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雪梅:如琢如磨三十年,人生如玉

2024-03-19汪小年

恋爱婚姻家庭 2024年3期
关键词:料子玉雕玉石

◎文/汪小年

走进孙雪梅的工作室,在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几件和田玉玉雕精品,其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让来访者叹为观止。

三足双龙耳活环玉香炉,炉盖为盘龙造型,一片片龙甲清晰可见。炉腹圆鼓,左右各一龙首衔环的炉耳,炉腹下有三足,呈鼎立之态。整件作品独具匠心,很是气派。立姿白玉观音雕像,高约30 厘米,观音的面容丰润,面露微笑,束高髻,服饰纹理飘逸自然。观音的开脸方法是这件作品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孙雪梅通过一双巧手,将观音慈悲、宽容的神韵雕琢得淋漓尽致……

在设计上,孙雪梅延续徽派玉雕的风格,既有北方玉雕的大气典雅,又有江南玉雕的灵秀细致,意境深远,内涵深厚。

孙雪梅沉浸玉雕30 余年,她设计的玉雕作品曾数次获得百花奖、徽工奖等奖项。自古以来女性玉雕师就是凤毛麟角,能在以男性为主宰的玉雕圈占有一席之地,孙雪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安徽省玉石雕刻大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徽派玉雕第三代非遗传承人……翻开孙老师的履历,就如同触摸一块块美玉,处处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人生如玉,玉如人生,孙玉梅的玉雕人生得从头说起!

人磨玉,玉磨人

1992 年的一天,孙雪梅弟弟的同学来家里玩,看到孙雪梅画了一屋子的老虎贴在墙上,凶猛逼真,惟妙惟肖。弟弟的同学说道:“姐,你绘画功底这么好,咱们的蚌埠玉器厂正在招聘设计师,你可以去应聘啊。”此时的孙雪梅正半工半学,跟着怀远县的绘画名家宋易初老先生学了几年的大写意。听闻此消息,孙雪梅决定去试试,她不想再次与自己热爱的艺术失之交臂。几年前,由于家中变故,孙雪梅已放弃过一次去蚌埠工艺美术学校学习的机会。

由于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孙雪梅轻松通过玉器厂的考试。进入厂里后,她跟着老师傅学玉雕设计,看他们如何“下工具”,将平面的二维设计图转化为三维的立体物件。孙雪梅在玉器厂待了两年,厂里机器少,她还没怎么上机实操,厂子就解散了,但她有超强的领悟力,“一块料子拿到手该如何雕,能出什么效果,我作为设计师,心里是很清楚的”。从厂子里出来后,孙雪梅索性与两个师兄弟一起买了两台机子,准备单干。

一次,孙雪梅到一位朋友家去,看到地上放着两大块和田玉籽料,朋友发愁地对她说:“我这两块料子没人敢雕啊。”那时的蚌埠玉雕圈,大部分玉雕师只会雕平面图案,熟练掌握立体雕刻的人并不多。“你放不放心让我去雕?我会雕。”孙雪梅大胆地问道。得到朋友的信任后,孙雪梅将两块籽料搬回了自己的工作室。面对昂贵的原料,她因材施艺,不畏首畏尾,将其中一块原石雕刻成和合二仙站立在龙龟背上,仙风道骨;另一块则巧雕成仙猴抱桃。作品一经亮相,立马在蚌埠玉雕圈里引起了轰动,没想到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竟有这样的胆魄和天赋,让玉雕界的老前辈们刮目相看,直称赞:“这个小姑娘好好培养,将来不得了。”

一“雕”成名后,孙雪梅得到玉雕名家时培成先生的青睐,时老师经常悉心指点她并拿出收藏的好料子,放心地让孙雪梅去“练手”。“那时候年轻,脑子快,雕人物也雕动物。拿到一块好料子,我就会左审右审,舍不得切。想着最适合它的主题,下每一刀都非常谨慎,很多作品完工后,我又不舍得卖,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玉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玉石对话的过程。”

