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PL的非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使用评价研究
2024-03-18张旭何隽
张旭 何隽
摘要:目的:文章深入了解和评价非典型传统村落——后畈村的公共空间使用状况,并探究如何保护与建设非典型传统村落。通过评价挖掘现存问题,并对公共空间的未来更新建设提出建议,从而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增强村落对游客的吸引力。此外,研究有助于验证PSPL调研法在非城市环境中的适用性及有效性,以促使公共空间改进措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科学支持和实践案例参考。方法:运用PSPL调研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计数、地图标记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着重分析公共空间的物理质量、居民和游客的使用感受以及公共空间的活动种类。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和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居民和游客均关注舒适性和愉悦性,这在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公共生活的中心点的村委会广场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村落公共空间面临交通、建筑、设施和环境方面的挑战,需要改进的区域主要为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村落入口、村落商业街和银杏树下空间。结论:研究表明,非典型传统村落如后畈村的公共空间使用亟待优化。文章据此提出改善历史建筑群、升级村委会广场环境、增强村落入口识别性以及活化商业街等建议,强调改造应兼顾当地居民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效性,旨在为其他类似村落提供借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非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PSPL调查法;后畈村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传统村落整体情况得到改善,但仍有许多乡村并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它们数量庞大,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却因缺少关注而逐渐被边缘化。随着生活习惯和家庭单元构成的变化,村庄中用于集会沟通的公共场所,其功能和意义已发生显著改变,许多公共场所几近消失[1]。
这类村落基数众多,其累计价值同样不可忽视,保护和发展该类村落对乡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护与建设这种非典型传统村落,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议题。对此,本文将选择非典型传统村落——后畈村,基于PSPL调查法调研村落公共空间使用情况,了解后畈村公共空间质量、村民生活状况和游客旅游情况,深入挖掘分析其现存问题,为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指明方向并提出建议。
1 非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基本概况
1.1 基本概念界定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明确指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2]。相关部门还根据相关指标和依据制定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通过官方的方式明确了传统村落的定义和范畴。
所谓的“非典型传统村落”,区别于被官方认定的传统村落,它们数量庞大、地理位置特殊,拥有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然而因不达标准未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虽然单一村落可能价值有限,但将不同村落聚合起来便会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3]。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村落发展、资源分布和村民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保护和发展村落的关键切入点。
1.2 后畈村概况
后畈村地处皖西金寨县天堂寨镇,后畈村总面积约为12.5平方千米,村内共有水田102.3公顷、旱地l0公顷、茶园47公顷、山林456.8公顷。该村距离县城中心约51千米,距离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堂寨风景名胜区仅5千米,是到达该景区的必经之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周边村落的后畈村迎来了大量游客。许多去往天堂寨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在该村下榻,带动了后畈村民宿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和旅游服务质量,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2 理论方法与调研方式
PSPL调研法是由扬·盖尔提出的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方法论。其基础在于深入调查与分析人们的行为模式及其驱动因素,该方法在评估公共空间、理解公众互动以及指导初步规划和决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SPL调研法涉及三个关键领域,分别是分析公共场所、评估公共生活、提出总结及建议,并运用四大技术,即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数据、利用地图标注具体位置、执行现场人数统计、进行现场观察研究[4]。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多在城市空间使用该方法,但对乡村公共空间特别是非典型的传统村落的探讨却相对匮乏。尽管PSPL调研法最初应用于城市调研,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限于此,其核心在于分析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因此,PSPL调研法也可以在适当调整后用于乡村公共空间调研。本研究尝试在乡村环境中运用PSPL调研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的调研方式洞察公共空间的优劣势。这有利于为公共空间改进指明方向,并对该理论和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
