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思路探究
2024-03-17周丽姣马志强
周丽姣 马志强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对就业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大学生就业领域,由于高校扩招、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地区就业机会不均衡、薪资水平不合理、就业歧视等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成为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及广泛应用,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带来了诸多利好,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大学生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就业信息时,容易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
文章提出,新媒体虽然为大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信息渠道和更灵活的就业途径,但也伴随着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了新媒体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教育模式,深入探讨了新媒体平台在扩展就业创业信息源、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就业模式方面的显著作用;分析了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构建实践平台和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供精准帮助和实施创业政策的必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减轻大学生就业焦虑、塑造正确就业观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大学生在新媒体背景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塑造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就业创业;有效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139-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校企就业育人视域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0103936;2022年度山西大同大学思政专项“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创新路径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1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在当今社会充满挑战和变革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已经成为广泛讨论的话题,是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2]。
过去几年里,大学生就业面临重重挑战,这些挑战深刻影响着年轻人的职业前景、社会参与和个人成长。
首先,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只增不减,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3]。每年有大批毕业生拥入就业市场,这使得就业更具挑战性。毕业生须具备出色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其次,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显而易见。大学教育通常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但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技能和经验同样重要。一些专业教育未能充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因没有实践经验而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呼唤教育体系改革,以更好地满足现实工作环境的需求。此外,各地区的就业机会分配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这导致大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薪资水平不合理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一些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水平过低,导致大学生不愿意从事这些职业。这不仅会影响毕业生的经济状况,还可能导致一些人放弃追求自己的职业梦想,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
最后,就业市场存在年龄、性别、学历歧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还会损害社会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事实上,一些大学生自身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更甚者对就业岗位茫然无知,这增加了其就业难度。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大学生无法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从而错失了就业机会[4]。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对一些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但由于缺乏资金、人际网络狭窄和实际经验短缺,因此创业充满挑战性。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创业环境中,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来实现创业愿望。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涵盖多个层面,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应对。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必须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5]。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获取途径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伴随着复杂性。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应提供更全面的职业引导和支持,充分利用新媒体,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就業市场。只有加强合力,才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遇。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
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和职业机会,赋予他们更多自主性和创新力[6-8]。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信息过载、虚假信息传播等。
(一)积极影响
1.就业信息渠道更加广泛。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使毕业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就业信息,不再受地域限制,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大学生能够互相交换就业信息,避免掉入就业陷阱,降低其试错成本。
2.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筛选招聘信息,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同时,可以在网络上投递简历或进行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的面试,这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也能增加大学生获得工作的机会。在就业方面,双向选择更有利于毕业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赢得竞争。
3.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化。新媒体环境下,很多企业和组织开始重视新媒体运营,95后大学生的思维活跃,不寻求专业对口,而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重新定位就业岗位。例如有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在企业或组织担任新媒体运营专员、新媒体编辑等职务;也有的学生通过新媒体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提升个人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新媒体自主创业。因此,高校的就业对口率有所下降,毕业生的跳槽率也有所升高。
4.新媒体时代,个人品牌建设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吸引潜在雇主或客户的注意。这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可见性和专业形象,也能为职业发展和获得潜在机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新媒体优化了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和高校的创业扶持政策。有的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在基地可以作为电商销售自主研究的产品,学校可以派专人进行科学的管理,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在校创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二)消极影响
虽然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灵活的就业方式,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1.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传统行业受到冲击,一些传统职业的人才需求量减少,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同时,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大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虚假招聘信息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来骗取简历或进行欺诈活动。
3.就业质量难以保证。新媒体时代的就业方式更加灵活,一些大学生可能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难以保证就业质量。
4.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各种手段获取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如简历、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给大学生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总的来说,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就业方式和更广泛的就业选择,同时要求大学生拥有更高的信息素养和更强的社交能力。因此,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应该保持冷静,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辨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同时,政府、高校和企业应该加强监管,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和信息安全。
三、新媒体时代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路
(一)新媒体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
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就业创业信息来源。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不断更新。对大学生来说,及时获取最新的就业创业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行业动态、招聘需求等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就业创业机会。
利用新媒体工具,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已经深入各个领域,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来说,也不例外。例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在线进行职业规划、撰写简历、学习面试技巧等,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9]。此外,新媒体工具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从而更好地制订就业创业计划。
要创新就业创业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新媒体平台,学生可以开展微创业、网络营销等新型就业创业模式。例如,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开设自己的微店或提供咨询服务,实现自主创业。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拓展业务范围。
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高校应该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高校应该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总之,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0]。利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就业创业模式,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和实现创业梦想。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重视创业教育、创业心理训练、创业技能养成,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二)新媒体时代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教育模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1.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创业教育。创新思维是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通过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举办创新思维讲座、建立创新思维实验室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高校应积极邀请知名企业家、创业导师等分享创业经验,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并从朋辈的角度考虑,也可以邀请有创业经验的优秀校友,如学长学姐等作为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指导。此外,高校还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2.打造实践平台,构建创业生态。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高校应通过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等,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创业支持。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活动等,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创业生态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高校应积极构建“互联网+创业”生态系统,为学生提供法律、财务、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外部支持。
3.精准帮扶指导,实施创业政策。精准帮扶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高校还可以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培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助,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创业政策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保障。政府和高校应落实国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定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政、税收、人才引进等政策,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此外,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使他们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优惠和支持。
4.挖掘创业典型,拓宽融资渠道。挖掘创业典型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展示平台等方式来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同时,高校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等来校分享经验[11],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融资渠道是创新创业的重要保障。高校应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与资本市场对接等方式来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渠道[12]。高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众筹、P2P等新型融资方式,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高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寻求企业的投资与支持,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焦虑,使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减少大学生内心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性[13]。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代表一种精心策划的教育策略,旨在应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14]。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以及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引导,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素养、就业态度等综合素质。
这一教育举措不仅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维护校园秩序,还有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目前的调查数据表明,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15]。
因此,高校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应致力于深入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潜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就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掌握新媒体发展规律,学习新技术,利用新媒体接收新信息。同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真实的就业需求,提供实际的面试技巧和商务礼仪培训。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要在网络上拓展就业指导,积极与学生互动。
综上所述,通过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然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唯有通过深入研究并深刻理解新媒体在塑造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心态中的关键作用,才能确保这一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适应性。这样不仅能够满足迅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也能够保持吸引力,确保大学生在应对复杂的职业挑战时具备坚定的思想信仰和多层面的实践能力。这有助于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大学毕业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和创业挑战时,必然会应对诸多复杂问题,如激烈的竞争、专业不匹配、地区就业机会不均衡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政府和企业应紧密协作,以共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业教育、打造实践平台、打造支持性的创业生态系统、提供精准的帮助和指导、出台创业政策、彰显成功的创业榜样、拓宽融资渠道等途径来实现,这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职场的挑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涛.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7(7):137-138.
[2] 庄百鹏.新媒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1):98-100.
[3] 黄继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4):167-168.
[4] 夏小华.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其解决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67-69.
[5] 刘清林.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路径新拓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6(9):26-28.
[6] 孙凡.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信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传播力研究,2020,4(9):173-174.
[7] 刘春莹.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7):200-201.
[8] 李雨恒.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4):249-250.
[9] 李杰,任青.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效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5):70-73.
[10] 赵纯.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1):200-202.
[11] 李慧.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3(2):139-141.
[12] 何凤梅.互联网背景下红色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7):86.
[13] 李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23.
[14] 李凤玮,马在天.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J].高教学刊,2023,9(12):193-196.
[15] 刘夏清,王爱芹.“新媒体”在高校创新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187.
作者简介 周丽姣,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马志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