人磨玉,玉磨人。玉雕,看似精巧,只需脑力,其实也费体力。孙雪梅解释,和田玉密度大,韧性强,料子重。那时候玉石雕刻机没有轻便的手柄,太重的大件需要用老式笨重的手持机器去雕刻,非常考验一个女性手臂的力量。同时磨玉还要靠水降温,要穿围裙、雨鞋雕,遇上寒冬,特别冷;掀起的玉石粉尘又直呛鼻子,头发上全是粉渣子。“大部分女孩子是受不了这种又脏又累的活的,我曾经带过几个女徒弟,都没有坚持下来。”

成家生子之后,女人被冠以“母亲”之名,更是难以分出精力继续这份事业。但孙雪梅为了这份热爱,在大女儿2 岁时,仍前往上海进修,大城市的平台让孙雪梅眼界和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上海浦东那家工作室的负责人拿出名家作品让孙雪梅观摩,她仔细地研究着每位名家的雕刻手法,孙雪梅研究得最多的是崔磊、于雪涛两位国家级玉雕大师的作品。非常有意思的是,孙雪梅的大女儿潘雨菂在20 多年后竟机缘巧合地拜在了于雪涛大师的门下。

一次偶然间,孙雪梅得到了一本关于敦煌石窟壁画的书,她看到壁画中观音菩萨姿态优美,面容丰润,身佩璎珞、臂钏,帔帛翻飞,色彩绚丽,不禁深深地为之着迷。“自那以后我开始主攻观音、仕女等人物件了。”孙雪梅后期人物的开脸手法明显受到敦煌壁画的影响。

借势设计,保持玉石本色

2000 年,孙雪梅从上海回到蚌埠,开了一个玉器加工厂,带着20 来个徒弟,接来料加工的活儿,由于雕刻技艺精湛,生意非常火爆。在那十几年间,玉石是名副其实的“疯狂的石头”,创造无数暴涨神话。

“你雕得这么好,怎么不去参加北京的玉器百花奖?”朋友的话提醒了孙雪梅。2009 年,孙雪梅雕刻了一件和田玉人物群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板儿、宝玉等11 个人物姿态神妙、灵气逼人,仿佛书中情景皆在眼前。“由于当时怀有二宝,不能上机雕刻了,粗雕时我就坐在一位得力的徒弟旁边,教他这一刀怎么切,那一刀怎么切,随着我的手势来。大形完成后,细雕部分就由我自己来做。这件作品是伴随着我家二宝一起诞生的,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孙雪梅说,“这件作品后来获得了‘中国玉石器百花奖’二等奖”。

此后,孙雪梅在获奖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2011 年作品《母子情深》《蚌女》《化蝶》三件作品获“中国玉石器百花奖”优秀作品奖;2014 年作品《麻姑献寿》在首届安徽民间工艺精品展荣获金奖;2015 年5 月《惊鸿照影》《佳偶天成》两件作品在第十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荣获银奖;2016 年作品《佛缘》在第十届安徽省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6 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评中比获“金奖”……2021 年《君子端方》获安徽省第十一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金奖。

曾经有人问过孙雪梅,有没有哪一件作品是你最满意的,她坦然回答道:“目前还没有。每件作品在创作时,只代表你当时的最高水准,时过境迁,你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都会提高,你再回头看,会发现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只要有时间,孙雪梅便会去各地的博物馆走走,向古人学习;也会精读国学经典,参悟人生智慧。毕竟,玉雕师除了绘画艺术,还需精通历史、文学、哲学。

孙雪梅在玉雕这件事儿上始终抱有自己的想法。以往玉雕,为了达到完美,惯用手法是“剜脏去绺、留白舍黑”,也就是把杂质和杂色剔除干净。但孙雪梅认为,“应尽量保留料子的完整性,有礓的地方可以巧雕,化腐朽为神奇。我现在收料子,也会特意收一些颜色丰富的料子,或黑或黄或褐色,这种有瑕有色的料子反而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我们不能要求玉石完美无瑕,但一定要独一无二。”

孙雪梅曾挑选了一块随形的黑白料雕刻出一幅“老子出关图”,她巧用原石的黑色部分雕刻成一头青牛,青牛的缰绳握在一旁小童子的手里,俏皮可爱。原石的白肉部分则雕刻出古朴的老子造型,而老子的旁边则用锦灰堆的方式雕了一段《道德经》。这件别出心裁的作品在第三届剪纸艺术节暨民间工艺精品邀请展中获得一等奖。

