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
2024-03-20穆凌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天津300454
穆凌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 (天津 300454)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5例肝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脂肪肝48例、肝囊肿10例、病毒性肝炎7例。所有患者已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分析影像学资料,比较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对脂肪肝病情诊断效果。结果: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轻度、中度程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CT对重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脂肪肝患者、轻度脂肪肝患者、中度脂肪肝患者、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皮下脂肪层厚度依次增加,重度脂肪肝患者的声速值显著低于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可提高脂肪肝诊断敏感度,准确评估脂肪肝发展程度,为临床治疗指导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主要因长期嗜酒、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快速减肥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呕吐、恶心、腹胀、右上腹隐痛或肝区疼痛等症状[1]。脂肪肝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病因,需尽早诊断、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目前,病理检查是脂肪肝诊断金标准,但具有创伤性,不可重复性操作,价格昂贵,应用具有局限性。超声、CT是脂肪肝筛查和初步诊断常用的检查技术,无创伤性,可重复性操作,操作简单。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扫描图像,可以清晰显示患者肝脏结构,还能保留静态腹部图像实现多次检查,全方位观察肝脏组织血供及肝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3]。CT检查是根据肝脏CT值判断是否存在病变情况,但CT检查的辐射会产生放射性损伤。本研究对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5例肝脏病变患者实施超声检查、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对比超声与CT诊断脂肪肝的效果,分析超声在该疾病诊断中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5例肝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65例疑似脂肪肝患者中,男43例,女22例;年龄43~84岁,平均(63.76±4.22)岁;体质量指数19.5~28.3kg/m2,平均(22.19±2.46)kg/m2。
纳入标准:查体配合;能正常沟通和交流;临床资料齐全;存在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疼痛等症状;年龄18岁及以上。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超声检查: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生产厂家:美国GE公司;型号:LOGIQ™E20)对患者进行检查,宽频凸阵探头,频率为2.0~5.0MHz。检查前,指导患者保持空腹8h,经体表直接进行超声波干扰探测,饮用纯净水700mL,减少胃内气体伪影所造成的干扰。先给予常规二维超声扫描,扫查肝、胆、脾、胰等脏器,并记录肝脏形状、大小、肝内管道结构、肝内部特征,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肝脏血流分布。根据脂肪肝超声表现对其进行分型,评估其严重程度。肝脏大小正常,回声稍增强,均匀分布,膈肌边界与肝内管道清晰可见,远场回声无衰减,评为轻度;中度:肝脏稍增大,回声中度增强,均匀分布,膈肌边界与肝内管道尚可见,远场回声轻度衰减,评为中度;肝脏增大,回声增强,膈肌边界与肝内管道显示模糊,远场回声显著衰减,评为重度。检测患者的肝组织声速值:于第5、6肋间隙进行探头扫查,感兴趣区为肝脏包膜下1cm,将取样框调至最小,避开肝脏管道结构,指导患者屏息后,按下optimize键,自动测取区域速度指数,计算肝组织声速值=区域速度指数+1540m/s。同时在同一切面下,测取皮下脂肪层厚度。
CT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16层螺旋CT(型号:SOMATA 520 PRO)对患者进行检查,管电流200mAs,管电压120kV,层厚0.5cm×16.0cm,CT螺旋扫描螺距53。先给予常规平扫,采用10mm层厚连续扫描,再进行增强扫描,当局灶性脂肪变性时,选择连续动态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比较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对脂肪肝病情诊断效果。同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患者的超声参数,包括肝组织声速值、皮下脂肪层厚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诊断准确率、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以±s表示肝组织声速值、皮下脂肪层厚度,并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结果
65例肝脏病变患者中,脂肪肝(阳性)48例,肝囊肿、病毒性肝炎(阴性)17例,超声诊断阳性50例,阴性15例,漏诊2例,误诊4例;CT诊断阳性49例,阴性16例,漏诊1例,误诊2例,见表1。
表1.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结果
2.2 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效能比较
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效能比较
2.3 超声与CT对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比较
超声对轻度、中度程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CT对重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超声与CT对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n(%)]
2.4 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患者超声检查参数比较
非脂肪肝患者、轻度脂肪肝患者、中度脂肪肝患者、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皮下脂肪层厚度依次增加,重度脂肪肝患者的声速值显著低于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患者超声检查参数比较
3.讨论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病理性改变,主要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同时根据肝脏累及范围或脂肪变性程度,又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随着脂肪肝病情加重,会导致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对患者健康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4]。因此,准确诊断和治疗脂肪肝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在脂肪肝筛查和诊断中,检测肝功能指标虽能反映肝功能变化情况,但早期脂肪肝并不会影响肝功能,故肝功能指标对早期脂肪肝诊断灵敏度较低[5]。
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超声波分辨软组织微小变化,对人体器官组织病变的检查和诊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技术可以清晰呈现脂肪肝的影像学特征,清晰显示肝脏层次和解剖学结构,还能动态、连贯性观察病灶,无创伤、无痛、操作简单,还能反复检查,价格低廉,逐渐成为肝脏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6]。CT检查也是临床诊断脂肪肝常用的影像学技术,该技术对脂肪肝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脂肪肝组织在CT影像学表现上呈低密度影,通过检测组织对辐射的吸收情况,也能鉴别病灶与正常组织[7]。本研究对肝脏病变患者实施超声、CT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脂肪肝的诊断效果,结果显示,超声与CT对脂肪肝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超声与CT均可提高脂肪肝诊断准确率。分析原因,CT检查可以对夹杂的正常脂肪肝显示正常的组织影,能有效鉴别诊断出脂肪肝与非脂肪肝,减少漏诊或误诊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有着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特点,还可以显示病灶血流动力学,根据组织之间的声阻抗显示病灶回声、形状、位置、边界等,对正常肝组织残留低回声病灶有着较高的敏感度。脂肪透声性良好,可以产生后方回声增强的效应,而脂肪肝导致肝实质回声增强,同时正常肝组织回声也会增强,当皮下脂肪过厚也会出现肝实质回声增强的假象,很难鉴别脂肪肝和正常肝组织,故超声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或误诊情况[8,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诊断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中,相比于CT检查,超声对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诊断准确率较高;非脂肪肝患者、轻度脂肪肝患者、中度脂肪肝患者、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皮下脂肪层厚度依次增加,重度脂肪肝患者的声速值显著低于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非脂肪肝患者(P<0.05)。由此提示,超声诊断可通过肝脏声速值、皮下脂肪层厚度等参数鉴别诊断不同严重程度脂肪肝,在准确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分析原因,在人体不同组织中声速传播速度均有差异,由于脂肪肝患者肝脏内脂肪占比增加,改变超声波在肝组织中传播速度,使声速值有所下降[10]。同时皮下脂肪层增厚是脂肪肝的主要特征,皮下脂肪层不会受到肥胖的影响,对脂肪肝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准确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