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
2024-03-18张文丽
张文丽
(云南财经大学 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由于高度专业化、技术化、高附加值等特征和产业耗能低、污染小且效用高的优势,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我国各省市区发展的支柱产业。云南省地域辽阔,环境优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来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张琪绮等将长三角三省一市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水平[1]。林岱衡等采用灰色综合关联模型与DEA数据包络模型,为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2]。邵荣祯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3]。从现有文献来看,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虽然强调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性,但是并未从全国层面对其进行对比,不能清晰地看到其中的差距。因此,本文从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性区域——云南省入手,选取与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并对云南省目前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二)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主要采纳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规定以及目前学术界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界定来构建指标体系[4]。我国学者对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指标的构建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5]:一是基于“钻石模型”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学者包括何逸英[6]、尹政清[7]等。二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学者有孙领先[8]、丁旭辉[9]等。三是基于熵值法的生物医药产业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研究学者包括徐韵[10]、张琪绮[1]等。在参考上述学者构建的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及结合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主要包括规模实力、效益水平、研发能力、政策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2018年出版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缺失,即2017年当年的数据缺失,故选取2010-2016年,2018-2020年十年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以2020年数据为例,根据上文建立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除去缺失数据的港澳台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做定量分析,计算综合得分后,进行排名。
(一) 检验数据效度
在正式开始实证分析之前,利用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分析其是否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运用SPSS27.0软件,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16个指标进行处理,发现KMO的值为0.851,在保留三位小数的前提下sig值为0.000(具体如表2所示),均符合做主成分分析的度量标准,可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表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
(二) 实证研究子系统得分情况及解释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主成分分析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它与确定主成分的个数息息相关。一般的原则是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使用SPSS软件计算得出各个变量的特征值和总方差解释,具体如图1和表3所示。
图1 碎石图
表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
由图1和表3可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可以提取出两个主要因子,这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73%,大于85%,且特征值明显大于1,表明这两个因子被剔除掉的信息很少,可以解释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取这两个因子作为主成分来解释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
根据表3的数据,计算出各指标在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再用向量系数乘以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值,求得各个主成分的指标系数值和权重值,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各主成分指标系数与权重值
由表3和表4可知,第一主成分涵盖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方差贡献率达到76.514%,主要从规模实力、研发能力和政策环境三方面反映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因此该主成分可以概括为研发与环境因子(F1),在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二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9.217%,主要包含研发规模和销售利润率两大指标,反映该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源方面投入的比重和盈利情况,因此该主成分可以概括为投入产出因子(F2)。
(三)实证研究主成分表达式
根据相关性矩阵,计算出各指标在两个主成分线性组合里的系数。首先我们对两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开根号,由表3得知,主成分1的特征值为12.242,主成分2的特征值为1.475,对这两个数值进行开根号的结果分别是3.499和1.214,然后利用成分矩阵里的系数分别除以这两个开根号的数值,得出相应因素的权重,进而写出主成分的表达式,两个表达式分别为:
F1=0.26x1+0.276x2+0.266x3+0.28x4+
0.276x5+0.006x6+0.274x7+0.272x8+
0.281x9+0.035x10+0.278x11+0.272x12+
0.254x13+0.28x14+0.244x15+0.22x16
F2=-0.189x1-0.068x2-0.162x3+0.006x4+0.151x5+0.585x6+0.069x7-0.157x8-0.011x9+0.696x10+0.009x11+0.007x12+0.03x13-0.044x14+0.083x15+0.212x16
在主成分表达式中代入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即可得到各个样本的主成分得分,基于因子贡献率和两个主成分各自的得分,可以得到综合得分公式:
F=0.7651F1+0.0922F2
三、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一) 因子得分排名分析
对全国各省市的主成分因子计算得分和排名,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各省市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由表5可知,在2020年,主成分1(F1)因子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江苏、山东、浙江;主成分2(F2)因子得分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天津、甘肃、吉林;综合得分名列前茅的分别是江苏、山东、浙江,排名较低的是西藏和青海。云南省的F1因子得分排名为20,F2因子得分排名为6,表明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与环境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投入产出因子较高,表明云南省在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源方面投入的比重和盈利情况表现较为突出,位于全国前列。F1因子与F2因子综合起来,云南省的综合排名为18,居于中等水平。
(二)综合得分排名分析
根据综合得分计算模型公式,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区生物医药产业近十年综合得分平均值及排名,具体如表6所示。
表6 全国31个省市区近十年综合得分平均值及排名
由表6可知,近十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江苏省,综合得分在7左右,其次是山东省和浙江省,最低的是内蒙古、宁夏、新疆三个自治区,综合得分为-2左右。云南省综合得分排名在第23位,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说明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发展不平衡,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综合得分大于0的省市区只有13个,综合得分小于0的省市有18个。
对云南省近十年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和排名趋势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云南省近十年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走势图
从图2可知,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保持在-2至-1之间,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区里保持在20名左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说明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比较薄弱,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上文的因子得分分析,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较为薄弱的原因主要是研发与环境因子排名较低,研发与环境因子主要包括规模实力、研发能力、政策环境三部分。
四、建议
(一)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及时关注沃森生物、云南白药、昆药集团、滇虹药业等大企业的发展动态,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扩大企业产品的影响力,把“云药”这个品牌打出去,提升“云药”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二)加强企业合作,促进产业集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有助于共同应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新形势、新挑战。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与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在企业间合作及企业与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的基础上,政府要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构建,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帮扶,切切实实地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高科技产业要想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云南省在依托省内高校,积极培育生物医药领域高精尖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人才引入机制,简化人才引进手续,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吸引高精尖技术人才落户,充分关注和重视科研工作者,为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驱动力。
(四)完善制度配套措施
要在政府的指导下,聚焦产业创新升级,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不仅要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招商引资、产品出口、创新发展、标准认证、申请上市等方面及时给予支持和制度保障,还要在税收、厂房用地、中介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针对各地州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细化的政策,让生物医药企业能够有更多精力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创新。
五、结语
目前,我国各省市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均衡,各省市区之间差异较大,呈现出失衡的特点。总体来说,沿海省份竞争力要高于内陆省份。对于云南省而言,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在全国31个省市区里处于中下游水平,在西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云南省生物医药企业的规模实力、研发能力与政策环境三个方面比较薄弱,未来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