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可视化分析(2000-2022年)
2024-03-18顾春江
顾春江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71)
西方翻译学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社会学转向”。社会翻译学理论的出现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必然方向。20世纪后期,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社会学理论不断兴起。这些理论与文学创作和翻译研究结合,拓展了翻译的文化视角,同时也突出了翻译的社会学属性。随着翻译学自身的发展,更多学者不再将翻译视为一个纯粹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糅合了文化、伦理和社会的综合系统。赫曼斯(T. Hermans)认为,翻译是一种沟通活动,属于社会范畴,在人与人沟通中形成翻译的认同、共识和期待,这就构成了翻译的社会系统[1]。因此,无论从社会学发展,还是翻译自身发展特性,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也成了一种必然。
社会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翻译新模式,融合了布迪厄(P. Bourdieu)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reflective sociology) 、拉图尔(B. Latour)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 以及鲁曼( N. Luhmann)的社会系统理论( social systems theory) 等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其核心理论工具包括场域、惯习、资本、系统与网络等。社会翻译学引入中国20多年,已成为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和新热点。因此,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社会翻译学发展趋势,厘清当前社会翻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追踪社会翻译学研究前沿和趋势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拟采用CiteSpace对中国2000—2022年间社会翻译学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描述,梳理我国社会翻译学研究发展主线,追踪其研究前沿及发展态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主题词设为“社会翻译学”“翻译社会学”“行动者网络”“布迪厄”,“社会学”+“翻译”以及“场域”+“翻译”,“惯习”+“翻译”,时间段设定为2000年至2022年,类型设定为“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检索得到1207篇文献。通过人工筛选,剔除无关文献或关联度较低文献,最后剩下90篇硕博士学位论文和329篇学术论文,总计419篇文献。把数据导入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社会翻译学研究趋势和前沿动态进行梳理和探讨。
二、结果分析
(一)研究动态分析
1.发文量
在CiteSpace 6.1.R6软件中把CNKI数据转成WOS格式数据,通过“Data”中“Import &Export”功能,去除重复文档,获得发文量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翻译学研究年度发文趋势
2000年,我国学者俞佳乐在《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兼评〈翻译文化史论〉》一文中,论证了翻译社会学转向的必要性[2]。但直到2010年,社会翻译学研究仍处于零星初始阶段。2011—2013年是社会翻译学的萌芽期。在这一时期,更多研究者注意到了翻译的社会学属性,平均发文量达10篇/年,2013年甚至达到了19篇。从2014年开始,社会翻译学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8年发文量达到了最高峰36篇。其中,期刊论文增长迅速,呈现持续性增长趋势,硕博士论文增长缓慢,在2017年达到顶峰(13篇)后有所回落。
总体而言,20多年来,社会翻译学研究发文量稳步增长,这说明越来越多研究者注意到了翻译的社会学属性,反映出该领域研究有很大发展空间,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也受到更多研究者关注。2011—2013年是社会翻译学的萌芽期,这与2012年葛浩文译本——莫言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中国倡导“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有一定的关联。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做了大量的努力,但中国文学作品对外译介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莫言作品和科幻小说《三体》等译作在国外的成功传播,让中国翻译界认识到对外译介作品须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是只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学、文化就“走出去”了。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认为,以往翻译研究大多停留在具体的翻译问题上,却很少考虑翻译的社会属性。不考虑目标语读者内在文化需求,很难形成广泛的接受环境,导致译介作品边缘化。社会翻译学拓宽了翻译视野,将社会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突破把翻译定性为单纯的语言行为的藩篱,揭示以往被忽视了的翻译活动的社会层面”[2]。从2014年开始,社会翻译学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相比其他发展成熟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如功能对等翻译和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社会翻译学研究数量非常稀少,还处于起步阶段。就当前发文线性趋势来看,未来发文量会继续上涨,社会翻译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会更加成熟。
