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供给视角下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2024-03-19中共明溪县委组织部邹燕
文/中共明溪县委组织部 邹燕
农村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愿意在农村劳动就业,适龄并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在乡村外来可以参加乡村建设的各种人才,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所以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紧紧抓住农村人力资源优质供给这把钥匙[1]。但是,近几年城镇化脚步加快,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供需矛盾突出,农村人才资源匮乏,要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证农村拥有充足且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就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并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的“金字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队伍的规模与效用。
一、乡村振兴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全面深刻的综合性改革,它旨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提倡要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帮助农民提升就业和创业技能,推进农村地区的多元化就业。这项政策有利于将人口和资本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村庄发展,村庄发展需要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推进人才振兴有利于调动社会组织力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供给质量。第二,乡村振兴有助于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人才是社会发展之本,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教育水平的高低,而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农村地区开始将建设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全面推进和发展高质量教育,有利于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素质和技能水平,拓宽农村人才资源的培育和整合,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创新发展的动力。第三,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村建立起自己的人力资源体系,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主动号召大学生返乡创业,采取提供创业资金和技术培训的政策来吸引人才,以反映地方的人才欲望和用优秀人才造福家乡的情感,发挥这部分人的功能,有利于改善创业环境。第四,乡村振兴战略鼓励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强化产业联系。这些措施有利于改良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外,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努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路网、通讯和卫生服务方面,这些措施有助于广泛普及现代化服务设施,保障农村人口福利和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条件和人文环境会逐步得到改善,农村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也会提升,有助于拓展农村社会文化内涵,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现状。1.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日益减少。近年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使得农业发展已经逐步从以往靠人力耕作的烦琐中解放出来,农村劳动力缺乏发展空间,农村劳动力意识到单纯依赖农业种植已无法满足高消费所造成的经济压力与基本生活需要,为更好改善自身生活而向城市转移,致使农村人力资源损失日益严重。再加上农村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不强,很多优秀人才会选择毕业后留在比较发达的城市中生活,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回流不明显[2]。2.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与城镇相比,农村生产力发展较为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和教育环境竞争力较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去吸引人才。再加上大批青壮年涌入城市以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农村遗留的妇女、儿童及老人等人群文化水平不高,对科技产品缺乏研究和把握,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受到限制。3.农村人力资源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投入较少,招商引资的能力有限,当地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行业分布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使较多农村人力资源在农业劳动中所占比例偏大,而在非农产业中劳动力所占比例偏低。另外,农村农业劳动单一结构具有局限性,农民仅掌握单一种植技术而对其他行业知之甚少,忽略了其他农业结构,也减少了农村创业规模,失去商机的同时使当地日益贫困,这使农村人力资源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走出这一局面,各地区农村都在尝试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以乡村振兴为支撑,找到合适的农业结构以改善农业发展瓶颈问题。
(二)影响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1.政策因素。首先,在教育方面,尽管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依旧较大,现有的教育投入和支持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尤其是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无法满足农村乡村振兴和生产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在就业方面,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殊政策和待遇制度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农村人才流失、工资收入偏低和社会保障落后等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最后,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保体系相对落后,特别是医疗保险等发展不足,以致很多老年人和儿童无法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缺乏更具激励性和保护性的社会保障支持。因此,为了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应该兼顾各个方面,加强策略性分类政策的综合推进,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指导和保障农村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2.结构性因素。从土地和产业结构方面来看,农村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来看,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水电、医疗等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不高,会对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造成实质性的限制;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农村地区的产权、人权和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充分完善,随着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大部分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年人“流出”,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必须正视结构性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激活人力资源潜力,助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三、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路径探析
