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共情传播:河南海外形象构建的有效路径

2024-03-20孙建华

新闻爱好者 2024年2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

【摘要】河南海外形象是河南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河南省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了社交媒体的情感属性,为跨文化共情传播与河南海外形象建构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美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语言学等跨学科理论支撑,具有生理驱动与社会构建双重动力机制和清晰的认知—态度—行为作用路径,但在实施中政府须在海外形象传播的顶层设计和精准共情策略的实施上下功夫,避免出现过度共情与反向共情的现象。

【关键词】河南海外形象;跨文化共情传播;动力机制;影响路径

区域形象是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推进地区内涵式发展、提升地区价值和增强地区竞争力的核心要义[1]。2020年12月,在《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全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开放强省成为河南省“十四五”发展目标之一。近几年,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双重建设的促进下,河南越来越受到全国和全世界的关注,河南的海外形象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河南高质量发展與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对河南海外形象实然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寻有效提升河南海外形象建构路径的研究,既具有现实紧迫性又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一、河南海外形象传播的现状与困局

(一)河南形象的多维性与海外受众认知的复杂性

首先,河南形象具有鲜明的多维性。任何一个个人或机构的形象都是由多个被感知对象构成的多维立体结构。河南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包含着众多的个人群体和机构团体,内部涉及政党机关、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社区民众等多重主体的认知系统,外部表现为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层面不同维度的认知对象。河南形象的不同维度之间各有侧重,且存在表层认知和深层认知的层级差异,但整体上各维度之间又紧密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河南形象的复杂系统。但是,我们在河南形象的外宣实践中发现,对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产粮大省的形象报道较多,而对其科技、教育发展的报道相对较少;对河南作为中华文化发祥地的传统文化外宣较多,而对其今日飞速发展之成就传播较少,导致河南形象片面地在海外传播。

其次,海外不同受众对河南形象的认知具有显著差异性。不同个体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过往经历、个人特质以及环境接触等众多因素的差异,其对某一事物或机构的形象感知也会产生巨大差异。季乃礼[2](2016)以国家形象为例,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认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对华感知的程度和方向性不同,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对中国形成正面认知;徐剑等[3](2011)从传播学媒介接触视角分析认为不同的信息接触模式、接触内容以及人际接触经历都会影响个体对机构形象的认识,此类研究同样适用于河南形象的海外传播。除了媒介接触的影响因素之外,海外受众的个人意识形态、政治立场、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也会对其河南形象的感知产生差异化影响。

(二)国际传播“平台化”与“多元赋权”趋势的机遇与挑战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介传播带来了巨大变革。在这一趋势下,河南形象的多维性与海外受众认知的复杂性进一步得到了凸显,这对河南形象的海外传播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一方面,“平台化”的传播方式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化和分众化地直达传播受众,减少了受众对传统机构媒体的“刻意避开”,而且还能够让传播者和受众进行实时互动与交流,从而增强传播的可信度,提高传播效率;但另一方面,“多元赋权”使得“平台化”的传播主体为了提升自己传播平台的知名度,会选取河南形象内涵的某一方面,对某一特定海外群体进行传播,从而形成多个孤立的传播群体,导致海外受众未能接收到完整、系统的河南形象,影响对河南形象的整体认知。

二、跨文化共情传播:河南海外形象有效提升的建构路径

(一)跨文化共情传播的理论溯源与发展

跨文化共情传播是基于“共情”理念提出的。共情(empathy)是指一种对他人可能正在经历的事件的日常感受,也是一种根植于人类基因中与生俱来的理解和分享他人感情的个体能力[4]。关于共情产生的原理与作用,神经学家从生物学视角出发,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人类能够产生共情体验的神经基础;心理学家从外在表征和内在机制上研究共情对于个人社交与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新闻传播学界是最近几年才将共情纳入传播研究的。首先,从共情的形成与表达来看,共情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脱离了交流与沟通,就难以识别对方的心理情绪。在成功识别的基础上,共情一方需要根据情景,基于自身经历做出反应,这又是一个传播过程。其次,从传播的过程性与互动性来看,“共情的实质是主体在识别并理解他人情感后产生情感共鸣,并将此情感共鸣及时反馈于对方的过程,事实上共情是传受双方对彼此心理和情感的理解与反馈,具有较强的互动性”[5];又进一步将共情概念进行了扩展,指出共情不再局限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可以是个体对群体情绪的情感反应,或者反之。如此,就使得共情发展为共情传播成为一种应然。

