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孩子共同建立真正的安全感

2024-03-19乔东谷珵

教育家 2024年7期
关键词:情绪性教育家记忆

乔东 谷珵

“我家小孩怎么那么笨,这种小事都做不好!”“孩子怎么也不肯去上学,这是为什么?”“我们离开一会儿,小孩就撒泼打滚,到底应该怎么办?”……育儿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使许多父母常常陷入窘迫的境地,然而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种种问题,与父母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家校社联防计划顾问专家林紫认为,家庭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往往源自亲子双方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在其著作《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中,林紫通过依恋关系、安全感、情绪性记忆、家庭系统等十个关键词,为那些渴望修复与重建安全感的家庭,搭起了一架通往孩子心灵世界的生命之桥。

内在安全感是一种可持续的安定与满足

《教育家》:虽然我们常常谈起安全感,但很多父母依然不认可安全感的价值。究竟如何理解安全感,您对安全感的定义是什么?

林紫: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内在安全感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他认为,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一种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我个人对于内在安全感的定义是一个人内在所拥有的、可持续的安定与满足。这种安定与满足萌芽于母胎阶段,在婴幼儿阶段建立和发展起来,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这种早期的母婴依恋关系对安全感的影响。

同时,内在安全感的建立也会受到家族无意识、依恋关系、生活事件和集体无意识的综合影响。它与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四个部分的安全感紧密相关。很多人说不清楚安全感,甚至觉得它是个伪命题,于是我借助以上这些更加具体的描述来诠释,以便父母知道从哪些角度,帮助孩子建立内在安全感,以及重建自身的内在安全感。

《教育家》:关于五种伪安全感类型,在您接触到的来访者中,令您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怎样的?

林紫: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根据各种伪安全感的表现,我把伪安全感表述为控制与强势型、完美主义、攻击与防御、高高在上和工作狂五种类型。我印象最深的个案是一对母女的故事。当时正在上海读大学的女儿已经出现了进食障碍,经常暴饮暴食、进食后又会有负罪感,然后强迫自己催吐,痛不欲生。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她慢慢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母亲的控制欲非常强,在她面前总是表现得很强势,几乎决定着她从小到大的一切事情。而她唯一能决定的,就是吃或不吃。在这种相处模式下,她的病症愈加严重。于是,她克服恐惧,下决心告诉母亲自己的现状,并把母亲带到我们这里来,一起参与咨询。当这位母亲站在我们面前时,她的眼神与言语,处处让我感受到一种对女儿的控制。然而这种表面现象背后,其实是一种恐惧的状态——她害怕失控,害怕如果不能控制女儿,自己将变得没有价值和意义。

类似情况非常普遍,很多来访者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或完美主义或工作狂的家长,甚至父母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的伪安全感类型。人们常常忽视这些问题,或误认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而安全感就会在忽视下愈加匮乏。我总结这五种伪安全感类型,希望能够帮到父母和准父母们一起自查,重建真正的安全感,这样也能帮助孩子建立属于他们的内在安全感。

《教育家》:您在书中写道:“很多安全感缺失的孩子,会在某个阶段特别依恋某一样物品。”长时间有特定依恋物的孩子,一定是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吗?

林紫:不一定。每一个个体并不相同,他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一直不断地提醒爸爸妈妈们:最好的答案在孩子那里。孩子突然依恋某样物品,父母不要太快下判断,而是要多关注孩子,可以尝试和孩子交流、对话,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具体的答案。即使一个孩子拥有内在安全感,他也可能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对某样物品产生依恋,例如会把毛绒玩具当作朋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判断的一个原则是,如果这个毛绒玩具没有在身边,孩子也不会非常恐慌或过度焦虑,虽然他会失落,但不会一直陷入某种情绪里无法自拔,问题就不大。另外,即使是安全感建立得较好的孩子,也可能在发展的某个阶段缺乏安全感,出现对物品的依恋。

孩子的依恋物就是成人探索孩子内心的线索,让我们知道要更好地陪伴、倾听和帮助孩子。我认为,爱孩子,就要“爱”孩子的依恋物。而不是贸然去指责、嘲笑甚至批判孩子,否则,孩子将会再次受到伤害。

《教育家》:依恋模式理论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但经常存在被误解或者断章取义,以至于父母在“对号入座”中会更焦虑。对父母来说,应该如何应对相关的心理学分析呢?

林紫:在网络发达的当下,各种平台传播着碎片化信息。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知识的父母来说,一定要记得,无论在怎样的情境下看到了怎样的概念,都不要轻易给孩子和自己贴标签。心理学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提供线索或视角的工具,辅助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而非替我們下结论。如果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触碰到了内心的伤痛或困惑,发现这些伤痛已经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就需要找专业人士对话,进行一个自我成长的咨询,而不是太快地告诉自己“我这一辈子已经错过了给孩子安全感的时间”“我永远都做不了好父母”等。作为父母,要先自我了解、重建安全感,然后在养育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更好地成长。

情绪性记忆比陈述性记忆更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教育家》:您提出,情绪性记忆比陈述性记忆更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为何这样说?面对情绪性记忆,为什么我们容易忽略它的重要性?

