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有效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4-03-19扬州市职业大学薛芗金耀华王奎萍周忠陆幸福
文/扬州市职业大学 薛芗 金耀华 王奎萍 周忠 陆幸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落实好省委教育工委印发的《新时代江苏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2021—2025年)》,持续推进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坚定不移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扬州市职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园林园艺学院党总支在校党委的统一引领下,结合专业优势和工作特长,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建“党员三人行 服务新农村”校级“一院一品”特色党建品牌,组织全院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开展“三农”服务,在具体实践中落实服务“三农”和振兴乡村,使党建、专业建设互补共促,齐头并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了解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有效融合的具体情况,本文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对学院三个党支部(园林技术党支部、园艺技术党支部、学工党支部)的25名党员展开调查,其中支部委员占比28%、普通党员占比72%。
一、高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有效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层党支部(68%)能够定期召开“三会一课”,会议组织规范,党建与专业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记录翔实;一半以上的党支部(52%)每年能够举行1—5次主题党日活动,但是内容较为单一,缺少感染力;所有党支部(100%)都能够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但是有一部分党支部(60%)开展的党建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找不到结合点,还较为迷茫;大部分党支部(72%)每1—2周能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师德师风等主题教育,但是学习形式较为单一。以上结果表明,高校基层党组织已经有意识地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但是融合的内容和方式还不够丰富。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教师党员能够做到在教育教学、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92%),并认为建强支部战斗堡垒(92%)、发挥党员旗帜作用(84%)、选树典型激发动力(72%)等党建工作对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有促进作用,主要渠道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76%),建言献策等凝聚员工的活动(76%),课题申报、学科建设及相关竞赛等活动(72%)。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党员教师一致表示学校对教师党支部书记激励机制及“双带头人”培育情况较为重视,并制定了一定的激励制度,但是学院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超过一半的教师党员(68%)认为党支部制定了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方面的计划制度,但并未很好地执行,表明在党建与专业建设双融双促的过程中,相关学习教育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体系仍不够完善。
(四)高校基层党建成效与评价情况分析。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党组织开展的党群活动基本符合大家的需要,并且能主动参与其中(96%);大部分教师较认同当前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工作融合的效果,并对融合成效给予了肯定的评价(84%)。党总支还创建了党建与专业建设相融合的校级“一院一品”特色党建品牌“党员三人行 服务新农村”,因此,近年来学院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已有一定改变(72%)。
二、高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有效融合的问题与原因
(一)存在问题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院党总支在党建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76%)、党建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匹配(68%),以及党建活动载体和平台的缺乏(48%)等。当前,高校党建“两张皮”现象的突出表现为制度保障不足(84%)、履行职责不力(76%)、研究思考不深(64%)。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工作融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顶层设计不到位,党建与专业建设统筹规划有欠缺(84%);创新意识不够强,党建与专业建设的融合点没找准(84%);党建工作形式和融合载体单一,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72%)。当前,高校党建“两张皮”现象在党员(64%)层面更为突出,其次是党支部(16%),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工作在实施(52%)和谋划(24%)两个环节脱节较为明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进一步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产生基层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理论学习与专业建设实践不一致、活动开展与专业工作需求不匹配(96%),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且没有被有效地执行和落实(80%),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工作没有足够的融合点、党建谋划与工作部署不协调(80%),以及考评问责标准与流程不科学(72%)等。当前,高校党建与专业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方式方法问题,在实践中缺乏有效机制和载体(88%);战斗堡垒作用未发挥,重部署轻落实,思路不开阔,举措未创新等问题(80%);个别教师党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专业建设、轻党建”倾向(64%)等。
三、高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有效融合的具体实践
(一)具体措施。1.统一思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三农”服务先锋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带领党员教师们冲在前,发扬敢于争先、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的精神,展示党员形象,凸显专业优势,奋斗在科技服务一线,帮助解决“三农”的疑难杂症和“卡脖子”技术问题。2.开展“1+3+N”精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采取“1+3+N”党建合作模式,即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N个共建党支部,全面推进“党员三人行 服务新农村”党建品牌的创建。园林技术党支部侧重于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江苏省“扬派叠石造山”非遗大师工作室、“扬派盆景”非遗大师工作室和扬州市园林植物名师工作室等,与邗江区李典镇沿江村、汊河街道建华村等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结对活动,承接美丽乡村建设相关项目,包括仪征市凌东村农旅项目总体规划、扬州头桥镇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及局部节点景观设计等;园艺技术党支部侧重于农业技术服务,依托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扬州市农业名师工作室等,与邗江村公道镇谷营村、高邮市凤凰村等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活动,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创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学工党支部侧重于农业人才培养,依托暑期“三下乡”省级优秀团队、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等,与广陵区龙头关社区、博物馆、中小学等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育“一懂两爱”新农人。
(二)活动载体。园林技术党支部主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环境美化提升、非遗园林文化传承等活动,园艺技术党支部主要开展送技术下乡、送培训下乡、送优课下乡等活动,学工党支部主要通过思想引领培育新农人、共建劳动教育和农耕体验基地、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等。
(三)预期实效。1.特色聚焦,打造党建品牌。在党总支的引领下,三个党支部发挥专业特色,围绕预期计划完成党支部结对共建及相关成果,打造“党员三人行 服务新农村”党建品牌。2.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党建工作创新,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党建水平,实现党建与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互补共促,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助力乡村振兴。3.人才支撑,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员,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助推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4.典型引路,强化为农服务意识。通过先锋模范和典型事迹的推选和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党员牢固树立为农服务意识,深入农业农村一线,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1]。
四、高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有效融合的优化措施
(一)建强党建工作队伍,树立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意识。注重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新时代思想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党员的党性认识和政治站位,增强基层党建责任意识,树立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意识,提高运用新思想指导专业建设工作的能力,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建设实践相结合、党建活动与工作需求相对接,形成党建与专业建设互为依托、全面渗透、有效融合的良好生态,有效推动高校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工作走真走实[2][3]。近年来,我校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师生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面覆盖,实现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二)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找准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点。基层党组织应结合自身专业建设工作特长,围绕党建工作目标,创新工作形式,丰富融合载体,找准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点,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4]。近年来,园林技术党支部主要针对乡村规划开展乡村美化、农旅项目开发等活动,通过美化乡村环境,改善乡村风貌,吸引旅游人群,促进一、三产业更好融合;园艺技术党支部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难题,面向江都、广陵、邗江等设区(县)设施蔬菜种植大户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增效;学工党支部主要针对农业人才培养开展劳动教育、农耕体验等活动,提升新农人技术和管理水平,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党建+专业建设”既发挥了党支部优势,又展现了党员风采,还满足了乡村需求,真正在具体实践中落实了服务“三农”和振兴乡村。
(三)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促进党建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机制,促进党建与专业建设工作深度融合,保障党建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5][6]。在学习教育制度方面,应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制度,持续开展“党建+专业建设”学习模式,正确理解、认真落实并常态化推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建引领专业建设工作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近年来,我校发布了《关于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通知》,学院在召开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时,把学习传达、研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议题”,聚焦学校党的建设,围绕学校事业发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在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建立党建与专业建设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制度,将党的建设成效纳入学校综合考核和教师个人考核,制定分层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丰富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考核、教师个人晋升及职业发展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7]。近年来,我校制定了《扬州市职业大学综合考核办法》《扬州市职业大学“三全育人”工作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学校对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教育部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江苏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通过考核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