传播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共情可以发生在同一文化情境的“文化内”传播活动中,同样也可以发生“文化间”、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当后者发生时,就是跨文化共情传播,河南海外形象传播即是此种。李成家、彭祝斌[6]将跨文化共情传播定义为:“传播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巧妙地培养和运用共情,力求传播的信息内容获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他者受众的同向解读与情感共鸣,进而引发‘他者的行动反馈。”

(二)跨文化共情传播的动力机制与作用路径

跨文化共情传播的动力源于人的生理情感本能和社会发展需求,其动力机制可分为生理驱动机制与社会构建机制。首先,跨文化共情传播具有较强生理驱动性。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本能,人性中除了自私的本性外,还具有对他人不幸遭遇而产生的怜悯与同情,对别人的拼搏成功而产生敬佩与欣赏,这种本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关心别人的命运,感受别人的幸福,同情别人的痛苦。人类的共情是可以超越文化沟壑的,既可以爱“文化内”的他人,也能够爱异质文化的“他者”。其次,跨文化共情传播具有较强的社会构建性。人类已进入“地球村”时代,彼此的利益与命运休戚相关。人类的发展需要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内各群体共同开展合作,彼此共享情感,彼此相互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情是消除个体差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因为,共同体是基于情感与记忆等自然意志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实体,其中同向情感是共同体中人们得以维系团结的核心元素[7]。共情能够有效化解共同体内由突发事件诱发并由互联网无边界性扩大的“怨恨”,帮助搭建彼此沟通的桥梁。舆论引导者首先主动发起共情传播,将传受双方的敌对状态缓和、减弱,与传播对象产生情感经验一体感。共情具有双向效果,传播者的主动共情会引发受众的同感,达成共识之后,就会做出同向的情感反应,并付诸实际行动。

跨文化共情传播的效果凸显需依赖认知—态度—行为的作用路径。首先,机构媒体或平台媒体在传播目标的指导下确定跨文化传播受众,通过选用合适的共情策略,使传播受众对传播内容在认知上能够接受,实现“共识传播”。[8]其次,通过主动带入受众情感情绪状态,使受众在情感和态度上与传播主体达成同频共振,实现传受双方的同向共情。再次,传播主体应及时与受众进行共情互动,促使受众将认知与态度上的共情最终落实到行动共情的反馈上,实现高效跨文化共情传播,完整的跨文化共情传播模式。

(三)跨文化共情传播助推河南海外形象提升

跨文化共情传播可以有效弥补河南海外形象“他者化”建构。任何由具有主观认知能力的个人所组成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等形象的客观呈现都是形象主体与形象感知者之间博弈的结果。当形象主体缺乏构建自身形象意识或能力的情况下,主体形象就会遭遇“被建构”的尴尬。而在“被建构”过程中,“他者”难免会对主体形象片面解读或歪曲传播,造成主体形象对外传播的负面影响。跨文化共情传播可以增强河南海外形象传播的意识与“自塑”能力,主动构建河南海外形象传播话语体系,弱化或减少负面的“他塑”河南海外形象。近年来,河南省推出的“老家河南”系列宣传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以及“翻译河南”工程项目等均是河南形象塑造的主动作为,也收到了可观效果,但在河南海外形象建构上还需继续加大力度。

