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聘《鬼趣图》研究综述

2024-03-18林心雨

艺术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罗聘的代表作《鬼趣图》是近年来美术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该作品的论文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对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和总结的综述较少。方法:基于现有文献和书籍等资料,梳理有关罗聘《鬼趣图》的研究论文可以发现,现有文献主要从创作原因、图像学、作品比较等多个方面对罗聘《鬼趣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同个研究方向中,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采取的研究视角也多种多样,需要进行对比和归纳。结果:文章对罗聘《鬼趣图》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评述,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指出学者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为其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结论:研究罗聘的《鬼趣图》对研究罗聘本身及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和社会风貌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的研究存在局限性,研究方式较为单一,研究成果也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研究者需要重视整理原始材料,基于旧有的研究产生新的认识。

关键词:罗聘《鬼趣图》;创作原因;图像学研究;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0-03

0 前言

罗聘创作了大量鬼怪题材绘画。《扬州八怪现存画目》统计,他曾创作《鬼趣图卷》《鬼戏图卷》《鬼趣图册》等。其中以现归南海霍宝才先生所藏《鬼趣图》最胜,是当年罗聘带在身边的版本,也是当今研究者研究最多的版本。罗聘在完成该作之后,就有文人对其中的图像、技法等进行了解读,近些年对该作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也层出不穷。本文以霍宝才先生所藏的《鬼趣图》相关研究论文作为综述对象,其余版本的《鬼趣图》由于研究论文极少不做赘述。

1 创作原因研究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探讨作品创作原因绕不开社会环境对创作者的影响。申兆敏在《罗聘的<鬼趣图>研究》一文中分析《鬼趣图》的创作背景时,谈及清朝志怪小说的内容与《鬼趣图》之间的关联性,并指出由于清朝统治者对社会言论加以控制,高压政策下文人们不敢直抒胸臆,因此将个人的观点、情感转移至鬼怪之类的事物上,形成了一种志怪尚鬼风潮,因此《鬼趣图》在创作时顺应了社会潮流。邢晋在《罗聘<鬼趣图>卷刍议》一文中,从具体的影响事件入手,认为盐引案给了扬州盐商们沉重一击,而作为被盐商赞助过的画家,罗聘受托前往北京运作关系、打探消息。同时盐商的日渐衰落也使罗聘开始寻求新的赞助关系,迎合文人雅士创作《鬼趣图》,能使其寻找到更多新的赞助者。

1.2 罗聘自身境遇的影响

潘莉等[1]在研究《鬼趣图》确切的创作时间时提出,罗聘在创作《鬼趣图》时人生旅程已经走过一半,有着丰富的阅历,这些人生经历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李文琳在《罗聘<鬼趣图>在乾嘉画坛的影响力变迁》一文中认为,罗聘作为职业画家,其经济情况受盐商的影响很大,自从失去了老师和盐商的庇佑后,他的创作便开展不下去了,为了谋求生路,罗聘选择北上,其艺术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李倩则在《罗聘<鬼趣图>研究》一文中认为,罗聘在见识到了官场上的虚伪狡诈、附庸风雅以及人情冷暖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罗聘开始了新的思考和艺术创作,与之前画风截然不同的《鬼趣图》应运而生。

1.3 恩师金农的影响

罗聘在绘画方面深得其师金农的真传,在思想上也受其师的影响颇深。沈佳倩在《于“鬼怪”之下的文人画——罗聘<鬼怪图>》一文中研究罗聘何时拜金农为师时指出,金农此时沉迷佛学,他的禅宗艺术思想影响了罗聘的艺术创作,这也许推动了《鬼趣图》这样一组含有深意的画作的诞生。申兆敏[2]则认为金农的艺术修养和个人作为对罗聘的艺术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而且罗聘本身就对画鬼有浓厚的兴趣,受其师的启发,创作出了《鬼趣图》。

总体而言,现有文献中关于罗聘《鬼趣图》创作原因的研究较为深入,对该作创作原因的分析涵盖社会环境、罗聘自身境遇、其师金农等多个方面。研究的不足有以下两点:一是主要围绕霍宝才先生所藏《鬼趣图》展开,其他几幅《鬼趣图》的创作原因不得而知,研究论文涉及较少;二是关于恩师金农影响罗聘《鬼趣图》创作的论证材料不够精确,缺少有力的文字材料进行佐证;三是部分学者的观点相似度很高,没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2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研究是每个作品都涉及的内容,罗聘《鬼趣图》也不例外,关于其图像学研究的文献数量众多,从笔墨技法、题跋、图像内涵等多个角度展开,部分学者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做了专题研究。