在孙雪梅看来,真正的玉雕大师都是会借势设计的,他们会尽量保持玉石的本色,不会为了所谓的技术,去消磨玉石本身的美。

不忘初心,方成大器

孙雪梅曾跟女儿雨菂说:“妈妈人生最好的年代应是在50 岁以后。”经历过人生风霜的洗练,“在生活上我懂得了取舍,在玉雕上我学会了留白。”“年轻时,我学了大写意觉得不满足,后自学工笔。呈现在玉雕上就是追求繁复的雕刻,玉石上做满了工艺。但最近我跟朋友说,最终我仍会回到大写意这条路上。因为人生心态转变了,雕刻风格也会随之改变。”在孙雪梅看来,到了她这个年纪,“幸福很简单,就是一个有阳光的午后,静享时光慢煮茶;就是秋日漫步在徽州大道,看湛蓝清澈的天空和飘舞的金黄色银杏叶。”玉雕于她,既是琢玉,亦是雕心。

孙雪梅拿出了近期雕刻的一件作品——“美髯公”关羽。“你看他举起的左胳膊,我仅雕了一个轮廓,右手捋起胡子。下面的袍子,我将之简化成块面关系,大面积的留白,少许的线条。这搁以前我肯定是做很多褶皱的。”孙雪梅笑着说,“大道至简,审美是个轮回。”

为了利润,现在的玉雕市场正在慢慢地世俗化,大料子全切成手镯、挂件等配饰去售卖,“很少有人能留个大料子去雕人物、山水等大件了。”但痴迷玉文化的孙雪梅却有个逆于世俗的想法:“以往玉雕主题以传统题材为主,但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你有责任和义务去讴歌现当代的正能量,比方说,抗洪救灾、新农村,还有一些红色的题材,我们要用手里的刻刀去记录时代,咱们不能忘本。”市场与文化传承或许有冲突,“但你必须会取舍”。

时代奔流,热浪退去。经历过玉石黄金时代的孙雪梅也感受到了行情的变化。机雕批量生产的冲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工艺也需要新的推广方式。

孙雪梅大女儿潘雨菂是个“90 后”,也是徽派玉雕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雨菂从事玉雕事业,自然是受了母亲孙雪梅的影响,“小时候,看到我妈能把一堆堆普通的石头雕成一件件流光溢彩的精美作品,我特别有自豪感。”

雨菂入行已有七年,她在“小红书”上注册了“雪梅玉雕”这个号,并很熟练地通过直播的方式为客户科普玉石文化。与母亲孙雪梅“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玉雕师”不同,她深谙流量的密码,知道如何去积累客户,维护市场。

有客户会通过网上平台寄料子给她们,请她们设计、加工,这份隔空的信任让她们很开心。雨菂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父亲,他买了一块白肉红皮的俄罗斯料子请她设计,这是他送给三岁女儿的礼物。“这块料子我将枣红色皮裂设计成了菩提树的树干,右边星星点点的黄皮也保留下来,巧雕成一地落叶和参禅小沙弥。”这个设计思路有一部分来源于这位父亲,“为什么他要求雕小沙弥,而不是菩萨?我浅浅地猜测,他应该是希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学会体悟道理,又不失儿童的本真。”在雨菂看来,一件有意义的作品,一定是与客户交流沟通共同创造出来的。雨菂喜欢雕瑞兽、小童子,“因为他们脸上有丰富的表情,可以传神”。她还会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卡通的造型元素,使她的作品看起来萌萌的,这也顺应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接下来,雨菂将要向母亲孙雪梅学习观音的开脸技法,“在人物雕刻上,观音的开脸技术和难度是最高的。”雨菂说道。

如今,母女俩携手传承千年玉石文化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希望她们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正如她们刻下的每一道痕迹,深入玉石的肌理,不忘初心,方成大器。

猜你喜欢

料子玉雕玉石
我的绰号叫料子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料子太少
遇见天才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春秋时期玉石器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