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职初教师成长之问
2024-03-19
编者按
调研可知,新手教师需要应对来自教育教学、沟通协作以及自我调节等各方面的挑战。为此,我们征集遴选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邀请名师们为这些陷入迷茫的职初教师答疑解惑,激励他们正确认识“教师”这一身份角色,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指引。
本刊编辑部
// 贲友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模仿起步,终是自己
“刚一入职,学校给我安排了带教老师。跟着听了几节课后,感觉老教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都很好,就模仿她的教学风格、教学步骤讲课。可到了自己的课堂上,总是把控不好节奏,学生配合度也不高,一节课下来只讲了一多半的内容。我很害怕因为自己水平不够耽误学生学习。我想问,新教师该不该模仿别人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自己的课堂领导力,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在教学起步阶段,新教师们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会模仿着上课。看到这位老师的提问后,我不禁思考:新手教师上课,他的头脑中是否有理想的教师上课的样子?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想象或预设的样子上课的?这种上课的样子来自哪里?与他学生时代的学习经历有关系吗?
就这些问题,我访谈了十几位刚入职的新手教师。他们的回答中不约而同地提到曾经教过自己的某一位或几位老师,或是自己崇拜的老师,表示这些老师就是他们现在模仿的对象。模仿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们上课模仿的对象是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崇拜的老师,他们上课的样子,就是教师对自己课堂的期待。
参加工作后的第三个月,我参加了教育部门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内容是五年级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农村小学工作的我没有参考资料,于是翻找出读师范时的听课笔记,模仿其中一个课例设计了游戏形式的练习活动,整节课上得热闹非凡,让我颇有成就感。然而在评课时,中心校的一位资深教师对我说:练习采用这样的游戏形式,不适合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一句话,否定了我所有的设计,却也惊醒了自鸣得意的我——新教师不能把他人的模式、方式、方法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中,因为每位教师都是“这一个”,每位学生也是“这一个”,每个班级同样是“这一个”。
我们总是把“东施效颦”作为笑谈,用这个典故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发现“效”本身没错,问题出在“效”的内容和方式。对于新教师而言,需要思考的是“效”什么、如何“效”。同理,“照猫画虎”也有其合理的成分,缺失的是辨析“虎”与“猫”的异同,少了对“虎”个性特征的洞悉与表达。
我认为,新教师通过正确的模仿学习,能够有效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在日復一日的练习中不断提升课堂领导力。一方面,新教师要辩证认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明白自己要模仿的是优秀教师课堂表现背后的行为过程与方法,比如他是怎样备课的、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另一方面,要辩证认识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要思考优秀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思路,比如他为什么这样做、思考了哪些问题,他对这些问题持有怎样的想法与观点,他这样做、这样想对我的启发是什么,等等。总而言之,教学新手模仿教学专家,要模仿的是专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像专家那样去想、去做。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去借鉴其中的思想,学习某种信念。模仿,不是简单地“照着做”,而是“对照做”,注重的是通过对话促进理解与建构。这里的对话,不仅是言语上的交流,更是思想上的互联。事实上,新教师对年长的同事们观察得越多,就越需要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如此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在对照、比较的过程中正视、反思、优化自己的实践,实现自我成长。
通过模仿学习,我们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在持续寻找课堂的另一种可能的过程中,自然就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最美班主任
“小女孩”也能当好班主任
“我今年才参加工作,除了上三个班的物理课,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上课还行,但是当班主任,我真的感到很无力。一来我自己都还是个小女孩,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还要管理八年级的学生。二来我们学校是镇初中,班上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很多,而且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家教也是个大问题。有时候需要家长配合教育孩子,结果家长一个电话:‘老师,你自己批评他嘛,我们又没在家,没有办法。对于个别不讲理的家长,我更是害怕面对,不敢接听电话。还有每天的查寝、讲安全、处理学生纠纷和突发事情、填写各种表册、整理各种记录、发群信息、答题等,感觉一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不想当、不知道如何当班主任,我该怎么办?”