(一)强化顶层设计,从政策上保障农村人力资源供给。近几年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留不住人”和“引不来人”。因此,为更好地预防农村人才流失,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强化乡村人才振兴顶层设计,从政策上保障农村人才人力资源供给。通过将强化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全面了解各地实际情况与需要,全面吸纳各方意见与建议,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乡村人才规划。
首先,要积极构建引进人才的激励制度体系和回乡创业者的保障体系,出台多种政策鼓励扶持“三农”持续发展,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培训、援助和宣传,创造一个能够帮助农村人力资本活化、发展和合理利用的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旨在提高农民返乡发展的积极性。其次,要建立城乡公平劳务市场、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制度,强化劳务市场经营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混乱与垄断行为的发生,加强流动人员组织性、纪律性以提高效率,并按供求关系原理让雇佣方与劳动者双方各取所需,让农村劳动力资源能够被有效利用并发挥其价值。再者,针对“三农”工作的人才需求,要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人才选拔培养平台建设,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联系便捷化,为人才引进创设良好环境。
(二)改善教育环境,推进农村教育多样化。鉴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教育体系缺失和教育有效性欠缺等现状,应重点发展基础教育和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确保农民职业化培训工作的持续性、针对性和系统性。首先是基础教育的改良。在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和人口迁移情况下,应适时调整农村教育方式,而非盲目重视学科理论研究。在学生教育和培养方面,不仅要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打造高水平学校教育,还应根据不同就业形势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实行分专业、分领域授课,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农村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机会和就业选择,学习方式更加丰富,课外活动更加多样化,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其次是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实施。新时代的农民结构可以分为新旧两代农民。新农民的类别主要是指拥有农民身份并乐于或主动地接受新鲜事物的农民,特别是指获得农业新科技、发展形态和知识点的农民,愿意协助村委会和农业专家开展试点实验或主动寻找、探索、落实和引入“三农”创新发展道路的农村劳动力。这类群体在知识基础上,具备农业知识和技术,了解农业新变革局势,可以成为盘活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和指导的首要目标。因此,要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技推广与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快农村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对农村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进行农业种植方面的培训,让其全面了解农业种植方面的相关技术,以便到农村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对于农村有一定手艺的人来说,应该使其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各尽所能解决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农村现有知识水平较低的人力资源,应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和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在农村产业振兴领域应全面吸引学习农学理论和钻研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为致力于乡村建设者排忧解难。另外,还要增强农村电商政策与基本知识的普及与培训,以各项政策为导向,将农村电商受益群体或者创业成功邻里组织起来,分享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经营管理经验,打破旧的农产品交易观念,使更多的村民看到农村电商所带来的实际收益,提高参与度。
(三)引进新型人才,优化农村就业环境。针对农村就业环境不佳的问题,必须分而治之,细化人力资源利益群体的诉求,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环境。首先,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搭建育人平台、强化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人才以适应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3]。要发挥高等院校优势与功能,探索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新模式。发挥各培训主体对乡村人才的培训功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培训。其次,要对农业产业结构实行调整和升级,使农业发展不再停留在第一产业为主导的格局上。各地区农村应结合本地特征,清晰编制发展规划,培养人才实现技术突破、运用先进技术选育新品种、打造农村独特品牌经营、组建自身产业链、面向市场与电商优势相结合,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与价值,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使农村品牌优势得以发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拓展农村的发展空间,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要通过发展地域特色农产品、经办特色产业、建设加工工厂等方式充分挖掘农村富余人力资源,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再者,要着力吸引外部人力资源,以引才聚才的方式拓展乡村人才。要把人才培养和引进、引才和引智结合起来,扩大乡村人才来源、聚集天下英才并用;应鼓励、吸引外出能人回乡经商,做到“人才回流”;要创造良好创业环境,推出人才和财税优惠支持政策,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吸引各类型人才回流。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外部人力资源流向和集聚农村,并逐步扩大乡村人才队伍的规模,保证农村本土人才回得来、留得下,形成农村人、地、资、业聚合的良性循环。另外,要利用农村特色产业聚集效应,以县为单位,制定详细的电商人才引进政策,从创业补贴、金融服务、贷款税收、配套软硬件上予以扶持,鼓励优秀电商人才和具有营商意愿的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要积极推进企业、电商平台与县域内高校合作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创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解农村电商经营的渠道与机会,吸引更多的高校人才主动留在农村成长,缓解农村电商成长过程中的人才需求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以其全面、深刻和综合的改革性质,为农村人力资源供给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为发挥农民作为国家建设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效率、推进农村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和动力。因此,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优化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从各个层面出发制定分阶段推进策略,切实落地实施需要的各项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