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产业振兴协调度研究

2024-03-21马娟黄立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协调度宁夏回族自治区

马娟 黄立军

摘   要:与已有基于截面数据研究不同,采用空间数据,基于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建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协调度模型,对宁夏乡村产业振兴水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协调度及耦合度进行评价,揭示宁夏乡村产业振兴水平与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宁夏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北高南低空间分布;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协调度较为分散,呈现东高西低空间格局;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耦合度呈交错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可以为巩固拓展国家级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乡村产业振兴;协调度;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3-0008-04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力点,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宁夏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西海固地区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以宁夏为例研究“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路径转换,对国家级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宁夏考察在讲话中都对宁夏乡村产业发展提出明确目标和发展思路:以生态安全为保障,乡村优先发展为导向,产业振兴为驱动,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统筹“三大体系”协调发展是当前推进宁夏乡村产业振兴亟须破解的关键问题。

乡村产业振兴的体系构建、内生动力、三产融合等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在对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时,多嵌套在乡村产业振兴体系评价中,鲜少单独评价;多采用省级截面数据,从功能性视角构建评价标准,缺乏对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这一基本属性进行深入细致考察。在产业振兴评价过程中,熵值法较为常用,但仅局限于对整体的发展评价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对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进行考察。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了位于一些相关空间上的观测值之间潜在的横截面依赖性,空间自回归通过使用权重矩阵量化了空间单位之间的接近度度量的强度。因此,本文基于系统研究视角立足现代农业体系(包括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宁夏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以及经营体系进行评价,为补充丰富国家级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一、理论框架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的是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问题。科学技术能有效渗透于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科技等方面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互动的综合服务系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把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进入全产业链收益分配的“利益圈”“价值圈”,实现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三大体系”各有侧重、相互作用、有机融合。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一)数据来源

以宁夏22个市(县、区)乡村产业振兴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宁夏统计年鉴(2020)》《宁夏调查年鉴(2020)》和宁夏农业农村厅历年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数据。

(二)指标选取

1.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支撑。共设7个二级指标: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休闲农业投资总额与农业投资总额比、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次。

2.生产体系。乡村产业的第一大功能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体系指标层重点考察设施化,包括田间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化即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和数字化即打造智慧农业。共设5个二级指标:人均农林牧渔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农作物生产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森林覆盖率、化肥施用强度。

3.經营体系。经营体系指标层重点考察的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和归农效益实现,农民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的培育。共设4个二级指标: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村级商务服务点、家庭农场注册数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

三、评价过程

(一)熵值法

熵值法是综合指标评价法中的一种客观赋权法,本文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信息熵确定指标要素权重。

1.将指标进行同度量化,计算各市(县)占各项指标的权重(Tik):Tik=Zik/■■Zik  。其中,Zik是指第i个市(县)域单元的k指标经预处理后的数据。

2.计算指标的信息商(ek):ek=-■■■TiklnTik

3.计算指标权重(wk):wk=(1-ek)/■■(1-ek)

4.计算各市(县)乡村产业振兴水平(P):

Pi=■■wkZik(1)

P=Pa+Pb+Pc(2)

Pa、Pb、Pc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Pi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采用自然断点法分为低、较低、较高、高4个梯度。

(二)空间自相关分析

使用全局莫兰指数衡量宁夏22个市(县)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空间关联和空间差异。莫兰指数数值分布在[-1,1],当大于0时,表示各市(县)区的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在空间上正相关,既在空间上趋于集聚分布;当小于0时,各市(县)区的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在空间上负相关,既在空间上趋于分散分布;等于0时,表示无空间相关性。

I=■×■(3)

S0=■■wij(4)

其中,n为空间单元的总个数,yi与yj分别表示第i个空间单元和第j个空间单元的属性值,wij为空间权重值。

(三)耦合协调度测度

C=■■(5)

T=(p■+p■+p■)/3(6)

D=■ (7)

其中,C为耦合度,将耦合度C和Pi测算结果结合对各市(县)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划分为四种:重点突破:P≤较低且C≤较低;全面推进:P≤较低且C≥较高;协调发展:P≥较高且C≤较低;优化提升:P≥较高且C≥较低。D表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协调度。D值介于[0,1],D值越大,表明协调度越高;D值越小,则表明协调度越低。

四、结果分析

(一)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莫兰检验结果显示,卡方等于0.68,p值大于卡方等于0.41,表明宁夏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且正相关。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整体偏低,最大熵值数评价值为0.33,最小熵值数评价值为0.09。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较高、高区域和较低、低区域在数量上各占50%。高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集中分布在惠农区、贺兰县、西夏区、青铜峡市和利通区;较高乡村振兴水平区域包括:大武口区、平罗县、金凤区、中宁县、盐池县和同心县;较低区域分别是:兴庆区、灵武市、沙坡头区、原州区和西吉县;低水平区域包括:永宁县、红寺堡区、海原县、彭阳县、隆德县和泾源县。

(二)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空间分布特征

1.产业体系空间差异与宁夏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趋同,也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五个地级市为区域单位来看,产业体系各区域间差异性明显,毗邻区域具有明显的临间分割,如吴忠市青铜峡市与银川市永宁县和灵武市。固原市五个市(县、区)整体滞后于全区。全区22个市(县、区)产业体系连贯性不足,没有形成带状分布。

2.生产体系空间分异呈现出外高内低趋势。空间集聚较为明显,具有比较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一条明显的高生产体系区域条块状分布在金凤区、西夏区和兴庆区三个经济发达区域。较高值区分布在永宁县、灵武市和盐池县。低值区集中分布在青铜峡市、中宁县、红寺堡区、同心县、海原县和隆德县。