2.1 技法研究

关于该作的技法,罗聘创作完成后就有学者进行了系统研究。清代吴修作《青霞馆论画绝句》,对该画的作画步骤及创作技法进行研究并指出,罗聘首先把全纸染湿,然后在上面作画,利用随墨汁流散而形成的墨痕,使画面产生了模糊似薄雾的效果。李文琳[3]认为罗聘在鬼怪的形象创造上,线条古拙且不细致,充满笔墨趣味,而在《鬼趣图》的主题上未见其师金农甚至扬州地域审美的影响,整个作品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和趣味性。李倩[4]则提出了与清代吴修相似的观点,认为罗聘在《鬼趣图》的画法上是独特的,首先用水色將画纸整体层层晕染,再沁入墨色,使画面具有迷离而缥缈的感觉,将冰冷幽然的鬼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罗聘在创作《鬼趣图》时大胆运用技法,创新使用湿纸画法,在画面表达上酣畅淋漓、肆意洒脱。

2.2 题跋研究

由于《鬼趣图》是罗聘用于社交的产物,因此为其作题跋者众多,清代的潘仕成专门出书进行整理,而作者本人却没有留下题跋,这让人不解。其中,沈佳倩在《于“鬼怪”之下的文人画——罗聘<鬼怪图>》一文中指出,罗聘没有留下文字与政治形式有关。王璐琳在《以蒋士铨的题跋试析<鬼趣图>中的“鬼”趣之意》一文中重点研究了张问陶、蒋士铨二人的题跋,他们作为罗聘的至交好友,为《鬼趣图》组画中的每幅画都留下了题诗,他们对《鬼趣图》的题跋有助于解读罗聘的寓意。蒋士铨对《鬼趣图》的分析比较符合罗聘早期创作《鬼趣图》时的意图,张问陶的八首长诗从侧面表达了世人对《鬼趣图》的看法。李瑞豪在《乾嘉文人与<鬼趣图>》一文中认为,《鬼趣图》上的题跋是一种私人话语,题跋的内容便是个体的经验及感受,随着时间的变迁发生变化。华美娜在《以罗聘<鬼趣图>浅析鬼怪画的“形”与“神”》一文中指出,《鬼趣图》的题跋横跨年份之长,数量之多,十分罕见,还提到清代的潘仕成曾在《鬼趣图题咏》一书中收录了从乾隆三十一年至咸丰元年间《鬼趣图》上所有的题咏。由此可见,《鬼趣图》上的题跋在当时就影响深远。

2.3 内涵研究

王聪在《罗聘及其人物画身份建构研究》一文中依据郭祥伯的题跋,对《鬼趣图》组画的八张图都进行了图像描述和解读。邢晋[5]在研究《鬼趣图》的图像风格时,将罗聘的风格和金农、陈洪绶的风格进行比对,指出《鬼趣图》介于金石气和白描风格之间。沈佳倩[6]在探究《鬼趣图》的图像隐喻时提出,《鬼趣图》实则是借鬼喻人,用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画出自己无法言说的心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孙雨晨[7]重点研究了图像中的佛教意象,指出《鬼趣图》第八幅中的“骷髅”表达的是佛教中的“骷髅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入定修法。陈晓娟等[8]认为《鬼趣图》组画第八幅中的两具骷髅与西方的解剖学骨骼图有密切联系。

总的来说,现有文献中关于罗聘《鬼趣图》的图像学研究是最为深入的,这是因为《鬼趣图》是罗聘用于社交的产物,流传甚广。文献成果涵盖图像技法类的笔墨造型,题跋的总体研究和个别研究,图像内涵研究中的内容、风格、意象等。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将《鬼趣图》作为组画对其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单独对某一张画进行研究的较少,且聚焦第八张画,对其他几张画单独进行研究的文献不足;关于题跋的研究文学性较强,缺乏艺术性的探讨;部分学者过分依赖清代文人的题跋对图像进行解读,没有基于时代变化看待问题。

3 作品比较研究

3.1 罗聘《鬼趣图》与金农《鬼趣图》

申兆敏在《罗聘的<鬼趣图>研究》一文中认为,罗聘的《鬼趣图》与金农的《鬼趣图》有诸多相似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第三幅和第五幅的画面相似。不同的是罗聘将鬼怪描绘得更加惊悚,画面中鬼的姿态与表情更为凄厉,令人恐惧。《鬼趣图》作为罗聘的代表作有着深刻的内涵,而金农除《鬼趣图》之外并没有其他画鬼作品传世,此画为一时兴起,戏笔而作,并无太多深意。