2.高被引文献
高被引文献不仅能够反映出该文献在学术界的认可度,还可以体现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统计被引次数,获得社会翻译学研究前10的高被引文献表,如表1所示。
表1 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
由表1可知,在这10个高被引文献中,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有6篇,占60%;个案分析有3篇,占30%;现状和问题研究有1篇,占10%。被引最高的是王悦晨2011年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关键词解读》,该文介绍了布迪厄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概念,阐述了翻译活动中译者和其他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3]。文献引用有一定的复杂性,仅从文献引用频次来分析有一定的片面性。目前,可以从引文动机和引文内容来综合分析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之间的关系。桑德(T. Sandor)通过考虑引用动机、引用功能和观点倾向等多方面因素,将引文类型分为4类:(1)背景知识类,即帮助读者理解背景知识;(2)基础类,以被引文献为基础进行研究;(3)比较类,用于两个或多个文献比较;(4) 评价类,评价被引文献。
基于桑德的分类标准,对被引频次最高的《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关键词解读》一文的296篇施引文献进行引文类型分析。其中,期刊论文133篇,博士论文13篇,硕士论文148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通过对施引文献引文内容和引文上下文的双重考察,发现《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关键词解读》一文引文类型中有背景知识类235 篇,约占全部施引文献的76%;基础类34篇,约占11%;比较类18篇,约占6%;评价类9篇,约3%。由以上数据可以得知,该文献主要应用于背景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研究。这篇文献是一个社会翻译学的介绍性文献,其中背景知识类的引用占据绝大部分,因此可以把这篇文献归于第1类,即背景知识类。
以桑德的引文类型分类标准对各个文献被引分类占比比例进行分析发现,社会翻译学被引前10的文献的引文类型占比如下:背景知识类 60%;基础类 20%;比较类20%;评价类0%。其中,背景知识类的文献占比远远超过其他类别,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社会翻译学研究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研究成果发挥了帮助国内翻译研究者了解和应用社会翻译学相关理论的作用,主要研究方向聚焦在社会翻译学理论阐述、传播和概念厘清方面,属于理论宣传和扩散阶段。社会翻译学个案实践研究也是研究者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笔译和口译的社会学分析,如汪宝荣(2014)运用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考察葛浩文译者惯习的形成及介入美国文学场域,分析有关行动者如何通过资本转化构建《红高粱》翻译发起、出版网络,促成葛译本在美国的顺利生产,最后分析翻译及编辑方式对葛译面貌的影响[4]。这些研究都从各个方面推动了社会翻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后续翻译视域的拓展提供较好的借鉴。
(二)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的体现。如果某个关键词在一个研究领域反复出现,那该关键词所表征的主题内容就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5]。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则该关键词所表征主题的研究热度越高。在CiteSpace“Node type”中选择“Keywords”进行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谱面板中“threshold”设为4,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圆圈大小表示出现频次高低,即圆圈越大,频次越高。节点连线表示关键词共现强度,连线越粗,强度越大。社会翻译学研究中出现4次及以上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
表2 高频关键词表
在CiteSpace中,关键词中心性越高,其核心地位越高,一般中心性大于0.1的都是核心关键词。“场域理论”和“场域”,“资本”和“文化资本”,“惯习”和“读者惯习”属于同一关键词,只是表述细化的差异。因此,综合图2和表2信息,可获得近20年来社会翻译学研究前5的关键词为:“场域”“惯习”“资本”“布迪厄”“翻译”。
对上述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归类后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构建
