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信息化在以任务为导向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4-03-19赵永恒戈振凯邱婧然李姝瑾郝新才王佰灵

科技风 2024年7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赵永恒 戈振凯 邱婧然 李姝瑾 郝新才 王佰灵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校教育的智能化对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學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信息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将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以任务为导向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是未来《中药药剂学》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阐述了《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实验教学的设计,互联网信息化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优势,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日益融合、互动,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给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工具,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方式。2020 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确要求大力推广互联网教学模式[1,2],加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机制构建,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兴趣。教育部也在 2020 年要求运用新技术、新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设计,这对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设计要求更高。

我校《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学位课,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桥梁学科,承担着培养能适应中医药产业需求,持续服务秦巴片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秀的技能型中药人才的任务[3]。实验课是《中药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借助实验器材或仪器正确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正确纪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理论课同等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理论课教学的促进和检验。单纯的线上教学或者虚拟实验无实际操作、学生缺乏感性触感。传统的实验教学如“注射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散剂的制备”“丸剂的制备”等,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思考不足,创新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培养。为弥补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创新能力,本研究拟探索互联网环境下以任务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

1 互联网环境下《中药药剂学》的实验教学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日益融合、互动,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不仅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也给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工具同时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方式。为了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在目前《中药药剂学》的实验授课中,还有一些问题急需改革,影响了互联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1.1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现有教学方案仍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有待提高互联网相关的专业知识,试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都较为传统,缺乏相应的管理软件及设备使用记录软件,使学生的实验过程缺乏溯源性。而且许多学学校对《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设备准备不足,很多都是2人或多人共用,且设备老旧,不能满足信息化实验教学需求,建议更新成新型智能化设备。另学校实验资源分散,一般是学校各学院管理相应的试验设备,缺乏实验资源的整合,使试验设备使用率低,建议整合学校及附属医院的实验资源,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共享及调控机制,更好满足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在体验中探索科学技术的奥秘及需求。

1.2 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能力的短缺

在目前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对互联网相关专业知识及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较少或较为局限,需要加强培训或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渐渐增多,《中药药剂学》不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制剂制备关键技术、写出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列举常用剂型的质量评价项目以及制剂的合理使用等,还要具备设计制剂处方的能力、评价药物制剂的能力以及操作常见药物制剂设备操作及维修能力等,教师可通过融合信息技术手段与实验课程,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思想不能及时转变,或者教师对互联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上课缺乏相应的自信度,导致互联网技术不能在实验教学中得到较好的运用。

2 互联网环境下以任务为导向的实验课程的设计

2.1 预习阶段的设计

教学团队依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选用合适的预习参考书,制作课件,创建实验操作视频,发布预习自测题,并根据中药药剂学实验的过程,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任务,随后将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课堂任务自主学习,包括预习指导书的内容,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实验教材、完成预习自测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模拟实验情景等过程,以达到教师设定的要求。

2.2 实验方案的探讨

在学生掌握《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后,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如在“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设计性实验中,教师要提前下达任务书,让学生通过drugbank、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盐酸小檗碱理化性质的文献资料,分组讨论(约4个同学一组),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原理、仪器设备、处方组成(辅料规格、原辅料用量等)、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如片重差异、脆碎度、硬度、溶出度等)、注意事项等。实验方案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探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形成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到实验室完成相应的实验。

2.3 实验实施阶段

结合中药学人才培养要求,预习阶段创设任务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熟练程度,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探讨易错点,加以实验纠正,以得到符合“药典制剂通则”要求的实验结果。

2.4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4],评价体系应进行调整。如验证性实验评价指标应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考核指标多以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科学设置具体评价指标,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实验教学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过程性考核及完善的课程评价规范。

3 互联网环境下以任务为导向的实验教学的应用优势

3.1 学情分析

当前大学生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兴趣浓厚,仅仅是线下上课的内容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更喜欢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源,并与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整合。这对开展互联网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比较有利,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展学生的视野。

3.2 教师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解决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善于发挥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

3.3 实验内容及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融会贯通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专业知识,为毕业论文的设计、开展以及撰写打下基础,设计了“银黄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在学生实验中,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监督和控制实验过程中设备的使用,避免学生人数扎堆及设备资源的浪费。

3.4 实验室及学生安全的管理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验室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系统为学生实验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實验环境,且学生通过虚拟操作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加以改进,同时也增加了实际实验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及学院领导可以全面监控实验过程。以往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依靠摄像头安装的方式进行保护,而监控室只有少数人可以监控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避免或减少管理过程的不佳或者减少忽视的领域。

结语

互联网下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了不同课堂的教学形态的优势,该模式以任务为导向,以互联网为载体,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环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及能力得到了提高。近4年,学生参与申请发明专利1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1项,十堰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创青春”“军创杯”大赛等奖项。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性提高,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7项、省级12项。实习实训期间,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照SOP操作、规范记录数据及现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体现良好职业素养。

互联网下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需加强引导,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让教师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继而达到“要做好”的境界,保障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 赵桦萍,赵立杰,汪建新,等.“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22,36(07):36-37.

[2] 徐蕴,李龙凤,陈惜明,等.“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高校“化工基础”课程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2(17):107-110.

[3] 李朝霞,龚慕辛,李静,等.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深化[J].药学教育,2022,38(01):31-33+48.

[4] 张明亮,吴冬青,徐海云,等.基于任务导向的高等学校化学信息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J].河南化工,2021,38(12):51-52.

[5]郑世景.金银花及其13种伪品的显微鉴别[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7):9-10.

[6] 付桂芳,冯学锋,格小光,等.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1):23-27.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2022GB135);湖北医药学院教研项目(2020049);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教研项目(YHJ2020047);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8B-N19017)。

作者简介:赵永恒(1987-),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问题引导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光反应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以“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为例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