3.经营体系空间分异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高经营体系区域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大武口区、惠农区、兴庆区、金凤区和泾源县五个区域。较高经营体系区域围绕利通区呈环状分布。一条明显的较低经营体系区域条块状分布在平罗县、西夏区和贺兰县三个毗邻达区域。低经营体系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沙坡头区、海原县、同心县、西吉县和原州区。

(三)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协调度和耦合度空间分布特征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协调度较为分散,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协调度区域呈点块状分布在兴庆区、灵武市、隆德县、泾源县和彭阳县等地区。较高协调度区域呈块状分布在大武口区、平罗县、西夏区、盐池县、红寺堡区、原州区等地区。低、较低协调度区域连片分布在中卫市、银川市中西部地区以及吴忠市市辖区等地区。运用广义空间二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拟合具有因变量空间滞后的模型,結果显示β2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原假设成立。β0、β1取值相差较大,说明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结果表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总效应均为正,表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提高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如表1所示。从直接效应来看:1单位产业体系的提高促进乡村振兴水平提高1.03个百分点;1单位生产体系的提高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提高1.93个百分点;1单位经营体系的提高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高1.49个百分点。从溢出效应来看:产业体系提高1个百分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提高0.025个百分点;生产体系提高1个百分点降低乡村振兴水平0.028个百分点,经营体系提高1个百分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提高0.021个百分点。

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耦合度呈交错式空间分布特征。协调发展类型呈两条带状分布:宁夏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和青铜峡市—利通区—中宁县—同心县。全面推进发展类型集中在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区域。重点突破类型连片集中于沙坡头区—海原县—西吉县区域。整体而言,固原市、中卫市在发展类型上以重点突破为主,是宁夏乡村产业振兴的难点区域。

五、结论与建议

宁夏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较高、高区域和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低区域在数量上各占50%,存在空间依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协调度较为分散,呈现东高西低空间格局。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耦合度呈交错式空间分布特征。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重点突破型,共涉及6个市(县、区)占宁夏市(县、区)总数的27.3%,包括中卫市3/4的市(县、区)、固原市部分市(县、区)以及银川市的永宁县和吴忠市的红寺堡区。该类型区发展具有偏向性,乡村产业振兴系统内部发展不一致,内生动力不足,乡村产业特色不突出。如西吉县马铃薯、冷凉蔬菜产品季节性突出,农产品加工原料采摘以人工为主,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建议该区域乡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选择与气候类型、地理环境相适宜的产业发展,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盲目规模化发展,避免重蹈“硒砂瓜”覆辙,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

2.全面推进型,涉及5个市(县、区)呈条块状分布在固原市中东部地区以银川市兴庆区和灵武市。以灵武市外向型蔬菜产业为例,“市场在哪里”“如何做大做强品牌”是这一区域内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共同的瓶颈问题。为避免陷入低水平发展循环,建议加强外部干预,科学决策,注重强化相关产业组织、经营机制、服务体系、要素调控机制的创新模式与制度安排,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品牌建设,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3.协调发展型,涉及8个市(县、区),集中分布在引黄灌溉区:惠农区、贺兰县、金凤区、西夏区、青铜峡市、利通区、中宁县、同心县。这类区域以城郊村为主,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本、市场环境等方面较重点突破发展型区域和全面推进发展型区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受“城市主义”的发展战略影响,该区域农村劳动力抽离、“三留守”问题突出。这一区域的村干部致富意识强烈,普遍受教育水平低,在获取帮扶项目信息方面存在信息交互盲区,信息捕获成本高。建议该区域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应注意强化自身优势,有意识地探索延伸产业前向价值链和后向价值链,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如发挥乡贤作用、引导大学生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

4.优化提升型,涉及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平罗县和吴忠市盐池县3个市(县、区)。该区域是宁夏乡村产业发展类型中最好的一类,具有坚实的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突出,政策制度环境优渥,政府导向明显。建议该区域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系统内部环节,提高乡村产业振兴总体发展水平,总结乡村产业振兴经验,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4):2-12.

[2]   罗必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定位[J].中国农村经济,2022(12):20-24.

[3]   陈秧分,刘玉,李裕瑞.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J].地理研究,2019,38(3):632-642.

[4]   朱文博,陈永福,司伟.基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演变规律的乡村振兴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8(8):171-181.

[5]   余侃华,祁姗,龚健.基于生态适应性的乡村产业振兴及空间规划协同路径探新[J].生态经济,2019,35(3):224-229.

[6]   樊凡.农村社会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J].中国农村观察,2017(2):130-144.

[7]   申云,陈慧,陈晓娟,等.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世界农业,2020(2):59-69.

[8]   邹露,李平星.基于发展水平和协调度的乡村振兴格局与分区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5).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 A Case Study o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Ma Juan, Huang Li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1, China)

Abstract: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cross-sectional data, spatial data is used to construct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of modern agriculture. Using entropy metho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evaluate the level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coupling degree of industrial system, produc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Ningxia Province, and reveal the leve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Ningxia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Ningxia Province, with a distribution of high in the north and low in the south; the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produc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relatively scattered, presenting a spatial pattern of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 the coupling degree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shows a staggered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national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effectively connecting with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coordination degre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責任编辑   文   欣]

猜你喜欢

协调度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35名援鄂勇士平安凯旋
宁夏回族自治区粮食局 大力实施党建品牌提升工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无线电监测值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
淮安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研究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