跨文化共情传播能够更好地传承河南悠久历史,向海外讲述河南历史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的海外形象传播与建构可以从河南作为中华文化发祥地这一历史溯源开始,“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是每一个地区或国家都引以为豪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跨文化传播中传受双方彼此尊重、文化交流的起点。对于有意了解中国发展历史的海外受众来讲,河南海外形象传播者通过共通性的叙事表达与共享性的情感叙事策略向其讲述河南历史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了解作为汉字起源的河南、中国姓氏发源地的河南、华夏文明源头的河南以及中华文化母体与主干的河南等,能够较快实现共识传播,建立起彼此的共情点,有利于积极建构悠久、原创、包容、开放的河南海外形象。

跨文化共情传播能够更好展现河南当今发展成就,向海外讲述河南发展故事。近几年,基于不断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河南自由贸易区建设、郑州和洛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国家区域战略实践,河南正在大力打造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借力空中、陆路、网上三条丝绸之路,由内陆腹地逐渐走向开放前沿,努力实现着“买全球、卖全球”战略目标。利用跨文化共情传播中的内容共情与方式共情等传播策略,选择河南发展中的标志性大事件,如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设立、郑欧班列大力提升“一带一路”融入水平、“翻译河南”工程项目、“少林文化走出去”和“北美训演基地布兰森大剧院”等项目被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名录等,采用新闻报道市民化、视频拍摄小切口化、网络直播规范化等一些跨文化语境中“他者”习惯或喜欢、并易于引发共情传播的重要媒介形式,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高质量发展中的河南形象。

三、河南海外形象跨文化共情传播中的“共情适度”原则

跨文化共情传播实质上是传播者对受众的一种情绪引领,通过情感认同促使行为上的积极反馈,实现正面形象的建构,这是理想中的跨文化共情传播。然而,人类情感种类繁多,影响共情的因素复杂,共情内容不加控制或共情策略运用不当极易产生过度共情或反向共情的现象,会严重背离跨文化传播初衷。过度共情是指運用过量的情感内容和过于感性的共情策略使河南海外形象的建构失去理性价值,表现出娱乐化的倾向。反向共情是指在跨文化共情传播中由于受众对某种共情内容或共情方式产生排斥、反感或逆反心理,从而激发了受众相反的情感体验,产生了负面共情,背离了传播者的初衷。以上两种现象在河南海外形象传播中要尽量避免,一方面要从顶层设计上建立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河南形象海外传播平台,统筹协同各个形象传播载体,做好顶层规划和管理;另一方面,实施精准共情策略提升河南海外形象传播的舆论环境,通过对受众群体的大数据分析,精准选择海外传播内容,利用精准传播平台、采用精准情感类型、使用精准传播技术,有效提升河南海外形象。

四、结语

河南海外形象提升是进入“十四五”时期河南实施创新、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了社交媒体的情感属性,使得共情传播成为可能,也为共情传播与河南国际形象建构提供了新的路径。河南海外形象的跨文化共情传播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强大的动力机制与清晰的作用路径,但在具体实施中要避免过度共情与反向共情。对此,政府须在海外形象传播的顶层设计和精准共情策略的实施上双管齐下,既充分发挥共情的情感凝聚力,又保证河南形象国际传播的理性价值,逐步提升河南海外形象,增强河南省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软实力”。

[基金项目:2022年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研究性教学与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研究”(2022SYJXLX046);河南省教育厅2024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郑州国际化语言景观研究”(2024-ZDJH-695)]

参考文献:

[1]党兰玲,闫亚平.新时代河南形象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1(12):96-98.

[2]季乃礼.国家形象理论研究述评[J].政治学研究,2016(1):104-113+128.

[3]徐剑,刘康,韩瑞霞,曹永荣.媒介接触下的国家形象构建: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的实证调研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8(6):17-24+108-109.

[4]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5):59-76+127.

[5]李成家,彭祝斌.论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国际互助抗疫的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5):65-69.

[6]李成家,彭祝斌.论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国际互助抗疫的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5):65-69.

[7]崔维维.国家形象的共情传播及其引发机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58-64.

[8]赵建国.论共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6):47-52.

作者简介:孙建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郑州 450003)。

编校:王 谦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
1988—2010年西安市空间扩展及动力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宿迁市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对大学英语教学动力机制构建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甘肃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试析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