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3-21李静然李娟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乡村振兴问题

李静然 李娟娟

摘   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工作难度加大、对象复杂化的情况,存在工作内容陈旧、载体单一,领导乏力、制度不完备、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因此,应在优化工作环境,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宣传载体,加强领导组织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到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路径,构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3-0136-05

一、研究背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洞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其过程中拥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哪些新情况、存在哪些难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明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路径?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新课题。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乡村振兴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四个文明协调共进的过程,是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一体。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继续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和鲜明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巩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来看,意识形态工作抓不好,农村就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让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去,牢牢掌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和话语权,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时代不同、形势差异赋予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以鲜明特色,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到为乡村振兴服务,体现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因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培养新时代农民置于乡村振兴的重要地位,这体现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民性。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一项系统工作,要善于总结并遵循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规律,从而实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坚定人民性的鲜明特色。

(二)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实现党的农村事业服务的,因此,需要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个方面。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指出:“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步骤,也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

1.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物质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动能,为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第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引起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一方面,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巧妙借助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农民群众对新型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建立与农村新发展形势相吻合的生产关系,教育引导农民从分散式生产向规模化经营转变,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家庭农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农民形成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素养,鼓励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发展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等,探索乡村产业多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再到“共同富裕”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农民物质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农民手中可支配收入越高,拥有的购买力越强,才能满足农民对物质生活的美好向往。据统计,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931元,与去年相比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 916元,与去年相比实际增长15.3%。二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把精神富裕擺在重要位置,扭转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主次论”的错误思想,构建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两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2.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为打造“治理有效”的民主政治格局奠定坚实基础。“治理有效”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具体表现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在农村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帮助农民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真正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治理既要坚持以法律为手段,更要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主动地向农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夯实农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发农民的爱国情怀、政治热情,提升基层干部的道德素质。另外,村民自治是乡村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一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时刻关注农民的思想动态,保障农民自觉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从而提升农民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技能。

3.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乡风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动力。“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充分释放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强大动力。第一,乡镇文化部门深入宣传党的理论,传播党的声音,投入足量资源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推动党的理论成果走近农民。第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有策略有耐心地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集体意识淡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思想认识问题。

4.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生态宜居”的环境质量,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是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福祉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向农民群众、基层干部输送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发展理念,阐述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鼓励发展极具地方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提高农村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乡镇企业要实现农村工业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毋庸置疑,通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生态道德教育将会成为乡村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

1.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大。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农村工作环境错综复杂,农民思想观念出现新旧交织的局面。乡村振兴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第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将处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标志着绝对贫困的消除,但并不意味着贫困不复存在,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它是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大难题,不容忽视,客观上增加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第二,全面建成小康后农村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同时对农民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产生影响。农民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福利,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滋生了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走进农民的视线,农民的思想观念受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这种新旧思想的交织、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困难。第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满足,在一些环节上出现“断点”问题。

2.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复杂化。第一,需求的多样化。进入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单单满足物质生活就够了,而是涉及对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等多方面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各利益主体表达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致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日益复杂。第二,农村人员流动较大。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选择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优质青年人才选择在城市立足,导致农村人员流失严重,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现象在农村较为多见。

(二)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陈旧、载体单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未能适应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空洞抽象的形式来宣传党政方针,过于刻板枯燥。另一方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忽视了农村现实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精神诉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载体承载着内容的传播,影响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容小觑。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有限,现阶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拉横幅、贴公告、举办讲座等传统的宣传方式为主,载体形式过于单一化,缺乏新鲜感。

2.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组织领导相对乏力、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现象。部分基层领导思想固化,认为发展经济是硬实力,而其他方面屬于软任务,做与不做差别不大。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在处理村里事务时,遇到棘手问题就互相推脱责任、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当前的工作制度滞后于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监督管理制度不系统。未能全方位掌握农村发展态势和农民思想动态,搜集到的反馈信息失真,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二是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对完善各方面的保障机制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经费落实情况和法规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3.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客观需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打破乡村人才瓶颈的制约,这是现阶段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人,据统计,2020年,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已达2 000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 300万,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但从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来看,对乡村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已有的人才数量,这无疑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压力。

就目前来说,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专职人员,大都是一些基层干部,由于管理事务繁多,没有足够精力投身于思想政治工作。每年中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扎根到农村基层一线,往往是学其他专业的“外行”,有些高校毕业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这就出现了思想认识上的“落差”,工作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艰巨性。

概言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不仅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情况,而且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载体的创新、完善相应制度及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较高要求,不可否认,这是探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是卯足劲头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小觑的重要因素。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优化工作环境,夯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基础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不好,不能完全归咎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工作队伍人手不够等因素,实际上,环境对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着密切联系。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以产业振兴带动相对贫困人口持续增收,降低返贫风险,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从而激发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改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丰富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新发展阶段,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二是加强开展“四史”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让党员干部、农民群众更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认同,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有利于农民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进程中去。三是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广泛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宣传教育,以自觉的斗争实践打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既要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传统平台,又要积极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传播载体。一方面,发挥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用,充分发挥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为主的农村舆论阵地和文化广场、文化站等文化娱乐阵地作用,同时,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的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新争优活动。另一方面,将“互联网+”纳入常规性的教育载体中,普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APP传播“三农”领域的相关动态;有效利用“学习强国”APP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建立农民学习网,方便广大农民群体交流学习。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不断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为确保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长期良性运行,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制度。为发挥县、乡、村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三级联动作用,必须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坚持重大问题由集体共商议、共决策,避免各自为政。同时,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健全个人负责制,充分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进而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可操作性。二是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及时捕捉农村农民的发展动向,切实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及时调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及时总结和交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将执行上级决定、指示中存在的误差降到最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三是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制度。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设施,购买新设备,实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现代化。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工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要求。重视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的奖励和保障制度。加大人才保障的力度,积极践行选调生、“三支一扶”等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第一线,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四)壮大并坚持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调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积极性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带头人,其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兼结合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壮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升农村青年社會责任感,加大农村青年群体的参与力度,让农村青年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鲜亮底色;积极发挥新乡贤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组织协调、榜样示范、改革创新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精神等多方面的支持,开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二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觉悟和政治领导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村级领导的核心。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对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先进性教育,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束语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百年大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毋庸置疑,做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共同富裕的应然之义。根据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扎实推进,制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和保障机制。唯有如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李宝才.中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5,398.

[2]   曾放军.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   黄庆.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93-96,110.

[4]   李小静.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民可持续增收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21(4):72-74.

[5]   周玲.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6]   李婷婷.加强对当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7]   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EB/OL].(2021-07-12)[2022-03-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7/12/c_1127647536.htm.

[8]   张瀚元,周鹏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养路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5):277-279.

[9]   吴立衡,黄昕.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9(4):238-239.

[10]   本书编写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课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 Jingran, Li Juanjuan

(School of Marxism,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311, 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rural areas is fac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increasing difficulties and complicated objects,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outdated work content, single carrier, weak leadership, incomplete system,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 team does not meet the actual deman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r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enriched the contents of the work, innovation, promote the carrier,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dership organization, improve the working system, achieve the guard is innovation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build a new pattern of r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ountrysid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   立   夏]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乡村振兴问题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