这部分主要是基于学理对社会学视角翻译研究、翻译规范、卢曼社会系统论等问题进行理论性探索。过去20多年,这方面研究主要涉及社会翻译学的学理论证、名实之辨及理论反思,同时也包括一部分理论学科构建和理论研究前沿探索等诸多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第一,胡牧(2006)的《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一文虽然比俞佳乐(2000)的《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兼评〈翻译文化史论〉》出现时间较晚,但被引数(101)远远超过后者(57),是目前国内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探讨翻译社会学转向的理论研究成果。作者以对赫姆斯(T.Holmes)建构社会翻译学呼声的回应,通过对现有翻译研究进行反思,以发生学、学科学和方法论等社会学视角作为依据,论述社会翻译学的必备性,同时也提出了社会翻译学研究方法论[6]。
第二,王洪涛(2011)的《建构“社会翻译学”:名与实的辨析》,是一篇对社会翻译学学科构建进行理论探索的重要论著,该文从“名”论述了社会翻译学存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实”论述了社会翻译学的实用性,提出了社会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7]。
第三,徐敏慧(2022)的《翻译社会学的学科间性:主题、范式、话语》是一篇对社会翻译学理论学科构建进行研究的最新前沿理论探索。文章基于布迪厄的文化生产理论,梳理了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采用系统论的方法论全面分析了当前社会翻译学的研究主题、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8]。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看作是当前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学术界对社会翻译学理论学科构建的系统化和综合性的总结。
2.社会翻译学翻译实践研究
这部分主要涵盖翻译传播、翻译史、译者能力、语言服务机构研究等诸多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是目前社会翻译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占据全部研究成果的70%以上。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研究者开始从翻译学角度关注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社会翻译学“描述译作在目标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功能”[3],结合具体译作和译者来探讨翻译赖以发生和传播的社会环境,如表2高频关键词中葛浩文、蓝诗玲和刘宇昆译本分析,林语堂翻译活动社会学解析,《解密》和《蛙》等译作在美国传播分析等翻译实践研究。还有部分研究者结合社会翻译学对译本生产过程及运作机制进行的分析,同时涵盖在宏观意义上对翻译场域和文学史进行的诠释。这个研究热点变化也同样体现在社会翻译学研究突变词变化上。
突变词是指“某一术语的使用频率在某一时间突然增多或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情况”[9]。使用突变术语功能能较为准确地了解研究前沿变化。使用CiteSpace面板中“Burst”功能设置,得到2000-2022年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突变词图,如图3所示。
图3 关键词突变图
CiteSpace突变词序列是按照突变时间从远及近排列,因此排列越低的,时间越新。一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热点,需要考虑突变时间起始时间。图3中,“文化资本”“社会学”“等值”等突变词变化都在十多年前,符合理论刚传播时,相关术语概念传播热度。“蓝诗玲”“译介”“中国文学”是近5年出现的突变词,也是社会翻译学当前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这说明当前研究者已经从理论研究转向个案分析和翻译实践研究,其中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第一,汪宝荣(2020)的《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以西方商业出版社为中心》通过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的三种翻译发起模式分析:西方译者发起项目,中国译者发起项目和西方出版社发起模式,以及译作传播网络来说明译介的行动者网络是如何构成一个系统性网络,最终形成译作的发起、翻译和传播的整个过程[10]。
第二,邵璐(2012)在《Bourdieu社会学视角下的重释中国近代翻译史——以并世译才严复、林纾为例》中把社会翻译学的(惯习+场域)=实践,应用于清末民初翻译发展史的研究,以当时最有名的翻译家严复和林纾为个案分析,形成 [ 严林 (惯习) +(场域)]+文学场域=中国翻译场域,对那个阶段的中国翻译发展史进行了社会学角度的重新解读[11]。
第三,汪宝荣(2014)在《葛浩文英译〈红高粱〉生产过程社会学分析》中采用行动者网络分析葛浩文英译《红高粱》的生产过程,包括翻译发起、出版网络的构建与运作,随后结合场域理论,重点分析了译作面貌编辑处理方式对译作传播的社会学意义[4]。
第四,任文等(2013)的《社区口译中的场域、惯习和资本——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则是把研究视角从笔译的本文研究转到口译的话语研究,拓展了社会翻译学的研究对象。该文以社区口译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翻译学的场域、惯习和资本,突出社区口译中的权力关系和意义共建。研究指出,社区口译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实践活动,必然受到不同权力影响[12]。
3.社会翻译学综述评介研究
社会翻译学综述类研究大致可归为研究现状述评、书刊评介和名家访谈等,这部分是目前社会翻译学研究数量最少的一类,占比不到10%。中国很多翻译前沿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当前社会翻译学的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很多分支以及各种新应用领域和理论成果。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推动中国社会翻译学进一步发展。主要代表性成果有:
