秀历史文化价值”优先,突出“国家历史文化认同”内涵。新疆第八批国保单位中就有不少反映国家“一体多元”的物化载体。[58]认识新疆文物古迹对身份认同、交流融合、弘扬文化传统等有重要影响。新疆是多民族地区,通过文物古迹学习国家历史,增强对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认同,更好地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参观新疆文物古迹是对历史文化的认知过程,更是一种有感染力的实践途径。通过了解新疆文物古迹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感受古人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产生情感共鸣。親身体验古代生活,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认识新疆文物古迹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意识和反思能力,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发展。参观新疆文物古迹,深入思考历史事件、人物等,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演变的过程,从而培养人的历史思考能力。

新疆文物古迹在塑造价值观念和公民意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59]宣传文物古迹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对新疆文物古迹的教育,能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而激发起爱国热情,增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同时,教育注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历史文化教育的重点还在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此外能够提高新疆各族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效促进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有针对性的历史文化教育,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价值观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提升,这也是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语

“考古遗址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60]新疆文物古迹“实证着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61],是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展示了新疆在中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之一。天山南北的文物古迹不仅是历代中央政权管辖治理新疆的证据,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深入探索和理解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既是对历史的尊重,更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统筹和赓续历史文脉提供了智慧导引。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4316.htm.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第3版)[M].上海:同濟大学出版社,2022:4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39911/Document/1659932/1659932.htm.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广西北海:向海图强风正劲丝路古港启新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22/0628/c444826-32458857.html.

[5][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5-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附新旧条文对照》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附新旧条文对照)(2017最新修正)[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8-35.

[8][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4、21-23.

[9]龚钰轩.文物保护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23-28.

[11]王伟杰.新疆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讲好民族融合故事[N].中国文化报,2022-11-29(8).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喜迎二十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新疆文物事业“十三五”以来工作回顾[EB/OL].http://wlt.xinjiang.gov.cn/wlt/gzdt/202206/35db0a610e194992a4a01508b2df5788.shtml.

[13]国家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再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EB/OL].http://www.ncha.gov.cn/art/2022/8/26/art_722_176771.html.

[14]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1.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7-13(1).

[16]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640-643.

[17]洪认清作,吴怀祺编.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后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62.

[18]朱建军.高校文化育人探索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9-11.

[19]李鑫.文化发展重在以文化人[N].人民日报,2012-4-25(7).

[20]张立学,路日亮.以文化人意蕴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33-34.

[21]冯刚.坚守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5-11-10(14).

[2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第3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2:40.

[23]陈支平.历史与文化的歧义与超越——家族和族谱研究中的一个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6.

[2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4、6.

[25]马敏.学史明智以史育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教育的重要论述[N].中国青年报,2019-9-16(2).

[26]于平.文化新论四题[J].艺术百家,2015(1):49-55.

[27][汉]刘向撰.向宗鲁校正.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380.

[28]金开诚.文化的定义及其载体[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3):43-46.

[29][48]齐学红.传承与创新新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70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24、212.

[30]卞敏.文化生态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N].浙江日报,2007-11-19(11).

[31]陈学金,滕星.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几个根本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64-69.

[32]袁同凯.教育人类学简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77.

[33]张海超,刘永青.论历史民族志的书写[J].云南社会科学,2007(6):41-45.

[34]徐廷福,刘崇民,江净帆主编.教育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72.

[35]巴战龙.教育改革与文化转型[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51.

[36]郑杭生,张亚鹏.社会记忆与乡村的再发现——华北侯村的调查[J].社会学评论,2015(1):16-23.

[37]朱蓉,吴尧.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25.

[38][4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96、92.

[39]韦诗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11.

[40](德)简·奥斯曼,陶东风译.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J].文化研究,2011:3-10.

[41]杨柏岭,张泉泉.文化与传播十五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2:225-226.

[42]郑培凯,李磷.文化遗产与集体记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8-70.

[44][48]冯月季,王丽雅.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9):54-60、183.

[45]覃光广.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140.

[46]滕星.教育人类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52-253.

[47]魏书胜.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372.

[49]李静,路宏.变迁、认同与共生:拉卜楞地区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68-76.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39911/Document/1659932/1659932.htm.

[51]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9-15.

[52]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报,2022-7-16(1).

[53]李翰.试论咏史、怀古之关系及其诗学精神[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5-68.

[54]朱秋德.以诗证史:岑参边塞诗中有关唐代西域名称的变迁[J].中国文学研究,2006(1):42-44.

[55]卢苇.岑参西域之行及其边塞诗中对唐代西域情况的反映[J].兰州大学学报,1980(1):92-99.

[56]黄刚.论清代西域边塞诗之特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65-71.

[57]宋进.关于提高青年学生历史认同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3):72-76.

[58]国家文物局.第八批国保:突出“国家文化认同”的“物化载体”与“保质保量”[EB/OL].http://www.ncha.gov.cn/art/2019/10/18/art_2285_157092.html.

[5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2).

[60]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4-9.

[61]李扬.守护文化瑰宝留住历史根脉——政协委员围绕新疆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建言献策[N].新疆日报,2019-10-29(6).

責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
论社区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及路径
文化认同视野下太极拳的育人之道
论黎族题材小说中的自然意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