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折翼”的审思

2024-03-19刘宏森

教育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折翼本职工作教书育人

刘宏森

不久前,郑州和厦门的两位青年教师先后轻生。从披露的信息来看,他们生前都面临着难以承受的工作压力。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有压力非常正常,然而,悲剧接连发生,留给社会的,除了悲痛,还应该有更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严峻发问:雏鹰甫飞缘何折翼

工作压力大。在当下求职不易的情况下,捧上教师这个“铁饭碗”,“萌新”教师们自然珍惜这份工作,不排斥工作量大一点。但从曝光的信息来看,郑州那位女教师在学校“7天”“不休息”;厦门那位男教师一学期263.5个课时,每天不停讲课10个课时,基本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学校还要让他们做各种“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诸如无休止地开会、参加学校的活动、应对各种检查、一遍遍地写信息稿等。种种非教学工作雪上加霜,使他们的负担越来越重。现如今,教师非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023年的一项调研显示:“60.8%的受访教师表示,参加各类检查考核、创建活动、综合督导、评估验收等非教育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或‘增加。”从学生生活的相对单一到职场生活的“压力山大”,一些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难免不堪重负。

心中困惑多。长期以来,教师的“本职工作”往往被认定为教书育人。面对上课、批改作业等繁重工作,不少青年教师虽然比较吃力,但并无太多怨言,因为这是他们心目中的“本职工作”。按照领导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事关职业生涯的开端,影响职业生涯的未来,他们自然会勉力而为。但也应看到,“95后”“00后”青年普遍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对职业生涯往往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期盼。据报道,郑州那位女教师从小就想当教师,大学报志愿时选择了师范专业,毕业后又努力准备了一年时间,2023年8月顺利考上教师编制。入职以来,即使被各种工作压得快撑不下去,她也没有向学校提出申请调岗或者辞职。这说明,她希望自己能在教书育人上有所建樹。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职场现实远超一些青年教师的想象和认知,令他们措手不及,令他们困惑:如此忙碌、紧张就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基调?忙碌、紧张的现状与职业发展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自我怀疑:这样忙,这样累,是不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这种忙碌、紧张、困惑和自我怀疑得不到有效疏导,就可能导致青年教师积劳成疾、积郁成病。

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强化应对外在压力的能力,顺利融入职场和社会,这是“雏鹰折翼”向社会的严峻发问。

紧迫课题:帮助青年教师顺利融入社会

年轻人如何顺利融入职场、融入社会,这是不同时代的父母长辈和社会都特别关注的问题。多年来,人们常以“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等词汇指代被娇生惯养的孩子,这些词汇同时也暴露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新生代融入社会的担忧和焦虑。毋庸讳言,当代青年中,确实有不少“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总体上是在生活条件远比父母长辈优越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除了读好书的压力之外,他们中的多数人一般没有其他压力。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在父母长辈合力搭建的“玻璃房”中度过职前人生的。与此同时,父母长辈对他们的教育,往往主要指向文化知识学习方面,而在劳动参与、社会融入等方面,常常力度不够,甚至时有缺位。很显然,在这些方面,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更需要领导和前辈的经验指导。当然,不少学校通过讲座和开会等形式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或者新员工入职教育培训。然而,需要追问的是,这些培训的实际效果如何?

郑州那位女教师在遗书中写道:“没有培训过就直接当班主任。”这个信息值得特别注意。培训旨在帮助新教师了解任职的学校、岗位的要求、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的途径等。其中,帮助新教师准确把握“本职工作”的内涵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一些新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理解事实上未必很全面。从根本上讲,教书育人绝不仅限于讲课、批改作业。了解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要求,掌握新的教育理念、理论,研讨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等,其实都是教书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开会、参加学校的活动、写信息稿、应对各种检查等,不能一概被绝对排除在“本职工作”之外。同时,对于新教师来说,这些“非本职工作”一定意义上也是他们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比如,写信息稿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校的工作、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也有助于教师通过文字写作进行思维训练。很多青年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正在于,学校没有很好地为他们补上社会融入这一课。

每一代青年都是独特的,不同时代的青年融入社会,自然也各有特点。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群体和青(少)年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然而,目前关于青(少)年社会融入等问题的专门研讨中,农民工融入城市等方面的研究占据绝大多数,而对大学生融入社会的研究则相对稀缺。笔者阅读相关文献时发现,除了周明宝的《心理断乳与社会融入:毕业大学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2007年)以外,鲜见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在帮助青年社会融入方面,既缺乏扎实的理论研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疏导、指引和扶持,我们自然难以及时有效地捕捉他们张望不归之路的迷茫视线。

治本之策:以人为本,减负增能

帮助青年教师妥善应对职场压力、消除困惑极其重要,但更重要的或许还是要搞清楚青年教师的压力因何而来,困惑因何而生,从而找到治本之策。

如何处理好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把新教师培养成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主体,这既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他们自身人生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不少学校把新教师当成壮劳力使用,对他们各种无条件差遣,而没有给予他们系统的职前培训、必要的职初关心,实质上就是重视了教师作为各项教育工作开展的手段和工具意义,却忽视了教师作为目的本身的意义。纵然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但他们并不愿意只被当成手段,而更关注自身作为目的的意义。

如何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当下教师每天忙忙碌碌所做的事情,是否都围绕教书育人中心展开、是否都是必须做的?调研显示,教师“最想减轻的工作”,主要包括迎接各项检查、撰写各种教育教学之外的材料、重复填写各种表格、参加各种评比和比赛、事事“拍照留痕”、家长工作等非教育教学事务。这些事务,往往体现出浓郁的形式主义色彩。而当代青年行事一般比较务实、直接,常常会质疑许多形式大于内容的工作及其意义。他们深陷生活、工作的各种“卷”中,排斥、焦虑,却又无能为力。2019年发布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但从部分教师“躺平”、个别人走上不归路等现实来看,落实“意见”要求,为广大教师减负增能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处理好命令与规范之间的关系?规范一指合乎规律,二指机制合理。教育领域中,很多工作任务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形式下达,至于其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教书育人规律,缺乏必要的研究与论证,却常常被抬升到“讲政治”的高度,不容置疑;还有一些工作任务则布置随意,要求教职工突击完成,不容延迟。厦门那位男教师被领导要求“5天完成84篇教案”,即使生病也不能延迟,就体现了当下不少单位中存在的行政命令逾越规范的现实状况。命令意味着权威,但当代青年眼中的权威往往是其文化圈层中具有某种突出能力和影响力的人,而未必是领导。同时,不少当代青年喜欢做各种攻略,对生活和工作作出事先安排,对各种突击任务难免不习惯、不认同。然而,领导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现实和未来,令他们无法忽视、不得不听从。因此,理清青年教师心中的种种纠结,减轻他们的“精神内耗”,就必然要让命令在规范之下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出:“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但愿党和国家的意志,能促进当代青年勇对压力,在新时代展翅高飞。

猜你喜欢

折翼本职工作教书育人
苏-47:折翼的金雕
当折翼蝴蝶遇上巧手裁缝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舰载折翼天使
教书育人
篆刻
风机折翼“倒春寒”
浅谈西藏驻站记者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幸运的巧克莉
浅析当前演出市场,努力做好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