3 后畈村调研分析
3.1 问卷调查分析
依据PSPL调研法的要求,选择天气较好的工作周、日常的周末休息时间,主要使用访谈法、现场計数法,辅以地图标记法和实地考察法。详细的调研日期如下:晴天的8月5日(周六)、8月7日(周一)、8月8日(周二)、8月12日(周六)以及8月13日(周日),多云天气的8月6日(周日)。问卷分为面向村民和游客的两版,线下发放100份。其中,有效问卷79份,包含67份村民问卷和12份游客问卷。
问卷调研的主要内容在于了解游客和村民对乡村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使用情况的感受。可以根据扬·盖尔提出的评价准则(见表1)[5],结合调研结果评估公共空间的质量。这些准则专注于测量一个空间对社区活力的贡献程度,包括对人们行为的支持力度、空间的可达性与舒适性、整体的吸引力和情感共鸣。
第一,防护性。52%的村民对该村公共空间的防护性评价较高。从村民视角来看,村内道路上的机动车流量较小,主要是非机动车和行人出行,这使得交通安全风险较低。列入监控视野的主要道路也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保障,以防止犯罪行为,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在环保方面,村落内部并未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垃圾较少,村民对环境卫生较为认可。但只有25%的游客对其防护性较为满意,自驾游游客认为村内的道路较为狭窄崎岖,防护性较低。
第二,舒适性。对该村公共空间的舒适性,30%的村民和33%的游客持较高评价,认为其功能较为完善,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然而,更多的人认为公共空间舒适性一般或较低,他们认为虽然村内步行空间通畅,但缺少吸引力和有趣的视野,导致步行体验并不完美。此外,座椅和景观照明等公共设施因长期缺乏管理和维护,显得十分陈旧,部分甚至已被损坏,这些情况影响了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在娱乐活动方面,村内娱乐活动较为单一,夜间活动尤为匮乏,基本上只有广场舞,无法满足村民和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整体丰富性和趣味性有待提高。
第三,愉悦性。对于该村公共空间的愉悦性,游客与村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83%的游客给出了较高的评价,由于游客主要来自外地,对乡村环境感到新鲜,因此可以通过欣赏乡村的景色、建筑,获得感官愉悦。虽然夏天有些炎热,但乡村景色优美,在大树、屋檐下乘凉感受较好。而仅有36%的受访村民对该村公共空间的愉悦性评价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乡村景觀对常年居住于此的村民来说吸引力较低,大多数村民已经习惯了乡村的环境,更加期待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在公共设施方面,36%的受访者期待改进休闲娱乐设施,23%的受访者希望增加体育设施,15%的受访者关注文化设施的升级,13%的受访者期待增加绿化和优化景观,10%的受访者认为停车存在问题,3%的受访者认为公厕和垃圾桶等公共设施需要完善。受访者主要关注社交娱乐设施,对基础设施关注度较低。这是因为大部分受访者为村民,已适应现有基础设施,更期待提升生活质量。
根据人们的回答,在地图上分别对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三个方面进行记录,以反映受访者建议改造的区域,经过后期分析整理,最终获得公共空间改造意愿较强的几个区域:一是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二是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三是村落入口,四是村落商业街。
调研揭示了村落公共空间的改造焦点要放在提升舒适性和愉悦性上,然后是防护性。改造需求最大的空间是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包括抗日遗址建筑、皖西黄氏宗祠、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旧址),此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低,建筑破旧,设施陈旧,并且可达性较差,舒适性与愉悦性有待提升。其次是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存在功能缺失、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最需提升的是舒适性和愉悦性。最后是村落入口和村落商业街,其中村落入口主的要问题在于三岔路口标识设置不够醒目,缺少必要的提醒,安全性较低;而村落商业街的沿街立面则缺乏特色,街道两旁空间单调乏味。
总而言之,村落公共空间面临交通、建筑、设施和环境方面的挑战。首先应解决人的空间使用问题,提高空间舒适度;接着提升空间愉悦性,优化感官体验;最后提升空间的防护性。
3.2 现场计数调研与分析
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作为调研对象,基于问卷反馈中对空间改造意愿较强的地点,同时考虑位置、功能和历史因素。最终选取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村落入口、村落商业街、银杏树下空间和茭白种植基地共6个关键节点,其中茭白种植基地承担着该村落主要的农业种植功能,因此也将其列为调研分析对象之一。
由于当地居民以农业活动和个人手工作业为主,没有明显的工作日与休息日之分,因此在调查乡村地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时,并没有严格区分调查时间。两名调研人员分别负责一个调研点,从6:00到21:00,统计每小时的人流情况,主要记录通行人次、驻足人次和坐歇人次。通行人次指场地中快速通行的人数,其能够反映该空间的交通人流情况;驻足人次指在现场短时间停留的人数,在动作行为上主要表现为站立停留,其能够反映该节点作为交往性质场所的状况;坐歇人次指在场地中坐、卧或其他长时间停留的人数,包括但不限于长时间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其能够反映该空间作为休闲、游憩、劳动空间的状况。最终结果如下:
第一,通行人次。村内人群的通行活动主要集中在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256人)、村落商业街(205人)和村落入口(173人)3个节点。其中,村委会广场位于村落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上,周边分布有村小学、养老所等重要建筑;商业街位于村内唯一对外联系的国道上,两侧分布着村子对内和对外的商业店铺;而乡村入口是连接村子内外的重要场所,交通节点位置关键。反之,历史建筑群(6人)、银杏树下空间(12人)和茭白种植基地(13人)3个节点,由于处于村落次要位置,且本身功能较为单一,所以通行人次相对较少。由此可见,通行人数的多少与村落空间的区位、功能因素有较大关系。