每年暑假后开学,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都要一个个打电话,软言软语、低声下气地“求”一些老师做班主任。为什么?——“班主任荒”,大家都不大想做班主任。因为:忙,烦,难,苦。但是遇到刚工作第一年的新教师,领导们说话就底气很足了:“年轻人,你要做班主任,要勇挑重担,跟着老教师好好学!”有的还真挑起重担了,一出手就像模像样,把家长和学生“拿捏”得稳稳的,但更多的是如这位老师提到的,一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每一天都心情烦闷,心里想着“我自己还是个小女孩呢,我当不好班主任呀”。其实,人生就是个不断修炼自我的过程,谁都是从零开始的。“小女孩”当班主任,就是一个把自己放到修炼轨道的好方法。
角色定位准确。小女孩一般指3—15岁。网络上有一个很有趣的提问:二三十岁了还说自己是小女孩的人的性格是怎样的?答案是要么经历很多但心态特好,要么经历太少所以心智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需要别人的呵护,不考虑寻求自我成长和发展。因此,做了班主任就是重新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一名老师,走上工作岗位,站在讲台前,无论是年龄还是心智,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成年人。教师不是单一角色,某种程度来说,教师类似于演员,当爹当妈、当哥当姐、当朋友当知音,还需要对不同角色切换自如。若把自己定位为小女孩,言外之意是“我”还需要人家来哄我、呵护我呢,哪有心思去呵护学生?而一旦定位为班主任,那么自然而然“为母则刚”啦。
从消极到积极。学生调皮、家长不管、工作量太大,是压垮这位老师的“三座大山”。其实,天下班主任遇到的“山”都大同小异。以这位老师为例,按照国家规定的课务量,三个班级的物理课加一个班主任的工作量,是比不上语/数/英教师两个班级的教学加班主任的工作量的,毕竟物理老师没有早读课,一个班级也不是每天都有物理课。而学生个个很乖,一点也不调皮,那是天方夜谭,若真这样了,老师也就没啥价值了;很多家长顾了挣钱养家就顾不了陪伴孩子,家长若是个个配合,等同于半个班主任,那也是痴心妄想。因此,从象牙塔里出来的新手老师,首先要明白教育本身就很艰难,无论是改造、塑造还是唤醒,都是灵魂工程,哪能轻而易举?所以,与其牢骚满腹、自怨自艾,不如积极阳光、抬头微笑。
向内向外寻道。“向内寻求于心,向外寻求于道”,应该是班主任的正确打开方式。作为第一年工作的年轻人,既要在学科上站稳讲台,又要在班级管理上费心费力,确实是很辛苦的,但一味退缩、一味牢骚、一味痛苦,并不能解决问题。没有人生来就是会做班主任的,每一次困难的克服,都是一次自我超越,这个迎难而上的过程,是不孤独的,有同事,有领导,只要愿意开口求助,总有人雪中送炭。这个过程,我们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们常对学生说,不能让困难成为绊脚石,要让它成为垫脚石;我们常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熟记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我们读过的书、背过的警句,要落到实际行动上。
记得有一句名言,当时读的时候很觉得震撼,今天送给迷茫中的年轻班主任:年轻是胜利的一半。
// 杨敏毅 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国培计划”心理项目培训专家
人际关系处理:职初教师的必修课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初心是不辜负每一个学生的信任。但走上工作岗位后,‘人情问题给我带来了很大困扰,有同事为了争抢一次比赛机会去巴结领导,还有领导和老教师总是用颐指气使的口气指挥我干一些和教育教学无关的活。虽然看不惯这些现象,但我又无力改变,大多数时候只能自己消化情绪。
处理家校关系也是困扰我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就是‘娇养,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动辄冲到学校与教师理论;但另一方面,面对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难,家长也会心生退却,转而投向老师,甚至孩子毕业了还向老师求助。这就把教师逼到了两难的境地,在‘管与‘不管之间纠结。尤其是对新教师而言,本身就欠缺与家长沟通的经验,一些家長可能因为教师年纪轻就更加强势,新手教师很容易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面对一些对教师‘寄予厚望的家长,我又担心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家长的期待。作为职场小白,怎么才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保持自己的从教初心?”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是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事技巧。在教育领域中,人际关系的处理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对于职初教师而言,熟悉岗位并不仅仅是掌握教学技能,更多的是要适应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多维度的人际环境。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与学生的互动,还涉及与同事、领导、家长等多方的交流与合作。每一种关系都可能成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支撑或障碍,影响自己的工作成效和社会评价。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关系,是每一位职初教师必须面对的成长课题。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职初教师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压力。例如比赛机会的分配问题,有人可能因为某些“人情”因素而获得了优势。面对这种情况,抱怨并不是最佳选择,保持平和的心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才是关键。虽然比赛的结果可能不公平,但真正的实力是能够自我掌控的因素,如何平静地接受并从中学习,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