林紫:陈述性记忆是可以表达出来的,比如我们记住了某个名词的解释;情绪性记忆是事情发生时被激发的情绪情感,它会使我们沉浸在想象中当时的情景里,它往往比陈述性记忆对人的影响更深,因为它被加工后放进了我们的潜意识里,变成了这件事所伴随的情感体验留下的烙印。当它与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融为一体后,一旦类似的情景或事件再次发生或被提及,我们的整个情绪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相比学习知识时的陈述性记忆,情绪性记忆更加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视情绪性记忆。从宏观来看,整体的教育环境影响了家庭教育,比如功利主义文化。当孩子进入小学,他就可能会通过“是否对我有用”去辨识各种事物。有些家庭甚至用KPI来考评自己的孩子,结果出了问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被超前教育过度地消耗,透支他们的未来,满足父母的功利心。这些在父母的口中变成了:“我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就做到了其他孩子做不到的事。”多少年来,太多的孩子或站在楼顶边缘,或准备割腕,或在快要服药的状态下,向我们打来电话。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优秀的人,有很好的前途,却在一种绝望的困境中,甚至不相信有谁还愿意来关注他们的感受,所以痛苦到自残,甚至试图结束生命。

《教育家》:作为父母,当孩子犯错误时,应该如何把握教育的尺度,尽量避免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记忆?

林紫:我认为,不论任何情况,作为父母,我们都没有权利去攻击孩子的身体。希望以打的方式让孩子有敬畏心,孩子也许能产生“畏”,但“敬”可能永远都不会产生。如果孩子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做主,感受不到被尊重,又如何能对伤害他身體的人产生尊敬呢?很多时候父母打孩子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是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忘记了为什么要打。在我看来,古人的智慧值得借鉴。明代学者吕坤在其著作《呻吟语》中根据民间智慧,总结了“七不责”,即:对众不责,不当众羞辱孩子;愧悔不责,孩子如果自己已经很愧疚、后悔,父母就不能再雪上加霜,而是和孩子一起讨论改善和挽救;暮夜不责,不要在睡觉前责怪孩子;正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能责怪;正欢庆不责,如果孩子处在高兴情绪中,父母不要当即指责和羞辱;正悲忧不责,孩子已经很低落的时候不要责问;疾病不责,在孩子生病时不责备。

《教育家》:对于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负面情绪记忆,我们该如何认识它,与它相处?

林紫:我在带大家做情绪管理的时候,会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觉察它,我们要看见它,看清楚是怎样的情绪。第二步是面对它,这需要勇气。例如有一次情绪管理课,我让大家讲“我害怕”,有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憋了很久,终于说出“我害怕说‘我害怕”。第三步是接纳它,第四步是改善它。换句话说,就是自我觉察、自我接纳、自我负责和自我照顾。例如,有一次我与母亲谈心理创伤,她告诉我,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她很害怕看到各种负面新闻,尤其是车祸类新闻。我请她把当时的害怕在纸上画出来,画完后,我带她做放松和深呼吸练习,之后睁开眼睛,给这幅画做一点改变。如此反复几次,母亲说,她感到回想时的紧张感在逐渐消失。这就是一种艺术疗愈,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里也能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疗愈自己。

家庭系统内需要彼此尊重与联结

《教育家》:传统的家长制家庭模式主要危害是什么?它应该被淘汰吗?

林紫:首先,传统的家长制主要危害在于没有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在这种模式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往往会很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能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其次,如果这种模式继续发展下去,家庭内部的代沟越来越深,孩子会活得很压抑。当现代社会倡导去权威化、去中心化时,在“一言堂”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很难适应社会。

但反过来说,它应该被完全淘汰吗?我的观点是,应该对其加以“扬弃”,即批判式传承。如果我们的家长制模式中,有良好的家规、家风和祖训,如《呻吟语》的“七不责”,是可以保留和传承的。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成人可以树立威信,但并非“我说了才算”的权威感。这种威信是一种对家长的信任,在家长面前,孩子是安全的。在一些事情上,家长的做法有其原因和道理,孩子听取之后会从中受益。同时,也要帮孩子建立界限,让孩子感受到力量支持,学会去遵守规则、适应社会。

《教育家》:父母与孩子应该建立怎样的情感联结,既能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又不会使孩子产生过度依赖?

林紫:首先,一定要按符合年龄段的方式来给予恰当的情感回应。无论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独立,父母表现得非常冷漠,还是到了青春期,为了拉近距离表示亲密,这些方式对孩子都不恰当。有情感联结的同时,父母特别要帮助孩子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其次,父母一定要注意行为边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有一个阶段是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即对这个世界是不是有所控制。这是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的本能,如当他自己拿起饭吃的时候,会有一种自我掌控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假如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主性,强行喂孩子吃饭,这就阻断了孩子的自我体验,父母就越界了。也许他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一边吃一边掉等,此时需要父母更多地陪伴和协助孩子,而非包办代替。

《教育家》:父母的安全感是家庭稳定的基石,在提高自身的安全感并尝试逐步回答“哲学三问”,即“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采取哪些做法?

林紫:首先,大家可以按照书中的十个关键词整理自己的成长史,或写一个自传,争取清晰地表达自我,即回答“我是谁”。其次,可以采访家中的长辈,梳理原生家庭的关系,之后会看到过往发生在家庭当中或社会中的事情,对我们自身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即回答“我来自哪里”。最后,再一次梳理自己的“人生假设”,比如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什么。这并非在职业发展中,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角色,而是我们最终希望自己可以活成什么样子,即回答“我要到哪里去”。一个人也许在童年时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但不论什么时候开始,重建安全感都不算晚。每一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如果最终我们修复了内在的安全感,就会产生一种持续的、稳定的、充足的安定与满足。到最后,我们能够对自己说一句,我这一生是幸福的。

猜你喜欢

情绪性教育家记忆
教育家与儿童
善调情绪,缓解情绪性失眠
酒店情绪性工作探讨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压力大的孩子容易产生情绪性饮食
记忆中的他们
教育家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