第二,驻足人次。驻足人次最多的空间同样是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118人)、村落商业街(113人)和村落入口(84人)3个节点,其他区域人数较少。根据结果分析,驻足人次与节点人流量呈正相关,通行人次较多的场所,驻足停留的人也较多。
第三,坐歇人次。坐歇行为主要出现在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66人),其他区域人数较少。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是村民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人流量较大。白天,其主要作为运动场地使用;晚上,人们会在这里跳广场舞。根据现场调研分析,长时间的停留活动主要受区位、功能丰富程度、设施情况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该村的几个主要节点空间中,人群密度主要集中在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村落商业街和村落入口,其次是银杏树下空间、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茭白种植基地。
4 村落公共空间使用评价
4.1 研究结论
通过综合地图标记调研和现场计数调研的结果,本研究得出了对后畈村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的全面评价。研究发现,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和居民与游客的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空间的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等。
舒适性和愉悦性是居民和游客最关注的两个方面,这在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评价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村落入口和村落商业街的现状也体现出提升交通安全性、空间识别性和特色性等方面的需求。
现场计數调研揭示了通行、驻足及坐歇等行为模式在不同公共空间节点的分布特点,这些模式清晰地表明了各个空间节点实际使用状况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
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本研究认为对后畈村等非典型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的优化势在必行,不仅因为这能提高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也因为它能增强该村落的旅游吸引力,从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4.2 改造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改造建议,旨在提升后畈村公共空间的整体使用质量。
第一,历史建筑群与周边环境改造。结合保护性修复和功能性再设计,增加导示系统提升可达性,以及增加座椅、绿植等设施,提升舒适性和愉悦性。
第二,村委会广场及其周边环境升级。引入多功能设计,如设置可以供临时集市或户外活动使用的灵活空间,同时更新体育设施以鼓励更多人开展户外运动。
第三,村落入口提升工程。改进村落入口的标识系统,增强识别性,并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吸引力,同时考虑优化交通组织以提升安全性。
第四,村落商业街活化。通过立面改造与街道家具更新,提高商业街的空间质量,增强美感,同时引入特色商业和手工艺活动以增强街区活力。
第五,银杏树下空间与茭白种植基地优化。在保持其宁静特质的同时,增设解说牌及休闲设施,让该区域既能够作为休憩空间,又能够成为教育和体验农业的场所。
在实施任何改造方案时,都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使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同时,为确保改造工作的成功实施与长效性,建议建立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包括村落人员、政府单位、设计人员以及资本方。
5 结语
对非典型传统村落——后畈村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发现,村落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愉悦性有待提升,且村民和游客都希望保护历史建筑并提高空间质量。同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既考虑实际情况又兼顾未来发展的改造建议,以美化村落环境,增强村落凝聚力,从而吸引游客。然而,这些建议还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
总体来说,后畈村的案例展示了对发展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积极探索。希望本研究能为更多非典型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郑赟,魏开.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3,31(3):135-139.
[2] 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04-16)[2023-12-11].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1204/20120423_209619.html.
[3] 吴晓庆,张京祥,罗震东.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保护与复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以南京市江宁区窦村古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5):99-106.
[4] 扬·盖尔,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9.
[5] 扬·盖尔,杨滨章,赵春丽.适应公共生活变化的公共空间[J].中国园林,2010(8):34-38.
作者简介:张旭(1998—),男,安徽六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乡村景观设计。
何隽(1974—),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结构艺术与建筑创作协同、景观建筑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