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探讨分析
2024-03-20臧美张倩怡上官用淏丰小英庹露妮
臧美 张倩怡 上官用淏 丰小英 庹露妮
1 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医学科 (福建 三明 365001)
2 福建省肿瘤医院超声科 (福建 福州 350000)
3 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 三明 365001)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非淋巴结转移组,对患者均进行二维常规超声及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其常规超声评分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并将8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常规超声、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淋巴结转移组常规超声评分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常规超声、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病理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65.00%、93.75%、100.00%,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且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确定其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常规超声(52.58%、64.32%)、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80.25%、91.36%)、病理诊断(91.26%、98.63%)。结论: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与病理诊断接近,从而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和第二致命的疾病,约占所有女性肿瘤疾病数量的30%[1]。有研究表明[2],23%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化疗治疗,以实现乳腺保护的目标。然而淋巴结转移状态作为乳腺癌患者影响预后和决定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早期判断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可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活检手术及二次手术,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3]。当前临床上针对乳腺肿块及淋巴结诊断多以辅助检查及触诊进行识别,但缺乏敏感性,其最终需以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然而,病理活检作为创伤性检查方式,重复性较差,临床使用存在一定局限。因此,术前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性质可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清扫术,并评估患者预后水平。超声作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其具有可重复性、无辐射、廉价、方便等优势[4]。但研究发现[5],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假阴性率高达30%左右。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型超声诊断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心脏、前列腺、甲状腺及乳腺等多个领域[6]。因此,本研究探讨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 例乳腺癌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非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60.42±3.63)岁;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60.63±4.1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7];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淋巴结转移;临床资料完整;未经免疫治疗、化疗以及放疗等;年龄≥18岁;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不能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超声诊断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IEMENS Healthineers),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3.5~10MHz,患者需将上臂外旋120°,固定后对乳腺及腋窝淋巴结进行扫查,重点观察淋巴结的周边组织是否出现粘连情况,并观察淋巴结皮质增厚情况、内部回声、边界、纵横比以及大小。随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淋巴结内部与周边血流情况进行检测。最后采取相应的弹性成像进行观察,检查过程中的弹性图像取样框面积需≥病灶范围2倍以上,检查者手持超声探头轻微震动,将压力控制在2~3,检查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硬度,最后观察弹性图像特征。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评分标准:①常规超声评分标准,淋巴门缺失1分,有0分;皮质厚度<0.3cm为0分,≥0.3cm为1分;长短径之比≥2为0分,<2为1分;短径<0.7cm为0分,≥0.7cm为1分,所有项目评分之和为常规超声评分;②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依照超声弹性成像新评分标准(7分法),单纯绿色病灶为1分,蓝色与绿色相间为2分,中心蓝色周边绿色且周边变形为3分,蓝色与绿色相间以蓝色为主为4分,单纯蓝色为5分,病灶及周边组织均为蓝色为6分,蓝色与绿色相间并以蓝色为主,周边组织也为蓝色为7分[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比
淋巴结转移组常规超声评分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比(±s,分)
表1.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比(±s,分)
组别n常规超声评分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淋巴结转移组80 2.57±0.64 3.37±0.84非淋巴结转移组80 1.24±0.75 2.25±0.56 t 12.065 9.923 P<0.001<0.001
2.2 常规超声、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病理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结果对比
常规超声、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病理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65.00%、93.75%、100.00%,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且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准确率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常规超声、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病理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结果对比
2.3 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显示,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常规超声(52.58%、64.32%)、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80.25%、91.36%)、病理诊断(91.26%、98.63%),见表3、图1。
表3.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图1.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ROC 曲线图
3.讨论
据统计,乳腺癌早期诊断后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可超过90%[9]。然而淋巴结转移作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测的重要指标,早期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准确的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另外,临床实践发现,许多进行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中部分患者并无淋巴结转移情况[10]。所以,早期、准确评价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提升其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价值。正常的淋巴结形状为小肾型,通过超声诊断可发现皮质呈现较均匀的低回声,而髓质为高回声。然而当乳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时,早期癌细胞会通过输入淋巴管种植在淋巴结边缘位置,逐渐蔓延到髓窦,随着癌细胞生长逐渐填满整个淋巴结。所以,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皮质呈现向心性增厚状态,随着病情进展,髓质部位的回声偏心、变窄、变形,最后完全消失[11]。因此,本研究采取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以期为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组常规超声评分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由此证明,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可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与Niu Z等[12]研究结果相符。这主要是因为,通过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反映组织的硬度和质地,同时癌转移性淋巴结由于遭受肿瘤细胞侵蚀,淋巴结组织结构改变,淋巴结的硬度增大,因此可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来进行判断。另外随着超声技术发展,张晓静等[13]认为,正常淋巴结皮质厚度范围约为1~2mm,一般不超过0.27cm。石丽楠等[14]研究发现,高频超声以其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特征,能够显示淋巴结皮质形态等情况,然而应用常规超声对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度并不理想。但是通过常规超声的血流检查能够观察到淋巴结内部和周边血流情况,对于其诊断有一定帮助,因此虽然常规超声对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其对淋巴结的转移依然有一定的评估价值。随着临床医学发展,研究发现[15],超声弹性成像可利用组织的软硬度来对淋巴结诊断进行评估,从而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这主要是因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能够利用半定量测量,结合淋巴结组织的硬度变化在外界压迫下的变形程度,转换为彩色图像来判断病灶实际情况,诊断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与病理诊断接近,从而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