另外,有些职初教师可能会觉得领导给自己布置的任务过于繁重,甚至有被压制和刁难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自我反思,看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胜任这些任务。如果任务确实过多或过重,已经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那么适当地拒绝也是明智之举;但若通过自我挑战,能够承受并完成这些任务,那么这其实是一次磨炼与成长的机会,应当欣然接受。因为今天的经历和挑战,必将成为明天宝贵的财富。
每个学生背后都有家庭的影响,作为教师,不仅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也要处理好家校关系。对于家庭教育经验相对不足的职初教师来说,想要轻松处理好家校关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瓶颈,职初教师需要明确以下几点:首先,要认识到家校关系的重要性,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能够为自身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进而优化师生关系,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在工作中要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卷入家长婚姻、家族矛盾、家人债务等家庭纠纷和隐私问题,掌握与家长交往的边界和分寸,不要缺位也不要越位;最后,尽可能在校方的利益和家长的需求之间寻求平衡,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商议合作的方式,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处理家校关系,职初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是成立班级家委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二是组织家长培训班,提升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建立家长、教师微信群,确保家校之间信息畅通;四是进行深入的家访和校访,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进一步加强家校间的协作与交流。
// 管建刚 苏州市吴江区管建刚作文教学研究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拒绝“躺平”,发现你“劣势”里藏着的“优势”
“参加工作已经四年了,因为城市化加剧和出生率下降,学校生源由以前的一千多降到了现在的八百多,教学任务也慢慢轻松了下来,又因为岗位编制调整,教师晋升职称的希望渺茫,感觉在我们这种乡镇初中没有奔头,想‘躺平算了。身边也有老师告诉我,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犯错,犯错还要遭领导批评,不如该吃饭吃饭、该上课上课,不要‘多管闲事。时间久了觉得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我该‘躺平吗?”
亲爱的老师,未知你姓名,姑且叫你小A吧。
小A,也许你不信,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会。学校生源下降,教学任务慢慢轻松下来,你可以拥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读点书、写点文字。城市化进程下的城区学校人满为患,实验室、器材室改成教室的也不少,城区学校开一个全体教师会都挤不出时间,只能分几批开,老师哪有时间看书、思考、写作?读书和写作是每个教师都可以自我掌控的成长方式。一个人一辈子只要看1000本书,就能从身边的1000个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千里挑一者”。如果一星期看完一本书,看完1000本书要20年;但教学任务轻了,一个星期能看两本书,看完1000本书只要10年。以前写了东西,报纸杂志发不了,读者便无从知晓;而自媒体时代,我们的所思所想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同读者见面。所以,每天要求自己读30页书、写300字发自媒体吧。
都说教师是个“良心工作”,何谓“良心”?凡是自己该管的都去管了,那就是“有良心”;凡是自己该管的而不去管,那就是“没良心”。凡是自己能做到的都尽力做到了,那就是“有良心”;凡是自己能做到的而没做到,那就是“没良心”。老师是不是“多管闲事”,可从以上两点去判定。你身边的老师说“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犯错”,我们这边也有类似说法,叫“不做不错,多做多错”。为什么多做会多错?还是能力不够,留下破绽。青年教师的阅历和经验还不够丰富,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多做多错”几乎不可避免。那“不做不错”便是最好的选择吗?你的回答一定跟我一样:不是。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注定要犯很多的错,过程中不必也不可能回避“出错”,而是尽可能在年轻时尽快地暴露出“错”来。年轻的最大资本是还有大把可以改错的时间。“不做不错”,好比学生作业上的“空题”,看起来没错,实则全错。“空题”比“错题”更糟糕。“错题”,哪怕全错了,但“答”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又如跑步,哪怕最后一名,至少消耗了卡路里;而不跑,不仅什么也没有,还滋养了惰性心理和惧怕心理。
小A,如果你身边“躺平”的人多,那要恭喜你,你只要挪一挪,便能超越他们。
我刚参加工作时,不是在乡镇学校,而是在乡村小学,没人看教育杂志,没人写教育文章,空了打打牌、喝喝酒。我“躺平”了整整6年,那不是心平气和的“平”,而是无可奈何的“平”、随波逐流的“平”。回望走过的那段村小、乡镇学校的岁月,我有两点心得跟你分享。其一,乡镇老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发展空间比城里的老师大。城区学生的家长普遍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對教育的期望值也高,个人想做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往往会受到家长的掣肘,而乡镇学校的家长较少关注这些,你可以大刀阔斧地探索。其二,教得好患有“疑难杂症”的学生,才是有真本事的老师。乡镇学校的学生往往基础薄弱、组织性和纪律性差……能把乡镇学校的学生教好的,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老师,走到全国各地都能吃得开、叫得响。
所有的“躺平”都是一个样的,“躺平”的人生就是过程和结果都无差别的人生。有人问哲学家,人最后的结局都是死,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哲学家答:最初的生和最后的死都是一样的,所以,活着的意义就是追求不一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