3.2 罗聘《鬼趣图》与佘嘉惠《临罗两峰鬼趣图》

吴佩林在《“佘嘉惠<临罗两峰鬼趣图>册页”证伪》一文中,从画面要素、画面布局、主体形象这三个角度探讨罗聘《鬼趣图》与佘嘉惠《临罗两峰鬼趣图》的不同之处。《临罗两峰鬼趣图》是典型的伪造品,造假者连罗聘《鬼趣图》的真面目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其绘画水平和技术了。

3.3 罗聘《鬼趣图》与希罗尼穆斯·博斯《人间乐园》

王笃涛在《中西方鬼怪题材绘画比较研究——以<鬼趣图>和<人间乐园>为例》一文中,基于二者的文化背景、表达方式、审美趣味提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鬼怪题材绘画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趣与理、对传统的继承与颠覆、形象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差异,又在主题与立意上存在宗教性、批判性等相同特征。

3.4 罗聘《鬼趣图》与小荷尔拜因《死亡舞蹈》

孙晨旭在《中西绘画中骷髅母题与主题的比较——以<鬼趣图>和<死亡舞蹈>为例》一文中认为,二者同样表现出丑陋的一面,以幽默的表现手法展现中西方死亡的本质。不同的是,《鬼趣图》直接以鬼代人,直接表现出“鬼趣”乃“人趣”,人性的本质通过鬼来演绎,更加深刻而直接,耐人寻味。《死亡舞蹈》则通过平等的视角来看待不同阶级的人物面对死亡时的本质。

目前来看,现有文献中关于罗聘《鬼趣图》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涉及国内外诸多作品,主要探究作品间的异同,研究成果新颖、有特色。研究的不足之处如下:文献篇目相对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些作品往往只有一家之言,欠缺有力的论据;针对国内画作,没有专门与前朝鬼怪题材画作进行对比;针对国外作品,仅依据一幅画推断作品主题的中西异同,过于草率。

4 结语

回顾有关罗聘《鬼趣图》的研究论文,现有文献主要从创作原因、图像学、作品比较这几个角度对罗聘《鬼趣图》进行研究,其中图像学研究的文献最丰富,尤其是关于题跋的研究成为许多学者的专题研究,作品比较研究的专门文献较少,还有较大挖掘空间。当前研究者还认识到研究罗聘《鬼趣图》对研究罗聘本身及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和社会风貌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罗聘《鬼趣图》研究论文中不仅能窥探出荒诞而又腐败的社会阴暗面,还能了解罗聘忙碌而精彩的一生。当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在研究题跋时,研究者通常对题跋进行整理并解读,研究方式较为单一。如果以《鬼趣图》的题跋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围绕作题跋之人展开系统性研究,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求证这些人和罗聘间的具体关联也能以小见大,得到新的研究成果。文献中或主观或客观的论述,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认识,当今研究者们忽视了进一步挖掘与整理材料,在以往研究上重复前人的论断,研究成果同质化,缺乏一定的创新。例如,在作品比较上,可以与前朝鬼怪画进行比较,和日本鬼怪画进行比较,从而梳理出中国鬼怪题材画的特色与内涵。另外,遗憾的是,现有研究文献多以霍宝才先生所藏的《鬼趣圖》为研究对象,对其余版本的《鬼趣图》研究极少。将罗聘所绘的《鬼趣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点和创作时间先后等,或许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潘莉,石志超.从社会文化原型解读罗聘《鬼趣图》[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1):78-79.

[2] 申兆敏.罗聘的《鬼趣图》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

[3] 李文琳.罗聘《鬼趣图》在乾嘉画坛的影响力变迁研究[J].美术观察,2023(2):65-66.

[4] 李倩.罗聘《鬼趣图》研究[J].美与时代,2011(8):49-50.

[5] 邢晋.罗聘《鬼趣图》卷刍议[J].文博学刊,2018(4):92-96.

[6] 沈佳倩.于“鬼怪”之下的文人画:罗聘《鬼怪图》[J].美与时代,2022(7):76-78.

[7] 孙雨晨.人趣与佛趣:罗聘《鬼趣图》析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30-31.

[8] 陈晓娟,肖丰.从罗聘《鬼趣图》看异文化的图像挪用[J].文艺研究,2013(3):107-114.

作者简介:林心雨(2001—),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创作及理论。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如何在高校更好实行俱乐部教学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