第一,武光军(2008)的《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回顾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个视角得出,社会翻译学具有离心性和相对主义倾向的本质特性,同时也指出了社会翻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13]。
第二,李红满(2008)的《探索翻译研究的社会学途径——评介Michaela Wolf与Alexandra Fukari的〈建构翻译社会学〉》对Wolf 和Fukari的《建构翻译社会学》专著进行了整体性介绍,在对该书相关社会翻译学研究观点予以肯定的同时,结合国内翻译研究现状对其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并指出,该书对于社会翻译学的系统性缺失以及理论形态不成熟、学术范式不科学和学科定位模糊等问题没有提出有效解决办法[14]。
第三,汪宝荣(2018)的《西方社会翻译学核心研究领域:述评及启示》介绍了西方社会翻译学在1998—2018年的核心研究成果,如翻译职业的社会学阐释、翻译传播的社会学机理和翻译机构社会学功能的挖掘,系统梳理了西方社会翻译学研究代表性成果。同时,结合中国翻译学发展,提出了如何结合最新社会翻译学理论进行原创性和实证性研究建议。该文的结论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5]。
三、我国社会翻译学研究问题和未来展望
社会翻译学“超越文本本身,将翻译作为一种行为置于社会宏观语境下考察,重新界定了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路径”[16],弥补了多元系统论的缺陷,将翻译过程和译作传播视为一个涉及多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网络化生产过程。目前,国内对社会翻译学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理论研究和实践不足
从研究热点来看,当前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主要使用布迪厄理论的惯习和场域等概念工具来进行翻译社会学视角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使用布迪厄理论来研究翻译的文献占比达到75%以上,而使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的研究文献不足10%。与此相比,西方的社会翻译学研究已经拓展到研究翻译全球化和“符号资本”的关系、翻译工作者协会作用等领域。因此,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应拓展理论视野,不局限于布迪厄理论,多学习和吸收西方社会翻译学最新研究理论成果,结合中国翻译实践,进一步促进社会翻译学在中国的发展,加速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进程。
(二)理论应用范围较窄
当前,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还处于引入西方翻译理论、应用翻译理论实践的个案研究阶段,绝大部分翻译实践研究主要是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有少量研究者,如任文(2013)开始使用社会翻译学理论来研究对外口译[12],但研究数量极为稀少。截至2022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不足10个。因此,未来有必要把社会翻译学拓展到文学作品翻译之外的其他翻译研究领域,如外交口译、中国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和传播、中国戏曲和影视剧的译介外宣等。
(三)个案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当前,国内对于社会翻译学实践研究主要侧重于个案研究,基本上都是描述性研究,有通过描述译者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考察译者惯习或职业对译作的影响,如屠国元[17](2015)、汪宝荣[4](2014);还有描写译作翻译生产过程中出版机构、项目发起人等参与的译作生产和传播过程,如骆雯雁[18](2020)、汪宝荣[10](2020)。未来可以突破微观的个案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如语料库、数据库等数字化手段,更加客观定量地呈现社会化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也可以结合中国本土社会学理论,吸收其方法论和认识论,提出中国社会翻译学相关理论,促进中国翻译学发展。
四、结语
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社会翻译学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绘制了2000—2022年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全方位呈现了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在图谱解读和文献分析基础上,本文廓清了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并结合关键词共现和突变词统计探讨了新兴研究热点与前沿。研究发现,2011—2013年是研究起步阶段,而2014—2019年是快速发展阶段。从2020年开始,社会翻译学研究呈跳跃式增长趋势。“场域”“惯习”“资本”“布迪厄”“翻译”是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的高频重要关键词;当前研究热点可分为理论性探索研究、个案实践研究和综述评价研究。通过关键词突变图发现,社会翻译学研究重点正从理论普及阶段向理论实践方向转移。但由于社会翻译学起步较晚,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理论研究实践不足,理论应用范围较窄和研究实证性不够等。社会翻译学是一门极具研究潜力的学科,其交叉学科的性质使其具有多元化的研究切入点,有待于专家学者的深入挖掘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